初中文言文知識點總結-詞類活用

2020-12-13 中考網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總結-詞類活用

  七、詞類活用

  知識點總結

  詞類活用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一種實詞運用現象,它主要有以下幾類

  (1)名詞活用為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一般情況下是兩個名詞連用,必有一個名詞作動詞;副詞後面直接帶名詞,名詞就活用為動詞。活用後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為名詞,洞穴,轉化為動詞"打洞"之義。

  (2)一般名詞作狀語

  ①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如"途中兩狼,綴行甚遠"(《狼》)中的"途",原意為道路,這裡作狀語,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這裡作狀語,修飾動詞"斬",表示行為的依據,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為的身份或對待的方式。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項羽本紀》)中的"兄",本為名詞,轉化為狀語,是"用對待兄長的禮節"的意思。

  ④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徵或狀態。如"其一犬坐於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詞"狗",在這兒作狀語,意思是"像狗一樣"。

  (3)方位名詞作狀語

  方位名詞直接作狀語,這種語法現象在古漢語中很多,往往用來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或表示動作的趨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記》)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來修飾"望",限制其方向。

  (4)時間名詞作狀語

  時間名詞用於動詞前作狀語,表示行為變化的時間。如"朝而往,暮而歸"(《醉翁亭記》)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時間名詞作狀語。它們往往用"而"或"以"同動詞相連接。

  (5)動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出現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表示與這個動作行為有關的人或事,這時它就活用作名詞。如"吾射不亦精乎"(《賣油翁》)中的"射",本是動詞"射箭",這裡轉化為名詞"射箭的本領"。

  (6)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在句子中,形容詞如果處於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徵和意義,形容詞就轉化為名詞。如"無鮮肥滋味之享"(《送東陽馬生序》)中的"鮮肥",就是形容詞轉化為名詞,作"新鮮肥美的東西"講。

  (7)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後面帶了賓語,形容詞就轉化為動詞。如"天下苦秦久矣"(《陳涉世家》)中的"苦",因帶賓語"秦",意為"(對秦王朝的殘暴統治)感到苦惱"。

  (8)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以為)……怎麼樣"的意思。

  ①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中的"賓客",本為名詞,"賓客其父"為動賓結構,"賓客"就活用作動詞,意思是"以其父為賓客"。

  ②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是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如"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中的"異"為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異之"就是"以之為異","認為這事奇怪"。

  (9)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怎麼樣"的意思。使動用法中的謂語動詞,有的是由名詞、形容詞活用來的,活用之後,它們所表示的語法意義也有所改變。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和它的賓語在一起,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產生這個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的"餓"是動詞,因後面帶賓語"其體膚",就活用為使動,"使體膚經受飢餓"。

  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帶上賓語,假使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那麼形容詞活用為使動動詞。如"悽神寒骨"(《小石潭記》)中的"寒",本是形容詞"寒冷",因其後帶賓語"骨",意為"使骨寒",成為使動。

  ③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帶賓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棟"(《黃生借書說》)中的"汗"本是名詞"汗水",因其後帶賓語"牛",意為"使牛出汗",成為使動。

  常見詞類活用例釋

  (一)名詞活用為動詞

  1.但微頷之(《賣油翁》)"頷"轉化為動詞"點頭"。

  2.每至晴初霜旦(《三峽》)"霜"轉化為動詞"下霜"。

  3.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蹄"轉化為動詞"用蹄子踢"。

  4.婦撫兒乳(《口技》)"乳"轉化為動詞"餵乳"。

  5.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名"轉化為動詞"說出"。

  6.其夫囈語(《口技》)"囈語"轉化為動詞"說夢話"。

  7.會賓客大宴(《口技》)"宴"由名詞"宴席"轉化為動詞"宴請"。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滿井遊記》)"泉""茗""罍""歌""紅裝""蹇"等分別轉化為動詞"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著豔裝""騎驢"。

  9.人恆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轉化為動詞"犯過失"。

  10.神弗福也(《曹劌論戰》)"福"轉化為動詞"保佑"。

  11.公將鼓之(《曹劌論戰》)"鼓"轉化為動詞"擊鼓"。

  12.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狼》)"隧"轉化為動詞"打洞"。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輸》)"寇"轉化為動詞"入侵"。

  14.然得而臘之以為餌(《捕蛇者說》)"臘"轉化為動詞"風乾",這裡譯為"把……晾乾"。

  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說》)"毒"轉化為動詞"怨恨"。

  16.黃梅時節家家雨(《約客》)"雨"轉化為動詞"下雨"。

  17.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縕袍敝衣"是"穿縕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環(《送東陽馬生序》)"腰"轉化為動詞"腰佩"。

  (二)名詞作狀語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傷仲永》)"日"是"天天"。

  2.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船"是"用船"的意思。

  3.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西"是"向西"的意思。

  4.下見小溪(《小石潭記》)"下"是"向下"的意思。

  5.鬥折蛇行(《小石潭記》)"鬥""蛇"是"像北鬥星""像蛇"的意思。

  6.犬牙差互(《小石潭記》)"犬牙"是"像狗的牙齒一樣"。

  7.山行六七裡(《醉翁亭記》)"山"是"沿著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記》)"翼"是"像鳥的翅膀一樣張開"。

  9.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10.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嶽陽樓記》)"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三)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互用

  攘除奸兇(《出師表》)"奸兇",形容詞作名詞,"奸兇之人"。

  2.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親""遠",形容詞作動詞,"親近""疏遠"。

  3.此皆良實(《出師表》)"良實",形容詞作名詞,"賢良誠實的人"。

  4.猛浪若奔(《與朱元思書》)"奔",動詞轉化為名詞,"飛奔的馬"。

  5.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出""入",動詞轉化為名詞,"產出""收入"。

  6.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故""新",形容詞轉化為名詞,"舊知識""新收穫"。

  (四)意動用法

  1.父異之(《傷仲永》)"異"是"以之為異"。

  2.邑人奇之(《傷仲永》)"奇"是"以之為奇"。

  3.父利其然也(《傷仲永》)"利"是"以其利",譯為"認為那樣有利可圖"。

  4.吾妻之美我者(《鄒忌諷齊王納諫》)"美"是"以我美"。

  5.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異"是"以之為異"。

  6.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恥"是"以……為恥辱"。

  (五)使動用法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亂""勞"是"使耳亂""使形勞"。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苦""勞""餓""空乏"等都是使動用法。

  3.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生","使之生"。

  4.望峰息心(《與朱元思書》)"息","使心息"。

  5.亂花漸欲迷人眼(《錢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重點歸納,抓緊時間背起來,衝刺中考
    文言文是中考語文的難點之一,也是同學們失分最多的題型之一。眼看中考已經進入倒計時,同學們都在做最後的複習。對於文言文的複習,主要就是要掌握文意,以及一些文言文相關的知識點,例如詞類活用、通假字、一次多意等等。
  • 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之詞類活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之詞類活用,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詞類活用   1.友人慚( 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   2.學而時習之( 名詞作狀語,按時 )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詞作狀語,每天 )   4.溫故而知新( 形容詞用作名詞,故,學過的知識;新,新的理解和體會 )   5.傳不習乎( 動詞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
  • 中考語文 | 如何辨析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
    對於文言文的學習,我們除了要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和文言虛詞的用法之外,文言文中的一些常見的倒裝句式、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現象也是我們在學習和考試中時常遇到的問題,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文言文中關於詞類活用的現象。所謂的詞類活用,就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象。
  • 初中語文1—6冊文言文詞類活用最全匯總!初中同學都在看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字可能有很多意思,特別是在文言文中,字意變化萬千,令很多同學感到頭疼。給大家總結了初中三年文言文詞類活用的各種情況,大家以後再遇到這類問題就不用頭疼了!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之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之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僅供參考!
  • 語文文言文輕鬆學:詞類活用輕鬆掌握
    對於很多中學生而言,語文文言文是普遍感到困難的,尤其是詞類活用更是無從下手。因為在課文注釋中一般是直接註明什麼詞活用為什麼詞,並且也給出了翻譯,所以學生不知道為何如此。很多時候,如果問老師,有的老師也只是告訴就是這樣的,直接記下來就可以了。
  • 一篇文章弄懂文言文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在文言文中,某些詞語的特殊用法。這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發生了詞性或是功能上的變化,被用作另一類詞語,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詞類活用。快樂學語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詞類活用的幾種情況:一、名詞活用作動詞文言文中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若兩個名詞連用,那麼其中必定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
  • 2020高考語文必備清單:文言文詞類活用增分策略,建議收藏列印!
    文言文閱讀是高考必考的重點、難點之一,能學好的同學也不多。所以想要靠語文成績拉高總分的同學們,可以把這一塊的學習當作突破口。利用好了,非常有利於拉開差距。在講方法前,大家首先要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文言文的詞類活用?
  • 文言文早報:高中語文考試中6種詞類活用情形,掌握得高分
    學長也收到了很多的關於語文方面的問題,之前學長寫了一篇是關於如何提高作文分數的,現在學長要給大家講另外一個知識點:文言文裡常見的詞類活用。好了,廢話不多說,跟著學長往下看吧!或許很多的小夥伴會問:學長,詞類活用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啊
  • 「詞類活用前篇」詞性以及文言文裡的詞
    本宮/本少爺進來是要看「詞類活用」秘籍的,這給我的是個什麼鬼?這是因為,詞只有用來構造句子,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詞性是語法的一部分,語法是構成語言的基本規則,文言文裡各種靈活的用法都是構建在語法之上的,掌握了語法,就可以避免死記硬背、題型一變換就抓瞎的問題了。
  • 高中文言文教學探微:詞類活用之意動用法
    高中文言文教學探微:詞類活用之意動用法哈工大附中
  • 特級教師整理: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全匯總,掌握,拿高分
    特級教師整理: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全匯總,掌握,拿高分文言文一直都是中小學學習的一大重難點。經常會有孩子來抱怨說,文言文太難了,根本看不懂,背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咬文嚼字。而初中語文,文言文是必考內容,如果沒有掌握好,對學生來說就是連續失分……文言文實詞的特殊用法主要包括: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其中詞類活用是大部分學生認為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而文言文中,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具有多個義項,也指一個詞可能屬於不同的詞類。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相當普遍。
  •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一、常用實詞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掌握常見文言實詞的用法及意義,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七、詞類活用 知識點總結 詞類活用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一種實詞運用現象,它主要有以下幾類(1)名詞活用為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一般情況下是兩個名詞連用,必有一個名詞作動詞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文言文之詞類活用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文言文之詞類活用,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教師招聘考試語文學科知識中,文言文考試是考生難以逾越的鴻溝,在不僅需要考生平時的積累,還要一定的語言功底
  • 人教版: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知識全歸納!都是考試重點,不要錯過
    人教版: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知識全歸納!都是考試重點,不要錯過初中文言文的學習非常強調對於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掌握,比如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內容都是考試當中的重點。所以同學們想要學好文言文,並做到考試不扣分,首先就必須要將句子的語法,包括實詞、虛詞等內容掌握透徹,這樣到了考試即使面對翻譯等難題也不會再怕了。學習文言文,同學們不用刻意去積累文言文的相關知識點,因為這樣即使短時間記住了,時間一長也還是會忘記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在日常的學習當中慢慢地將這些知識點吃透消化。
  • 高中文言文如何應用句式及詞類活用做好翻譯題
    高中文言文如何應用句式及詞類活用做好翻譯題 2013-10-29 16:50 來源:高考頻道整理 作者:
  • 高中語文:必修1-5文言文詞類活用匯總,一定要掌握的考試重點
    文言文是高考語文科目的必考題,綜合性強,難度較大,分值也很高,尤其今年高考語文全國I卷,作文都出現了文言文材料,可見學好文言文有多重要。這就意味著放棄讀不進去的文言文,985變211,一本變二本,二本變本科,本科變專科!
  • 2019中考文言文詞類活用:形容詞使動用法
    詞類活用之形容詞使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徵於賓語所表示的事物上,這種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詞使動用法。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就是"使……變綠"的意思。
  • 初中文言文詞類活用現象分類例舉,附練習及答案
    詞類活用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一種實詞運用現象,它主要有以下幾類:   (1)名詞活用為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一般情況下是兩個名詞連用,必有一個名詞作動詞;副詞後面直接帶名詞,名詞就活用為動詞。活用後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而已。
  • 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複習: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狀語   在現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常用做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於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來引申為慢慢、逐漸。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詞用作狀語的詞語,並加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