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酸奶品牌排行榜:蒙牛、伊利最受大眾喜愛

2020-12-18 中商情報網

據數據統計, 從品牌力指數檢測情況來看我國酸奶行業中蒙牛、伊利和光明品牌的酸奶分別以519.1、512.4和414.4的品牌力指數成為最熱銷的三大品牌酸奶。總體來看,蒙牛和伊利品牌的認知度比較高。2017年度中國酸奶品牌排行榜具體排名如下:

數據來源:中國食品報

蒙牛

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9年8月,總部設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2004年在香港上市,2014年成為入選恒生指數成分股的中國乳業第一股。

蒙牛是中國領先乳製品供應商,專注於研發生產適合國人的乳製品,連續8年位列世界乳業20強。蒙牛乳業成立16年來,已形成了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多品的產品矩陣系列,擁有特侖蘇、純甄、優益C、未來星、冠益乳、酸酸乳等拳頭產品,為消費者的點滴幸福不斷創新。蒙牛致力「以消費者為中心,成為創新引領的百年營養健康食品公司」,並將「專注營養健康,每一天每一刻為更多人帶來點滴幸福」作為自己的使命。

伊利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集團」)是唯一一家進入全球乳業8強的亞洲乳企。2016年7月25日,在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2016年度「全球乳業20強」中,伊利的排名躍升至全球乳業8強。這一名次不僅是中國乳製品企業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亞洲乳企迄今的最高排名,被認為是中國正式邁入全球乳業強國和改寫全球乳業格局的重要標誌。伊利是中國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會標準,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服務的乳製品企業;是中國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會標準,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供服務的乳製品企業。在發展歷程中,伊利始終堅持「國際化」和「創新」兩個輪子,固守「質量」和「責任」兩個根本,以高品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多元化產品,贏得了消費者的高度信賴。每天,1億多份伊利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每年,有將近11億中國消費者享用到營養美味的伊利產品。

光明

光明乳業業務淵源始於1911年,擁有100多年的歷史,逐步確立以牧業、乳製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是中國領先的高端乳品引領者。公司擁有世界一流的乳品研究院、乳品加工設備以及先進的乳品加工工藝,主營產品包括新鮮牛奶、新鮮酸奶、乳酸菌飲品、常溫牛奶、常溫酸奶、奶粉、嬰兒奶粉、奶酪、黃油等多個品類。

相關焦點

  • 酸奶隱形王者!在中國一天賣出750萬瓶,低調打敗蒙牛、伊利
    而且酸奶和乳酸菌類的飲品正是被大家公認的有助於身體健康的飲品。在我們國加,像伊利和蒙牛這些大企業都已經投身於乳酸菌行列,可是它們的銷量並不是特別理想,還遠遠比不上一個日本的品牌,它就是養樂多。養樂多是一個日本品牌,在1935年成立,如今已經有85年的悠久歷史了,創始人代田稔,在創業前是一名醫學博士,主要培養人體腸道的乳酸菌。
  • 酸奶排行榜,第一名不是伊利也不是蒙牛,而是……
    點擊關注 / 每日獲得解鎖更多體式喔 文 :ZOZO | 畫:五三三酸奶排行榜,第一名不是伊利也不是蒙牛,而是......文中提到的《當酸奶統治世界》是一部諷刺意味很濃的動畫短片,但很精巧,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人看完之後的感受是不同的,而我的感受就是無知並不可怕,但完全依賴於他人,放棄思考才是最可怕的。
  • 2017年線上酸奶/純牛奶銷量排行榜
    在2017年線上酸奶市場,銷量前三的品牌即伊利、光明和蒙牛共佔據線上酸奶市場近60%的份額,這前三品牌的銷售中,均以常溫酸奶為主,且其常溫酸奶銷量均超過該品牌酸奶銷量的80%。酸奶銷量品牌排行如下:
  • 2018中國食品飲料百強企業榜單出爐:萬洲國際/伊利/蒙牛位列前三
    中商情報網訊:7月26日,《2018中國食品飲料100強》發布。據榜單顯示:進入榜單前十企業分別為:萬洲國際、伊利、蒙牛、康師傅、貴州茅臺、娃哈哈、九三糧油、金鑼集團、匯福糧油集團和五糧液集團。其中,萬洲國際繼續蟬聯第一名,2017年業績為766億元。
  • 「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蒙牛的如意算盤伊利和蒙牛之間的角逐,幾乎貫穿中國乳業的整個發展歷程。創業前期,蒙牛近乎瘋狂地追趕伊利,終於在2010年實現反超。不過伊利憑藉營銷和渠道很快趕上,再次奪走行業龍頭寶座。中國乳業兩大巨頭的差距在彼此的追趕中被逐漸放大。
  • 淨利不到伊利的一半 蒙牛到底差在哪?
    受「百億回購」消息刺激,伊利股份4月9日大漲8%,截至4月10日收盤,伊利股份總市值1887億元,蒙牛乳業總市值1163億港幣(折合人民幣997億元),二者相差近一倍。   蒙牛是如何被伊利甩在身後的?   蒙牛落後伊利已有7年之久。而在此之前,蒙牛從零到銷售額超越伊利,只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
  • 全世界最好吃酸奶排行榜,伊利落榜,第一名從70年代起長盛不衰
    酸奶這種營養飲品是多數吃貨都喜愛吃的,品種也是千百種,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屬於當地很有名的酸奶,很多人吃了這些食物之後也感到很喜歡吃,但在現在有些以前很受歡迎,如今已經被其他口味酸奶所代替。下面就來看全世界最好吃酸奶排行榜,伊利落榜,第一名從70年代起長盛不衰,你吃過嗎第四名:光明如實酸奶。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的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按照計劃,伊利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投建客戶體驗中心,明年將在北京先落地。所謂的客戶體驗中心主要為餐飲客戶提供產品開發、演示、品鑑,以及行業熱點分享等服務。這是乳企大公司在專業乳製品市場的新動作,這意味著大公司在奶酪市場上的新一輪投資開始了。蒙牛、光明、三元等公司在2000年前後就有了奶酪業務,但受重視程度遠不及今天。新一輪對於奶酪市場的投資開始於2018年。
  • 光明、伊利、蒙牛,誰坐乳業老大之位?
    中商情報網訊 8月26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第23次年會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召開。據會表示,2016年乳製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穩定向好,廣大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進一步增強。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液態奶產量1328.94萬噸,同比增長3.05%。
  • 誰動了伊利蒙牛的奶酪?
    奶酪也是乳製品發展歷程中的高端形態,中國如同西方國家一樣,在先後經歷了奶粉、液態奶的高速發展之後,迎來了奶酪消費的紅利期。歐睿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奶酪行業市場規模(零售額口徑)達到58.3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16.8%,預計至2023年市場規模達105.3億元。
  • 伊利、蒙牛闖入羊奶賽道,誰是下一個「莫斯利安」?
    ,開啟了常溫酸奶品類。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光明乳業僅用了2年就實現了60億營收。在這一良好形勢下,2015年,光明乳業便提出常溫酸奶-莫斯利安「百億單品」的目標。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意料。光明乳業2016年、2017年財報中根本沒有莫斯利安的「隻字片語」。而光明乳業提出的常溫酸奶「百億單品」的願景,也確實實現了。確切地說,是被伊利、蒙牛取而代之。
  • 2017年中國消費者對外資品牌和國產品牌的好感度調查報告(全文)
    榜一 外資護膚品、化妝品、香水品牌排行榜:歐萊雅最受青睞,雅芳最不受待見2017年的調查顯示,受訪者最喜歡的護膚品、化妝品、香水外資品牌是歐萊雅,有26.8%的受訪者表示最喜歡歐萊雅品牌。榜十六 外資運動、戶外品牌好感度排行榜:耐克最受好評2017年的調查顯示,在外資運動、戶外用品品牌中,耐克是受訪者最喜歡的外資運動品牌,阿迪達斯的喜愛度排名第二位。
  • 蒙牛放大招,超級單品年銷售超100億,伊利該如何對敵?
    而在酸奶品類中,伊利安慕希、光明莫斯利安、蒙牛純甄三大品牌就佔了市場80%以上的份額,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其餘品牌只能在剩下的20%左右的市場掙扎。近期,因為黃曉明的霸道總裁語錄爆火,使得《中餐廳》這款綜藝也開開始火了起來,而植入的純甄酸奶,也獲得了不菲的關注與曝光。
  • 伊利、蒙牛、三元 大佬如何把脈中國乳業趨勢?
    2017年,中國乳品的市場越來越大,整個乳品行業的發展趨向良好。一系列鮮明的銷售業績和利潤數據表明,消費者對乳製品的消費信心漸漲。那麼,未來中國乳品走向一個什麼樣的發展趨勢?2017關鍵詞:「中國乳業領軍品牌」如今,中國的乳製品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技術裝備先進,管理規範,產品質量穩定向好,造就了一批規模、實力強的國內外著名品牌。12月22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發布12個「中國乳業領軍品牌」,分別是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飛鶴、三元、完達山、銀橋、聖元、貝因美、明一、百躍、12個品牌2016年銷售收入1705.07億元。
  • 一包芝士酸奶撕開伊利蒙牛的防線,讓君樂寶重回視線贏得乳業人尊
    諸多乳製品產業鏈看到了酸奶銷售市場的市場前景,競相投入資本角逐酸奶銷售市場,不斷湧現了多種多樣知名品牌,在其中蒙牛、伊利以雙寡頭壟斷市場之勢自始至終在酸奶銷售市場攻佔數一數二的部位,君樂寶精確定位朝陽行業,憑著芝士酸奶一個品類撕掉伊利蒙牛的防禦,以優秀品質好口感為根基,根據線上與線下全覆蓋營銷推廣快速走紅變成網絡紅人爆款,變成芝士酸奶第一品牌,變成乳製品行業驚世逆轉的成功案例。
  • 伊利、蒙牛先後收購大牧場,究竟為何?
    「今年乳製品行業最熱的是『買買買』,主要是買牛,買牧場。」這是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對2020年上半年乳製品行業的總結。買買買的主力軍之一是伊利蒙牛兩大乳製品公司。 今年7月底,蒙牛以3.95億港元(折合人民幣3.5億元)收購中國聖牧11.97億股新股,合計持股17.8%的蒙牛成為後者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中國聖牧的董事長邵根夥。
  • 常溫酸奶全面崛起,伊利股份旗下安慕希單品銷售突破200億!
    來源:五穀講壇自從2009年光明乳業推出莫斯利安之後,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便分別推出安慕希和純甄,從而進入常溫酸奶市場;但是,2013年底上市的安慕希,依託伊利股份強大的渠道優勢,得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全面鋪市,並迅速成為中國常溫酸奶市場的「霸主」。
  • 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二十年蒙牛伊利鬥爭史
    當時伊利的最大對手是光明乳業,小小的蒙牛,還撼動不了伊利。而蒙牛為了宣傳自己,想出了一招「借力打力」:它打出了「向伊利學習,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的廣告牌。這招看似向伊利認慫,實際上卻是一著妙棋。他利用了老百姓平日只關注第一,無人關注第二的心態,讓消費者借伊利知道了蒙牛。
  • 伊利、雅培、蒙牛緣何紛至沓來 探尋乳企巨頭落戶浙江之謎
    2010年伊利投資5億元在金華建立大型冷飲項目。2016年7月,蒙牛全品項工廠在金華開業。  不只在金華,在衢州、嘉興等地,國內外知名乳企品牌也相繼入駐。2013年9月,伊利在衢州龍遊投資5億元建設大型乳業生產項目。2014年6月,擁有世界領先技術水平的雅培奶粉生產線在嘉興投產。
  • 短保鮮奶,「撕扯」伊利、蒙牛兩巨頭
    -01-「短保」才是乳品未來 首先說我的觀點:短保質期的低溫奶,或許才是中國乳品行業的未來。 肯定有朋友會反對:國內常溫奶才是主流,而且份額佔比呈碾壓之勢,低溫奶受制諸多因素,只是一個細分領域罷了,怎麼可能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