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華人講述:美國、日本、義大利...如何抗疫

2020-12-23 虎嗅APP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全球大流行病」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地人傳人的新疾病」。北京時間3月12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對新冠疫情定性,宣布2019冠狀病毒疫情從「流行」升級為「全球大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在過去兩周,中國境外的2019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增加了13倍,受影響國家數量增加了2倍。目前,疫情正在114個國家和地區中出現,而在未來幾周內,預期確診病例數、死亡人數和受影響國家數量都將進一步攀升。

 

恐慌正在蔓延至世界的每個角落。在全球大流行病之下,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有何遭遇,如何應對?他們所在國家具體情況又有何不同?

 

燃財經對話7個疫情嚴重國家的華人,從他們眼中我們看到,世界各地從最開始的不重視到「嚴防死守」、從最開始的不在意防護到買不到口罩、從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囤積物資甚至買槍、從最開始的心存僥倖到倉惶出逃……每個國家的文化和制度不同,每個國家都做出了自己的防護選擇,這是一場需要全世界一起面對的大型災難。

 

「還是要理性看待災難這件事情,因為歷史上也有類似的事情出現過。我們還是要冷靜、客觀和樂觀,同時也要做好面對長期困難的準備。」有受訪對象說道。

 

萬人馬拉松可能會帶來疫情爆發,許多人在買槍應對災難


孫鄰家 創業者 36歲 美國洛杉磯

 

我在美國洛杉磯工作,暫時沒有回國打算。現在我會隨時關注加州的疫情信息,很多朋友也會在朋友圈轉發。

 

國內情況比較嚴重時,我就認為這次疫情會影響到全球,這只是時間問題。常識告訴我們,這種新興的傳染性病毒在疫苗沒有出來之前發展到全球的概率很高。並且現在跟2003年非典相比,全球化程度也不一樣了。

 

我一直沒感覺到美國在國家政策上對這件事有多重視,有也是最近兩周才開始。大概上周加州州長說開始免費檢測,算是公共政策上的信號。學校會發消毒洗手液等,其他都是宣傳防範性措施,比如勤洗手、別去人多的地方等。3月12日我也收到了住處的物業通知。


我認為現在公共政策和措施遠遠不夠。但美國和中國國情不同,中國人可能習慣在宏觀調控政策出來後上下統一行動,而美國政府如果發布措施要求民眾必須戴口罩,肯定會有很多人站出來說不行,這侵犯了人身自由,所以有些措施他們確實沒有辦法執行,只能倡導。

 

現在很多物資開始緊缺,路上戴口罩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周跟上周比還是有變化。最近我每天會收到電話或微信,詢問我這邊情況怎麼樣,讓我注意安全。父母從上周開始,要求我每天在微信群裡打卡、兩天一視頻,還要我多儲備糧食在家,一個月不許出門,出門要戴口罩等。



3月14日和一周前的貨架對比洛杉磯Walmart超市 來源 / 受訪者


經濟層面,我認為主要影響體現在消費方面,比如說大家會少出現在商場、餐廳、景區這些地方,很多人也減少開會和旅行。有朋友說下載了很多送菜的App,用的頻次比之前高很多。

 

聽朋友說,兩周前很多人為了自衛開始去買槍。因為美國歷史上發生重大災難時,可能會有暴徒衝進民眾家裡搶劫。他們很多人其實不太相信政府或者警察在發生那種事情時能夠保護民眾。


民眾去購買槍枝  來源 / 受訪者

 

上周日,全球20多個國家、全美50多個州、超過10萬的人在洛杉磯跑了馬拉松比賽,我認為這件事情很可能會引起病毒大面積傳播。從上周日開始,我已經在家裡儲備糧食,完全不出門,準備等兩周之後看看具體情況再酌情考慮。


3月14日洛杉磯Target超市


但我個人認為還是要理性看待災難這件事情,因為歷史上也有類似的事情出現。我們還是要冷靜、客觀和樂觀,同時也要做好面對長期困難的準備。

 

直到「舉國封城」,大家才真正重視起來


Dylan 留學生 22歲 義大利佛羅倫斯

 

這兩個月,我往返義大利和中國,像是經歷了兩次疫情。

 

1月10日,我從佛羅倫斯回到山東老家,剛過了幾天好日子,疫情就爆發了。整個春節,國內形勢嚴峻,當時,我想著義大利安全一些,所以2月5日就飛了回去。剛下飛機摘掉口罩,暢快呼吸的感覺真好,但沒想到,等我居家隔離14天以後,義大利也爆發了,我又陷入了另一個疫區。

 

和中國的嚴防死守不同,這裡的人們一切如常。咖啡館、酒吧、餐廳、娛樂場所正常營業,大家晨跑、遛狗、聚會,該幹嘛幹嘛。我們學校已經有一例確診病例,也沒停課。如果不看新聞,完全感覺不到病毒正在急速蔓延。

 

我一周只出兩次門,去超市採購生活用品。說實話,戴口罩外出需要勇氣。我去的超市對面是一家酒吧,有一次,一群正在聚會的人盯著我和我女朋友,覺得我們是異類。還有一位老太太說:「如果你沒有不舒服,不需要戴口罩」。

 

我也感覺不到他們的害怕。義大利同學說,這就是一場「重感冒」,去世的都是老人。周圍的人越不在乎,我就越擔心,因為大家不重視,疫情就很難控制。而且醫療資源有限,一旦感染,我們不是本國公民,是否能得到及時救治也是問題。

 

本來我想囤好物資不出門熬過去,但3月7日,義大利一天新增了1200多病例,而疫情第二嚴重的艾米利亞大區,當天還有人在街頭打籃球、曬太陽。我只想說兩個字:絕了。我當即決定回國,通過旅行社訂了第二天的機票。當時機票已經開始漲價,平時2800元就能買到的票,我花了4600元,從杜拜轉機,飛了17個小時。一路上,我始終沒有摘下口罩,連水都沒敢喝一口。

 

我剛走,米蘭等地開始封鎖。3月10日,義大利累計確診病例破萬。我覺得這是一個轉折點,從那天開始,義大利「舉國封城」,大家才真正重視起來。


3月12日,佛羅倫斯一家超市門口排隊的人

 

封城令一宣布,回國機票立即漲價,經濟艙秒光,上萬元一張的票還要靠搶。我們有一個「疫情回國小分隊」的微信群,明顯可以感覺到大家的情緒越來越急躁,最近幾天大家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今天能飛嗎?」我一個同學買了22號從莫斯科轉機回國的票,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飛。


「疫情回國小分隊」群聊截圖

 

從我同學發來的照片看,現在街上確實空了,還學習中國經驗,開一輛車在街頭四處喊話,號召大家不要出門。但是,義大利人一向自由慣了,不會那麼「聽話」,所以再怎麼封鎖,肯定也不會像中國一樣嚴格,大家只需要填寫一個類似通行證的自我聲明隨時攜帶,還是可以出門的。


3月12日,佛羅倫斯一家郵局限流,市民在街頭填寫表格

 

現在我在老家賓館裡隔離,這半年的學業算是耽誤了。老師會提供PPT和在線網課讓我們自學,也會發郵件布置作業,但我很擔心考試過不了。義大利的學校統一停課到4月3日,希望到了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能摘下口罩自由呼吸。

 

999人的活動仍在繼續,戴口罩的華人會被歧視


Dirk 醫藥科技行業從業者 27歲 德國漢堡

 

我本科碩士在德國讀完,就留在當地工作了,從2011年來德到現在9年了。現在德國情況非常不樂觀,國家層面對疫情的敏感性不夠,相關舉措比較滯後。

 

在義大利疫情蔓延後,德國沒有阻斷和義大利的往來,沒有吸取國內防疫的經驗。在德國發現病例以後,狂歡節、聚會、遊行、球賽等都在繼續,幾萬人不停地去鬧去造。

 

有些舉措還有點無釐頭。兩三天前,各州先後宣布「禁止1000人以上的各類活動」。也就是說,999人的活動照常繼續。一些大學圖書館的限制是當日只可同時容納350人。這些數字是怎麼來的,我不清楚。

 

疫情開始擴散時,當局甚至通過媒體告知民眾,抗擊病毒靠勤洗手,戴口罩沒用。我們對這個信息的判斷是,市面上物資急缺,支撐不了所有民眾戴口罩,當局只能這樣安撫民心。

 

但其實早有信號,早在中國疫情爆發時,我在的留學生圈都在買防護用品,捐贈到國內去,歐洲國家顯然沒有做好應對病毒的準備。當漢堡出現第一例時,店裡的口罩、消毒用品一夜之間被搶購一空。不知道是華人買的,還是外國人買的。

 

同時,當局告訴民眾,會有六七成德國人被感染。

 

關於這個數字,當地醫學院和醫生給出的解釋是: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都不能效仿中國大舉措封城,他們要在國家經濟和防疫病毒之間找到平衡點,那麼既然不能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毒,他們就想通過延緩病毒的傳播來控制病情。

 

雖然最終殃及60-70%的人,但是只要戰線拉得足夠長,比如說每天新增100-200例,醫療系統還有足夠的床位、醫生去應對。

 

顯然,現實打破了他們的設想。德國時間12日晚上的消息是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000人,可以說迎來了爆發期。

 

但是現在漢堡街頭依然熙熙攘攘,華人的自我保護意識都比較強,出門一定會戴口罩,德國人完全相反,沒有一個人戴口罩,而且很淡定。最初他們是沒有意識到嚴重性,現在即便意識到了,市面上的N95口罩已經從5歐漲到15歐,也根本買不到。

 

歐洲很多國家為了防範恐怖分子,設有「反蒙面法」,就是禁止在公共場合佩戴面紗,這項法律對德國一部分特別固執的人,特別是老年群體,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如果你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會被歧視,周圍人會盯著你,他們不能理解你為什麼要戴口罩。


漢堡學校宣布停課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最新消息是,漢堡的學校下周一開始停課。希望當局能出臺更多有效的舉措。


精英治國下的管理透明,是防控疫情的靈丹妙藥


Tracy Yao 珠寶設計師 40歲 新加坡

 

我每年有一半時間會在新加坡,先生常駐這邊,孩子在國內上學。前段時間她放假,我們組織了一個遊學團,1月16號她跟團來了新加坡,其他人大概是21號凌晨回去的,也就是那天,國內鍾南山院士宣布了「人傳人」。

 

我們當時覺得很幸運,之前還和合作夥伴商量這個團是年前還是年後來,如果年後的話損失會很慘重,因為國內會要求新加坡這邊的旅行社把預付金退回去,但旅行社已經把預付金給到新加坡的酒店了,很多搞旅遊的中小企業就不行了。

 

新加坡目前還好,昨天新增13例,累計也就200例,對於一個500多萬人口的國家來說,在管控措施不是特別嚴厲的情況下,應該控制得不錯。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很早阻斷了輸入通道,政府的工作非常透明,給了民眾很強的信心,一切都有條不紊。

 

新加坡 圖 / 視覺中國

 

總理2月初發表過一次講話,前兩天又公開講話,號召民眾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慌亂,將寶貴的醫療資源讓給重症患者。新加坡也不會採取封城等措施,但預計會加強措施,提前測試,讓新加坡人做好準備。

 

雖然社會整體比較穩定,但新加坡是一個多元國家,之前發生過幾起聚集性感染,有教堂集會、軍人俱樂部等,政府能做的更多是倡議,小型集會並不嚴管。此外,宗教的力量也不可小覷。前幾天還發生一件很奇葩的事情,一個政府部長聚集了200個民眾舉行了一場抗疫大會,非常奇怪的操作。

 

我覺得應對措施跟國情有很大關係。新加坡一是精英治國,社會很理性,管理很透明,有一對武漢夫婦謊報行程在新加坡被控制,大家都會議論你誠信有問題。一個PR(永久居民)被驅逐出境,原因是他拒絕居家隔離,電話不接,當局發出的禁令不回應,就取消了他的永居資格,這在新加坡都是不被容忍的。

 

第二就是新加坡的資源太匱乏,不能造成民眾恐慌,自始至終新加坡政府都不建議民眾戴口罩,說你生病了才需要戴,沒生病就不建議戴,把口罩留給更需要的地方。有一天新增了很多病例,超市大米被搶購一空,但第二天就上架了更多的大米,意思是讓民眾知道物資供應很充足,後來就再也沒有哄搶的情況,只有口罩買不到。

 

加上領導人帶頭降薪,還有總理夫人她們也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所以民眾非常相信政府,防疫舉措都實施得比較到位,我覺得疫情在新加坡不會爆發。

 

不過經濟還是會受到很大衝擊,旅遊業損失慘重,據說前段時間景點的遊客下降90%,甚至有些景點為了吸引遊客都是免費的,還有酒店客流也損失了三四成,航空業、零售業、航運業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韓國首爾還是正常上下班,對影視行業衝擊很嚴重


王瑩 韓國留學生 25歲 韓國首爾

 

我的學校在韓國首爾。國內疫情突然嚴重時,我害怕韓國禁止中國人入境,提前回了首爾,先自我隔離了兩周,一直待在首爾家中。後來韓國疫情逐漸嚴重,學校也改成網絡授課,我決定回國。我最近剛剛回國,目前還在接受隔離。

 

韓國目前確診人數有8000人左右,每天按800多人的速度增長。首爾還是正常上下班,公共區域有安排紅外測溫儀和消毒。但學校已經推遲開學,一些大型場所歇業休息,口罩也是「一罩難求」。物資供應、交通運輸基本和平時一樣,不過韓國的影視行業受到衝擊比較大,因為他們是邊拍邊播,一些已經播出的劇很難因為疫情停止拍攝。

 

韓國是一個崇拜宗教自由的國家,疫情初期,人們還是會參加禮拜聚會(包括新天地等教會)。一開始有人也在質疑他們,我覺得是因為他們早期並不了解疫情的嚴重性。中國付出了慘痛代價才讓人明白病毒的厲害程度,但我們不能因為看到疫情初期病毒具有傳播的可能性,就否認宗教的一切。我了解到的事實是,首爾的教會已經全部取消禮拜,並一直宣傳如何預防病毒,而且積極向教會周圍的社區居民提供口罩,這都是教會的自發行為。


圖 / 視覺中國

 

每個國家的國情、制度、經濟條件都不一樣,很難互相效仿。中國能夠做到這麼大的底氣和有效地控制,不單單因為體制原因,還要歸功於國內基礎產業鏈的健全、物資的充沛,以及政府的強管控力。

 

韓國媒體對疫情是很直接和不樂觀地報導,當地醫生也直接宣布「最壞的情況韓國將會有40%的人被感染」。首爾現在已經100多例,大邱市更不樂觀。不過在首爾的朋友一直說首爾很安全,很多首爾人也認為首爾很安全。顯然他們還沒有完全意識到病毒的高傳染性風險,也沒有正確地認識到首爾的土地面積小,人口基數多,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韓國政府從發現到現在的管控,從來都沒有隱瞞事實,都是直接向市民告知真相,並且告誡市民注意預防。不隱瞞,我覺得是韓國政府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疫情當下,能有所作為都是好的。不作為才是最壞的,目前來看,韓國政府很努力了。

 

國內疫情剛剛爆發時 ,我內心很氣憤,覺得這都是人類不敬畏生命導致的結果,隨著疫情逐漸嚴重,我又將憤怒轉移到社會,認為是社會缺乏信息透明和公開。後來我覺得其實不應該這樣想,那種情況下,可能誰都很難做出正確判斷。現在,我試圖去理解。

 

連續發燒4天才有資格申請檢測,日本疫情成了一個迷


小宇 日本留學生 24歲 日本東京

 

我們學校從2月18日開始放假,我原計劃2月底回國,但當時考慮到國內的疫情較重,怕路上有感染風險就取消了,沒想到現在日本要比國內更嚴重,再想回國也沒那麼容易了,東京這邊只有成田機場還有直飛北京的航班,落地後還要在北京機場附近的酒店集中隔離,所以我現在也打消了回去的念頭,不出門更安全些。

 

日本疫情就一個字:「迷」。感覺快要大爆發了,但看數據是在平穩增長。現在公布的確診病例是1388例,前天新增了54例,東京還好,北海道那邊會嚴重些,但實際上病例可能更多,日本國內目前對疫情的態度很奇怪,覺得不檢測就沒有事,理由是怕造成本國的醫療崩壞,要把治療機會留給重症患者。軟銀總裁孫正義免費捐贈100萬試劑盒在網上被罵了個半死,結果只能換成捐口罩。

 

在東京,你需要連續4天發燒37.5度以上才有資格去醫院申請檢測,但人家也不一定給你檢測,所以真要是被感染了,不是重症也得拖成重症。而輕症患者是建議在家隔離治療,但也沒有人強迫你,完全靠自覺,有些發燒的人還會去工作。因此,目前日本的確診數估計要小於實際感染數。


圖 / 視覺中國

 

不過日本民眾最近也開始重視了,我住在東京池袋這邊,每次去超市感覺有60%的人戴上了口罩,今天去澀谷那邊,估計有80%以上戴了口罩,主要還是公主號郵輪的原因,日本國內局勢嚴重了不少。我們本來放假後有學校老師開的個人課程和技能鑑定考試,這些都已經取消了,日本的學校也大多停課了,有些公司也允許員工申請在家工作。

 

日本政府頒布了一些措施,比如禁止百人以上的聚集活動,旅遊景點縮短營業時間,但沒那麼嚴格,像京都等地方也並不遵守。之前民眾也都在網上罵政府,覺得公主號事件沒處理好,但後來被政府一頓說服之後,開始了「韭菜的自我修養」,聽從政府的建議,畢竟日本民眾心裡也沒底,因為都不檢測。

 

這次疫情對日本經濟是重創,遊客銳減,日本主要是第三產業,再加上全球供應鏈中斷、消費需求下降,電子、汽車等傳統製造業也遭到了打擊。日本政府為什麼那麼執著於奧運會?本來是想賭一把國運,提振經濟,沒想到發生這麼大的疫情。

 

雖然形勢嚴峻,但日本人整體比較有素質,沒有過度恐慌,除了搶空衛生紙之外沒有出現過什麼騷亂。他們真的怕發生醫療擠兌,但另一方面,我覺得檢測了才能安心一點,不至於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然後到處亂跑成為移動感染源。所以我比較不能理解這一點,也比較擔心。


從上到下疫情都有波及,旅遊業已完全暫停


孫潔 亞茲德波斯緣中餐廳創辦人  34歲 伊朗亞茲德

 

伊朗這邊現在疫情從上到下都有波及,政府裡很多人都感染了病毒,伊朗之前不重視,也不戴口罩,導致互相傳染。

 

我是2019年4月份來的伊朗,原本打算在中國春節之後回國,但現在因為國內疫情沒法回國。目前聽說伊朗真實死亡人數比新聞報導的要多。

 

死亡人數越來越多,最近在社交軟體新聞上,也看到醫生說患病病人的情況很嚴重,十幾天前去藥店買口罩已經沒有了,這時大家才慢慢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開始戴口罩。學校也從10天前開始陸續關閉,除了一些賣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其他商店都關門了,我在這裡的民宿和中國餐廳也都關了。3月11日政府發布了公告,從3月12日開始,三天時間不要出門。


被關閉的餐廳和酒店 來源 / 受訪者

 

3月21日是伊朗新年,相當於中國的春節。伊朗人喜歡在新年去別的地方旅遊,聽說去年這個時候民宿都訂不到房間,政府專門開通了清真寺和學校來接待遊客,但現在已經基本沒有遊客了,大家都沒了生意。

 

很多伊朗人覺得是中國人把病毒帶過來的,有點仇視中國人。在德黑蘭的留學生說,他們現在都不敢出門,因為怕當地人對他們構成威脅。我有次在路上碰到一個人朝著我喊「coronavirus」,去餐廳吃飯的時候,會看到有人在議論。

 

中國春節時這邊疫情還沒起來,很多遊客買了口罩回去,政府也給中國捐了很多口罩,但這邊生產力不夠,醫療水平也不怎麼行,現在中國有派專家過來,還會捐口罩和防護物資等,疫情可能會得到控制。


商店都已經關閉的街道 來源 / 受訪者

 

伊朗人覺得戴口罩就代表你有病,而不是為了防護。伊朗人不愛洗手,政府新聞裡面跟大家說出門必須戴口罩,最好戴手套,但很多人也不在乎。這邊的人因為有信仰,會覺得這個病沒關係,他們的神會保佑他們。我還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年紀大的一些人說,真主會保佑他們。

 

伊朗跟歐洲一樣,見面會親臉、握手,伊朗人還喜歡一起吃飯、一起喝茶,伊朗這邊家庭人數也多。最近情況好一點,大家見面問候改成了兩個拳頭碰一下。現在去超市的時候,工作人員會拿消毒液給每個人的手上噴一下,再發一副一次性手套,這點做得蠻好,但我感覺政府還需要繼續宣傳疫情的嚴重性,讓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

相關焦點

  • 杜拜華人講述:疫情期間阿聯的中國公司如何抗疫
    中新社·華輿訊 據杜拜中華網報導 近日,杜拜中華網編輯部收到了熱心會員投稿,文章中講述了自阿聯疫情爆發以來,阿聯的中國公司是如何防護的,以下是熱心會員提供的內容。我在杜拜工作,1月底武漢封城之後,總感覺疫情在杜拜爆發是比較遙遠的事情,我有一個同事購買口罩準備寄回國,但是由於寄不會回去,最終低價把口罩轉手處理了!
  • 義大利華僑華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怎麼抗「疫」?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按國別推出「僑胞抗疫錄」系列綜編,講述華僑華人的「戰疫」故事。  連日來,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確診病例超過6萬、政府出臺最嚴防疫措施、中國醫療隊緊急馳援......
  • 義大利華僑華人!
    義大利華僑華人!連日來,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確診病例超過6萬、政府出臺最嚴防疫措施、中國醫療隊緊急馳援....。。在這場疫情中,華人商鋪關門了、華人工廠停工了、華文學校停課了,大部分僑胞們安心宅在家中。也有一群華僑華人在疫情中「逆行」,忙著幫僑胞們解決困難、忙著給義大利的醫院運送物資,為抗「疫」儘自己的一份力。
  • 多國華人華僑:為你講述所在國家真實的抗疫經歷
    面對全球來勢洶洶的疫情,本期「網連世界」連線在澳大利亞、英國、德國、瑞典、芬蘭的華人,請他們講述所在國家真實的抗疫經歷。從最初的「漫不經心」到如今的「封城」「封國」……,在不同的制度、文化之下,各國都拿出自己應對疫情的方案,竭盡全力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病毒無國界,人類沒有旁觀者。
  • 一個來自武漢的華人醫生是如何在美國抗疫的?
    原創 何明花 美國醫人武漢,湖北,中國的抗「疫」COVID-19是海外華人,尤其是在海外行醫的華人的上半場。美國的疫情一開始,我們美國華人的下半場就開始了,連中場休息的機會都沒有。3月26日,美國的COVID-9 病人總數(83,509人)超過了中國。
  • 歐洲抗疫故事 | 一家人的兩國抗疫記
    當新冠疫情2020年席捲世界,一個跨國家庭不僅說「兩國話」,還經歷了兩國抗疫。海外華僑華人今年可謂抗疫「打全場」,數不清多少故事值得講述——講給中國人聽,也講給外國人聽。歐洲抗疫故事第三篇,這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更是一個群體的故事,敬請查收。
  • 義大利餐館與華人酒吧抱團「過冬」!疫情下,患難與共的故事還有...
    但近來一則義大利餐館與華人酒吧抱團「過冬」的故事讓人暖心不已。疫情下,兩商家共同推出優惠活動,希望互相扶持、共渡難關。據新歐洲僑報編譯報導,義大利Castenaso市鎮Nasica路段一家義大利披薩店和一家華人酒吧經過商量,共同推出一項優惠活動:在披薩店內選擇兩個新菜單之一點單消費的顧客可以免費獲贈一杯咖啡,不過咖啡需在不遠處的Gioia酒吧消費。藉此,兩家店能相互帶動消費,共同受益。據了解,這兩家餐飲店老闆之間的友誼長達十多年。
  • 義大利「中國城」普拉託:華人如何實現治安逆襲?
    義大利「中國城」普拉託:華人如何實現治安逆襲?面對當地華人祈願融入義大利社會的心意,當地媒體也提到說,「這可謂是至今人們所見到的最大的轉折。」  16日,義大利某溫州鹿城區華人協會在普拉託Macrolotto組織了一場提倡「和平文明共處」的行動,協會號召旅意華人共同抗議發生在華人團體內外的各類犯罪現象。在普拉託Pam超市前,到處可見隊伍的旗幟上寫著「我愛普拉託」、「和平萬歲」、「抗議犯罪行為」等標語。
  • 日本華僑華人致信國僑辦 祝中國抗疫早奏凱歌
    日本華僑華人致信國僑辦 祝中國抗疫早奏凱歌    中新網6月2日電 日本新華僑華人會(籌)近日就有關抗「非典」鬥爭發出致中國國務院僑辦的慰問信,向中國醫務工作者及其家人致以最良好的祝願和最親切的慰問,並祝中國抗疫鬥爭早奏凱歌。
  • 一本有溫度的電子書:40名中外人士講述鮮為人知的疫情故事
    整個系列報導,截至5月7日,共推出178篇,關注人數超過6500萬人。除了在移動端以文圖、視頻、音頻、H5呈現外,還在報紙上連續刊發。「觸角」前伸,多維度講述疫情故事新冠疫情初起時,一個由編輯主導的採訪小組迅速成立。當時,湖北是全國疫情的焦點,報導重心首先向湖北「戰場」傾斜。
  • 同舟共濟 攜手抗疫,芝加哥華人在行動!
    人民網訊 據《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報導,自從新冠病毒開始肆虐之際,大芝加哥華人就自發地投入了這場戰疫之中。前一時期,他們捐錢捐物,千方百計支援祖籍國的抗疫鬥爭,籌集口罩和各種醫療物資,通過各種渠道,克服重重困難,爭分奪秒發運國內,故鄉的疫情一直牽動著他們的心。中國抗疫大戰的勝利,也使大芝加哥的海外華人感到由衷的激動、高興和欣慰。
  • 美國老鐵快手講述美國抗疫:幼兒園不關門,留學生自己找地方住
    數據顯示,美國確診人數將近40萬。疫情下的美國校園是怎樣的?4月7日晚9點,一場由人民日報海外網(ID:1408088481)聯合快手發起的「華人講述疫情中的美國校園」直播在快手正式開播。據了解,這已經是「海外老鐵帶你看全球疫情」系列直播的第十期。
  • 日本又發現抗疫「神藥」,最初源於中國方案!
    在日華人圈思華人之所想,做華人之所需為百萬華人打造最務實的品質01丨日本抗疫又現「神藥」此前,日本開發的抗流感藥物法匹拉韋被證實在治療新冠肺炎上有一定效果,被視為對抗新冠病毒的希望。不單單給出了「中國方案」,在託珠單抗用於重症患者治療受到各國關注並得到認可後,我國專家組曾與義大利、德國、伊朗、英國、美國等多國通過線上交流、遠程會診和直接趕赴疫情嚴重國家等方式,親自參與指導了託珠單抗的臨床救治工作。03丨日本專家多次提案未被重視法匹拉韋受到矚目後,日本主要將其用於輕症患者。
  • 7位華人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新晉院士,來看看他們研究什麼
    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院士,此外,中國科學院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外籍院士。 北京科學網微信公眾號報導,6位當選院士的科學家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 海外華人支付寶遠程健康諮詢量大增 抗「疫」一線醫生「英雄返場」
    今天上午,馬雲在微博上再次發聲,請求並呼籲參與過一線抗「疫」的英雄醫生們加入到對海外華人的在線新冠病毒防治諮詢志願服務中來,幫助千萬身處海外的華人渡過難關。馬雲微博截圖與此同時,上述海外華人在線健康諮詢志願者平臺在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covid-19.alibabacloud.com)正式上線,為一線抗疫醫生英雄們開設了志願者報名入口。「在今天的情況下,有家人在國外,心裡都會特別擔憂。
  • 馳援義大利!東航第二架援外抗疫包機運送13名醫療專家、17.3噸抗疫...
    來源:經濟日報3月18日11時26分,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以下簡稱東航)第二架援外抗疫專家組包機MU7041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繼3月12日東航MU787航班運送中國政府向義大利派遣的第一批9名抗疫醫療專家組後,運送第二批中國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
  • 百思不得其解的日本抗疫成果
    從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人數來看,截止5月19日,美國93,439人 英國35,786人,義大利32,330人,法國28,132人,西班牙27,888人,巴西18,859人,而日本只有763人。
  • 美國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李飛飛、鄧中翰等7位華人當選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此次共增選了87名新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其中共有7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包括人工智慧領域著名學者、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選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人總人數達到2309位,外籍院士數量達到28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師獲得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
  • 日本華人巴士女社長的抗疫路:送「鑽石公主號」香港同胞回家,在...
    這是2017年她在福州參加華人春晚時,中國僑聯贈送的,圍巾的背面印有「遠方的惦念」幾個字。「陰性」——3月7日,在家隔離了十多天的劉丹蕻(日本名原田優美)收到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鬆了一口氣。和她一起「出關」的,還有公司十多名大巴司機。2月19日至22日期間,劉丹蕻和她的團隊完成了一項特殊的使命——護送「鑽石公主號」香港同胞回家。
  • 義大利人如何看待中國人?在義大利的華人生活如何?回答讓人意外
    相信聽小編說到義大利,很多小夥伴都是十分熟悉的,義大利近幾年來發展得非常的好,尤其是豐富的自然和旅遊資源,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旅遊,旅遊業隨之發展起來。很多中國遊客往往被加拿大的一些風景、民俗,甚至是美女所吸引,往往會選擇在加拿大定居、生活。那麼,就有很多人有一種疑問「義大利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