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獨家報導】隨著電梯應用的日益廣泛,近年來電梯事故頻發對市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威脅。今年兩會期間,上海市人大代表楊逢珉提出了這樣一份書面意見:除了建議超過15米長的自動扶梯的斜坡角不能大於45度外,她還建議通過在自動扶梯滾動升降的扶手部分加裝拉手環繩、在長度超過10—15米以上的自動扶梯上加裝安全帶等安全補救措施,提高自動扶梯安全性。
建議一:自動扶梯扶手部分加裝拉手環繩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看到,楊逢珉代表首先建議,在滾動升降的扶手部分加裝拉手環繩。「這樣在自動扶梯快速下滑或突然倒溜時,乘客因抓緊環繩可減緩急速下墜對人體的衝擊,同時保護人體平衡不會因快速下墜而摔出扶梯造成傷亡事故。」
楊逢珉表示,只要乘客在乘自動扶梯時手能抓緊安全環繩,一般可以大大減輕自動扶梯發生事故時的傷害程度,「由於扶手可能與扶梯同步急墜,拉手應設計在乘客偏上方部分,形成向上的拉力減緩衝擊力。」
建議二:超過15米扶梯斜坡不能大於45度
楊逢珉代表同時指出,目前上海軌道站點的自動扶梯中有許多長度超過20—30米,「超長的距離再加上較大的昂角,使得自動扶梯上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明顯的威脅,哪怕是突然停止沒有發生下墜也可能對乘客造成巨大傷亡。」
據此,楊逢珉建議由專家論證制定自動扶梯昂角與長度的技術參數,作為強制性的技術規範,「可以防止有些企業為了節省資金或空間而故意縮短自動扶梯的長度,由此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建議三:長度超10米自動扶梯應加裝安全帶
此外,楊逢珉還建議,長度在10—15米甚至更長的自動扶梯、尤其是仰角超過45度的自動扶梯建議加裝安全帶設備。
對於這個「安全帶設備」的構造,楊逢珉的構想是,「類似汽車安全帶的原理,在自動扶梯的每兩排乘客前後之間加裝安全帶設備。」楊逢珉建議,乘客上自動扶梯後就將安全帶扣上,隔斷與前排乘客直接擠壓傳導衝擊力的可能性,在乘客出自動扶梯時再解開安全帶,既方便又安全。
「萬一發生自動扶梯急劇墜落時可以大大減少和緩衝前排乘客向後墜落擠壓後排乘客導致傷亡的可能性。」在楊逢珉看來,安全帶設備對於使用年限較長或設備老化的自動扶梯尤其有效,能有效防止自動扶梯墜落引發的傷亡事故。
建議四:自動扶梯的地面周圍鋪設緩衝材料
「此外,還應在自動扶梯的地面埠周圍鋪設能夠防止人們墜地受的緩衝材料。」楊逢珉指出,自動扶梯墜落引發的人員傷亡事故絕大多數都是由於人們突然劇烈摔倒在生硬地面而產生的,「所以在自動扶梯的地面埠周圍鋪設高強度抗壓緩衝材料將有效減少甚至杜絕人員傷亡的可能性,即使有人受傷多數情況也只是無傷大礙的輕傷,要在足夠寬裕的範圍內多鋪設一些緩衝材料,才能在自動扶梯突然發生墜落時將人們傷亡的危害性降到最低點。」
與此同時,楊逢珉還表示,應該根據自動扶梯使用年限或老化程度設定不同的保養和維護頻率和使用壽命,「技監部門與電梯行業協會必須聯合研究制定詳細的按照自動扶梯的使用年限和老化程度分等級執行自動扶梯保養與維修的規章制度。」
而在她看來,技監部門也應當制定更加嚴格的強制規定電梯和自動扶梯淘汰更新的使用年限。
「以上這些措施技術上應該都不是很難,但是會增加自動扶梯的成本。」不過,楊逢珉代表表示,比起自動扶梯下墜對人類造成的傷害而言,改進還是值得的,「希望技監部門和行業協會儘快研究改進措施落實的可能性,並制定新的自動扶梯安裝、使用和維修的安全標準。」(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李欣 李若楠 沈文林 蕭君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