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從哪裡來的,能獲諾貝爾獎嗎?

2021-01-07 新華社客戶端

最近區塊鏈很火,到底是啥來龍去脈?為何去中心化?跟加密學什麼關係?為什麼和加密貨幣糾纏不休?該頒個諾貝爾獎嗎? 二戰和密碼學

二次世界大戰,無線電波廣泛用於軍事通訊。如何在接受到和發射出去的公開無線電波中,解密和加密軍事機密,成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1936年納粹德國研製出一套機器編譯加密系統,代號Enigama(迷),希特勒認為Enigama無法被任何國家破解,便用於軍事絕密情報通訊。同盟國英國軍情處設立數百人密碼破譯中心,召集了英國數學家圖靈等大量英美法科學家,經過5年不懈努力,終於研製出破譯機器,代號「炸彈」。依靠如此利器,盟軍在隨後幾次決定性戰爭中掌握先機,最後獲取二戰全面勝利。(電影 《Enigama 密碼迷情》就是以此事件改編)戰後密碼學牛人輩出

二戰促進了密碼學的堅實發展,培育出大量優秀的密碼學人才和技術。二戰後,西方政府意識到密碼學的重要性,成立官方信息安全機構,比如美國的國家安全局NSA和英國的國家通訊總部GCHQ,吸收不少的密碼學人才,用於研究更強大的加密和解密技術。如今在網際網路上幾乎無處不、每個人都在用的公鑰加密技術(Public Key Cryptography)就是由當時在英國國家通訊總部工作的密碼學家James H.Ellis和Clifford Cock在上世紀70年代初發明創造。各國的學校和研究機構也開始展開密碼學研究,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可謂這方面的殿堂,培育出諸多密碼學界的前輩,其中最為突出的,莫屬奠定整個加密學、區塊鏈、數字貨幣領域基礎的牛人David Chaum。業界泰鬥David Chaum

1982年,David Chaum在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畢業,他在博士論文「相互猜疑的組織如何建立、維持一套可信任的計算系統Computer Systems Established,Maintained and Trusted by Mutually Suspicious Groups." 第一次提出了區塊鏈的設想。David Chaum在隨後幾年潛行鑽研數字籤名、匿名通信、匿名數字貨幣。他於1983年發表一篇數字貨幣的開山之作:「數字貨幣比紙幣更好用Numbers Can Be a Better Form of Cash than Paper」。並於1989年成立DigiCash公司,推出世上首個嚴格意義上的加密貨幣ecash,可惜不太成功1998年公司破產倒閉。

David在1985年發表的「一個安全的不被識別的,讓政府系統相形見絀的交易系統Security without Identification: Transaction Systems to Make Big Brother Obsolete」文章裡,把他在加密學、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上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提出了一套保護個人隱私的信息和貨幣傳輸系統,用於對抗國家監控。他的研究成果,激勵了當時不少厭惡政府和公司侵犯個人隱私的密碼學家、數學家、計算機學家和極客們。這群人天生崇尚個人自由討厭政府監管,特別是在上世紀80年代個人計算機開始普及,網際網路已經初具雛形的背景下,他們想在網際網路上發送信息而不被政府所看到,就像二戰時候德國發送軍事情報不想被同盟國知道一樣。他們聚在一起,成立了Cypherpunk神秘鬆散組織,成員吸引大量牛人,比如大名鼎鼎的維奇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和比特幣的創始人神秘的中本聰等。Cypherpunk--加密界的黃埔軍校

Cypherpunk的宗旨就是用加密密碼學保護個人隱私,他們試圖用加密技術,讓「國家和個人在隱私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他們組織的宣言由Eric Hughes,一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才數學家寫於1993年,其中關於隱私的闡述非常有跨時代性,有些觀點放在我們如今信息社會也值得思考:「在電子時代的開放社會中,個人隱私是必須的。」「個人隱私在開放社會中需要匿名交易系統。直到目前,現金是主要的匿名交易系統…匿名交易系統能夠讓個人選擇是否和在什麼時候對外展示自己的身份。這是隱私的基礎。」「個人隱私在開放的社會中需要加密技術。如果我說什麼,只有我談話的對象能聽到,如果我的講話全世界都知道,那就沒有隱私。」「我們無法期望政府、公司和其他大的不露面的組織機構損傷他們的利益來給我們隱私…如果我們想得到,我們就必須捍衛自己的隱私。人類以前用耳語、暗語、信封、密室、神秘的握手、信使等方式,這些過去的技術無法讓我們有效的保護隱私,可是電子技術不一樣。」「我們Cypherpunk人旨在建立匿名系統,我們用密碼技術、用匿名郵件系統、用數字籤名、用電子貨幣來捍衛我們的個人隱私」中本聰和比特幣

中本聰創造出比特幣是個偉大的創舉,也是區塊鏈的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實踐,但是區塊鏈技術不是他發明創造的。David Chaum雖然最早提出區塊鏈原型,可是當時技術不成熟,區塊鏈原型提出後26年間,並沒有成功的應用產生。區塊鏈技術成熟要歸功於兩組科學家。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盛行,數字文件逐漸替代紙質文件。如何保證數字文件的真實和可靠,成為計算機專家和加密學家的課題。1991年兩位加密學教授Stuart Haber and W. Scott Stornetta,發明了時間戳Timestamp的鏈機制,確保數字文件真實可靠不可篡改。可是鏈有了,可文件怎麼放?總不能一條鏈只能接一個文件吧。1992年,Bayer, Haber and Stornetta三位教授使用1974年Ralph Merkle提出的Merkle樹型數據結構,讓大量文件可以集中在一個區塊裡, 解決了文件存儲的大小問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區塊鏈技術成熟了,可是從科學家的學術研究進入社會實踐場景,需要一個契機。點燃這個過程的導火索,是2008-09年的金融風暴。各國政府為了救市,大筆花納稅人的錢救助因貪婪而破產的銀行,同時放任各國央行放水印鈔票。這些行為挑戰cypherpunk的無政府主義的理想,激起Cypherpunk成員的憤怒,加快了成員們創立一套不依靠金融體系的支付系統的進程。組織成員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融合前人的區塊鏈和加密學技術,吸取前期的加密數字貨幣失敗教訓,在2008年10月31日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個點對點電子貨幣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開闢了加密數字貨幣的時代,也同時把區塊鏈技術帶入世人眼中。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系統上線,中本聰挖出比特幣第一個區塊,並在區塊中備註:「2009年1月3日,英國時代日報,財政部即將對銀行展開第二次救助」,表達他對傳統金融體系的嘲諷。V神和以太坊

比特幣的發展神速。原來只是簡單的加密點對點支付系統,沒想到在短短10年內,吸引了全球2000萬人的加密數字貨幣用戶,幣價從分文不值漲到最高1萬8千美元,同時也引發各界對區塊鏈技術的關注和研究。比特幣之後產生種類繁多的加密數字貨幣,包括從比特幣分叉出來的分叉幣,以及其他創新的幣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二大加密數字貨幣--以太坊。2013年11月,19歲的天才俄羅斯神童Vitalik在舊金山公布以太坊的白皮書,開啟「區塊鏈2.0」時代。2014年Vitalik正式成立以太坊基金會,並進行第一次ICO,募集3千多個比特幣,當時市值1800萬美元。此後,數以萬計的項目都在以太坊上發幣,開啟了ICO狂潮。以太坊的代幣ETH也從1美元躥升至最高1506美元,一躍成為全球市值180億美元、排名第二的數字貨幣,僅次於比特幣。Vitalik本人也被區塊鏈圈稱為「V神」。以太坊成功的原因在於它比比特幣功能更加強大。如果說比特幣是一塊硬碟加內存,那以太坊就是加上CPU的一臺計算機了。比特幣網絡是一個分布式的資料庫,而以太坊更進一步,不僅利用區塊鏈來作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還用智能合約來承擔計算功能。因此上千多種區塊鏈的應用(俗稱分布式應用Dapp),都可以在以太坊這臺計算機上開發運行,形成了一個豐富的以太坊生態。以太坊也當之無愧,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公有鏈項目。以太坊的出現也極大地促進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同時帶動了其他公鏈的發展。

穩定幣成為黑馬比特幣打造「區塊鏈1.0」版本的超級應用,以太坊接力奠定「區塊鏈2.0」的基礎。以太坊智能合約易用且圖靈完備的功能,以及推行的ERC20代幣標準,讓蜂擁而入數字貨幣行業的各路人馬,找到一個極其簡便的發行數字貨幣途徑,產生了「萬幣齊發」的亂象。因此鏈圈(專注區塊鏈圈)非常鄙視幣圈(數字貨幣圈)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也因為幣圈還尚未規範,參與人還非常浮躁,加上數字貨幣本身各種技術的、政策的、運營上的、安全方面的因素變數太多,因此數字貨幣價格波動巨大,導致用戶對價值穩定的穩定數字貨幣需求越來越大,促使了穩定幣的出現。2014年7月Brock Pierce, Reeve Collins 和Craig Sellars 創立Tether前身Realcoin,同年十月發行和美元1:1的穩定幣USDT,2015年Bitfinex交易所上市USDT(據傳Bitfinex和Tether同一個CEO)。USDT的出現,標誌著穩定幣的崛起,隨後幾年一發不可收拾,穩定幣市場份額逐年上升,目前市場交易份額已經超過比特幣,奠定穩定幣在數字貨幣界舉足輕重的地位。以USDT為代表的穩定幣,吸引了眾多幣圈企業蜂擁而入,瓜分巨大的穩定幣市場。這股穩定幣熱潮引起另外兩種大玩家的關注:一個是以中國央行為代表的各國央行,另一個是Facebook和摩根大通為代表的大企業。中國央行加入戰局

中國央行在2015至2018年,先後多次出臺禁令,禁止中國金融企業和支付公司為加密數字貨幣提供金融服務,並於2017年9月4日禁止ICO發行和比特幣在中國公開交易。在一手嚴打的同時,央行另一手也在積極研究數字貨幣。央行在2014年就成立專門的數字貨幣研究團隊,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面臨的法律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2019年7月,央行相關負責人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央行數字貨幣進度加快,「呼之欲出」。Libra宏偉又艱辛之路

2019年6月,Facebook經過1年多的籌備,正式公布Libra白皮書。Libra計劃通過100個大牌公司和機構的聯盟,創造出一個全球非主權穩定幣和相應的金融體系,讓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都能輕易的進行支付和結算。其潛在用戶之多,使用範圍之廣,別說是數字貨幣行業前所未有,即便是在現有金融世界,也未曾出現過任何一個國家和金融機構達到過這個宏偉目標。Libra吸引了包括Paypal,Visa和Master等28家大牌企業和機構加盟。其白皮書發布引發全球各界人士的關心,影響面遠超數字貨幣領域,Libra已經成為金融界持續不斷的熱門話題。可是由於計劃過於宏大和激進,Libra必然會撼動全球金融體系,破壞各國央行的發幣權,加上Facebook本身在社交領域的壟斷地位和不佳的口碑,各國監管全力反對Libra計劃。導致一大批創始會員,在聯盟正式成立之前選擇退出。10月23日,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第二次到美國國會作為唯一證人參加關於Libra的聽證會,他重申Libra建立一套高效普惠全球金融體系的願景,並表示Libra需要獲得美國所有監管機構的允許,否則Facebook不會參與甚至有可能退出Libra項目,試圖打消立法者的疑慮。扎克伯格為了推動Libra,大打中國牌。他在聽證會會上多次提到中國和中國央行,他認為國會應該支持像Libra這樣的金融創新,使Libra成為實現美元霸權傳播美國價值觀的工具,如果Libra受阻,中國央行會利用在數字貨幣上的優勢取代Libra,將會很快在全世界推行中國的一套數字貨幣體系和標準,嚴重動搖美元霸權和美國價值觀。中國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會議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我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簡單總結下區塊鏈的歷史二次世界大戰無線電通訊引發密碼學的興起並培育了大量密碼學專才,戰爭結束後一批人加入國家安全機構和學校服務,研發出用途廣泛的加密技術以及區塊鏈基礎理論,並進行了早期數字貨幣的探索。另一批人卻追求隱私和個人自由,成立以加密技術保護個人隱私的極客組織cypherpunk。2008年金融風暴誘發cypherpunk組織成員中本聰推出比特幣,實現「區塊鏈1.0"版本的在數字貨幣方面的應用,2013年Vitalik推出以太坊,實現「區塊鏈2.0」版在數字貨幣方面的應用。2018年以USDT為代表的穩定數字貨幣崛起,吸引中國央行和Facebook的加入。正當他們相互激勵,競相比賽誰先推出穩定幣的時候,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了區塊鏈技術,要把區塊鏈技術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突破口,把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提升到另一個新階段。諾貝爾獎該頒嗎?聊聊關於區塊鏈和比特幣是否該獲諾貝爾獎。比特幣領導的數字貨幣,無疑對全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符合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標準。可是諾貝爾獎規定只能頒布給在世的真人,儘管很多教授想提名中本聰都因為其神秘身份而無法實現,只能期望中本聰在未來的某一天現身。除了中本聰,還有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奠定整個加密學、區塊鏈、數字貨幣領域基礎的牛人David Chaum。如果區塊鏈技術能繼續發展並產生更多像比特幣一樣深遠的應用,那David Chaum功不可沒,很有可能符合諾貝爾獎的標準。可是諾貝爾獎項裡有物理,化學,經濟,文學,醫學,和平項獎,都不涉及區塊鏈。可見諾貝爾獎的設置,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潮流。當代社會中,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的信息技術,越來越深遠影響人類的生活。諾貝爾獎委員會應該重拾當年增設經濟學獎的勇氣,增設一個信息獎項,相信Facebook,微軟,亞馬遜,騰訊、阿里、蘋果等高科技企業都會爭先恐後為新設的信息獎捐錢。到時候,David Chaum就能眾望所歸捧走諾貝爾信息學獎,或者和中本聰一起拿也行,如果他願意現身的話。當然,不管是否獲得諾貝爾獎,我們還是要感謝以下這些為技術進步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他們的偉大創新。1970 James Ellis, public-key cryptography discovered at GCHQ in secret1973 Clifford Cocks, RSA cryptosystem discovered at GCHQ in secret1974 Ralph Merkle, cryptographic puzzles (paper published in 1978)1976 Diffie and Hellman, public-key cryptography discovered at Stanford1977 Rivest, Shamir, Adleman, RSA cryptosystem invented at MIT1979 David Chaum, vaults and secret sharing (dissertation 1982)1982 Lamport, Shostak, Pease, 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1991 Stuart Haber and W. Scott Stornetta,Timestamp1992 Bayer, Haber and Stornetta,using Merkle tree in blockchain1992 Dworkand Naor, combating junk mail2002 AdamBach, Hashcash2008 Satoshi Nakamoto, Bitcoin2014 Vitalik Buterin, Ethereum(作者蔡凱龍)

相關焦點

  • ABE密碼學與區塊鏈結合的價值在哪裡
    ABE密碼學與區塊鏈結合的價值在哪裡 TRIAS 發表於 2019-10-29 09:04:21 區塊鏈技術具備篡改難度高、使用成本低的優點,本應成為各行各業的重要助力
  • 區塊鏈硬核解析(一):區塊鏈是一種共享資料庫嗎?
    編輯導語: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信息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區塊鏈存證技術的出現,不僅突破傳統電子證據運用痛點,其所具有不易篡改、去中心化存儲等技術特徵,與電子數據固證存證的需求相契合,被認為有著極大發展潛力。本文作者針對區塊鏈進行了解析,它真的是一種共享資料庫嗎?
  • Gojoy區塊鏈共享平臺: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行業領航者!
    圍繞「法定數字貨幣全球趨勢、區塊鏈賦能商業地產、區塊鏈案例分析、區塊鏈應用落地趨勢、區塊鏈電商解析」等重要議題,國際電信聯盟(ITU)數字貨幣焦點組主席文武博士、聯合國區塊鏈項目ID2020「生態系統和倡導委員會」顧問蔣紅波、華廈偉業(中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曉華、Gojoy商城全球CEO Steven Lin、Gojoy商城全球COO Glen Ward
  • 家樂福也玩起了區塊鏈:超市東西從哪裡來,幾秒鐘就測出來!
    所以這個就成了超市裡面發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很多人就在想,那麼超市能不能查到這個商品的一個詳細情況。不過聽說,目前我們的家樂福也玩起了區塊鏈:超市東西從哪裡來,幾秒鐘就測出來!也就是說,他們可以使用區塊鏈的一個帳本技術來跟蹤你這些水果蔬菜肉類從他們離開原產地以後的各類情況,以及在運輸過程中是否會遇到其他問題,他們檢查食物需要的時間從之前的幾天變成了現在的幾秒鐘。
  • 關於區塊鏈的普遍誤解:狹義區塊鏈和廣義區塊鏈的區別
    狹義區塊鏈和廣義區塊鏈的區別 我們從技術角度分析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底層基礎架構,它的應用範圍不僅局限於金融行業,也可以在其他行業。在眾多討論中,我們發現人們對於區塊鏈的理解確實存在許多誤區,往往將區塊鏈具象成分布式帳本、智能合約、密碼學這
  • 區塊鏈日報丨杜拜將區塊鏈用於旅遊業,沃爾瑪實施區塊鏈配送體系
    編者按:由於區塊鏈技術火爆,各個行業的企業紛紛加入,區塊鏈行業也因大量的企業加入而變得更加繁榮。Bianews將以日報形式為區塊鏈從業者、用戶傳遞行業信息,讓大家能夠從多層面、多維度去了解區塊鏈這個行業,從而做出自己正確的判斷。
  • 首部華語區塊鏈電影來了,你會想看嗎?
    旗下有兩個核心產品,一是區塊鏈多元智能合約 Tokit,讓藝術家可以為自己本身、或是自己的電影或音樂項目發行代幣,進行募資,同時也能把智慧財產權權益、收益、版權嵌入到可編程代幣之中,另一個則是專門服務藝術家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SingularX。
  • 用區塊鏈來保護隱私是天方夜譚嗎?
    近兩年來,隨著區塊鏈走入各行各業,用區塊鏈實現隱私保護成為各類應用的重要賣點之一。然而,區塊鏈一向以數據公開透明而聞名。乍聽上去,這不僅和隱私保護毫無關係,甚至還南轅北轍。那麼,用區塊鏈保護隱私是否是天方夜譚呢?為什麼說區塊鏈可以保護隱私?
  • 區塊鏈遊戲《細胞進化》獲500萬聯合投資
    網易科技訊 6月22日消息,基於星雲鏈開發的區塊鏈遊戲《細胞進化》的出品方南京純白矩陣科技有限公司獲500萬元人民幣聯合投資,由星雲生態基金領投,區塊鏈遊戲平臺Cocos BlockChain Expedition和Byte Capital
  • 區塊鏈中的「鏈」與「圈」
    區塊鏈主要分為三種鏈:公鏈、私鏈、聯盟鏈。 公鏈:就是公共區塊鏈,它是指世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完全去中心化的共識區塊鏈。公鏈的特點是開發者無權幹涉用戶,可以保護用戶免受開發者影響;訪問門檻低,只要有一臺聯網的電腦,任何人都可以訪問,數據完全公開透明,不可篡改。
  • 區塊鏈遊戲的下一站:用小遊戲來解決「大」問題
    用戶定位偏差問題出在哪裡?有一種可能是,用戶的定位出現了偏差。這需要從資產這一區塊鏈遊戲的核心理念說起。除了博彩和資金盤兩個品類,其他的類型都會強調資產上鏈,並帶出諸如確權、流通、復用以及升值等一系列賣點。但是,資產上鏈,是不是百分百適用於所有遊戲呢?通常來講,具有資產的品類,通常都是中、重度遊戲,而它對應的群體自然也就是中重度遊戲玩家。
  • 當拍賣邂逅區塊鏈 區塊鏈會如何賦能拍賣|專訪DomRaider公司CEO...
    金色財經4月17號對Tristan Colombet就DomRaider公司的業務情況、區塊鏈拍賣領域的現狀和歐洲區塊鏈行業近況等問題進行了專訪,以下是採訪實錄:拍賣平臺Auctionity為交易雙方提供安全保證金色財經:您可以介紹下自己並分享一下您是如何接觸到區塊鏈的嗎?
  • 區塊鏈奇才BM的EOS往事|OKEx區塊鏈往事
    縱觀區塊鏈的歷史,從來都不缺技術天才,他們創造了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帝國。今天向你講述的主人公曾融資超過42億美元,甚至超越了谷歌、推特的IPO記錄,他就是EOS的創始人BM。今天,《區塊鏈往事》向你講述天才程式設計師BM的區塊鏈故事。
  • 我們真的了解區塊鏈嗎?重新理解區塊鏈商業價值
    筆者近年有幸參與了幾個國家級區塊鏈項目的申報和方案設計工作,也在區塊鏈商業化推廣方面,接觸了不少民營和國營企業,也算是了解一些市場需求;同時,在基於區塊鏈技術、模型化、系統化、平臺化、商業化方面也有一些經驗,對於當前區塊鏈產業現狀、發展方向有一些感觸,特別是在看到很多業界主流聲音對於區塊鏈技術,乃至商業化存在一些誤解,故特此撰寫此文予以說明,希望能為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思路。
  • 如何在區塊鏈領域保護競爭?看看OECD發布的區塊鏈競爭政策報告怎麼...
    2018年4月26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處發布了一份以「區塊鏈技術與競爭政策」為題的簡潔的問題報告,主要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的概念、特徵、應用以及潛在問題,其重點內容是提出了區塊鏈對競爭政策帶來的諸多挑戰,這些問題暫時都沒有完整的解答,但是能給研究競爭政策的同仁帶來角度新穎的思考方向。
  • 無所不能的區塊鏈為珠寶鑑定平臺「Everledger」獲據巨額融資
    打開APP 無所不能的區塊鏈為珠寶鑑定平臺「Everledger」獲據巨額融資 發表於 2018-04-12 15:29:00
  • 火鏈科技成為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理事單位深耕產業區塊鏈獲...
    論壇現場,火鏈科技CEO袁煜明以《區塊鏈:啟航數字經濟新時代》為主題進行演講。與此同時,火鏈科技獲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授牌,正式成為研究院理事單位。朱巖介紹,研究院2020年新設立產業區塊鏈研究中心,將與火鏈科技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推進產業區塊鏈方面的研究。
  •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董事長肖風:區塊鏈經濟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但區塊鏈的分布式帳本技術。區塊鏈是基於一個分布式網絡技術,分布式網絡技術的學術名稱叫做點對點對等網絡。在分布式網絡上,任何一個網絡上的節點它獲得信息的權利是對等的,你能在這個系統上得到任何信息,另外一個人也完全能夠得到。如果是點對點對等網絡,那就證明信息在區塊鏈上是完全對等的,在一個信息完全對等的環境下,這兩個囚徒還會作出第二種選擇嗎?
  • 萬字解讀《區塊鏈革命》:區塊鏈會是網際網路的重生法寶嗎?(上篇)
    重複一遍:區塊鏈的假設是,沒有單獨的人、單獨的機構是可信的,任何人都不可信任,而用機制確保所有人共同達成的共識是可信的,即所有人組成的集體是可信的。這大概是為什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這個機器能從所有各方相互不信任的假設中,製造出信任或者信用(Trust)來。這就引出了我看到的區塊鏈的第三面。7.
  • 區塊鏈郎中傑羅德與他的區塊鏈媒體藥方
    他前一陣寫了篇博客,標題是《讓我們來修理一下傳媒業》。他用什麼工具來修理傳媒業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具體地說,Poet 。壹Poet 是一個區塊鏈上的開源、通用、非贏利媒體網絡,這個媒體網絡野心勃勃,試圖改變內容在網際網路上的確權、分發、授權以及變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