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聯社 記者劉夢然
12月25日,金智科技(002090.SZ)持續逾6個月的控制權轉讓計劃宣布終止,而進展不及預期是合作終止的主要原因,關鍵點是合作方齊魯交通自身被整合後,整體交接過程較長。
金智科技董秘李劍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最早是跟齊魯交通達成合作意向,但推進期間對方被山東高速整合吸收,人事發生變動,是導致交易進展擱置的原因。考慮到短期內難以推動實質性的工作,所以公司決定終止此次交易,用新的狀態啟動其他事情。
此次交易對象最初為「山東公路雙雄」之一的齊魯交通集團。根據金智科技在今年6月5日披露的認購協議,齊魯交通擬通過協議受讓方式取得金智集團持有的公司 8085.30 萬股,同時全額認購公司3.86億元定增。交易完成後,齊魯交通將持有金智科技29.99%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山東省國資委將成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然而,僅在一個多月後,今年7月12日,山東高速集團與齊魯交通籌劃聯合重組的消息傳來,併到9月底完成合併,齊魯交通註銷,山東高速集團作為合併後公司繼續存續。據悉,新的山東高速集團由合併前的山東高速集團董事長鄒慶忠出任。
根據約定,齊魯交通戰略合作事項涉及的相關權利義務將由山東高速集團承繼。不過,金智科技董秘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齊魯交通和山東高速的合併中,人事、崗位都有很大的動作,原來負責對接公司業務的人員,可能安排到其他崗位中。
因此,時隔逾6個月後,原協議相關事項的推進已不及預期。由於與山東高速集團的多輪溝通後,預計在短時間內無法落實原協議約定的相關事項,公司最終決定終止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
金智科技主要從事電力設備生產,主營業務圍繞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兩大業務板塊開展,與齊魯交通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等重要應用領域上相契合。
而此次易主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即緩解上市公司負債壓力。2014年,金智科技進入新能源發電領域,由於公司風電場項目融資金額較大,導致負債率居高難下,2017年至2019年合併報表口徑下的資產負債率均在60%以上。而齊魯交通的定增用途也為補充流動資金以 及償還銀行借款,以此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失去山東國資的馳援,公司的負債壓力再次凸顯。金智科技董秘進一步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公司董事會就制定了去槓桿,降負債的目標,通過剝離風險資產和不良資產,降低財務壓力。今年9月,公司將木壘二期風電項目等重資產剝離給了集團,出表後整體負債率已經實現下降。資產剝離會成為未來現金流改善的主要來源,負債率也有望大幅下降,更好聚焦主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