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區,浙江省衢州市轄區,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遊,柯城始建於東漢初平三年(192年),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孔氏南宗家廟、城南爛柯山、城北九華山(靈鷲山)等景點,九華立春祭被列入人類非遺。
01桃源七裡風景區
桃源七裡風景區東離杭州245公裡,西距婺源140公裡,南距武夷山270公裡,北距黃山300公裡。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常年平均氣溫在14.3C,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氣候溫和。
風景區內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有海撥1327米大谷坪山脈、海撥1151米的老鷹石、落差70餘米的楊花瀑布、飛來石瀑布、治嶺石林、紅軍墓、望穿洞等自然景點,共有千米以上高峰15座,七裡香溪沿村伴山而過。黃土嶺、楊塢、均良、上村、大頭、治嶺等許多保存良好的古村落,與青山綠水、粉牆黛瓦構成一幅幅恬靜自如、天人合一的畫卷。是一處獨具山裡農家風韻的新興旅遊景區,生態山水、農屋農飯、避暑納涼、高山蔬菜、峽谷漂流和耕讀文化是旅遊區最大的旅遊特色。素有「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之稱。
浙江省農家樂示範村——黃土嶺
是典型的浙西山裡人家民居村落,以村入口竹牌門樓始,1公裡的谷地山間林中,點點民居,散落其中,廊橋橫跨香溪,恰似一幅江南山水丹青畫卷。由於山高谷深、空氣涼爽,素有「小東北」之稱。境內有山外山莊(黃土嶺自然村)、澗石聽泉、香溪觀瀑、飛來奇石、際頭峽谷、獅頭瀑布、樹王參天(浙江杉樹王)、蝶鳥飛澗等自然景觀。山清水秀,民風純補,是一個休閒、避暑、度假的理想場所。
國家AA級旅遊景區——楊塢村
楊塢村,旅遊資源豐富,有民居建築群、花巖林業觀光園、三疊龍潭、楊花瀑布、紅軍墓、陽花尖等自然和人文景點。遊覽途中可一路觀賞毛竹林、板慄林、柑橘林、紅軍墓、紅豆杉、三疊龍潭和楊花瀑布等景點,感受自然的山野風光、綿綿不斷地經濟林景觀和清澈透涼的溪流飛瀑。登上海拔1110米的陽花尖,峰巒奇秀、百裡田疇和村落歷歷在目。返回後,到清風廳小憩,賞鄉村風貌、品農家茶點、感受如詩山裡人家。
深山狀元村——均良
「筆架峰下詩書讀;均良福地文運昌」便是均良村(文昌福地)的最佳詮釋。自1970年來全村共培養出大中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47名,其中博士後4名,碩士生6名,全村只有350人,佔全村總人口數的13%左右。可謂是人才輩出,文運昌盛。中國傳統的「耕讀文化」在這個小山村裡被演繹成一段「知識改變命運」的佳話。因此,當地人們稱均良村為「狀元村」。
高山蔬菜村——上村
南北延伸約數裡的七裡尖高山蔬菜基地,位於海拔800~1200m的上村,是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省級特色農業精品園區。高海拔、低氣溫、高含氧的特殊地理條件,使得盛產於此的茄子、四季豆、豌豆、西紅柿、黃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香溪漂流——浙西第一急漂、衢州生態第一漂
香溪漂流處於原始的七裡峽谷之中,茂林修竹和天然峽谷賦予其與眾不同的物色,集瀑布、深潭、奇石、密林於一身。漂流全程100多米的落差,穿石繞壁,凌波逐浪,在有驚無險的刺激中讓您盡享大自然的狂野和魅力,感受縱情山水、放飛心靈的輕鬆和愜意。
上門村是桃源七裡風景區內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村,村內有畲族365人,至今還保留著畲族民俗文化傳統——「婚禮」和「對歌」。還有竹製品加工能手,以及上門瀑布、蓑衣洞等自然景觀資源。
治嶺村屬喀斯特地貌,村內有溶洞群、山羊石林、太宗祠、千年樟樹等獨特的自然景觀。石林規模較大,分布面積達三千多畝,形態各具特色;溶洞密布,大小有十幾個,具有很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影響,這裡的土特產如板慄、地瓜幹、玉米、柿子等水果味美香甜,在七裡鄉及周邊鄉鎮都堪稱一絕。
02爛柯山
爛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橋山,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東南10公裡處,與全國重點大型化工企業衢州化學工業公司隔江相望。此山黛峰翠嶂,景極幽邃。是浙江省重點名勝風景區,被譽為「圍棋仙地」。
位於石室村東,西臨烏溪江,海拔 164 米,東西長4公裡,南北寬 2公裡,群山盤迴,景色幽邃。遠眺爛柯主峰,如一座巨大的石橋,鬼斧神工蔚為奇觀。石樑下主洞高10米,東西寬30米,南北深20米,即晉虞喜《志林》曰:「信安山有石室」之謂。
圍棋源於中國,相傳圍棋之根則在爛柯山。據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云:晉時有一叫王質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見二童子下圍棋,便坐於一旁觀看。一局未終,童子對他說,你的斧柄爛了。王樵回到村裡才知已過了數十年。因此後人便把石室山稱為爛柯山,並把爛柯作為圍棋的別稱。至今爛柯一詞在國內外棋刊上仍屢見不鮮。日本高段棋手還常將「爛柯」兩字書於扇面, 用以饋贈親友。我國一些圍棋古典弈譜,還有不少根據爛柯而定書名。
漢代朱買臣;三國賀齊;晉代殷浩、毛琚虞喜;南朝謝靈運;唐代孟郊、白居易、劉禹錫、黃巢;宋王安石、蘇東坡、趙忭、朱熹、陸遊;元馬可波羅;明徐渭、徐霞客;清左宗棠、李漁、洪升;現代湯恩伯、鬱達夫、吳晗、鄧拓、戴念慈以及羅哲文、葛洪升、周國富等名人曾來此留下足跡和許多詠爛柯山詩文。唐孟郊《爛柯山石橋》詩有「樵客返歸路,斧柯爛從風,唯餘石橋在,猶自凌丹紅。」爛柯一典已盛傳棋界,成了圍棋的別稱。
爛柯山風景區,周約8公裡,群山盤迴,石奇崖險。駐足山下遠遠望去。即見山巔一條石樑懸空而架,仿佛是依山鑿就的一座大石橋,猶如半天虹霞,蔚為奇觀。爛柯山原有八景:石樑、青霞洞、一線天、金井玉田、仙人棋、日遲亭、柯山塔、寶巖寺。此外,還有忠壯陵園、梅巖、赤松巖、集仙觀、崇文洞、樵隱巖等景點。
外走進爛柯山,很遠就可以看到一座雄偉奇特的石橋橫臥於山頂,這就是「青霞景華洞天」的天生橋, 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稱之為:「青霞第八洞天」。道教的「洞天福地」稱爛柯山為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爛柯山,在衢州信安縣,王質先生隱處。」
石樑上有一縫隙,長30餘米,南寬北窄。高約0.5米--1米,深不到1米,窄處寸許,中間僅容一人匍匐可進,寬處一人貼地面爬行能通過。從洞底仰望,可見山外青天如線,故稱「一線天」。
石樑下的大洞,高60餘米,寬100米,南北深約20米,即是傳說中王質遇仙之處,橋拱東西橫向,南北中空,橋洞高12~13米,跨度約40米,寬約30米,西邊石壁上鐫刻著「爛柯山洞」四字,東邊石壁上刻有「天生石樑」四字。此外還有「天造地設「、「青霞第八洞天」、「碧漢長虹」等10餘處摩崖石刻。
石樑下洞裡地面上刻有圍棋棋盤。棋盤之大堪稱天下第一。石洞南面的石崖上有一亭,始建於為明代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取元代楊明「洞天春遠日行遲」詩意,名為「日遲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