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區塊鏈領域保護競爭?看看OECD發布的區塊鏈競爭政策報告怎麼...

2020-12-15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本文作者為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曾雄、騰訊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遠行,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騰訊研究院」,本次轉載已獲授權。

2018年4月26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處發布了一份以「區塊鏈技術與競爭政策」為題的簡潔的問題報告,主要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的概念、特徵、應用以及潛在問題,其重點內容是提出了區塊鏈對競爭政策帶來的諸多挑戰,這些問題暫時都沒有完整的解答,但是能給研究競爭政策的同仁帶來角度新穎的思考方向。

對於這些問題,OECD競爭委員會將於2018年6月8日召開討論會,邀請區塊鏈專家和競爭政策專家展開專題討論。

下文就該問題報告進行簡要梳理和介紹:

理解區塊鏈

目前,大多數人選擇通過銀行等可信的中間人進行交易,但區塊鏈使得消費者和供應商能夠直接聯繫,並不需要第三方參與。

區塊鏈可以通過加密貨幣確保交易安全,提供了一套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統,即所謂的「數位化總帳」,該系統對網絡上的所有人來說都是可見的。

這一網絡本質上是一條由多個計算機組成的鏈條,任何一筆交易都需要被這一鏈條上的所有計算機批准方可完成驗證和記錄。

以比特幣為例,區塊鏈存儲著每一筆通過比特幣支付的交易的詳細信息,同時阻止了同一比特幣在被複製後又被多次使用。

區塊鏈技術能夠在幾乎所有相關價值類的交易中運行,包括金錢、貨物和財產。區塊鏈的潛在應用是很廣泛的,從收取稅款到幫助移民向辦理銀行業務困難的自己的母國家裡匯款。

區塊鏈還能幫助減少詐騙,因為任何交易都將被記錄在案並且上傳到公共總帳中任何人都能夠查閱。

區塊鏈技術還可以將協議上傳至區塊鏈,這也被稱作智能合約。這為雙方履約建立互信,本質上與區塊鏈為通過比特幣支付的交易履行建立互信的方式是相同的。與比特幣類似,智能合約也是可追蹤和不可逆的。

以太坊平臺(The Ethereum Platform)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允許應用開發者創建這類智能合約的區塊鏈。

理解比特幣

區塊鏈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在網際網路支持信息的發布和數位化傳輸的情況下,區塊鏈能夠鑑別財產所有權,使其具有唯一性和可追蹤性。

同時能夠通過利用可信任的自執行代碼為交易提供互信,以降低不確定性的方式促進數位化轉帳和資產交易。

作為一種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替代支付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是目前為止最知名的一種區塊鏈。比特幣是一種非許可區塊鏈,也稱公共區塊鏈,即對消費比特幣或參與對區塊鏈中轉帳區塊真實性進行驗證(一種能源密集的過程,也即所謂的「挖礦」)的用戶身份不做限制的區塊鏈。

這些挖礦者們獲取代幣即比特幣作為回報,而且鑑於所有人都可以查看區塊(雖然是以匿名的形式),區塊鏈自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透明的。

比特幣在很大程度上因為用戶匿名的原因招致爭議並且被許多國家禁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的匿名和能源使用等問題是比特幣自身的特點,並不是整個區塊鏈技術的特點。

區塊鏈的廣泛應用

儘管比特幣存在上述爭議,區塊鏈技術仍然具有除比特幣以外更廣泛的用途。

具有這些用途的區塊鏈可能是許可區塊鏈,也稱私人區塊鏈,即只有獲得授權的用戶才能對區塊鏈中區塊的真實性進行驗證。這類區塊鏈可能是不透明的,因為需要用戶持有區塊鏈的私人密鑰才能查看。

這種限制降低了區塊鏈的去中心的特性,同時增加外界對區塊鏈易管理的信心。然而,這些限制也有可能將區塊鏈變為一個單純的分布式資料庫,從而喪失原有的可追蹤性和不可逆性所帶來的優勢。

對政府來說,區塊鏈技術的潛在應用包括:協助執法人員查處避稅或者其他逃避法律法規監管的行為;通過主權加密貨幣為貨幣和財政政策提供支持;創建數位化土地確權或其他類型的註冊;幫助公民證明身份和投票;增加公共服務的效率和透明度。

此外,比如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險的繳納通過區塊鏈可以變得更加省時、省力和透明,醫療記錄也能在病人和相關的醫生之間安全的共享。

除了上述用途以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還包括:使交易繞開中間人,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信息,並且使交易更有效率等。

區塊鏈技術還將使企業能夠精簡不同的部門,同時鑑於不同單位之間的交易成本降低,企業可以將更多的職能外包給其他專業人員。區塊鏈技術還能為中小企業提供一條有效和可靠的與消費者進行交易的途徑,並且排除規模經濟導致的壁壘效應。

這既可以為有效率的中小企業提供一條發展道路,又可以營造出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前景,這些都能讓經濟增長變得更具有包容性。

與此同時,區塊鏈的應用也會給各國政府帶來監管層面上的挑戰。他們需要通過合作建立一套協調一致的監管框架,讓企業能夠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開發區塊鏈技術,同時遵守安全和誠信等相關規則。

這就需要各國政府明確界定一些最佳做法,並協調一致以避免政府間的監管套利,同時通力合作以建立相關標準。

區塊鏈對競爭政策帶來的問題與挑戰

01  對企業商業模式的顛覆

(1)區塊鏈技術可能顛覆並且消除對支付中介(如清算、結算以及信用卡等)乃至支付平臺的需求嗎?

通過為交易雙方建立互信,區塊鏈技術可能最終消除對支付中介的需求。這不僅可以減少交易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市場交易效率。

此外,如果一家平臺的核心功能是對供應商的評價進行眾包且為該供應商提供信任,則區塊鏈技術會成為該平臺的替代品,因為區塊鏈還能夠為產品來源和貨款到帳提供信任。

因此,一部分人預計區塊鏈技術將顛覆平臺商業模式,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區塊鏈將如何扮演作為支付平臺的另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為同一市場中的雙方或多方實現匹配。

(2)交易成本解釋了企業為何不將自己的活動更多的外包出去,區塊鏈技術會以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改變一些企業的性質嗎?

企業的標準理論認為,為了在市場中開展一項交易,首先需要找到那個你希望與其交易的對方,然後需要進行談判、議價、草擬合同,還需要對合同的履行狀況進行檢查以確保合同條款得到遵守。

數字平臺商業模式的發展降低了搜尋和信息成本,雖然非完全締約的成本依然很高,但區塊鏈技術有望降低合同履行所產生的成本。這可能使得企業能夠將更多的,更新的,之前屬於核心的功能外包給外部的專業企業,甚至是小企業或個人。

這樣可能創造出新的且具有高度競爭潛力的市場,正如當年數字平臺商業模式所帶來的顛覆一樣。

02  接入數據

(1)競爭執法機構應該被允許接入區塊鏈嗎?

這樣競爭執法機構能夠實時監督交易價格,並發現可疑的交易趨勢,而且對一項合併、行為或市場展開調查時,可以迅速獲得必要的數據,而不用對當事各方就提供信息提出過高的要求。

03  共謀

(1)企業會通過區塊鏈達成共謀嗎?

將來市場中所有競爭者可能都使用同一個區塊鏈,當區塊鏈被所有競爭者使用時,透明度將有助於競爭者們識別卡特爾成員的任何背離行為,而且智能合約將詳細說明背離行為的懲罰措施。

(2)企業通過區塊鏈可能進行默契協調(tacitly coordinate)嗎?

廣泛運用區塊鏈所導致的潛在透明度有助於寡頭市場中的企業在沒有直接或間接聯繫或籤訂任何協議的情況下進行默契協調,因而接入一個區塊鏈可能構成「附加因素」(plus-factor),甚至導致競爭執法機構可能據此認為企業之間的平行行為就是他們彼此協調的結果。

04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單邊行為

(1)是否存在現有的企業試圖阻止或拖延區塊鏈技術有效運用的情形?

例如通過誇大技術的安全風險,或遊說監管部門要求對區塊鏈的運用設立監管壁壘,從而提高競爭對手的成本。

另外,現有企業可能限制其他企業對區塊鏈上的交易向用戶收取更低的費用,阻礙其他企業引導用戶使用區塊鏈支付方式。這些限制行為可能限制那些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新進入者的規模,從而提高了他們的成本。

(2)設立區塊鏈的企業聯營或聯盟將聯盟之外的競爭者排除或提高其成本?

如果一個聯盟的區塊鏈由現有成員所聯合控制,則接入該區塊鏈可能成為參與市場競爭的必需投入品,從而使得拒絕其他企業接入該區塊鏈可能排除一些「特立獨行」的企業(maverick firms)或新的進入者。

(3)智能合約提供的承諾方法會弱化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嗎?

智能合約是指企業寫出的並且滿足特定條件時將自動執行的代碼。智能合約可以使得企業做出一項實惠的且有效的承諾,該承諾對於企業在不同環境下都是有用的。

企業進行承諾的能力可能是促進競爭的,如有效解決套牢的問題,比如兩方希望進行特定投資但卻都不想先行投資,因為先行投資對方就具有了獲得合作中所有價值的能力。

同時,這種承諾也可能弱化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如企業可以承諾一個價格點,並事先約定哪個企業偏離了這個價格點就將承擔特定成本,這可以通過約定低價格保證條款、最惠國待遇條款以及跨平臺平價條款來實現。

(4)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會通過收取過高交易費用的形式濫用其基於網絡效應和平臺效應建立的市場支配地位嗎?

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將受到網絡效應和平臺效應的影響,未來如果加密貨幣替代了信用卡企業,那麼一家或兩家加密貨幣企業可能會獲得市場支配地位。

這在短期內或許不是一個問題,但是未來一些司法轄區可能面臨的問題在於這些加密貨幣是否會通過收取過高交易費用等方式濫用這一市場勢力。

(5)第三方會通過利用區塊鏈相關需求產生的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剝削性濫用行為或排他性濫用行為嗎?

如那些出售專門硬體的企業,區塊鏈使用者「挖礦」時需要獲得這些企業的重要投入品,這些企業可能會發現他們實際上擁有市場勢力。在沒有其他替代性選擇的情況下,同時缺乏監管時,這些區塊鏈使用者將受到超高定價的剝削。

另外,這些在硬體領域有市場勢力的企業可能試圖將他們在挖礦硬體市場的勢力傳導至下遊市場。

05    標準設定

(1)那些持有與技術標準至關重要的智慧財產權的企業需要承諾進行FRAND許可嗎?

可能需要一項由標準設定組織所定義的技術標準以實現互通性,這樣不同企業使用的區塊鏈能夠彼此交互。在此種情況下,若被採用的標準需要特定的智慧財產權,有可能涉及許可費或FRAND許可。這在涉及標準必要專利時可能導致企業之間的爭議。

06    救濟

(1)競爭執法機構可以在救濟中使用區塊鏈技術嗎?

最近科技被用於企業救濟措施中,如在英國,在涉及零售銀行和電力市場的救濟措施中已經採用了API(應用程式接口)技術,這種救濟方式在歐盟處理微軟收購領英案中也有體現。以此類推的話,是否也可以認為區塊鏈技術也能在其他救濟中得到創新性的應用呢?

(2)區塊鏈技術可以被用來追蹤一個用戶在一個平臺上產生的數據的使用和轉售情況嗎?

這可以讓消費者要求平臺對其數據的使用和匯集支付費用,特別是當用戶數據的銷售市場無法有效運轉時,這可以成為一種與市場相容的救濟方式。

(3)需要讓存儲於區塊鏈上的消費者數據變得易於轉移(portable)嗎?

這能讓消費者在不同區塊鏈上的服務之間轉換,而且可以轉移他們的數據。

(4)競爭執法機構可以通過使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要求企業承諾行為性救濟措施嗎?

取決於承諾的性質,這可能為競爭執法機構免去顯著的持續監督成本。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多地發布區塊鏈產業發展規劃 構築未來戰略競爭優勢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王文嫣)10月29日,成都市發布《成都市區塊鏈應用場景供給行動計劃(2020-2022年)》。目前,全國多地把區塊鏈作為新經濟技術領域主要突破口,構築未來戰略競爭優勢。
  • 多地政策力挺,區塊鏈行業持續優化,易保全區塊鏈存證為經濟賦能
    自發改委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後,全國迎來了區塊鏈政策熱潮,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紛紛頒布區塊鏈相關政策,把區塊鏈作為新經濟技術領域主要突破口,構築未來戰略競爭優勢,區塊鏈的相關應用場景炙手可熱。一、全國多地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區塊鏈技術提速發展湖南重磅發布省級區塊鏈政策2020年10月2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區塊鏈發展總體規劃(2020—2025年)》通知。
  • 谷歌開發區塊鏈相關技術 支持雲業務與創企競爭
    谷歌正致力於開發區塊鏈相關技術,以支持它的雲業務,並與新興的初創公司展開競爭,後者利用這種大肆炒作的技術,以新的方式在線運作。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Alphabet的子公司正在開發自己的分布式數字分類帳本,第三方可以用它來發布和驗證交易。雖然產品發布的時機還不清楚,但該公司計劃提供這款產品,以便使自己的雲服務區別於競爭對手。該人士補充說,谷歌同時還將提供一個白標版本,其他公司可將其安裝在自己的伺服器上運行。這家網際網路巨頭還在收購併投資擁有數字分類帳專門知識的初創企業。許多交易尚未公布,該人士說。
  • 區塊鏈技術前沿報告2020
    本報告分析了區塊鏈全球發展態勢、國內發展現狀,國內外區塊鏈技術預見、工程難題、標準制定,涵蓋區塊鏈底層技術、跨鏈技術、交換技術、軟硬協同技術、關鍵密碼學技術以及相關監管架構、系統脆弱性分析和政策建議等。
  • 全面解讀德國區塊鏈戰略政策
    德國政府已經通過了一項全新國家戰略政策,旨在概述該國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方式。本周三(9月18日),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內閣批准了該戰略,確定政府在區塊鏈領域裡的優先職責,包括數字身份、證券和企業融資等。
  • 沃爾頓區塊鏈研究教育院長孔宗烈:韓國區塊鏈教育及行業政策解讀
    Allen: 沃爾頓區塊鏈研究教育院目前的進展如何? 您能告訴我們沃爾頓區塊鏈研究教育院的師資,還有招募的對象嗎? 以及沃爾頓區塊鏈研究教育院進入中國市場的規劃和進入中國後,您打算如何與當地的區塊鏈組織進行合作?
  • 全國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作業系統發布 區塊鏈已成數字智慧城市...
    新的數字時代重構了我們的城市,數字智慧的理念滲透到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的方方面面,區塊鏈則是建設中國數字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近日,雄安新區區塊鏈底層系統(1.0)在雄安區塊鏈論壇上發布,這標誌著國內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作業系統開發完成投入使用。
  • 東港股份聯手螞蟻區塊鏈 布局「區塊鏈+」生態
    來源:證券日報日前,東港股份發布公告,稱其與北京螞蟻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區塊鏈」)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開拓區塊鏈市場,圍繞「區塊鏈+稅務」、「區塊鏈+財政」、「區塊鏈+金融」等領域布局
  • 區塊鏈行業監管政策解讀及趨勢
    該規划進一步明確區塊鏈技術基礎研發和前沿布局的重要性,提出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標準化路線圖。全國各省市開始陸續出臺區塊鏈發展相對應的支持性或規範性政策。如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等八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構建首都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辦法》,提到發展基於區塊鏈的綠色金融信息基礎設施,提高綠色金融項目安全保障水平。
  • 2018韓國區塊鏈報告
    也有消息稱,韓國政策逐步明確後,將重新發放法幣牌照。  4、2018年7月12日,韓國央行韓國銀行發布報告稱,數字資產對本國金融機構造成的潛在風險有限,加密貨幣市場不會對傳統的本地金融市場構成威脅。  5、韓版微信Kakao及其風投子公司K Cube Ventures合計擁有Upbit交易所約23%的股份。
  • 區塊鏈
    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也得到初步發展,對教育教學的影響也曰益體現。目前的文獻分析和研究顯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和其它商業領域應用已日趨成熟,「區塊鏈+」教育的應用也在不斷發展。而從區塊鏈技術教學,區塊鏈技術教學平臺建設和區塊鏈技術校園傳播三個視角,可以管窺「區塊鏈+」教育在歐美國家的發展現狀。
  • 區塊鏈+教育:海外政策、舉措與應用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網際網路之後的顛覆性創新,目前其應用正在從金融領域向包括教育在內其他領 域擴展。那麼,目前有關區塊鏈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討論到底是資本噱頭還是未來趨勢?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課題組從政策、舉措與應用三個方面就目前國外有關「區塊鏈+教育」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簡要梳理。
  • 區塊鏈助力智慧財產權步入新紀元——火幣區塊鏈產業應用系列報告之一
    ;專注於內容版權區塊鏈解決方案的百度圖騰;專注於數字版權領域的原本區塊鏈;專注保護和管理智慧財產權的公司Bernstein;以及所有權證明公司BlockNotary。4.2 產權保護全局態,助力產權國際化流轉變現現有多條產權鏈都打通了產權局、司法機關等政府機構,但由於這些不同的產權保護鏈相互獨立運行,採用不同的底層架構和技術標準,產生的確權數據也大不相同,這對實現產權確權的全局性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統一現有多條產權保護鏈,是實現產權保護全局態的重要一步。另外,現有的大國競爭也越來越多的涉及到智慧財產權競爭。
  • 浙大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當前區塊鏈應用成本較高,落地...
    作者:時代財經 盧潔萍 編輯:史成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當下圍繞信息技術制高點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的國際競爭格局正愈加密切相關。2020年10月15日,美國國務院發布《關鍵與新興技術國家戰略》,文中列舉20個國家安全重要科技,認為需要發展和保護這些重要科技,其中就包括區塊鏈技術。
  • 區塊鏈研究報告:它將如何構造信任?
    第46屆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將區塊鏈與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一併列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經濟學人》曾在2015年10月的封面文章《信任的機器》中介紹區塊鏈——「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有可能改變經濟運行的方式」。區塊鏈為什麼被稱為「信任的機器」?為何近年如此火爆?它將如何改變經濟運行的方式?如何產業化?發展前景如何?未來有哪些挑戰?區塊鏈是如何創造信任的?
  • 區塊鏈+教育國際掃描:政策、舉措與應用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網際網路之後的顛覆性創新,目前其應用正在從金融領域向包括教育在內其他領域擴展。那麼,目前有關區塊鏈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討論到底是資本噱頭還是未來趨勢?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課題組從政策、舉措與應用三個方面就目前國外有關「區塊鏈+教育」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簡要梳理。
  • 香港區塊鏈信託公會對區塊鏈隔離帳戶的試點開始
    規定為了確保客戶資金安全,經紀商需要向ISA定期提供報告;客戶的資金必須保存在第三方託管帳戶中並與經紀商自身的運營資金分離,這可以有效地保護客戶資金並防止經紀商盜用客戶資金;且經紀商需要每兩周以及每月向客戶提供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所有客戶與經紀商之間的行為,如入金、交易、佣金、以及盈虧。
  • 區塊鏈上的跨鏈融合
    區塊鏈的跨鏈互操性,是指不同的區塊鏈網絡之間能夠相互通信,共享信息,不受限制,對區塊鏈的應用來說它至關重要。可以說,為了實現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跨鏈融合,至關重要,它一方面可以消除新的數字孤島的形成,另外一方面可以讓互操作性於各類商業行為有機對接。那麼,STD如何完成?
  • Clemens von Goetze:運用區塊鏈必須做好消費者保護
    據Clemens von Goetze介紹,德國政府集合了各個部委的力量發布了區塊鏈發展戰略,關注的區塊鏈技術不僅僅是在加密資產方面,也更加關注其在其它方面的應用,因為區塊鏈技術可以被用於很多其它領域,比如政府管理、供應鏈管理、金融科技等。
  • 國內區塊鏈行業分析與項目匯總
    另外,中國的政治結構使得在任何經濟領域都能快速響應,與美國相比,沒有影響經濟建設的權力角力,政策執行力也非常強,這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中國頒布的禁止ICO和交易所並不意味著官方全盤否定:因為中國知道區塊鏈將會非常破壞性。有序和可控的發展是任何一個新的事物必備的條件,中國發布區塊鏈技術列入中國的「十三五」規劃時證實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