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家長認不出霰粒腫, 錯當針眼治你家娃就要留疤了

2020-12-18 鮮果健康

什麼叫麥粒腫?

麥粒腫又稱針眼、瞼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麥粒腫分為內麥粒腫和外麥粒腫兩型:

外麥粒腫

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初起瞼緣部呈局限性充血腫脹,2~3日後形成硬結,脹疼和壓痛明顯,以後硬結逐漸軟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黃色膿皰,穿破排膿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發燒等全身症狀。

內麥粒腫

為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其臨床症狀不如外麥粒腫來得猛烈,因為處於發炎狀態的瞼板腺被牢固的瞼板組織所包圍,在充血的瞼結膜表面常隱約露出黃色膿塊,可能自行穿破排膿於結膜囊內。

瞼板腺開口處可有輕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瞼腺管通排出膿液,少數亦有從皮膚而穿破排膿,如果瞼板未能穿破,同時致病的毒性又強烈,則炎症擴大,侵犯整個瞼板組織,形成眼瞼膿腫。

誘發""針眼""的原因有三:

1.眼睛過度勞累,使眼睛四周的眼輪肌收縮,而把腺體開日堵塞。

2.用不乾淨的手去揉擦眼睛,使細菌自腺體開口處跑進去。

3.與食物有關的過敏,如有些人嗜食海鮮、巧克力等等而引起過敏並產生針眼。

治療:

1.口服抗生素或類固醇眼藥水點眼

2.熱敷:煮一個水煮蛋,用毛巾包裹敷10~15分鐘,每天三至四次(水煮蛋較易保溫),熱敷是一種治療預防麥粒腫最佳的方法。

霰粒腫的定義

霰粒腫是因瞼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瀦留的基礎上而形成的瞼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腫。又稱瞼板腺囊腫。是一種常見病,兒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該病進展緩慢,可反覆發生。

可在眼瞼上可觸及堅硬腫塊,但無疼痛,表麵皮膚隆起。該病有復發傾向時,需與瞼板腺癌相鑑別。

治療:

1.若霰粒腫很小且無症狀,則不需治療。若霰粒腫很大,則可能使眼睛變形引起視力模糊。

2.治療方式可採用以下一種或合併兩種以上的方法:

a.抗生素或類固醇眼藥水點眼,或局部病灶注射類固醇藥物。

b.熱敷;以幹淨的毛巾浸在熱水中(約攝氏五十至六十度)梢微擰乾後,敷在眼皮上(要閉著眼睛)五至十分鐘,每天三至四次。熱敷之目的在使被堵塞的腺體開口打開,讓化膿物排除。

c.按摩擠壓腫塊部位,使腺體分泌物排擠出來。

d.手術切開排膿或將腫塊切除。但記得不要自己隨便以未經消毒的針去挑,以免細菌感染。

經常長霰粒腫該如何預防?

一般而言,這種情形與個人體質有關,如皮膚特別油膩的人就比較容易引起。但若是霰粒腫一直在同一部位復發,而病灶區的睫毛也脫落的話,則要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確定是否為惡性腫瘤。

預防方法有:

1.平常多注意眼睛清潔。

2.不要使眼睛過度疲勞。

3.視力不良須配戴合適的眼鏡,以免常用力眨眼睛,使腺體開口逐漸被分泌物堵住。

4.眼皮發炎時,少吃油膩食物,尤其是花生,因為會使眼瞼的分泌物更多。

麥粒腫VS霰粒腫

在門診,經常有家長把麥粒腫和霰粒腫混為一談。麥粒腫俗稱「針眼」、「偷針眼」,是眼瞼腺體及睫毛毛囊皮脂腺的急性化膿炎症,特點是紅、腫、痛。而霰粒腫,則是瞼板腺囊腫,是一種炎性肉芽腫。

一、外麥粒腫與霰粒腫較容易鑑別

診斷:

1、發病時間短,一般幾天,眼瞼皮膚局部紅腫,壓之有硬結及壓痛,一般位於睫毛根部,由於疼痛寶寶一般拒絕觸摸或觸摸後哭鬧。

2、輕者可自行消退或在三至五日有膿腫成熟,皮膚面呈現黃色膿頭,膿腫破潰排除後疼痛立即緩解,紅腫也逐漸消退。

3、較重病例可發展為眼瞼蜂窩組織炎並伴有耳前淋巴結腫大和壓痛。

而霰粒腫主要表現為無痛性包塊,發病時間也較長,幾周到幾個月不等。因為霰粒腫為包裹性的肉芽腫,一般點藥效果並不好,所以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針眼」點藥不見效,一定要想到會不會是霰粒腫,儘快專科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二、內麥粒腫與霰粒腫不易鑑別

診斷:

1、症狀大致與外麥粒腫相同,由於瞼板腺位於緻密的纖維組織內,故疼痛較劇。

2、早期瞼結膜充血,數日後在結膜面出現黃色膿頭。

3、如炎症未能控制,炎症擴散可形成眼瞼膿腫或眼瞼蜂窩組織炎。治療:同外麥粒腫,膿腫形成後應自瞼結膜面做與瞼緣垂直的切口排膿。

4、待紅腫逐漸好轉,有些腫塊可以完全消退吸收、痊癒;有些則會在眼皮內形成無痛性的小包塊,此時就轉化為霰粒腫了,需要由醫生檢查,把握手術時機,以防包塊進一步向皮膚破潰,形成瘢痕。

相關焦點

  • 眼瞼上長包可不都是「針眼」 麥粒腫還是霰粒腫得分清楚治
    炎炎夏日,有些人一覺睡醒後發現眼皮上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的隆起,便以為自己長了「針眼」。等到了醫院,醫生說那不是「針眼」,而是霰粒腫,「針眼」的真正名稱叫做麥粒腫。那麼究竟什麼是霰粒腫、什麼是麥粒腫?霰粒腫又稱瞼板腺囊腫,是瞼板腺的特發性慢性肉芽腫性炎症。霰粒腫是瞼板腺分泌堵塞引起的無菌性慢性炎症。麥粒腫會出現眼瞼紅腫、疼痛、出現硬結及膿點等急性炎症表現,膿點可破潰出膿。霰粒腫初期多無明顯症狀,眼瞼可觸及一個或多個圓形韌性腫塊,不紅不痛,眼瞼皮膚可隆起。
  • 眼瞼上長包可不都是「針眼」麥粒腫還是霰粒腫得分清楚治
    炎炎夏日,有些人一覺睡醒後發現眼皮上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的隆起,便以為自己長了「針眼」。等到了醫院,醫生說那不是「針眼」,而是霰粒腫,「針眼」的真正名稱叫做麥粒腫。那麼究竟什麼是霰粒腫、什麼是麥粒腫?霰粒腫又稱瞼板腺囊腫,是瞼板腺的特發性慢性肉芽腫性炎症。霰粒腫是瞼板腺分泌堵塞引起的無菌性慢性炎症。麥粒腫會出現眼瞼紅腫、疼痛、出現硬結及膿點等急性炎症表現,膿點可破潰出膿。霰粒腫初期多無明顯症狀,眼瞼可觸及一個或多個圓形韌性腫塊,不紅不痛,眼瞼皮膚可隆起。
  • 紋眼線後容易長「針眼」?霰粒腫如何治療?
    紋眼線後容易長「針眼」?霰粒腫如何治療?),這是最好的結局,也是大家和尤其患兒家長們最願意看到和希望的結局(因為家長們都比較排斥和恐懼全麻手術)。
  • 關於小兒針眼,怎麼治?又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呢?
    所以要是您孩子反覆發作針眼,但症狀不是很重,您可能真得好好想想孩子是不是脾胃出了問題。這樣的孩子大多都會針眼屢發,或針眼紅腫不甚,經久難消;或見面色無華,神倦乏力,小兒偏食,納呆便結;舌淡,苔薄白,脈細數。如果孩子脾胃虛弱比較嚴重的話,最好的方子應該是四君子湯。這是一種補益劑,具有補氣,益氣健脾之功效。
  • 如何分辨麥粒腫和霰粒腫
    孩子疾病很多,很多家長都不會分辨麥粒腫和霰粒腫,可是寶寶霰粒腫的症狀是什麼呢?家長該如何分辨的呢?那麼,下面來看看關於霰粒腫知識吧。   最近,兩歲的奇奇右眼微腫,經仔細查看,下眼皮上竟有一粒「針眼」一樣的疙瘩。因為孩子太小,家長在家給孩子熱毛巾敷眼。誰知一周後,腫塊長到毛豆大, 還開始化膿。到醫院一查,原來是霰粒腫繼發感染。
  • 眼皮長包都是「針眼」嗎
    2020-06-17 14:32圖文來源:北京日報 炎炎夏日,有些人一覺睡醒後發現眼皮上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的隆起,便以為自己長了「針眼」。等到了醫院,醫生說那不是「針眼」,而是霰粒腫,「針眼」的真正名稱叫做麥粒腫。
  • 輕視小小「霰粒腫」,麻煩大了
    &nbsp&nbsp&nbsp&nbsp輕視小小「霰粒腫」,麻煩大了&nbsp&nbsp&nbsp&nbsp醫生提醒眼睛上的霰粒腫和麥粒腫病雖小均需及時治&
  • 孩子下眼瞼長出個小疙瘩 越長越大竟是霰粒腫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葉芷蔚 通訊員 彭欽平) 孩子下眼瞼長出個小疙瘩,家長誤以為是「針眼」沒有就醫。
  • 如何分辨麥粒腫和霰粒腫(2)
    如何分辨麥粒腫和霰粒腫(2)時間:2015-01-30 19:50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一些家長擔心手術治療會留疤痕,影響孩子日後生活,甚至認為眼睛會慢慢消腫而久拖不治,結果導致病情加重。
  • 3歲娃長個針眼,要做全麻手術?醫生:拖久了,可能「破相」
    雖然JOJO也沒喊疼,但我不放心,還是帶去醫院做了檢查。沒想到,醫生跟我說——「這是霰粒腫,已經很大了。如果鼓包繼續變大,有可能潰爛長出肉芽,那就要手術。」■霰粒腫?是「長針眼」吧?這都要手術?看著我猶豫不定,醫生沒再多說,只是開了些眼藥水,叮囑我們回去後一日三次熱敷眼睛。
  • 霰粒腫和麥粒腫很常見,都可以熱敷緩解,但家長需了解眼睛小包塊的更多可能.
    童爸匯總的關於霰粒腫和麥粒腫的科普文章。最後修訂:2020.2.4。關鍵詞:霰粒腫、麥粒腫、瞼板腺、瞼腺炎、針眼。綜述:如何區分麥粒腫和霰粒腫?簡單來說,如果是忽然出現而且疼痛的,往往是麥粒腫,而偷偷長起來而且並不怎麼痛的,多是霰粒腫。
  • 剖腹產怕留疤?經驗媽媽:抓住這4個護理重點,就是留疤也認了!
    這時候不建議產婦吃太硬的、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而應該先吃一些流質食物,緩解腸胃壓力,然後再慢慢過渡到普通食物。另外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傷口順利癒合,孕婦儘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和高脂肪、太過油膩的食物,而應該在保持口味清淡的基礎上,適當吃一些溫補食物,像紅棗、紅糖之類的食物,另外也要吃含有豐富蛋白質的容易吸收的食物,補充元氣。
  • 看了不該看的長針眼?關於針眼,得搞清楚這些
    眼邊長了小紅痘,總會被長輩們說 長針眼了,是不是去看了不該看的東西,其實,這只是之前的一個說法,關於針眼,並不是去偷看了什麼。 眼瞼容易受到塵埃、微小生物、或一些化學物質的傷害,發生炎症反應,加上不注意衛生,飲食過於辛辣、睡眠不足等 就特別容易得針眼。 針眼,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瞼腺炎,也叫做麥粒腫,是眼科常見的疾病,一般很少出現併發症。如果是細菌侵襲到睫毛根部的一些腺體,叫外瞼腺炎,如果是侵襲了眼瞼的瞼板腺,叫內瞼腺炎。
  • 傳說中的「針眼」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眼瞼突然出現一個紅色疼痛小腫塊的經歷?每當這時候,家裡的長輩就會說,「長針眼啦,是不是偷看了什麼不該看的東西呀?」但是,我們往往並沒有去偷看些什麼。那麼,傳說中的「針眼」到底是什麼?它又是由什麼引起的呢? 「針眼」的由來最早可見於《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中,「人有眼內眥頭忽結成皰,三五日便生成濃汁,世呼為偷針。」
  • 針眼怎麼治最快 三個原因導致針眼
    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針眼的情況,那麼對於這種情況,大家有多少的了解呢?針眼怎麼治最快呢?哪些原因導致針眼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針眼怎麼治最快1、在針眼還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用熱毛巾進行熱敷,但是溫度一定不要太高,這樣會很容易引起燙傷的,每天可以進行三次的敷眼睛,也可以用蒸汽來進行燻眼睛,這樣比用毛巾更衛生一點。2、還可以用眼藥水進行滴眼的治療,可以同時服用抗生素,防止一些感染的問題出現,希望大家能夠注意一下。
  • 寶寶和霰粒腫麥粒腫的鬥爭!
    後來又換了個地方看看,說是要長「針眼」也就是「麥粒腫」。說是內火大,攻眼睛了,開了下火的藥,吃了四天沒見好。去了市裡醫院眼科檢查,醫生說「霰粒腫」,寶寶太小不能做手術,況且她長得這個也不大可以保守治療,給開了左氧氟沙星,建議熱敷。回家後每天熱敷,寶寶也不配合。不停在網上搜索關於「霰粒腫」的帖子,看到好幾次提到青島父女兒童醫院自己配製的藥膏「湧泉貼」專制霰粒腫。
  • 麥粒腫和針眼、鬥雞眼和內斜視,該如何區分和應對?
    但寶寶的眼睛又時常會出點小狀況,缺乏經驗的媽媽常常會把「針眼」(麥粒腫)等同於霰粒腫,把嬰兒的鬥雞眼等同於內斜視。到底該怎麼區分和治療?麥粒腫(針眼)生了「針眼」的寶寶通常會鬧,讓媽媽看在眼裡煩在心裡。民間各種偏方煞是熱鬧,用針刺破膿包,躲在門後看針眼等。
  • 孩子皮膚破損怎麼樣才能不留疤?
    孩子天性愛玩愛鬧,時不時跌倒或者碰到哪裡都免不了受傷,兩歲以下的小寶寶更總是莫名其妙喜歡用指甲扣自己臉或者鼻子等地方,留下小小的疤痕。怎樣做才能儘量不留疤成了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發現孩子皮膚破損後應儘快採取一些措施,以達到儘量不留疤的目的。
  • 吃火鍋又不卸妝,小心針眼找上你!當心感染!
    一名30多歲女生右眼皮冒出針眼,又腫又痛,就醫時,上眼皮還殘存著睫毛膏、炭筆痕跡,她自訴,兩三天前畫了眼妝,當晚太晚回家,懶得卸妝,直接睡覺,隔天又跟同事一起吃麻辣火鍋,沒想到,針眼就來得又急又快。愛漂亮就不能偷懶!
  • 深圳林順潮眼科:針眼如何解決?不同類型針眼的治療方法不同
    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沒了痘痘感覺整個人容光煥發,有了痘痘感覺就像是被毀了容。但是有一種痘痘同樣是出現在臉上,長在眼周圍,卻擠不得,因為它不是痘,而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針眼」,雖然它的長相與痘痘有些相似,都會起紅腫、膿包,但是它的成因卻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