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一村萬樹」興鄉村

2020-12-20 i自然全媒體

核心閱讀:近日,2019年浙江省自然資源系統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公布,衢州市柯城區「一村萬樹」行動榜上有名。實踐中,柯城區將種樹作為鄉村振興的切入點,通過民辦公助、股份合作、村企聯合和公司+農戶四種模式,實現有效開發、共植共享。同時,創新實施了綠色期權,讓更多工商資本參與進來,打通了資源、資產和資金的轉換通道。「一村萬樹」行動開展以來,鄉村自然生態、人居環境、鄉風民俗得到有效改善,成為打造「強富美和安」新鄉村的典範。

鄉村綠化,「一村萬樹」——這個發源於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的口號,如今已在全省廣大農村家喻戶曉。

2017年起,柯城發起「一村萬樹」行動,探索綠色期權,促進鄉村振興,創建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區。

柯城的新型鄉村綠化美化模式,就是利用農村的邊角地、廢棄地、荒山地、拆違地、庭院地「五塊地」,一個村種植一種適合本地的珍貴樹、經濟樹、彩色樹,實現村均種植規模達到1萬棵或戶均10棵以上。

柯城區共有173個行政村。到2020年3月6日,全區已在112個行政村實施這一綠化行動,累計種植各類珍貴樹、彩色樹103萬株,盤活土地1萬餘畝。

四種模式:種出一片綠色

柯城發起「一村萬樹」行動,目的是解決鄉村較為突出的村莊缺綠、村貌缺美、特色缺位「三個缺乏」問題,並以此作為振興鄉村的切入點、撬動點。

「此前,儘管平原綠化工作年年抓,但是『年年種樹不見樹』,沒有很好解決村莊『缺綠』的問題。如今,鄉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髒亂差』現象大為改觀,但是對照村莊景區化建設的新要求,美感和品位依然不足。此外,從鄉村建設來看,缺乏特色也是一大通病,存在千村一面的問題。」柯城區委書記徐利水說。

鄉村振興,既要產業興,也要生態美。徐利水表示,種樹作為一種低成本、可複製的改善鄉村面貌的方式,可以產生優化生態、美化環境、重塑鄉風等多重效應。

改變從種樹開始。2017年,柯城區啟動「一村萬樹」行動,編制了《「一村萬樹」全域綠化規劃》《「一村萬樹」建設總體規劃》,確定石樑鎮中央方村等6個村為先行示範村,各投入專項扶持資金100萬元以上。

隨著「一村萬樹」行動推開,柯城區鼓勵採取自種、流轉、入股、合作等方式,探索出民辦公助、股份合作、村企聯合和公司+農戶四種模式。

模式一:「民辦公助」。由林業部門或村集體提供苗木和技術指導,農戶可在閒置地上自種、自養、自銷,未來收益歸農戶所有;或者將閒置地統一流轉給村集體,由村集體代種、代養、代銷,未來收益農戶與村集體按約定比例分成。比如石樑鎮雙溪村,區裡為該村提供了8000株浙江楠、1萬餘株楊梅苗木,由農民自己種植管理,收益歸農民。

模式二:「股份合作」。農戶以閒置地、拋荒地入股,由村集體或村旅遊開發公司組織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營銷,未來收益按照入股土地面積或種植數量進行分紅。比如溝溪鄉直力村,由村集體和農戶開展合作,農民提供土地入股,村裡採購香榧苗木,村統一種植管理,收益65%歸村集體,35%歸農戶。

模式三:「村企聯合」。針對靠近園區、廠區的村莊,由農戶或村集體提供閒置地,由園林公司或企業後勤服務公司提供「種養銷一條龍」服務,未來收益農戶(或村集體)與企業按8∶2的比例進行分成。比如,衢化街道上祝村、缸窯村分別與巨化集團公司下屬的興化公司、杭州蘭天園林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苗木銷售收益村企按比例分成。

模式四:「公司+農戶」。由公司負責提供苗木、種植技術,農戶提供種植所需的土地以及負責後期的養護,苗木成熟後返銷給企業。比如,溝溪鄉五十都村種植金錢柳,由村集體控股、村民入股成立的衢州市點街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運營,產生收益後,村集體與有股份的村民按51∶49進行分紅。

栽樹造景:種出一個產業

金錢柳是青錢柳的別名,由於葉子酷似銅錢,民間又稱它為「銅錢樹」「搖錢樹」。

溝溪鄉五十都村支部書記胡雪斌從事花木行業已有十餘年,很早就萌發了種植金錢柳的想法。「金錢柳的葉子做成的茶葉,有調節血糖的功效,但這種茶市面上很少,市場前景可觀。」他的這個想法得到了鄉政府的認同。

藉助柯城區推進「一村萬樹」的契機,胡雪斌決定在村裡流轉土地,搞一個「搖錢樹」基地。在村民的支持下,180畝土地不到半個月便完成流轉。為了趕時間,村幹部、村民和「夕陽紅」志願服務隊等紛紛參加義務植樹,短短3天種下1.3萬株金錢柳幼苗。

胡雪斌現在還有一個身份——「衢州市點街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這是由村集體佔51%股份控股的企業,公司由村民和鄉賢入股,村委會主任擔任總經理,鄉賢負責銷售。

2017年點街公司一成立就採購了制茶設備,安裝了冷庫,從福建請來制茶師傅,摘了一批葉子製成了茶葉,取名叫「金錢眉」,單價每斤680元,大部分銷往杭州、上海等城市,廣受好評。當年營業額就達到了60多萬元。

2018年,五十都村的金錢柳達到了2萬株,但生產的茶葉少了,因為要把更多的樹葉留在樹上。胡雪斌說,雖然銷售額降到了40多萬元,但這是為了讓樹長得更好。

距衢州城區5公裡的姜家鄉前昏村,320國道從村邊通過。一下車,就看到路邊生長著一片北美海棠。行走在種植園內的觀光遊步道,前昏村支部書記萬偉強告訴記者,2017年,前昏村通過流轉村民拋荒土地80多畝,利用20多畝拆違地、廢棄地,種下了北美海棠和苦丁茶樹。

利用拋荒地,村民們都很支持。他們說,拋荒地種樹不僅成為一處休閒旅遊景觀,還能增加大家的收入。「2017年4月種下的北美海棠樹苗,樹幹直徑已從約兩釐米長到八九釐米,去年賣出200多株,每株價格500元,收入10萬餘元。」萬偉強說,樹苗的成本不超過100元,3年就可以成材。

還有一些村選擇了種樹造景,發展鄉村旅遊。七裡鄉是柯城區最早開辦農家樂的地方,農家樂生意雖然好,但到了冬天不得不面對淡季。2017年,七裡鄉大頭村響應「一村萬樹」的號召,種下80多畝,大約1.4萬株梅花。海拔660米的山上,種植成連片的梅園,梅花盛開的時候成為一絕,慕名而來的遊客超過6萬人次。

在柯城的「一村萬樹」特色村中,還出現了櫻花村——鬥目壟村,浙江楠村——中央方村等。在溪流和公路沿線,分別種上櫻花、浙江楠、紅豆樹、櫸樹,打造了「櫸樹大道」「水杉大道」及中央方村、荷塘村等多個「一村萬樹」特色村。

如今,柯城鄉村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以觀賞。萬田鄉荷塘村原支部書記鄭龍祥說:「『一村萬樹』鋪就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村民投身觀光農業、休閒旅遊業的積極性更高了。」

種管並舉:護出一片健康林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在溝溪鄉直力村,記者體驗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溝溪鄉直力村支部書記謝富昌在自家翠綠的菜園裡,栽種了30多棵香榧樹苗,「這幾棵香榧樹今年會掛果。」

以前直力村是個一窮二白的「空殼村」。2014年,村兩委赴嵊州市考察香榧產業,歸來後大家達成了發展香榧產業項目的共識。村裡從區扶貧辦等部門爭取了一些扶持資金,利用村集體所有的荒山,以及從村民處流轉而來的廢棄柑橘地種了3000多棵,而後逐年續種,如今已建成了有7000多棵樹的香榧基地。

直力村周邊的荒坡生長著一片又一片的香榧樹,每株樹下覆蓋壟糠,保持養分,樹葉油光發亮,長勢不錯。香榧樹是一種比較「嬌貴」的樹種。謝富昌介紹,平日裡幾乎每天有專人巡查,觀察苗木生長情況。尤其是一場大雨過後,及時挖溝排水,施肥不用化肥,而是用有機肥。

苗木質量直接影響苗木種植的成活率。柯城十分重視苗木的選擇,區林業局組建由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苗木採購小組,赴各地苗圃選購優質苗木,保障苗木質量,並聘請當地優秀園林綠化企業作為「一村萬樹」技術支撐單位,常年提供苗木後期管護指導,提高苗木種植保存率。

同時,建立林長制責任體系,落實林長巡查制度。柯城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建立區、鄉、村三級林長責任體系,每周開展一定次數的巡護檢查;落實一支專人管護隊伍,及時開展修枝摘葉、支撐固定、除草鬆土、澆水灌溉、開溝排澇、蟲害防治、合理施肥等苗木管護措施,促進樹木健康生長。

綠色期權:種出一個未來

如何把柯城「一村萬樹」綠化品牌推向市場,讓更多的工商和社會資本參與「一村萬樹」建設?2018年,柯城區創新推出了「一村萬樹」綠色期權。

何為「一村萬樹」綠色期權?柯城區林業局副局長呂世民介紹,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可付費認購「資產包」,每份含有100株珍貴彩色樹木,3萬元認購5年周期,5萬元認購10年周期,到期後獲得50株樹木的處置權。

家庭和個人及特定群體也可以認購「個性定製」綠色期權:以1株珍貴彩色樹木為單位,5年認購期費用500元,到期後可交割、轉讓、捐贈等。

2019年3月6日,柯城區舉辦「一村萬樹」綠色期權產品發布會,區內外58家企業、商會、金融企業和個人與相關行政村籤訂綠色期權認購協議。同時,建立「一村萬樹」綠色發展基金,統籌用於推動「一村萬樹」相關工作。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經有185家企業認購柯城區「一村萬樹」綠色期權資產包256個,600多位個人認購「一村萬樹」綠色期權單位1478個,總認購資金超過1000萬元。「這一做法成功融合工商資本參與『一村萬樹』建設,有效打通了資源、資產、資金的轉換通道,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活力。」呂世民表示。

2019年10月,柯城區與中國人保公司合作,推出全省第一份「一村萬樹」綠色保險,投保石樑鎮中央方村等34個村珍貴彩葉樹4.66萬株,保險金額達668.2萬元。

呂世民表示,此為「一村萬樹」項目配套的林業特色保險,凡是列入「一村萬樹」樹種目錄且生長和管理正常的生態商品林均可作為保險標的,這既有效防範「一村萬樹」中面臨的自然災害等風險,又提高了「綠色期權」投資人的積極性。

撬動支點:種出一條鄉村振興路

「小『村樹』營造了大生態。」呂世民說,過去開展植樹造林,更多是為了平原補綠,在村莊美化、群眾得益等方面產生的直接作用並不明顯。而「一村萬樹」行動更強調種樹的規劃、規模,是圍繞村莊有重點、有計劃、有品位地種樹,更注重改善自然生態,提升村莊環境面貌,目標是打造鄉村版「大花園」。

萬偉強說,「一村萬樹」行動開展後,前昏村120餘戶農戶拿出自家閒置地入股,種下了1萬餘株海棠樹和苦丁茶樹,過去的凌亂村莊變成了現在的美麗花園,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採風,並在2017年被評為「浙江省森林村莊」。

呂世民認為,與其他新農村建設項目少則幾百萬元,動輒上千萬元的投入相比,「一村萬樹」迸發出「小投入、大產出」的乘數效應,不僅更具生態價值,也更具經濟產值。「通過『省裡給一點、區裡補一點、村裡出一點、農民投工投勞』的形式,未來產出的卻是可觀的經濟效益,增強了農村的造血功能。」呂世民說。

呂世民算了一筆帳: 以浙江楠為例,高度在70~120釐米的2年生容器苗,每株市場價為7~8元,經過4年培育,高度可達2~3米,按照當前市場價每株能賣到100~150元左右、每畝166株計算,畝均產出可達2.1萬元,收益可翻15倍。

「『一棵樹』鋪就了一條路。」萬田鄉荷塘村原村支部書記鄭龍祥說,村裡把「一村萬樹」與發展旅遊業、民宿業、餐飲業緊密融合,栽種的7000株桂花樹和3000株桃樹大放異彩,僅「桃花節」單日客流量就突破了5萬人次,一天進帳百萬元。如今的荷塘村,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以欣賞,遊客絡繹不絕。

村民的積極性也調動了起來。姜家山鄉村民萬四清說,過去農戶連綠化意識也沒有。「一村萬樹」行動開展後,大家看到了好處,紛紛拿出土地參與其中。「在荒山荒地、廢棄地、房前屋後、路渠兩旁見縫插綠,種上村莊的風水樹,家庭的和睦樹,傳世的子孫樹。」

2019年11月28日,全國鄉村綠化美化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走進柯城區,全國31個創建「國家森林鄉村」的村幹部發出「保護鄉村自然風貌、開展鄉村綠化美化、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和弘揚鄉村生態文化」的倡議,並共同栽下「創建國家森林鄉村村長林」。

如今,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韻」鄉村生態文化新格局的柯城經驗,已在浙江全面推廣。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特約記者: 李風

記者: 胡盛東

通訊員: 呂明亮 賴儉

編輯:吳瓊

相關焦點

  • 綠化創新撬動鄉村振興 衢州柯城區一村種萬樹鄉村綠富美
    受柑橘大面積凍死、土地拋荒、農房風貌提升等因素影響,2017年春天,柯城區提出了「一村萬樹」鄉村綠化模式。把盤活閒置土地、提振鄉村經濟等方面都考慮了進去,還提出了一個行政村要種植以珍貴樹、鄉土樹為主的綠化美化樹種1萬株左右的要求。
  • 衢州柯城五十都村 「一村萬樹」種出鄉村致富路
    鄉村綠化,「一村萬樹」——這個起源於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的口號,如今已在浙江全省農村家喻戶曉,柯城區五十都村則是「一村萬樹」理念的先行者。  一個村莊,種下一萬棵樹木,這事因何而起?這場鄉村綠化方式的創新,又給當地村民帶來了什麼?近日,天目新聞記者走進了五十都村。
  • 浙江省衢州市在柯城區珍客來家庭農場農函大教學點舉辦食用菌栽培...
    浙江省衢州市在柯城區珍客來家庭農場農函大教學點舉辦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發布時間:2020-10-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為提高菇農的食用菌栽培技術水平,推廣引進食用菌新品種,促進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帶動廣大菇農增收致富,近日,柯城區科技局在柯城區珍客來家庭農場農函大教學點舉辦2020年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班
  • 浙江省2020年度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名單公布
    原創 省普法辦 浙江普法導 語今年以來,全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加強法治鄉村建設決策部署,按照《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 「一村萬樹」種出「美麗經濟」
    本報訊  2018年,浙江省全面開展「一村萬樹」三年行動,我市作為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範縣,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全面實施「一村萬樹」示範村、推進村創建工作。
  • 衢州市2區3縣1市,建成區面積排名,最大是柯城區,最小是開化縣
    衢州市是浙江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浙江省西部地區,和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接壤,屬於四省交界地區。衢州市在浙江省的地理位置圖轄區的中部為金衢盆地的一部分,這塊區域為平原或丘陵,南北兩側為山區,地形是中間低,南北兩側高。衢江是其主要的河流,把轄區分成南北兩部分。
  • 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以文化助力「防疫攻堅戰」
    衢州市柯城區溝溪水鄉後塢村書法協會會長許永清說道。  1月26日晚上,後塢村書法協會的農民書法家們,以文化的形式助力「防疫」。一個晚上的時間,農民書法家們共完成書法橫幅50餘幅、村民告示300餘幅。目前橫幅已懸掛到各村主幹道、路口,解決了春節期間的防疫橫幅制的燃眉之急。
  • 衢州市柯城區兩座名山,避暑納涼、遊山戲水之地
    柯城區,浙江省衢州市轄區,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遊,柯城始建於東漢初平三年(192年),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孔氏南宗家廟、城南爛柯山、城北九華山(靈鷲山)等景點,九華立春祭被列入人類非遺。
  • 村在林中 林在園中 武義「一村萬樹」助力綠美鄉村建設
    而「一村萬樹」正好是一種小成本、大功效、「短平快」的環境美化方式,通過在村莊周邊、房前屋後的閒置地塊上種樹添彩,既增加了村莊綠化彩化,又能把村莊掩映在樹林裡,在改變村莊風貌方面可以起到「遮瑕造景」的效果,比大動筋骨式的村莊改造更節約成本,且更凸顯自然風貌。「一村萬樹」是一種新型鄉村綠化模式,是平原綠化的升級版。
  • 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市(縣城、城區)和浙江省文明村鎮、文明單位...
    淳安縣瑤山鄉何家村 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繞城村 桐廬縣分水鎮儒橋村 淳安縣汾口鎮龍源村 杭州市餘杭區仁和街道雲會村 杭州市蕭山區臨浦鎮臨一村 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上山村
  • 關於第六批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市(縣城、城區)和 浙江省文明村鎮...
    (縣城、城區)名單(共11個)  杭州市臨安區、淳安縣、樂清市、泰順縣、金華市婺城區、浦江縣、衢州市柯城區、開化縣、仙居縣、縉雲縣、景寧縣  擬命名表彰的浙江省文明村鎮名單(共416個)  一、擬命名表彰的浙江省文明鄉鎮(共54個)  杭州市(6個):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杭州市餘杭區鸕鳥鎮、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杭州市臨安區島石鎮、桐廬縣莪山畲族鄉
  • 錦繡畲鄉 百村一夢——首屆浙江省民族鄉村振興「百村大會堂」活動...
    浙江省民族鄉村振興「百村大會堂」6月11日-12日浙江衢州龍遊6月11日-12日,我省首屆民族鄉村振興「百村大會堂」活動在衢州龍遊縣隆重舉行。省政協副主席陳鐵雄出席並宣布開幕,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主任樓炳文主持活動,省政協常委、民宗委主任朱志泉、省旅遊集團董事長方敬華以及衢州市、龍遊縣領導分别致辭。
  • 浙江衢州這五所重點高中,有一所百年名校,地址位於柯城區
    浙江省開化中學浙江省開化中學,1944年創辦,前身崇化書院,1981年更為現名,並沿用至今,是浙江省重點中學,浙江省示範高中,學校地址位於衢州市開化縣城關鎮江東南路8號。目前學校現有教學班50餘個,在校學生2000多人,教職工200多人。
  • 回眸——2020年鄉村振興大花園裡的100個精彩鏡頭
    6月10日,黨建治理大花園一周年之際,《衢州日報》重磅推出《積蓄起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富美鄉村入畫來——「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巡禮》系列文章。6月11日,浙江省民族鄉村產業振興聯盟成立暨民族鄉村旅遊資源對接成果發布會在龍遊舉行。6月16日,全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視頻會在衢江區召開。湯飛帆、王通林等領導出席。市農業農村局作經驗交流發言。
  • 柯城區溝溪鄉「一村十美」提「顏值」
    高聳的門樓正對著寬闊的道路入口處壁畫上描繪的櫻花美不勝收迎接著來訪的客人~近日,柯城區溝溪鄉鬥目壠村精心裝扮的新村口令人眼前一亮。「我們響應全鄉正在推進的『一村十美』工作,已經實現了『村口美』。」鬥目壠村黨支部書記謝偉富介紹。
  • 浙江省2019年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擬命名名單公示
    附件:浙江省2019年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擬命名名單浙江省普法辦公室2020年1月2日浙江省2019年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擬命名名單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金錢巷社區下城區文暉街道現代城社區西湖區北山街道曲院社區西湖區蔣村街道蔣村花園社區西湖區雙浦鎮杭富村西湖區西溪街道求智社區濱江區長河街道晶都社區濱江區長河街道白馬湖社區濱江區西興街道奧體社區蕭山區河上鎮鳳凰塢村
  • 網端共享 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精密智控守好便民大門
    浙江在線3月9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徐捷)「您有異常體溫,請退出等待區,」近日,前來辦事的蘭某因為感冒體溫出現異常,未能進入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便民大廳,而是將要辦理的醫療保險參保業務與村網格員線上聯絡、申報,提供本人戶口本複印件或照片,並由村網格員收集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