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讓食品「身份證」「碼」上可查—新聞—科學網

2021-01-07 科學網

 

時隔12年,「大頭娃娃」事件在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再現。

與「三鹿奶粉事件」不同,這不是一起奶粉質量問題,而是無良商家「掛羊頭賣狗肉」,將固體飲料冒充奶粉銷售給消費者。

無論是虛假宣傳還是食品安全事故,如何保證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已經成為一項需要更多科技參與解決的課題。

近日,英國巴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區塊鏈將成為消費者的朋友,保護他們免受食品汙染、欺詐、非法來源的損害。「區塊鏈技術很可能像現在的條形碼和二維碼一樣,為產品的可見性和可追溯性提供更多的功能,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的購買選擇。」該研究負責人、巴斯大學管理學院研究員麥可·羅傑森表示。

「前世今生」可查不可改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在食品安全領域,區塊鏈技術憑藉其獨特優勢,將進一步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一覽產品的「前世今生」。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告訴《中國科學報》:「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難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性,應用在保障食品安全領域,可以發揮安全、透明、高效的優勢。」

與傳統記帳不同,區塊鏈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的記帳技術。

「藉助區塊鏈天然的塊鏈式結構,可以實現從原料、加工、包裝、運輸到零售的食品供應鏈完整流程信息的可追溯;同時,參與者可以交叉審核數據的真實性,任何一方均無法單獨篡改數據,信息更為可信和安全,這還有助於食品生產企業與消費者建立信任。」蔡亮說。

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張樂君還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保障食品安全領域,還可以提升食品供應鏈管理效率,改善供應鏈中生產、加工、運輸、配送、庫存和銷售等流程管理,尤其可以為零售商提供更好的產品保質期管理,進而減少食品過期浪費而造成的損失。此外,區塊鏈技術還有助於企業更好地遵循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增強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更好地實現產品價值。

加強技術融合 突破局限性

然而,區塊鏈技術並非完美,還具有一定局限性。麥可·羅傑森在研究中指出:「區塊鏈技術具有局限性,這種對產品的可見性仍然依賴於人類輸入正確的信息,因此,供應鏈需要自始至終使用數位化處理。」

對此,蔡亮解釋道,區塊鏈技術要從兩方面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一方面是保證區塊鏈帳本中數據的真實性,這由算法和程序來保證。參與者可以交叉審核數據的真實性,任何一方均無法單獨篡改數據,進而避免單方面數據作假,保障數據真實性。

另一方面是保證鏈上信息的真實性,但是上鏈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人為因素。因此,要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與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應用,進而實現真實信息的獲取。

此外,「隱私」保護也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所面對的重要問題。「基於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數據的『可用不可見』,進而在保護數據隱私的情況下實現數據的可信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蔡亮說。

張樂君補充道,在實現整個供應鏈透明度的同時,還需要明確哪些數據可以通過區塊鏈對外發布,對於隱私部分數據,可以結合密碼學的技術加密後上鏈,例如基於屬性加密技術、橢圓曲線算法等等。另外,聯盟區塊鏈和私有區塊鏈都可以對用戶進行訪問控制,以此來保證數據隱私。

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各領域的延伸,各國加快了區塊鏈在食品安全領域應用的步伐。不久前,英國食品標準局(FSA)已成功完成區塊鏈試點,追蹤牛屠宰場的肉類;法國總統呼籲農場主運用區塊鏈進行供應鏈食品追蹤,保障從原材料生產到包裝和加工的每一件產品的品質安全。我國區塊鏈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

然而,麥可·羅傑森在研究中發現,雖然一些大公司已經意識到區塊鏈技術的潛力,但卻不願意與區塊鏈分享其試驗結果,這意味著行業共享放緩,同時也剝奪了消費者的潛在利益。有趣的是,他發現較小的組織更願意分享自己的研究經驗。

「我國食品生產者經營規模小、分散、組織化程度低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塊鏈技術的推廣應用,需要創新相關制度或組織加以協調。」張樂君說,「此外,部分企業不願支付成本搭建區塊鏈網絡、不願將內部數據共享,調動供應鏈企業上鏈積極性存在一定困難。」

張樂君認為,政府應該呼籲零售巨頭使用區塊鏈底層技術,為食品領域在生產、流通、消費、檢測、追溯等食品供應提供解決方案,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自身的食品安全溯源上,構建一個開源、開放的食品及相關領域的區塊鏈生態平臺。

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標準制定也至關重要。麥可·羅傑森在研究中指出,由於沒有特定的標準,當供應鏈使用各種各樣的區塊鏈系統時,由此產生的成本可能會將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限制在高價值商品中。

對此,蔡亮指出,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的號召力與推動作用,通過監管牽頭、完善標準和法律法規,構建良好的區塊鏈生態體系,為食品供應鏈的參與方提供制度保障和實踐指導;其次要進一步開展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究,探索出更為高效、安全和可信的系統架構來支撐食品安全的具體業務場景,產生切實的業務收益,助力行業推廣。

實際上,除了先進技術的應用,消費者自身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主體。「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加大了食品安全信息的公開,公開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食品安全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食品安全日常檢查和專項整治信息、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懲處信息等。但是公眾對這些官方信息卻很少關注。」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教授崔桂友告訴《中國科學報》。

崔桂友介紹,2019年對江蘇省13個設區市的近萬名消費者進行了食品安全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很多消費者對抽檢結果信息不清楚或完全不知道,對政府的監管工作成效了解甚少。

此外,區塊鏈企業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也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服務主要面向企業與消費者兩端,企業端需要實現食品安全信息數據的錄入,消費者端需要食品安全信息數據的公示與查詢。然而消費者端對溯源的認可度較低,部分消費者認為溯源只是企業營銷的手段。轉變消費者觀念,深化消費者對區塊鏈應用價值的認知,廓清區塊鏈技術在食品安全場景應用的錯誤認識,這往往需要較長周期。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食品溯源領域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的日益成熟,基於區塊鏈的食品溯源平臺搭建主體明確,區塊鏈技術性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溯源平臺中的信息可信度不高、信息處理性能等問題將得以解決,食品溯源將邁向新的階段。」張樂君說。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8/SCM-08-2019-0300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湖北試水冷鏈食品全鏈路追溯 你買的黑虎蝦也有健康碼
    【CNMO新聞】12月10日,湖北上線鄂冷鏈,嘗試用螞蟻鏈技術完成食品全程追溯,每一份來到武漢的泰國黑虎蝦、日本三文魚等都擁有一個區塊鏈身份證,它們從哪裡來、途徑什麼地方、和哪些人接觸,都會被記錄到鄂冷鏈平臺上,從源頭防止境外新冠病毒入境的潛在風險。
  • 世界農業區塊鏈應用大全
    除了可以看到和聞到的東西以外,還可以如何驗證餐桌上擺在您面前的東西的質量?區塊鏈農業是引人注目的用例之一,它使種植和供應食品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農業供應鏈可以為所有有關方面提供單一的事實來源。使用區塊鏈解決問題在許多領域,包括金融,製造,能源和政府部門,都在試行基於區塊鏈的解決現有問題和感知問題的方案。它們也被用於農業供應鏈,土地登記和數字身份證。
  • 昆明地鐵掃碼乘車可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
    4月1日, 雲南省首張公共運輸領域區塊鏈電子發票當日在昆明地鐵正式上線。乘客使用「昆明地鐵微信乘車碼」,可以在乘車之日起的90天內,申請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如何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地鐵工作人員介紹,乘客使用微信乘車碼掃碼出站後,在乘車碼小程序「我的-乘車記錄」中,選擇需要開具發票的行程,點擊進入「交易記錄詳情」即可看到開票入口。使用微信乘車碼的乘客,自乘車之日起的90天內的乘車記錄,均可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超出90天的乘車記錄經地鐵客服人員確認未開具過電子發票的,可以提供紙質發票。
  • 區塊鏈電子發票是什麼 區塊鏈電子發票能幹嗎功能介紹
    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已經正式上線,只要市民通過騰訊乘車碼搭乘深圳地鐵、計程車以及機場巴士330全線,就可以在線自助開電子發票。那麼什麼是區塊鏈電子發票,小編這為大家詳細解答下。  什麼是區塊鏈電子發票?
  • 區塊鏈溯源 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近日,工商銀行也發布了一款具有專屬定製「身份證」的普洱茶,由於運用了具有身份識別、防偽、追溯等基於區塊鏈的信息技術,這款茶來源可溯、自身唯一、去向可追、質量可查、責任可究。商品溯源(包括食品溯源),一直是巨頭們爭奪的區塊鏈技術落地的熱門領域。
  • 雲南首張公共運輸領域區塊鏈電子發票正式上線 地鐵掃碼可開具
    4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新聞發布會獲悉,為響應建設「數字雲南」的號召,在雲南省稅務局、昆明市稅務局的支持下,雲南省首張公共運輸領域區塊鏈電子發票當日在昆明地鐵正式上線,使用「昆明地鐵微信乘車碼」的乘客,可以在乘車之日起的90天內,申請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
  • 食品安全模範生貝因美打造奶粉區塊鏈溯源平臺
    為建立起從奶場到奶瓶的全流程安全體系、質量體系和誠信體系,讓可愛的寶寶們喝上國際一流的奶粉。昨日,國內首創的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的奶粉區塊鏈溯源平臺在貝因美發布。今後,消費者用手機掃描產品上的區塊鏈追溯二維碼,就能了解產品全流程詳細信息,還能驗證真偽、購買、投訴和服務互動。
  • 「川冷鏈」正式上線,樂山冷凍水產來源將實現掃碼可查
    11月16號下午,我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冷鏈食品追溯工作培訓,「川冷鏈」平臺軟體開發人員來到樂山,為全市15家進口商超及批發單位詳細介紹了平臺的運用技術。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川冷鏈」平臺按照國際追溯先進模式,綜合運用了雲計算、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對進口和省外進入的冷鏈食品,通過「首站賦碼、一碼到底」的原則,實現全鏈條追溯。
  • 長三角豬肉信息要上區塊鏈 Costco也在用這項技術
    來源:上觀原標題:長三角豬肉信息要上區塊鏈,Costco也在用這項技術 來源:上觀新聞摘要:區塊鏈技術不難,難的是協同位於上海閔行的Costco門店中,一位顧客被一塊價格便宜的進口牛排所吸引。「這麼便宜,是不是真進口?」
  • 國內首張「一鏈一碼」珠寶檢測證書發布 浪潮新技術賦能珠寶國檢...
    6月10日,浪潮集團與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NGTC)在京戰略籤約,共同發布國內首張「一碼一鏈」珠寶檢測證書,依託浪潮質量碼公共服務平臺,真正連結數據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構建多方參與、互聯互通、共治共享的質量提升生態體系。打開愛城市網App,掃描一款18K金紅寶石掛墜檢測證書上的二維碼,珠寶數字身份證躍然眼前。
  • 家樂福用區塊鏈技術養雞?官方:可進行食品安全溯源
    站長之家(Chinaz.com)註: 2018 年,科技圈最火的詞大概就是區塊鏈了吧。雖然目前很多人還沒有真正搞清楚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但區塊鏈技術已經逐漸在生產生活中得到運用。
  • 浪潮新技術賦能珠寶國檢 國內首張「一鏈一碼」珠寶檢測證書發布
    北京2020年6月11日 /美通社/ -- 打開愛城市網App,掃描一款18K金紅寶石掛墜檢測證書上的二維碼,珠寶數字身份證躍然眼前。點擊其中的質量碼模塊,可隨時查驗檢測證書的區塊鏈存證信息,保障消費者購買正品的權益。
  • 無需一堆證件,刷臉辦業務,北京七類電子證照上了區塊鏈
    區塊鏈,這個詞近來很火爆。今年3月以來,市政務中心和東城、西城、順義三區率先用上了區塊鏈技術,成為「區塊鏈+電子證照」首批應用試點。這個應用究竟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區塊鏈到底是啥?帶著一系列疑問,記者連日走訪多個政務服務中心,去那裡尋找答案。
  • 福布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食品追溯 讓食品變得更加安全
    IBM是區塊鏈領域最活躍的創新者之一,專注於解決可追溯性問題的團隊被稱為「IBM食品信託」。IBM食品信託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可追溯性。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今年初春,感染大腸桿菌的萵苣出現在商店貨架上。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報告說,在36個州有210人感染了這種病毒。
  • 濟寧市突破技術卡點 建立全省首家區塊鏈+電子證照應用場景
    深化基礎數據歸聚應用,打造鏈上政務生態建立健全「政務服務+區塊鏈」工作推進機制,利用區塊鏈+電子證照技術打破政務服務領域長期存在的數據共享難、業務協同難等堵點痛點,實現共享數據真實可信、實時流通、確權清晰、痕跡可查,促進跨部門業務協同,不斷提升行政效能。
  • 產品追溯、「數字保險箱」……區塊鏈被5家濟企用出了「花樣」
    2003年就開始從事信息技術研發工作的李新認為,區塊鏈就是一門技術。從2016年就開始規劃、研發區塊鏈的李新已經將自己的技術應用到杜康酒上鏈中,用區塊鏈的不可複製性為杜康酒的產品追溯服務。「簡單說,每瓶酒在出廠的時候就上鏈,有二維碼,不可複製不可篡改,用戶一掃就可以看到是不是原廠出的。」
  • 全國首張地鐵、計程車區塊鏈電子發票開出 使用騰訊乘車碼可一鍵開票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區塊鏈最新資訊 > 正文 全國首張地鐵、計程車區塊鏈電子發票開出 使用騰訊乘車碼可一鍵開票
  • 深圳地鐵、計程車上線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
    使用騰訊乘車碼搭乘深圳地鐵,或在深圳搭乘部分計程車、機場巴士 330 全線,就可以在線自助開電子發票。據了解,此次上線的多個公共運輸場景,通過接入深圳市稅務局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實現開票與支付的對接,是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向公共運輸智慧出行邁出的第一步。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至更多便民場景,覆蓋更多計程車公司及公交巴士。
  • 搭載區塊鏈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定心採要用通用程式實現信任可視化
    之所以聚焦於食材供應領域,一方面源自團隊已有的資源積累,另一方面出於食品安全這一真問題的緊迫性:食品安全問題市場規模達5萬億元,涉及超過1000萬個經營主體和5000萬從業人口,而「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在我們定心採的程式裡是可解的」。
  • 唯鏈加入中國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CAFA),區塊鏈技術為...
    唯鏈將通過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創新技術產品,增強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及供應鏈透明度,增強消費者信心。在此背景下,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食品信任追溯平臺於今年4月正式啟用,致力於通過區塊鏈實現信息防篡改、雙向追溯、品質認證、監控預警、精準召回和供應鏈管理等功能。憑藉資深行業經驗與優質技術平臺,唯鏈已在食品追溯領域積累了包括沃爾瑪中國區塊鏈可追溯平臺、山姆區塊鏈可追溯平臺等落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