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讀十:勞動者權益

2020-09-23 平涼發布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近年來,「員工未完成業績要打耳光」「跪地爬」「裸體跑」等新聞屢見不鮮,這實際上是對人格權的侵犯。

《民法典》第990條規定「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還享有基於人身自由和尊嚴的其他人格權」作為「地板覆蓋」條款,這是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加強勞動保護」和「改善勞動條件」精神的貫徹,也是對《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地板覆蓋勞動權利的細化。因此,該條款實施後,人格權將得到更全面、更到位的保護。

建設項目優先補償有助於解決拖欠問題。

《民法典》第807條發包人未按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督促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不支付的,承包人可以同意發包人折價或者依法請求人民法院拍賣,但根據建設項目的性質不宜折價或者拍賣的除外。建設工程價格優先於工程折價或者拍賣價格。

在房地產建設項目領域,發包人未按合同約定向承包人支付工程價款,致使承包人籤訂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這嚴重損害了建築企業的經營利益,尤其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由此產生了該條規定的「建設工程優先受償權」。發包人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包括未按合同約定的工程價款金額和支付期限履行義務的,適用本條「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

勞務過程中造成他人損害,僱主應承擔責任

《民法典》第1192條個人之間形成勞動關係。提供勞務的一方因勞務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接受勞務的一方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的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提供勞務的一方要求賠償。提供勞務的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應當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提供勞務期間,如果提供勞務的一方因第三方的行為受到損害,提供勞務的一方有權要求第三方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要求接受勞務的一方進行賠償。接受勞務的一方可以向第三方索賠。

對於個體勞動關係中的勞動提供者,即勞動者,首先,如果勞動者在提供勞動過程中對他人造成損害,則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然而,應該注意的是,僱主可能以故意或重大過失追究僱員的責任。如果員工因其提供勞務的行為而受到損害,雙方應根據各自的過錯分擔相應的責任。這意味著員工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更多的責任。

其次,如果員工在提供勞務的過程中受到第三人的侵害,如果侵權人被發現,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否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公平原則進行賠償,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員工的權益。

被派遣員工因工侵權,用工單位承擔責任

《民法典》第1191條用人單位的職工因執行工作任務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要求賠償。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接受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侵權責任法》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承擔補充責任,《民法典》已修改。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即直接承擔連帶責任,而不是連帶責任。與《民法典》和《侵權責任法》相比,用人單位在承擔員工職務侵權責任後,有權向在職務侵權中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員工要求賠償。

《民法典》本條立法的本意旨在僱主不能為所有僱員的工作侵權支付費用,並警告僱員在執行工作任務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則,不要武斷行事,否則最終應由僱員自己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有防範「性騷擾」義務

《民法典》第1010條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言語、圖像、身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進行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要求行為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接受投訴,調查處理,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隸屬關係等性騷擾行為。

此條對「性騷擾」的認定標準進行了明確,賦予了「性騷擾」受害者依法請求對方承擔民事責任的權利,也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用人單位應該根據相關規定製定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預防和制止對女職工的性騷擾。

來源:民法典解讀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的出臺會對勞動者的維權帶來哪些影響?
    舉國矚目的民法典制定工作正進行的如火如荼。無論是法律界還是普通老百姓對分外關注這部新法可能對自己的工作、生活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影響。我們從勞動者權益保護的角度看,民法典的出臺會勞動者的維權帶來哪些影響?二、勞動者的人身權及工資外財產權會受到正向影響民法典的出臺是國家對個體自然人民事權益保護水平的又一次提升。勞動者的工資及其他勞動者權益雖然並不會因此受到較大影響,但是勞動者所享有的非勞動者身份權益,仍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權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
  • 【解讀民法典】《民法典》婦女權益保護「關鍵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它以1260個條文回答了一個公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各項權利。 女性群體是人民概念中的一半人,新的《民法典》充分體現了對婦女權益的保護。12348律師說法
  • 《民法典》如何保障老年人權益?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涵蓋了公民的生老病死,依法對全生命周期進行全方位保障,對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也具有重要意義,這標誌著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將產生深遠影響。
  • 《民法典》是人民權益的守護者
    《民法典》是人民權益的守護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20年5月29日「切實實施民法典」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 【微普法】《民法典》亮點及解讀(一) 《民法典》護航見義勇為,不...
    【微普法】《民法典》亮點及解讀(一) 《民法典》護航見義勇為,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2020-11-10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侵權編的新亮點解讀」專題研討即將舉辦
    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緊跟新法頒布時代前沿,精心策劃推出《民法典》系列線上交流研討會。道可特全國各辦公室合伙人將強強聯手,圍繞《民法典》各編的重點亮點,深度剖析解讀《民法典》內涵,分享《民法典》制度創新與變革背景下的法律服務能力,向這一部傳世法典致敬。 民法典侵權編共計十個章節,95個條文。
  • 《民法典》解讀:居住權
    《民法典》解讀:居住權 2020-08-12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讀| 葉金強:《民法典》的時代意義
    6月29日,江蘇省法學會召開七屆三次會長辦公會,研究部署全省法學會系統民法典的學習宣傳工作。會上,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省法學會副會長葉金強教授以「《民法典》的時代意義」為題,從不平凡的制定歷程、了不起的實施意義、不可不知的新規例解三個方面作民法典輔導講座。
  • 《民法典》解讀十四:抵押權
    另一方面出現如抵押人與抵押權人籤訂抵押合同之後,尚未辦理抵押登記之前,將抵押物出租給承租人,承租人無法通過抵押查詢確定租賃物已經抵押的事實,可能發生租賃權與抵押權何者優先的疑問,承租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完善的保護。
  • 《民法典》解讀丨老年人權益保護進入「民法典時代」
    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涵蓋了公民的生老病死,依法對全生命周期進行全方位保障,對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也具有重要意義,這標誌著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將產生深遠影響。
  •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公安建設 2020-08-10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街辦事處:開展《民法典》亮點解讀
    為讓民法典更有效的走進基層,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建設,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日前,西街辦事處邀請到安順市蘊誠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楊麗華開展《民法典》普法講座,進行亮點解讀。
  • 《民法典》「物權編」之亮點條款解讀
    《民法典》「物權編」之亮點條款解讀《民法典》「物權編」在物權法的基礎上進行創設和修訂,不斷進行完善。加強了物權平等保護,便利了物權的流轉,實現了物權人的利益最大化,增添了市場活力,有力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主要的亮點體現在以下條款:一、加強物權平等保護。
  • 【解讀民法典】保護婦女權益、解決「被負債」、明確承認家務勞動...
    婚姻家庭編是「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中的重要一編,是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編纂婚姻家庭編的立法宗旨是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婦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文明進步的婚姻家庭倫理觀念,推進家風建設和家庭美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 《民法典》如何保護老年人權益 他們這麼說…
    近日,受翠屏區老齡健康服務中心邀請,翠屏區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劉琳、王利為50餘名老年朋友們送上了一場《民法典》專題普法講座,並提供法律諮詢和訴訟指導,為老年朋友們依法維權支招解惑。當天,該院民二庭法官劉琳結合《民法典》,通過案例剖析和法條解讀相結合的方式,講解了生活中常見的裝飾裝修合同、贈與合同、城市公交運輸合同、旅遊合同等合同糾紛以及法律風險防範,提示生活中老年朋友們應當注意和規範的事項。
  • 山西省消費者協會舉辦《民法典》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專題法律講座
    全面學好用好民法典 依法保護消費者權益《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了促進《民法典》在消費維權工作中「落地」,加強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過程中應履行的義務,營造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良好社會氛圍
  • 《民法典》資本市場相關條文解讀
    編者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聚集民法典 | 浙江大學民商法研究所章程老師對民法典作解讀
    李躍旗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抓好民法典的實施和執行,更好地運用民法典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吳海平、元茂榮、陳偉義、芮宏和台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出席。
  • 《民法典》解讀及法律諮詢服務走進平陽裡社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讓社區群眾深入了解《民法典》,近日,濱海新區寨上街道平陽裡社區與濱海新區法院中新天津生態城環境資源中心法庭聯合開展了《民法典》解讀及法律諮詢活動,為居民們講解《民法典》相關知識並提供法律諮詢服務。
  • 《民法典》主要亮點及相關內容解讀
    《民法典》主要亮點及相關內容解讀 2020-11-17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