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號稱史上最艱辛的高考結束了。出分在即,高考志願填報成了所有高三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自今日起,人人生涯田社長特聯合各位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推出高考志願填報專欄,助力廣大考生和家長完成這個人生重要轉折點的關鍵選擇。
知道咱們是從事高考志願填報專業服務的,很多人不以為然,填志願?多簡單!分數高就選好學校熱門專業去一線城市唄!分數低就選差一點學校冷門專業去偏一點地區唄!還什麼生涯規劃?什麼專業測評?沒必要!真是這樣嗎?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田社長:生涯視角下的高考志願填報(以下簡稱生涯報考)和傳統的高考志願填報(以下簡稱傳統報考)有什麼差別?
王碩(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第一個區別點是主體。傳統報考實際就是在拿孩子的分數為主體,而生涯介入以後,會關注到考生自己的長期發展。
第二個區別是模式。然後如果是第一種傳統報考模式,也會有生涯測評,比如霍蘭德MBTI,但這個跟孩子參與度有關,然後更多都是在被動的告知,孩子主動參與的特別少。而生涯報考一定是孩子要主動參與進來,他對未來的大學專業要有個主動探索。
第三個區別是關注點。傳統報考的關注點是分數匹配專業匹配院校匹配城市,生涯報考的一個關注點是個體的內在探索,他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探索,可能是回顧自己整個18年的成長經歷、自己的興趣愛好、家庭的資源、自己的能力還有價值觀方向等等,是一個全面自我的探索,同時自己要主動的對外部的13大學科門類、專業院校乃至於城市有一個主動的認知,然後結合對自我了解和外部信息的儲備以後,再結合當下的報考分數與自己的夢想,做一個決策。
張自明(高三班主任):
我覺得生涯視角下的高考志願填報和傳統的高考志願填報比較大的一個區別就是更立體,更多維。
我們認為傳統的高考志願填報角度比較單一,兩點一線就是一個分數對應一個學校的一個專業,儘量把分數用到極致,去一個大家認為好的專業好的學校。
而生涯視角下的志願填報,首先多了一個維度,就是學生的維度,真正的讓學生有了更多的發言權,自我覺察把兩點一線變成了一個點,一個複雜的點,面向很多個點,這個複雜的點包含了興趣價值分數能力,很多的點對應了各種各樣的學校和各種各樣的發展方向。
第二個維度,生涯的維度多了時間的維度,傳統的高考志願填報更多的是靜態的,以當時的條件去看待這個專業怎麼樣,當時的薪資水平如何?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入學的時候,還是熱門專業,等到畢業的時候大熱已死。
而生涯視角會動態地去預測一些行業,城市的發展狀況,希望孩子能夠在將來的競爭中取得勝利,而不是在短期的競爭裡邊,時間的維度生涯會重視。
陳永深(高考志願填報專家):傳統的高考志願填報,是填分數,拿著分數問,我可以報哪裡,生涯視角的高考志願填報,是個性化填報,以人為本,幫助學生成長發展。
原娟(高考志願填報專家):生涯視角的高考志願填報,是以終為始的填報,提前引導孩子認知職業世界以及自己嚮往的生活狀態,發現自己的興趣優勢價值觀,多維度綜合地選擇專業和院校,從未來發展的角度考慮專業或學校優先,也讓學生提前了解為了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如何科學規劃大學的生活,包括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等。
田社長總結:人是活的,分數是死的,學校和專業以及外部的職業世界也都是動態變化的。讀書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就業和融入社會打基礎,所以我們應該以學生為本,運用生涯規劃這個應變之學,幫助廣大高考學子和家長科學合理地完成高考志願填報這件大事。
王碩:人人生涯高考志願填報專家、青少年生涯導師、高考志願規劃培訓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所中學生涯課程項目負責人。
張自明:人人生涯青少年生涯教練、MBTI生涯施測師、國家生涯測評師、區級優秀班主任、深圳市歷史高考先進個人、深圳讀書月辯論賽「優秀辯手」、冠軍教練。
陳永深:人人生涯高考志願填報專家、資深高考志願規劃師、國家生涯規劃師、新高考生涯規劃聯盟會員、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生涯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原娟:人人生涯高考志願填報專家、國家認證生涯規劃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廣州市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教育政策研究職業生涯教育類課題評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