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當前區塊鏈應用成本較高,落地...

2020-12-17 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盧潔萍 編輯:史成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下圍繞信息技術制高點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的國際競爭格局正愈加密切相關。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一年的時間內,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政務、工業製造等領域廣泛落地。

2020年10月15日,美國國務院發布《關鍵與新興技術國家戰略》,文中列舉20個國家安全重要科技,認為需要發展和保護這些重要科技,其中就包括區塊鏈技術。

針對區塊鏈技術在2020年的變化、未來發展趨勢、商業落地情況、中西方發展異同等問題,11月20日時代財經採訪了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蔡亮。

蔡亮先後參與了IEEE、中央網信辦、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家權威機構的信息化標準制定,他領導的區塊鏈團隊立足於國產自主可控聯盟鏈底層技術平臺研發,是國內第一批通過工信部標準院與信通院區塊鏈標準測試並符合國家戰略安全規劃的區塊鏈核心技術平臺。

在過去這幾年,區塊鏈漸漸被上升至國家戰略技術,而隨著美國《關鍵與新興技術國家戰略》的頒布,蔡亮認為,我國正面臨著區塊鏈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技術風險以及國外開源平臺滲透我國市場經濟的經濟風險,目前美國的這一動作已給我們敲響警鐘。

區塊鏈的核心是下一代網際網路

時代財經:區塊鏈現在的技術研究方向或者趨勢是什麼?

蔡亮:首先是區塊鏈本身的平臺技術發展,主要還是解決高性能、高安全、隱私保護、高可拓展、可監管的問題;第二個就是區塊鏈技術一定要跟傳統技術融合發展,比如區塊鏈和5G技術結合,可以大大加強我們對於海量設備接入的高效共識。

海量節點可信互聯、區塊鏈監管檢測、區塊鏈軟硬協同、異構平臺互聯都將會是區塊鏈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需要突破區塊鏈架構體系和核心技術,適配未來海量用戶與業務場景需求。

時代財經:區塊鏈和5G技術如何協同?

蔡亮:5G與4G相比,具有「更高網速、低延時高可靠、低功率海量連接」的特點。在區塊鏈節點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海量節點與終端的接入對區塊鏈底層的網絡性能要求不斷增高。區塊鏈依賴點對點網絡的消息傳遞來完成分布式共識的過程,每一筆交易都需要多輪次的網絡信息交換才能完成,這使得區塊鏈網絡的交易延遲比較大,因此現階段大部分區塊鏈都採用有線網絡進行區塊鏈組網,來降低區塊鏈交易的延遲。

5G網絡的出現,允許我們有更大空間的想像力將區塊鏈通過無線進行組網,大大加速區塊鏈在無線網絡的轉發能力以及共識效率,能夠促進區塊鏈小型化和晶片化及在邊緣段的部署,有助於構建分布式可信數據存儲與計算基礎設施,形成可信數據的採集、分發、計算、存儲安全生態閉環。

時代財經:但現在不管是人工智慧還是5G都還在起步階段,我們離萬鏈互聯和構建新契約世界還有多遠?

蔡亮:區塊鏈的核心其實是下一代的網際網路。很多人都認為區塊鏈是建築在傳統網際網路之上,認為我們是通過一種新的軟體構建了一個上層的新型網絡。

但是這種小的新型網絡它是可以通過跨鏈技術互聯的,就很像我們網際網路早期誕生的時候,都是一個個小的區域網,後來我們通過路由器可以把它們相互連接成一個全球的大的網絡,才有今天的全球網際網路。

區塊鏈也會走這個路線,早期都是一個軟體,比如在某個行業做了一個鏈,但是鏈和鏈之間通過跨鏈它就會相互連接,等到上層區塊鏈的網絡,它的規模、尺度、節點數目或者應用的豐富程度能跟底層網際網路媲美時,這上下兩層網絡就會相互融合。

這就意味著區塊鏈帶有的透明、開放、可信、終身負責等特點,會下沉到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基礎層,也就是說下一代網際網路自身就帶有這些關鍵特性,將來肯定會改變我們整個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時代財經:您覺得2020年跨鏈技術最大的突破是什麼?

蔡亮:今年以來,跨鏈已經開始逐步標準化,我國正在建設一系列跨鏈標準,這是整個跨鏈體系目前很大的一個進步。單從技術層面來講,今年跨鏈技術在性能層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跨鏈規模可支撐千級別區塊連結入,跨鏈交易驗證速度可達每秒上萬筆級別。

區塊鏈技術一定要100%自主可控

時代財經:2020年10月,美國白宮發布《關鍵與新興技術國家戰略》,《戰略》列出了20項「關鍵與新興技術」清單。其中,區塊鏈技術被列為美國國家安全技術。怎麼看美國將區塊鏈技術列入清單的做法?

蔡亮:這個事情是我們行業很大的事情,這意味著美國在這個領域很有可能會出臺相關的出口的管制措施。我們一定要拋棄幻想,把完全國產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技術做好。

當下圍繞信息技術制高點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的國際競爭格局密切相關。

我國正面臨著區塊鏈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技術風險以及國外開源平臺滲透我國市場經濟的經濟風險,目前美國的這一動作我覺得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個關鍵技術未來不可能隨意地把最新的技術出口到中國,特別我國已經把區塊鏈列入國家信息關鍵基礎設施的領域,區塊鏈技術一定是要百分百自主可控。

反過來講,我們的經濟和產業一定要加強對我們國家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扶持的力度。因為技術和產業它始終是協調發展的,所以一方面我覺得產業一定也要多支持國產自主可控的平臺,第二方面我們國家自己也要下決心大力度把完全國產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做好 。

時代財經:中國區塊鏈專利數量世界排名前列,但被認為專利整體價值並不高,較少涉及區塊鏈關鍵技術,另外從目前區塊鏈最新技術理念和解決方案來看,大多數是外國技術社區提出,國內技術社區進行跟隨和模仿,這一現狀如何改變?

蔡亮:這類技術方案的確大多是國外社區提出,但是他們的整體技術思路還是著眼於對To C的沒有任何準入控制的公有鏈,面向公有鏈當前的性能、可擴展性等瓶頸問題開展的技術優化。

公有鏈這種沒有控制和管束的技術,它的節點可以爆炸式的增長,所以它的應用和用戶增長速度就很快,從資本的角度看,投資回報率就很高。所以美西方國家都很關注怎麼樣利用這種公有鏈的爆炸式增長能力,去把金融應用做好,特別是數字貨幣。

我們國家是把區塊鏈定義成一個通用的信息技術,怎麼樣利用區塊鏈來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怎麼樣服務政府、服務民生、服務社會治理,這都是聯盟鏈比較適用的領域。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國家對區塊鏈技術的定位還是比較穩健的,注重長效。

我國在聯盟鏈技術方面也已具備一定領先優勢,在區塊鏈技術攻關的過程中也更關注聯盟鏈技術難點的突破,從技術路線層面就與國外的公鏈有所不同,所以我覺得應該是說各有千秋。

隨著我國區塊鏈行業應用的進一步擴展,我們更應強調技術與應用雙輪驅動、相輔相成,基於我們自身現狀和需求,開展區塊鏈核心技術攻關,建立立足我國、服務全球的區塊鏈技術體系,並全面實現國產自主可控。

對場景的選擇需要精挑細選

時代財經:您最看好區塊鏈在哪幾個行業的發展?

蔡亮:目前來看,起步較早的顯然還是金融和政務。早期金融行業做了不少探索,主要集中在把一些傳統資產數位化,然後進行數位化資產的透明、開發和可信的交易。

自從去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塊鏈後,最大、最直接的變化就是許多政務部門都已經充分認識到,區塊鏈是可以實現政務數據在物理分散存儲模式下的邏輯共同維護和利用,基於這一點開展許多有益的應用探索和實施。

但是往後面我也看到一個趨勢,例如工業控制、高鐵、航空、航天、軍工領域等要害領域都開始探索區塊鏈的應用,而且另一方面這些領域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反過來也引導區塊鏈核心技術的進步。

時代財經:區塊鏈的應用成本高不高?

蔡亮:高的。從今天的視角來看,區塊鏈依然是一個比較「奢侈和浪費」的技術,因為它通過大量的冗餘,實現了信息協作方的可信,所以我覺得在目前的技術情況下,我們對區塊鏈場景的選擇還是要精挑細選。

我們要選擇那些用傳統手段很難實現,必須利用區塊鏈分布式的信任機制才能實現的業務模型。

大家千萬不要為了上區塊鏈而上區塊鏈,部分場景用傳統集中資料庫也能解決的,不一定要區塊鏈化。

時代財經:區塊鏈技術成本下降的推動力會是什麼?

蔡亮:主要是來自產業的推動,因為早期區塊鏈的應用的量都比較小,節點數目也比較低,但隨著未來工業網際網路這種上網,包括5G等它可能要接入的數量是十萬級的、甚至是百萬級的,這麼大規模的接入以後,整個產業界它就會有足夠的機會去降低它的成本。

所以我覺得未來肯定可以慢慢出現專用的區塊鏈的模組,甚至專用區塊鏈的低功耗低成本的晶片都有可能。

這樣才能大大的降低就是整個區塊鏈在社會廣泛使用的成本和效率,把整個區塊鏈的應用帶到另外一個層次。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視聽產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與監管挑戰——訪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  11月22日,在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新視聽區塊鏈創新應用論壇上,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進行題為《聯盟區塊鏈技術與區塊鏈監管挑戰》的主題演講。
  • 浙大區塊鏈研究中心創辦區塊鏈英文學術期刊《區塊鏈研究》
    浙大區塊鏈研究中心創辦區塊鏈英文學術期刊《區塊鏈研究》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今日塊訊(ChinaZ.com) 4月17日 消息: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今天宣布,已經於今日正式創辦《區塊鏈研究》期刊
  • 區塊鏈有了幾個新「標準」!
    今天(10月30日),「標準引領,產業賦能」區塊鏈標準峰會同在西博城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區塊鏈專家、學者、企業大咖齊聚蓉城,探討區塊鏈基礎標準及在各個行業領域中的應用實踐。如何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標準化?事實上,許多相關機構、院所早已開始進行區塊鏈標準化的研究,進一步完善我國區塊鏈標準。在此次會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現場進行了最新區塊鏈標準化成果發布。
  • 青島大學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日前,青島大學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揭牌,擬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提供高質量的區塊鏈專業教育培訓服務。12月19日,由青島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漫動天下(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青島大學區塊鏈精英高端研修班開班典禮舉行,青島大學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同時揭牌。青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於紅波介紹,青島大學與漫動天下(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牽手,共同組建青島大學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
  • 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在杭揭牌 政校企聯手打造區塊鏈創新高地
    11月20日,由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在杭州揭牌。據介紹,這是我省首個由政府、高校、企業三方聯手打造的區塊鏈技術研究機構,將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加強區塊鏈技術的戰略研究和技術應用,推動政府、經濟、社會等領域的數位化轉型,加快推進網絡強省建設。
  • 區塊鏈讓食品「身份證」「碼」上可查—新聞—科學網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告訴《中國科學報》:「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難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性,應用在保障食品安全領域,可以發揮安全、透明、高效的優勢。」 與傳統記帳不同,區塊鏈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的記帳技術。
  • 阿里雲研究中心戰略總監楊軍:區塊鏈是數字社會的生產關係
    本次論壇的特邀嘉賓包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經濟資源研究中心秘書長嚴萬鴻,原政協副主席省政府參事周長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網際網路+國家戰略智庫專家曹磊,胡潤百富創始人胡潤,華爾街交易所區塊鏈專家格萊格·塞爾,美國生物科學家喬·摩森博士,時代領袖雜誌社社長譚顯輝。
  • 2018第二屆區塊鏈應用技術研討會在杭州成功舉辦
    左起AU-MCI國際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周子辰,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付大慶,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美國SMU大學計算機博士王運嘉教授,荷蘭華人經濟技術發展中心常務副主席、華商國際頻道傳媒有限公司製片人任景濤先生
  • 區塊鏈令94歲英國女王也充滿好奇和興趣
    信中表示女王了解到該期刊是第一本同時印刷出版,並可供在線閱讀的開放式區塊鏈研究期刊,對此非常感興趣。 今年十四五大會,我國已然將區塊鏈技術正式提上日程,政策方案均向其傾斜,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區塊鏈。
  • 低調入局,華為的區塊鏈不止BCS丨區塊鏈企業案例研究
    3月,華為與區塊鏈平臺趣鏈科技開啟合作洽談,9月籤署合作協議,後者成為首家入駐華為雲的區塊鏈企業;2018年1月9日,華為攜手熊貓綠能和新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區塊鏈計劃;2018年2月,華為雲首次對外發布了區塊鏈服務BCS,旨在為企業及開發者提供公有雲區塊鏈服務,推動企業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2018年3月,華為雲在2018中國生態合作夥伴大會上發布基於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阿保互助;……華為雲區塊鏈服務BCS
  • 鏈博科技區塊鏈應用解決方案入選人民網2020區塊鏈應用藍皮書
    近日,由人民網區塊鏈研究院策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區塊鏈應用藍皮書:中國區塊鏈應用發展研究報告(2020)》(下稱「藍皮書」)正式出版發行、發售。
  • 抽獎搖號上鏈、電子存證蓋戳 區塊鏈助推社會信用治理
    杭州網際網路公證處主任徐小蔚介紹說,該系統包括區塊鏈抽獎和區塊鏈搖號兩種功能。區塊鏈抽獎系統通過嵌入區塊鏈元素的密碼學隨機算法,對所有參與號碼進行滾動搖獎,並將最終結果實時展示在大屏並錄像記錄。與此同時,每組抽獎的結果將自動更新到區塊鏈上,保證結果無法篡改。
  • 火幣研究院「區塊鏈百家講壇」上新:區塊鏈+人工智慧將率先在六大...
    6月24日,火幣研究院推出「區塊鏈百家講壇」第九季課程《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展望》。 「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實現共存是最有價值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許志鋒,對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兩個新數位技術的融合聯動以及未來趨勢進行了展望,並認為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是目前兩種最熱門的數位技術,正隨著在生產和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應用,兩者的融合發展將帶來無限可能。
  • 首旅如家布局區塊鏈,成立酒店行業首家區塊鏈研究中心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聯合BestApp公司,成立酒店行業首家區塊鏈研究中心。作為第一家布局區塊鏈的酒店集團,首旅如家率先將前沿技術與會員、積分、酒店場景、顧客生態深度結合。該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推動並落地酒店業區塊鏈場景應用。
  • 區塊鏈應用藍皮書發布
    本書由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共同編寫,好未來教育區塊鏈研究課題組負責編寫「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章節報告。產學研結合深入開展教育區塊鏈技術研究「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章節報告對教育區塊鏈行業的技術融合、產業現狀和應用發展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梳理,論述了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教育領域的四大場景,並詳細分析了各場景擬解決的教育癥結、區塊鏈的作用機制及預期成果,為行業內外更深入了解區塊鏈在教育行業發展現狀
  • 迅雷這種級別的大廠是怎麼解決區塊鏈應用落地的
    12月8日,鏈創未來-迅雷鏈技術沙龍在深圳如約舉辦,超過300名開發者來到沙龍現場,場面十分火爆,針對區塊鏈應用如何落地,迅雷鏈開放平臺高級產品經理尹曉亮為企業、開發者和區塊鏈技術的愛好者做了詳盡的解答。很多人常規理解的區塊鏈化是把一個中心化的應用,或者中心化的案例上鏈,用區塊鏈技術變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內容。
  • 寧波:建設1個以上區塊鏈學院,推動區塊鏈+港航物流應用
    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點突破一批區塊鏈核心技術,建成5個以上區塊鏈實驗室、研發中心等載體平臺,建設1個以上區塊鏈學院,聚集一批區塊鏈領域領軍人才和創新人才。創新應用不斷湧現,探索形成30個市級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區塊鏈示範場景應用。
  • 區塊鏈
    而以去中心化,去信任為主要特徵的區塊鏈技術,儘管能夠滿足受教育者在日趨技術賦能的學習時代去中心化的學習需要和模式,但和金融行業或其它商業企業不同,教育機構的聲譽來自於教師,學生和開創性研究成果,因此,教育依然需要傳統信任機制的存在以保證學習與個人,職業和社會發展的相關性。關鍵詞:區塊鏈;「區塊鏈+」教育;區塊鏈教學;區塊鏈大學;區塊鏈教育網絡一。
  • 清華教授陳文光受邀擔任迅雷全球區塊鏈應用大賽評審
    除了發布迅雷鏈,迅雷還同步啟動了「迅雷全球區塊鏈應用大賽」,吸引了大量開發者投身到區塊鏈技術的研發中來。圖: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清華大學-阿爾山區塊鏈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文光迅雷全球區塊鏈應用大賽由迅雷與極客邦科技聯合主辦,設有百萬獎金池和最強導師陣容,一對一扶持項目落地。
  • 紙貴科技與江蘇省崑山市就區塊鏈項目合作進行會談
    崑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敏中,崑山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市科創辦(人才辦)主任陳青林,崑山市發改委黨委書記、主任秦姍姍,崑山市工信局黨委書記、局長夏明軍,崑山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姝,崑山市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忠,崑山市大數據資源管理中心主任許旻,崑山市金融辦專職副主任洪椿裕,崑山市綜保區管理局局長張曉冬等領導出席了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