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舉國上下眾志成城,社會各界通過不同形式支援一線的疫情防控。和所有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一樣,伊利集團第一時間投入財力、物力和人力,全力支持一線防疫工作。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致全體伊利人的一封信》中表示,「我們身上肩負的不僅有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使命,更有守護全國人民日常生活不受疫情影響的責任。」
就是這樣,伊利自覺挑起「穩定大後方,全力支持抗擊疫情第一線」的守護重擔,堅守自我陣地,為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動用全球資源採購醫療物資
前不久的一天,伊利集團去往青島港貨運倉的大卡車再次出發了。原本半個小時的路程,在穿過抗擊疫情的封路設置和體溫檢查後,足足走了兩個小時。「昨天因為海潮和核查到崗信息的原因,等了7個小時都沒到,今天終於要見到這批物資了!」伊利工作人員所說的這批物資,是伊利調動全球供應鏈資源緊急採購到的100萬個口罩中的第一批。
疫情發生以來,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成為緊缺物資,即便有貨源,也存在採買難度大、運輸難度大等現實問題。「一線最緊缺的,就是後方支援最該跟上的」,伊利上下迅速達成共識。
為了調撥口罩,伊利不僅聯繫了國內所有的口罩供應商,而且還調動全球供應鏈資源,先後與韓國、泰國、西班牙等國的供應商聯繫,按照醫用需求協調口罩的具體標準和數量,最終,緊急採購到100萬個口罩,分3批陸續運回國內。
此外,伊利部分海外分支機構同樣心繫祖國、心系武漢,以伊利綠色亞洲食品印尼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在集團統一部署下,利用東南亞產業鏈網絡採購了9000個口罩,伊利印尼員工還自發組織協助口罩的採購、搬運及發貨事宜,全力支援國內抗擊疫情。
事實上,伊利支援一線的醫療物資遠不止口罩這一項,伊利方面表示,其採購的護目鏡、消毒液等物資,也將陸續運達一線防疫最需要的地方。
發揮主業優勢提供營養保障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
2月3日,該院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武漢火神山醫院從施工到交付使用僅用時10天,再次上演了「中國速度」。在這高效率的背後,承載著無數人的辛勤勞動和舉國上下期待的目光。
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籌劃建設之初,伊利集團便劃撥1000萬元專項用於該院建設,成為業內首批捐助火神山醫院的企業。交付使用後,伊利集團又在第一時間為該院送去價值9萬元的伊利暢輕、每益添等營養產品。
「一線醫護人員忘我無私的獻身精神感動了每一位伊利人,他們的健康需求是抗疫勝利的保障。我們要儘自己所能,為一線工作人員構築好營養健康防線。」伊利集團的一位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伊利集團持續投入1億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除了直接的資金捐助外,還包括為湖北省一線醫護人員和患者無償提供的價值1500萬元、累計約150萬箱的健康營養產品,這些物資已陸續送至全國的醫院、衛生院、診所、隔離觀察點、疾控中心、公安交警等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部門和機構。
面對肆虐的疫情,伊利集團始終堅守社會責任,用自己所能的方式守護著一線醫護和更多民眾的健康。伊利方面表示,戰勝疫情,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並各盡所能,只有齊心協力、各守其責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