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出臺會對勞動者的維權帶來哪些影響?

2020-12-13 勞動法實務乾貨平臺

舉國矚目的民法典制定工作正進行的如火如荼。無論是法律界還是普通老百姓對分外關注這部新法可能對自己的工作、生活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影響。我們從勞動者權益保護的角度看,民法典的出臺會勞動者的維權帶來哪些影響?

一、勞動合同法是否會因民法典的出臺而被廢止

勞動法在法律類別上屬於經濟法。雖然勞動爭議屬於民事案件的範疇但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適用的是勞動法相關法律法規而非民法的普通規定。例如,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工資主張,雖然從民法的角度而言,工資要求屬於債權,但是該債權的時效和權利特點與普通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具有較大區別。

民法典的出臺雖然會導致民法總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法律的廢止,但是上述部門法的廢止並不會對勞動者的勞動者權利產生實質影響。勞動者據以行使權利的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並不會因此廢止。尤其是勞動合同法,其與合同法存在本質的區別,立法機構並不會也沒有必要因為合同法的廢止而廢止勞動合同法。

二、勞動者的人身權及工資外財產權會受到正向影響

民法典的出臺是國家對個體自然人民事權益保護水平的又一次提升。勞動者的工資及其他勞動者權益雖然並不會因此受到較大影響,但是勞動者所享有的非勞動者身份權益,仍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權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當然,這裡的財產權排除了勞動者基於勞動者身份而產生的相關權益。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用人單位應當保護勞動者的人身權不受損害。其中包括: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受保護權、個人隱私受保護權、人格尊嚴受保護權等。例如勞動者比較關注的用人單位內發生的性騷擾問題。

雖然勞動者在維護上述權益的過程中往往仍然需要勞動仲裁及民事訴訟等相應的勞動爭議權益維護程序來完成,但是並不影響勞動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依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基於以上原因,勞動者在民法典出臺後要特別關注新法關於個人民事權益的保護方面,能否有部分規定有利於自己的權益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是否即將或者已經受到用人單位的侵害。

三、勞動者的權益維護程序是否會發生變化

民法典在本質上屬於民事實體法,並非程序法。因此勞動者的權益維護程序並不會因為新實體法的出臺而受到影響。即便如此,我們不排除民法典對包括勞動者在內的各類特殊權益主體設定特別的權益維護程序的可能。

上述特殊程序性規定雖然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程序法,但是具有程序法層面的法律意義。勞動者在民法典出臺後要特別關注此類情況。

四、民法典出臺後是否會馬上實施,勞動者該首先幹什麼

由於民法典生效後多部民事法律將因此廢止,因此民法典出臺的時間雖然可以是在近期,但民法典的生效時間,立法機關會留出必要的緩衝期。在這個緩衝期內舊法依然有效,新法將在緩衝期結束後正式生效。這裡的緩衝期其實也是給公眾預留了法律學習期。

基於上述原因,勞動者在民法典出臺後可以不必著急民法典會馬上生效,勞動者可以利用工作之餘全面了解和學習一下民法典的整體結構及與勞動者權益可能直接關聯的某些內容。

而從權益維護技巧的角度而言,勞動者不要因為影響力較大的新法的出臺而在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中動輒套用新法的相關規定。在此期間一方面要關注民法典的真正生效時間;另一方面要切實區分爭議事項是否屬於民法典中規定的一般性民事權益。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普法】《民法典》對勞動維權的9個方面影響
    個方面影響語音聽民法典普法《民法典》對勞動維權的9個方面影響民法典:老百姓關注它,只有一個理由,因為每一頁裡面的每一個字,都以「你」為中心設計,為「你」而書寫。今天,我們從勞動者權益保護的角度看看《民法典》的出臺對勞動者的維權會帶來哪些影響?一、正確認識民法與勞動法的關係本次審議的《民法典》包括了總則和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六個分編,涵蓋了調整日常民事法律關係的各個方面。而廣義的勞動法不僅包括《勞動法》,還有《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配套法律法規。
  • 《民法典》婚姻法編的出臺,會不會對我們離婚造成實質影響?
    一、民法典施行後,婚姻法會被廢止,那麼婚姻法的相關司法解釋是否會被廢止呢?《民法典》施行時間是2021年1月1日,其中《民法典》最後一條規定:本法施行之日《婚姻法》廢止。那麼婚姻法大量的司法解釋(我們最熟知的婚姻法解釋一二三等)也會廢止嗎?我的答案是會廢止一部分。
  • 民法典,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它的出臺有何重要意義?有怎樣的鮮明特點?在此次編纂民法典的整個過程中,立法機關努力在每一個環節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了多次論證會、聽證會和研討會,邀請了不同領域的法學家、全國人大代表、司法實務部門、各業務部門的同志參加。每一次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草案也會上網公布,徵求社會意見。
  • 《民法典》對勞資雙方有哪些影響(下)
    勞動法和民法是融合與分立並存的關係。在勞動關係處理中,應當優先適用勞動法的規定;當勞動法無規定時,需要結合勞動法的精神,適用《民法典》的有關規則。那麼,《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後,在勞動關係的認定與處理、勞資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的區分等方面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本報約請專業律師,用11個具體案例,分上下兩期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對有關內容進行詳盡的解析。
  • 《民法典》對勞資雙方有哪些影響(上)
    那麼,《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後,在勞動關係的認定與處理、勞資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的區分等方面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本報約請專業律師,擬用11個具體案例,分上下兩期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對有關內容進行詳盡的解析。
  • 華陰市舉辦《民法典》專題培訓會
    渭南日報 記者 梁曉蔚 通訊員 閆佳琳近日,華陰市婦聯聯合華陰市人民法院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專題培訓會。該市各鎮(街道)婦聯主席、婦女兒童維權服務中心維權志願者、法院人民陪審員60餘人參加培訓。培訓會上,陝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協會、陝西法智律師事務所律師雷西萍對《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基本原則、構成體系、亮點創新以及物權、合同、婚姻家庭等與婦女日常生活聯繫最密切的條文進行了系統的詮釋。尤其是《民法典》與以往法律的不同亮點和創新處,雷西萍用實例和大家一起探討,加深理解。
  • 維權視窗|誰才是我的近親屬?《民法典》明確界定!
    父母、兄弟、姐妹公婆、兒媳、女婿三叔、六伯七大姑、八大姨……這麼多親戚究竟誰屬於自己的親屬誰又屬於近親屬家庭成員又包括哪些呢在這方面,法律的界定和我們的認知可能有所不同,《民法典》中新增了對親屬、近親屬和家庭成員的明確界定,成為搭建家庭關係中權利與義務的基石。
  • 案例說法|《民法典》施行後,對勞資雙方有哪些具體影響?(上)
    《民法典》總則編進一步細化了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擴大勞動合同主體的影響、民事主體範圍;合同編涉及格式合同及條款的效力規制、電子合同的籤訂;人格權編涉及對於勞動者權益的保護……那麼,《民法典》施行後,對勞資雙方有哪些具體的影響呢?下面通過一些案例來進一步了解吧!
  • 《民法典》解讀十:勞動者權益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作為「地板覆蓋」條款,這是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加強勞動保護」和「改善勞動條件」精神的貫徹,也是對《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地板覆蓋勞動權利的細化。
  • 《民法典》對勞動關係的四大影響
    據了解,《民法典》總則編進一步細化了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擴大勞動合同主體的影響、民事主體範圍;合同編涉及格式合同及條款的效力規制、電子合同的籤訂;人格權編涉及對於勞動者權益的保護……為此,本期勞權邀請了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業務研究委員會等專業律師,圍繞《民法典》對勞動關係的影響進行分析討論。
  • 【七五普法】《民法典》對勞動關係的四大影響
    勞動關係《民法典》 在今年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民法典》獲表決通過,定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據了解,《民法典》總則編進一步細化了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擴大勞動合同主體的影響、民事主體範圍;合同編涉及格式合同及條款的效力規制、電子合同的籤訂;人格權編涉及對於勞動者權益的保護…… 圍繞《民法典》對勞動關係的影響,我們一起來看看專業律師是如何分析討論的。 預約合同因錄用通知引發爭議,如何解決?
  • 《民法典》來了!這將會給你的婚姻家庭、財富管理帶來哪些影響?
    《民法典》作為民事主體法律的「工具箱」,對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了全面系統性的評判準則。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法典》會給你的婚姻家庭、財富管理帶來哪些影響? 《民法典》通過後,保險理賠金的歸屬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對於「人身受到損害的賠償或補償」這一概念,不僅包括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補助費,還包括罹患重疾獲得的保險金。在舊婚姻法中,並沒有明確表述重疾險給付的保險金到底屬於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有財產。《民法典》將這一概念確定下來,明確了「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補償」為個人財產。
  • 案例說法|《民法典》施行後,對勞資雙方有哪些具體影響?(下)
    在今年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民法典》獲表決通過,定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民法典》總則編進一步細化了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擴大勞動合同主體的影響、民事主體範圍;合同編涉及格式合同及條款的效力規制、電子合同的籤訂;人格權編涉及對於勞動者權益的保護……那麼,《民法典》施行後,對勞資雙方有哪些具體的影響呢?
  • 【速看】《民法典》對勞動關係的四大影響
    》在今年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民法典》獲表決通過,定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據了解,《民法典》總則編進一步細化了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擴大勞動合同主體的影響、民事主體範圍;合同編涉及格式合同及條款的效力規制、電子合同的籤訂;人格權編涉及對於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圍繞《民法典》對勞動關係的影響,我們一起來看看專業律師是如何分析討論的。
  • 網絡時代民法典如何影響生活?為網民提供哪些保護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面對相伴而生的新問題,民法典作出了積極回應,對網絡虛擬財產、電子合同、網絡侵權責任等一系列新問題都作出明確,從而形成了一套新的網絡民事行為規範。網絡時代,民法典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將為網民提供哪些保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編審姚佳近日接受記者採訪作出解答。
  • 民法典出臺後,哪些是我們的夫妻共同財產?
    民法典出臺後,哪些是我們的夫妻共同財產?《民法典》施行後,對於這個問題則有了更為明確的解答。《民法典》保留了《婚姻法》第十七條採用的列舉式加概括式的立法模式,但在夫妻共同財產的範圍上進行了調整。1.在「工資、獎金」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勞務報酬」。實踐中,除了工資、獎金外,還有很多人通過非固定工作獲得報酬,如諮詢費、講課費、稿費等不能被工資、獎金所涵蓋的收入,此類財產屬於勞務報酬範圍。2.在「生產、經營的收益」基礎上增加了「投資收益」。
  • 虎知娛樂法沙龍總結|《民法典》人格權編對影視娛樂法業務的影響
    本次立法對人格權的看重將會影響各行各業。沙龍主題:本期沙龍圍繞「《民法典》人格權編對影視娛樂法業務的影響」展開。主持人閆夢雅(學生)和特邀嘉賓施雲雯(律師)、薛永謙(律師)、趙虎(律師)一起討論了以下問題: 1、《民法典》規定的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會對實務工作帶來哪些影響?2、《民法典》1010條規定的性騷擾維權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 民法典誦讀—《民法典》中的合同裡的格式條款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
    合同裡的格式條款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mp302:09來自湘湘帶你看社會合同裡的格式條款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mp3來自貴州稅務00:0002:09合同裡的格式條款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第一款以法律形式規定了格式條款的定義,是對原《合同法》的進一步完善。第二款則對格式條款的提供方提出了要求,尤其是新增了提供格式條款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的不利後果。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履行了格式條款的提示和說明義務,如有第四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該格式條款也是無效的。
  • 桃源鎮工委會舉辦《民法典》專題宣講會
    9月16日,桃源鎮工委會舉辦《民法典》專題宣講會,江門市總工會職工維權法律顧問徐林英律師為職工講解民法典知識。 徐律師從整體上介紹了《民法典》出臺背景、出臺意義及其體系內容,再以各種常見侵權案例讓職工們直觀地了解到
  • 《民法典》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好處
    今天我就簡單給讀者朋友們介紹一下即將在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屆時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都會全部廢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即將施行的民法典,因為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將是指導我們生活的法律規範,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民法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籤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大家可以下載看,內容太多我在這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