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市委書記馬保文調研指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要求,要在精細管護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前提下,著眼長遠發展,提升標準境界,建管並重、綜合利用,切實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市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王勇強,市領導杜君河陪同活動。
在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的陪同下,馬保文先後實地察看了桃園鎮顧莊片土地整治、康匯河生態保護修復、月莊河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現場,聽取了相關工作匯報,詳細了解礦山生態修復、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資金來源和預期收益,研究下步工作推進措施。
馬保文指出,加強生態保護既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要,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從項目現場可以看出,全市各級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抓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各項工程有力有序高效推進,整體項目取得了改善環境、造福群眾、促進發展的多重效益。
馬保文強調,隨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即將實現全面竣工。有關部門、鎮街區要著眼長遠發展,提升標準境界,建管並重、綜合利用,紮實做好「後半篇文章」。對整治後的土地,要結合農業發展規劃和鄉村振興工作,合理規劃布局,做好「生態+」、「整治+」、「旅遊+」,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得益彰,讓綠水青山變成名副其實的金山銀山。對修復和改善後的河道生態,要聘請專業設計公司,本著經濟適用原則,兼顧美觀和地方特色,進行景觀提升改造。要統籌考慮項目區周邊可視範圍的生態修復保護工作,通過引進休閒旅遊業態,依託沿河道路,做好「體育+」、「休閒+」文章,在提升生態功能、景觀功能的同時,更多地承載親民、惠民的功能。要因地制宜對河道兩岸外側進行開發利用,宜林則林、宜漁則漁、宜耕則耕,與工程項目互為補充,整體推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提升河段濱水活力,打造市民休憩娛樂場所,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態水體環境,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好環境帶來的舒適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來源:肥城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