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乾貨」《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到底什麼專業工資最高?

2020-08-27 菜鳥無憂求職小菜老師


2020年7月9日,《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正式發布,該書追蹤了並統計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薪資收入、就業滿意度等多項數據,以期展示整體就業大環境的變化。本文選取了重點數據,並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01丨整體數據

1)平均月收入總體提升


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


2019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


2)本科畢業生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薪資較高


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


3)高職/專科畢業生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薪資較高


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4)讀研比例進一步提升


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


5)專升本比例進一步提升


高職/專科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


6)讀研帶來明顯收入提升


學歷提升帶來的教育回報隨著時間延長而顯現。


2014屆本科生畢業五年內獲得研究生學歷人群月收入(10408元)明顯高於未讀研人群(9683元),其就業滿意度(獲得研究生學歷人群:79%,未讀研人群:73%)也明顯更高。


7)珠三角地區人才吸引力較強,東北、中原地區人才吸引力較弱


2019屆大學畢業生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佔比(本科:25.8%,高職:22.9%)最高,其次是珠三角地區(本科:21.0%,高職:20.4%)。


結合各地區本科院校畢業生實際佔比和2019屆在本地區就業畢業生佔比來看,珠三角地區人才的吸引力較強,其次是長三角地區。而東北地區、中原地區人才吸引力較弱。


8)「新一線」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杭州就業滿意度穩居「新一線」城市第一


本科畢業生選擇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22%上升到2019屆的26%,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26%下降至2019屆的20%;高職畢業生選擇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17%上升到2019屆的23%,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19%下降至2019屆的15%。


另外,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籍佔比從2015屆的28%上升到2019屆的38%,與一線城市(平均68%)差距在逐漸縮小。在主要的「新一線」城市中,在杭州就業的2017~2019屆外省籍本科畢業生佔比最高,其次為天津、蘇州,均超過一線城市中的廣州。


02丨分行業解讀

1)人文社科類

①收入最高:外國語言文學類

②滿意度最高:教育學類(含師範類)

③專業與職業相關度:教育學類(含師範類)

④教育行業是人文畢業生就業主要方向

2019屆本科畢業生人數較多的人文專業類中,外國語言文學類以5336元位居月收入榜首,其次是設計學類(5137元)和中國語言文學類(5050元)。就業滿意度方面,教育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的就業滿意度最高,均為73%。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方面,教育學類專業同樣高居榜首,將近九成畢業生(89%)能夠學以致用。儘管月收入並不搶眼,但教育學類畢業生就業質量綜合較高,可見收入多少並非決定就業質量的唯一因素。從數據來看,教育行業是人文類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或許與近年來教育行業不斷發展,專業人才需求極速上升有關。註:本文中「人文」包括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2)理工類

①收入最高:計算機類

②就業滿意度:數學類

③專業與職業相關度:計算機類

畢業生人數較多的10個理工專業類中,計算機類專業就業質量綜合較高,月收入(6858元)、就業滿意度(71%)、工作與專業相關度(77%)均位居各項指標榜的前三位。在就業方面,除了IT行業等計算機類畢業生「理所當然」的就業去向外,教育業也吸引了不少計算機專業人才,隨著在線教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行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或將持續增長。


電子信息類和自動化類專業月收入也較高,分別為6145元和5899元。數學類則位居就業滿意度之首(76%)。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比例最高的是土木類,為88%。


從數據中不難發現,伴隨人工智慧、5G通信等高新技術迅速發展,IT、網際網路相關專業人才需求旺盛,相關工作收入與滿意度也普遍較高。註:本文中「理工」包括理學、工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3)商科

①收入最高:金融學類

②工作滿意度: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再來看2019屆本科生中畢業生規模較大的商科專業類。金融學類專業在月收入(5638元)和就業滿意度(67%)方面優勢明顯。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的整體就業質量較高,月收入(5625元)、就業滿意度(68%)、工作與專業相關度(78%)排名均靠前。金融人員、財務/審計/稅務/統計人員是商科類專業畢業生從事較多的工作崗位。註:本文中「商科」包括經濟學、管理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03丨其他要點和詳細數據

大學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

本科生國內讀研的比例明顯上升,從2015屆的13.5%上升到了2019屆的15.2%;同時準備考研的畢業生從2015屆的2.1%上升到了2019屆的4.5%;讀研比例的上升導致畢業後直接工作(受僱工作、自主創業)的比例有相應的變化,從2015屆的77.3%下降至2019屆73.5%。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比例從2015屆的86.4%下降至2019屆的83.7%。待就業畢業生五年持穩。


「新一線」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

湧入「新一線」城市就業外省籍本科生佔比增加

本科畢業生選擇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22%上升到2019屆的26%,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26%下降至2019屆的20%;高職畢業生選擇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17%上升到2019屆的23%,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19%下降至2019屆的15%。另外,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籍佔比從2015屆的28%上升到2019屆的38%,與一線城市(平均68%)差距在逐漸縮小。在主要的「新一線」城市中,在杭州就業的2017~2019屆外省籍本科畢業生佔比最高,其次為天津、蘇州,均超過一線城市中的廣州。「新一線」城市就業機會多、生活成本相對一線城市較低、更易落戶等優勢對本地和外地人才均有強大的吸引力,正不斷追趕以往在人才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的一線城市。

教育業是人才需求增長熱門行業,

基礎教育及教輔培訓機構為就業增長點

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最大的行業類是「教育業」(就業比例:15.9%),同時與2017屆相比增幅也較高,為8.2%。具體來看,在「教育業」的就業增長主要是「民辦中小學及教輔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7.6%)、「公辦中小學教育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6.1%)的需求增長,較2017屆增幅分別為20.6%、7%。其他就業比例較大且增長較多的行業類還有建築業(2019屆就業比例:8.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9屆就業比例:8.9%),各類專業設計與諮詢服務業(2019屆就業比例:5.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019屆就業比例:4.6%),人才需求分別較2017屆增長6%、4.7%、7.4%、18%。


數位化人才需求增長不斷釋放

近年來畢業生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就業的比例持續升高,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任職於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比例(8.9%)僅次於教育業(15.9%)。從職業來看,畢業生從事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6%)、計算機與數據處理(5.7%)類職業的比例較高。在就業區域方面,泛珠江三角洲、泛長江三角洲、泛渤海灣三大區域經濟體是數位化人才的主要就業地。2019屆從事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和計算機與數據處理類職業的本科生中,在這三大區域經濟體就業的比例分別為29.7%、27.5%、19.0%。在就業城市類型方面,有74%的數位化人才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就業。

教育、網際網路相關職業社會需求明顯較多,

金融相關職業社會需求明顯減少

2019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最多的職業類是「中小學教育」(10.1%),其後是「財務/審計/稅務/統計」(7.7%)、「行政/後勤」(6.9%)、「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6.0%)等。在2019屆本科畢業生從事的10大職業類中,與2017屆相比,人才需求增幅較大的是「建築工程」「中小學教育」「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分別增長了11.3%、6.3%、5.3%;人才需求降幅較大的是「金融(銀行/基金/證券/期貨/理財)」「醫療保健/緊急救助」「媒體/出版」,分別下降了18.6%、10.5%、9.5%。2019屆高職畢業生半年後就業最多的職業類是「銷售」(9.8%),其後是「建築工程」(7.8%)、「財務/審計/稅務/統計」(7.7%)、「行政/後勤」(7.1%)、「醫療保健/緊急救助」(6.6%)、「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4.5%)等。在2019屆高職畢業生從事的10大職業類中,與2017屆相比,人才需求增幅較大的是「餐飲/娛樂」「銷售」「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分別增長了23.1%、10.1%、7.1%。人才需求降幅較大的是「金融(銀行/基金/證券/期貨/理財)」「財務/審計/稅務/統計」「美術/設計/創意」,分別下降了34%、14.4%、14.3%。


民企是僱用大學生的主力軍,

是支撐就業的中堅力量

2019屆本科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53%)最高,其次是國有企業、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均為20%)。2019屆高職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68%)最高,其後是國有企業(16%)、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10%)。民企是僱用大學畢業生的主力軍,民營經濟帶動就業增長。



2019屆本科、高職生月收入分別

為5440元、4295元,

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與城鎮居民收入相比,2019屆畢業生月收入明顯高於城鎮居民2019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530元)。



從畢業生工作三年和工作五年的薪資水平來看,2014屆本科生工作五年的月收入進一步提升至9841元,與同屆畢業時(3773元)相比漲幅達到161%;2014屆高職生工作五年的月收入進一步提升至7788元,與同屆畢業時(3200元)相比漲幅達到143%。


從畢業生半年後在各經濟區域就業的月收入來看,長三角和珠三角月收入優勢明顯。在長三角、珠三角就業的2019屆本科生月收入分別為6088元、6046元,高職生月收入分別為4770元、4535元。另外,從畢業中期薪資來看,在長三角、珠三角就業的2014屆本科生工作五年後月收入分別為11435元、11345元,在長三角、珠三角就業的2016屆高職生工作三年後月收入分別為6974元、6805元。2019屆畢業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本科生月收入為6851元,高於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本科畢業生月收入(5429元)1422元;2019屆畢業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高職生月收入為5313元,高於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高職畢業生月收入(4412元)901元。


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收入最高的學科門類是工學(5809元),最低的是歷史學(4592元)。2019屆高職畢業生月收入最高的專業大類是交通運輸大類(5043元),最低的是醫藥衛生大類(3803元)。其中,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無論是本科還是高職,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薪資均較高。


相關焦點

  • 2020兩大就業報告:IT行業最受歡迎,十大熱門就業專業在這裡
    而對於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可謂是難於上青天。近日,58同城發布了《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以刻畫今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這份報告涵蓋了諸多內容,包括就業的行業,薪資,居住,交通等等,用數據勾勒出了今年「與眾不同」的就業藍圖。
  • 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哪個專業最好就業?工資最高?
    近日,《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該書追蹤並統計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薪資收入、就業滿意度等多項數據。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一步錯,步步錯。 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讓你家擁有正確的選擇。
  • 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丨哪個專業最好就業?哪個專業工資最高?
    近日,《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該書追蹤並統計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薪資收入、就業滿意度等多項數據,以期展示整體就業大環境的變化。小編選取了重點數據,並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解讀,一起來看。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這幾個專業就業薪資最高!
    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受疫情影響,就業任務很重。我猜你肯定想知道大學生就業率總體情況如何?一起看看吧!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於7月發布,針對2019屆畢業生畢業工資水平、工作地選擇和紅綠牌專業等方面,報告通過相關數據,呈現了當下畢業生的工作現狀。
  • 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IT行業好就業,工資高
    據教育部公開數據,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長40萬,達到874萬。畢業生數量攀升,而受疫情影響,大批企業放慢了招聘步伐,甚至裁員。2020年,不管你是應屆畢業生還是打算轉行的職場新人,都會面臨著「僧多粥少」的困局。2020就業難,難於上青天。那麼,這次「就業大考」都有哪些難點呢?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哪些專業更「吃香」?
    我們經常說好專業好就業那怎樣才能稱作是「好專業」呢?評判標準肯定包含了就業前景和薪資待遇那麼202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又如何?一、2020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今年由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針對畢業半年後、三年後、五年後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進行了調查分析,報告結論如下:1.畢業生起薪上漲
  • 本科大學生就業,月收入最高的4個專業!2020年填報志願參考
    導語:本科大學生就業,月收入最高的4個專業!2020年填報志願參考在每年高考之後,填報志願成了家長和考生的重頭戲,除了關注學校之外,很多人最關心的還是專業。如果要考慮未來的就業,最直觀的也就是看畢業生的工資水平了。至於本科畢業生的工資水平,在平時我們很難作出直觀判斷,有的雖然在學校學的是同一專業,但因為畢業後所應聘企業、地域的差別,以及個人情商與智商的差異等,很難統一定性某個專業的就業工資水平。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本科生就業創業收入問題
    最近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給出了我們中國各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一2015~2019年本科生收入對比這是2015年到2019年大學生的畢業生月收入的變化情況。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二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這些「紅牌專業」要注意,謹慎報考!
    隨著高考結束,選擇專業準備填報志願成為多數考生和其家長頭疼的一件大事。因為大學專業與你未來的工作、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多人就因為選填專業時出現錯誤,如果在大學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學習此專業,想要換專業的話是非常困難的。
  • 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月薪最高
    7日,專門為中國各高校提供就業能力評估報告的第三方教育諮詢機構———麥可思公布了《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顯示,在十大本科專業中,財務管理專業就業率最高,達95.3%;法學專業繼續墊底,就業率僅為87.9%。就專業「錢」途而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吸金能力最強,2015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的平均月薪為4978元。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薪資最高的大學專業是哪些?
    小編寄語 2020年度的高考算是結束了,放鬆撒歡過後的同學和同學家長估計又得開始忙志願填報,開始擇校擇專業了。剛好《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今日發布了,分享給大家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選擇專業會有幫助。
  • 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哪些專業最吃香,畢業生期望薪資是...
    近期,智聯招聘發布了一份《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儘管薪酬福利仍是畢業生求職時最看重的因素(佔比60.2%),但63%的求職大學生將順利就業當作第一要務,可以接受實際薪資不如預期,另有28.4%的畢業生表示薪資不理想會選擇繼續尋找。 2020年哪些專業最吃香 最受企業歡迎的高薪專業都有哪些?
  • 好就業,工資高的大學專業排名,你的專業上榜了嗎?
    好就業,工資高的大學專業排名,你的專業上榜了嗎?  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呢?是專業的就業率?月收入是多少?就業人數多少?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高校畢業生高達834萬人,2020年高校畢業生為874萬人。
  • 熱議2020年秋招大學生薪酬比拼疫情期間工資最高的是這個專業
    金秋已至,又到了每年的招聘旺季談到2020就繞不開疫情對就業形勢的強烈衝擊那麼今年大學生就業情況到底如何?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一份《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
  • 2020年秋招大學生薪酬大比拼!疫情期間工資最高的竟是
    金秋已至,又到了每年的招聘旺季談到2020就繞不開疫情對就業形勢的強烈衝擊那麼今年大學生就業情況到底如何?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一份《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一、2020屆大學生平均起薪二、2019屆畢業生薪資排行三、2020
  •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率、收入、幸福感哪些專業最高?
    2018年6月11日,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公布了一系列17屆畢業生畢業後半年的數據。1專業就業率評價一個專業就必須對其畢業生的就業結果、就業質量進行客觀評判,專業就業率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指標條件。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解讀:六大賺錢專業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月收入最高的6個本科專業,集中在工學、經濟學、管理學和理學這幾個學科門類,一起跟著小編看看吧:①計算機類計算機專業熱度高居不下,隨著開設計算機專業學校越來越多眼看著周圍親戚的孩子選擇計算機專業的一個一個又一個···根據查到的資料顯示,14年計算機專業在校生人數有27萬,佔理工科在校生總數的14.6%,加上信息技術相關專業的在校生達到63萬人。也就是說,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數量佔全國所有理工科學生總數的1/3。這樣勢必導致計算機學科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 哪個專業最好就業?哪個專業工資最高?
    近日,《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該書追蹤了並統計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薪資收入、就業滿意度等多項數據,以期展示整體就業大環境的變化。 本文選取了重點數據,並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解讀,快和包sir 一起來看。
  • 2015《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由麥可思研究院連續第七年度發布《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廢話不說,先上大圖! 2015年本科就業黃牌專業包括,體育教育、動畫、英語等。綠牌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2015年本科綠牌專業有建築學、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等專業。
  • 2020年各類專業就業收入報告出爐,教育類滿意度最高
    大學生就業一直是社會熱門話題,每年的兩會都會釋放出不少與就業密切相關的信息。哪些專業就業形勢看好?哪些行業最有發展前景?近日,《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該書追蹤並統計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薪資收入、就業滿意度等多項數據,以期展示整體就業大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