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掛牌整治嚴重汙染水體 成渝城市群將聯防聯控大氣汙染

2020-12-12 四川新聞網

  日前,省委十屆八次全會《關於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提出,到2020年,我省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四川「時間表」已經列出,四川省環保部門也迅速繪就了「路線圖」!

  昨日,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四川將通過建立成渝城市群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掛牌」整治嚴重汙染水體、布設覆蓋全川所有區域的土壤監控點位等「逗硬」手段打好「三大戰役」。

  四川大氣汙染物以顆粒物為主

  成都商報:對於市民最關注的大氣環境,您覺得現狀如何,未來又將從哪些方面來治理大氣汙染?

  姜曉亭:事實上,2014年以來,全省空氣品質的好轉是很明顯的。但是,全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不達標天數仍佔20%左右,相當於全年有70多天在呼吸髒空氣。下一步,我們將以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城市群為重點,實施減少工業汙染物排放工程、抑制城市揚塵工程、壓減煤炭消費總量工程、治理機動車船汙染工程和控制秸稈焚燒工程五大工程。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力爭今明兩年再增加雅安和巴中兩個空氣品質達標城市,剩餘14個未達標城市也將力爭在10年內實現達標。

  成都商報:成都大氣汙染源到底來自於哪裡?是否有輸入性汙染存在?

  姜曉亭:通過對大氣汙染物源解析,四川大氣汙染物以顆粒物為主,主要來源於省內燃煤、工業等行業。輸入性汙染對四川大氣的影響不是主要因素。但在治理上,成渝城市群之間將進行生態環境共享共治。下半年,我們將會和重慶市環保局加強聯繫,推動成渝城市群共同防治大氣汙染,雙方將主要從源解析、共同防治治理等方面展開合作。

  明年起對外公布飲用水安全評估

  成都商報:四川「水十條」已經實施,目前進展如何?

  姜曉亭:四川「水十條」所有任務已經全部分解到位,正在逐步推進。下半年,四川將實施嚴重汙染水體整治,制定岷江、沱江流域水汙染特別排放限值標準,目前,該項工作我們正在制定中,具體標準將在今明兩年出臺。其次,對府河、南河、釜溪河、思蒙河等嚴重汙染水體實行掛牌整治。

  成都商報:市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喝的水是安全的?

  姜曉亭:四川即將實行的飲用水水源安全評估公布制度將解答市民對於水質安全的疑問。預計明年年初,我們會將全省飲用水水源安全評估結果對外公布,讓市民對自己喝的水做到「心中有數」。以後,飲用水水源安全評估將會每年公布一次。

  成都商報記者 李彥琴

  原標題:成渝城市群 將聯防聯控大氣汙染

相關焦點

  • 哈大綏三城市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工作在哈啟動
    3日上午,哈爾濱、大慶、綏化三城市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工作在哈爾濱市政府啟動。省政府副秘書長馬立新主持會議。會上表示,目前我省秋冬季節重汙染天氣呈高發態勢,哈大綏三城市間的大氣汙染是相互影響的,僅從行政區劃的角度考慮單個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己難以解決大氣汙染問題。
  • 環境保護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印發《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
    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空氣品質保障工作以及國際上區域空氣品質管理的成功經驗證明,實施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是改善區域空氣品質的有效途徑。  「十二五」時期,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仍將快速發展,資源能源消耗持續增長,大氣環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 廣東將整治珠三角大氣汙染 用「國家二級」迎亞運
    記者在昨日(6日)舉行的珠三角大氣汙染防治暨亞運空氣品質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為了全力保障亞運會空氣品質,廣東省將整治珠三角大氣汙染,目標是所有國控監測點和主要亞運場館監測點的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日均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國務院部署大氣汙染防治 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
    會議認為,大氣汙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我國日益突出的區域性複合型大氣汙染問題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氣汙染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不懈的努力。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整治城市揚塵。提升燃油品質,限期淘汰黃標車。二是嚴控高耗能、高汙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後產能淘汰任務。
  • 泰國「洋垃圾」回收廠汙染嚴重,附近河流水體發黑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歐美發達國家向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出口「洋垃圾」,導致當地汙染和生態環境破壞日趨嚴重。泰國政府自2018年下半年起,已禁止進口422種電子垃圾,並決定逐步減少從國外進口塑料廢品量,直至2021年完全禁止。
  • 為了藍天下的幸福 ——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見聞(新華社)
    偏煤的能源結構、偏重的產業結構、偏公路的交通運輸結構,嚴重的大氣汙染給河北貼上了一張「黑色名片」。抓住調結構的「牛鼻子」,河北從霧霾圍城中艱難突圍。保定,曾頭頂重汙染城市「黑帽子」。「今年保定完成最後83.02萬戶『雙代』改造,至此平原地區農村取暖基本實現散煤清零。」
  • 王文興: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大氣汙染防治歷程、成就與經驗
    今後我國大氣汙染治理工作應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主體責任,強化重點汙染源治理,繼續調整優化四大結構,統籌兼顧,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強化科技能力建設,注重大氣環境問題預測,加強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共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
  • 抓好大氣汙染防治讓「氣質」更優
    (2020年12月24日四川日報)<br><br>  一直以來,各地各部門充分認識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緊迫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把治理好大氣汙染當作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把嚴重霧霾治理作為重中之重,堅決打贏大氣汙染防治的攻堅戰和持久戰。進入秋冬季,霧霾天易發頻發,也是一年中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克難的特殊時期。
  • 中國城市大氣汙染治理路線圖及典型案例分析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如同亞洲其他國家一樣,正面臨大氣汙染的挑戰。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汙染防治,並迅速採取了行動。2013年9月,中國發布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明確了2017年及今後更長一段時間內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並確定了中國城市空氣品質改善路線圖。
  • 昆明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大氣汙染防治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大氣汙染防治應當堅持保護優先、規劃先行;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合力共治、聯防聯控;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第四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大對大氣汙染防治的財政投入。
  •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問題專項...
    提升監測監控能力,提高預測預警水平,加強應急預警管控,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努力實現環境質量監控全覆蓋。  (3)採取調度、通報、生態補償、召開現場會、下達督辦函等多種措施,推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環境問題的排查整治。  (4)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任務完成情況列入省汙染防治攻堅戰考核內容。
  • 聚焦自元旦起實施的新大氣汙染防治法:以法鬥霾
    根據修改前的大氣汙染防治法,我國實行總量控制的「兩控區」——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控制區,僅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1.4%,顯然不適應當下全國總量減排的需要。新大氣法將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汙許可由「兩控區」擴展到全國,明確分配總量指標,對超總量和未完成達標任務的地區實行區域限批,並約談主要負責人。
  • 唱好成渝「雙城記」 四川瀘州與重慶涪陵將在這六大領域發力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嶽東 攝影報導)9月17日,涪陵區黨政代表團來瀘考察,就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深化務實合作進行對接交流,並與瀘州籤署了《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四川省瀘州市人民政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
  • 打贏藍天保衛戰——湖南如何深入開展大氣汙染防治
    城鄉接合部由於城鄉土地交叉、農民居民生活交叉、行政管理交叉,因而既是城市發展最有活力和最難管理的區域,往往也是城市環境汙染最嚴重地區,主要是通過嚴格的「網格化」管理,加強面源汙染防治,同時實施城市及周邊「增綠擴溼」行動,不斷擴大森林面積和溼地面積,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 《昆明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堅持源頭管控,綜合施策,總結歸納了昆明市近年來針對大氣汙染防治下發的文件,針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將在施工工地揚塵汙染防治、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汙染防治等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寫進《條例》,使昆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條例》加強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完善汙染天氣應對措施。
  • 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戰打響 太原藍天保衛戰怎麼打?
    11月3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戰打響,進入第四個年頭。此輪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不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同時事關「十四五」規劃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能否良好開局,因此被稱為「關鍵一役」。  太原這「關鍵一役」怎麼打?
  • 山西推進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多措並舉改善空氣品質
    這是今年秋冬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總體目標。」21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劉大山在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該省將從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實施散煤清潔化替代、運輸結構綠色化、提高揚塵管控水平等方面推進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 有關大氣汙染的知識
    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  ◆大氣汙染物根據來源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即天然汙染物和人為汙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為汙染物,它們主要來源於燃料燃燒和大規模的工礦企業。
  •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為企業破解大氣汙染治理難題
    實施《江西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計劃方案》《江西省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方案》《江西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明確了122個鋼鐵超低排放改造項目、569個工業爐窯提標改造項目和44家VOCs汙染治理省重點企業、16個重點VOCs治理園區、10個LDAR示範企業,正按照時序要求有重點、分步驟推進項目實施,治理力度前所未有。
  • 長春出現空氣重汙染!將持續到……疾控中心建議這樣做!
    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4月15日18時我市環境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經生態環境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長春市未來48小時內>仍將持續重度汙染長春市大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已發布大氣重汙染黃色預警,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啟動Ⅲ級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