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日)入伏,本市各大醫院的中醫科患者增加,以小孩、老人居多,原來大伙兒都是奔著三伏貼而來。記者了解到,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市隆福醫院、北京小湯山康復醫院等不少醫院紛紛在頭伏開始了「冬病夏治」 三伏貼治療。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此時最適合冬病夏治。北京兒童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李亞男稱,三伏貼實際上是在中醫冬病夏治理論上形成的一種治療未病的常用的外治方法。 從清代《張氏醫通》「三伏天白芥子塗法治療哮喘」開始,由開始的穴位貼敷而逐漸發展到多種治療方法。諸如針灸、拔罐、刮痧、推拿、穴位貼敷、薰洗等多種外治法。三伏貼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秋冬季節發生的一些呼吸道系統疾病,特別適合於兒童的呼吸道系統的一些疾病,比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反覆呼吸道感染等。
「由於三伏期間人體皮膚溫度最高、溼度最大,毛孔開放程度最高。而孩子臟器輕靈,肌膚比較薄嫩,在此時選取特定穴位進行貼敷,所貼藥物最容易經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生病的部位,減少秋冬季節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和減輕病情,同時鼓動人體陽氣,對增強孩子抵抗力有一定幫助。」李亞男說。
「我們家孩子一到冬天就愛感冒發燒,幾乎一個月病一次,每次都得咳好久……」陳先生告訴記者,他聽朋友說三伏貼管點用,就打算帶孩子貼一貼試試看。
本市也有醫院啟動貼敷的時間較早,比如北京中醫醫院兒科的三伏貼治療,早在6月21日夏至當天就正式開始了。為何這麼早?北京中醫醫院兒科醫生表示,兒童貼敷比成人多一個階段,就是從夏至起到頭伏之前這20多天的時間。她說,這期間,家長需要平均每7到8天給孩子貼敷一次。這是兒童貼敷的第一階段,目的是起到醒穴、溫經、通絡的作用。因為一年來孩子身體的穴位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醒一下穴後,等到伏天貼敷時效果會更好,可達到納陽攝氣、扶正固本、強壯正氣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兒童免疫力。
「順著孩子的後脖子摸,最突出的那塊骨頭下方有個凹槽,是大椎穴,兩側是肺俞穴。除了這三個基礎穴,鼻炎的孩子貼天突穴,位置在胸骨上窩中央,反覆咳喘的孩子得貼羶中穴,在兩個乳頭連線的中央……」在北京中醫醫院兒科門診,醫生一邊幫小朋友貼敷,一邊指導著旁邊的家長。有的家長則連忙舉起手機錄下醫生講解、貼敷的過程。
醫生提醒家長,貼敷時一定要帶著孩子到中醫科,在中醫大夫的指導下,對孩子的體質進行辨別後進行使用,並且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皮膚的敏感程度,靈活掌握敷貼用藥以及保留時間。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貼敷
北京兒童醫院的醫生稱,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也就是說,同一種疾病,會有不同的證型,因此並不是所有反覆咳喘的孩子都適合三伏貼治療。
三伏貼對寒痰犯肺型咳喘治療效果最佳,因此平時臉色發白、怕冷、四肢涼、愛出汗的陽虛體質的寶寶最適合選擇三伏貼治療。北京中醫醫院的醫生表示,三伏貼療法主要是針對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咳嗽及鼻咽炎進行預防,凡是既往有上述病症的兒童均可敷貼。
另外,由於兒童鼻炎、哮喘多與呼吸道感染誘發有關,故也可通過貼敷預防呼吸道感染來減少哮喘與鼻炎的發作次數;腺樣體和扁桃體肥大的兒童也可通過貼敷減少呼吸道感染次數,從而減少局部炎症刺激,起到減輕局部腺體腫大作用。
什麼樣孩子不能貼敷
雖沒有副作用,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貼三伏貼。醫生稱,如果孩子感冒後期有咳黃痰、黃鼻涕,甚至有口腔潰瘍的情況,那是不建議貼三伏貼的,因為此時孩子內火比較重,如果我們還用溫陽的方法去治療的話,那可能會加重孩子的病情。
由於三伏貼屬於貼於皮膚的外治法,因此全身嚴重溼疹或患其他嚴重皮膚疾病的兒童,或貼敷局部皮膚破損,短期內不能痊癒者不宜敷貼。另外,皮膚過敏的孩子也要謹慎貼敷,如果孩子局部皮膚出現明顯疼痛、灼燒感,或貼敷處出現紅疹、水皰等過敏症狀,也應立即停止外敷,揭去藥膏。此外,因敷貼時有較明顯的中藥味道,既往曾因氣味誘發嚴重哮喘、癲癇、精神類疾病發作的兒童不宜敷貼。
貼敷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般來講,貼敷期間無需特別忌口,但貼敷當天應儘量避免生冷、刺激及容易誘發皮膚過敏的食物,故冰棍、冷飲、海鮮、辛辣、油炸燒烤等食物應避免。同時,敷貼期間應注意避免寒冷刺激。貼敷當日儘量不要遊泳、直吹空調、進食冷飲等,取掉敷貼後可以溫水洗澡。
「三伏貼」貼敷時間
北京兒童醫院等多數醫院的「冬病夏治三伏貼」時間:
初伏:2019.7.12至2019.7.21(10天)中伏:2019.7.22至2019.8.10(20天)末伏:2019.8.11至2019.8.20(10天)
視頻來源:北京市教委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