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太人的五旬節和基督徒的五旬節意義有何不同?
基督教一年一度的五旬節即將來到,基督徒們在這段期間往往都非常努力的禱告,祈求預備被聖靈充滿,相信上帝的猶太民族他們同樣過五旬節,不過這兩者有什麼意義的不同呢?今年5月14日傍晚至15日日落是猶太民族一年一度的五旬節,猶太教徒在耶路撒冷的「哭牆」誦經禱告 。
-
教會牧者談:資深教牧如何培養新進同工?
牧者是非常艱巨的服侍,特別對剛剛新進的人員,很多的牧者認為這工作比他們當初想像的還要困難得多,如沒有一位好的牧者來培育及鼓勵他們,新進人員的離開率會很高。那麼,對於資深牧者來說,如何培養新進同工呢?《教牧分享》雜誌2013年9月刊就此專門訪問了四位牧師。
-
石家莊藁城一鄉鎮教會牧者:請為我們禱告
1月13日,福音時報同工在跟石家莊藁城一基層教會牧者交流時,對方如此請求。據這位牧者介紹,她所在鎮的教會自元旦起暫停了聚會,牧者通過微信群牧養信徒。由於教堂(有網絡)關閉,牧者家裡沒有安裝網絡,沒有進行網絡直播牧養。該鎮目前還沒有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但因為挨著疫情高風險區,他們已經做了三次核酸檢測。
-
教會牧者談:如何用小組使信徒生命快速成長?
日前,筆者正好參加了一個城市新興教會的「生日會」,為了表達對上帝的感恩帶領,教會精心準備了周年慶典。活動通過詩歌、舞蹈、幽默視頻、感人見證、話劇等形式帶著大家一同回顧了過去幾年來自教會創立年到現在神在教會的奇妙作為,牧師激動之餘不斷告白「這時代,神要做新事」。
-
周賢正大主教:思考「牧者」與「神學教育」
談「神學教育」與「牧者」,他說:約翰福音中,提到「牧者」的地方太多了,提到「牧者」與羊群的有關經文,雖然不多,但凡出現的地方,非常重要。約翰福音中提到「牧者」,最直接的就是最後一章,再次深思一下,在加利利海邊,耶穌為門徒準備了早餐。在那種場景中,回顧門徒初期蒙召的時,耶穌說,我要使你們的人如得魚。
-
北京有牧者談神學教育:神本主義與人本主義要平衡
神學教育對於教會的發展意義深遠重大。北京一家庭教會的牧者喜樂牧師有著多年神學教育和培訓的經驗,日前,基督時報的同工邀請他分享了自己對於神學教育的一些感受與觀點。
-
從「信徒皆祭司」談教會治理
這不僅改變了人們對教會的認識,也在當時的歷史處境中,大大地改變了教會的具體形態。當前中國家庭教會正處在神學、牧養及治理的轉型和成型期。適逢紀念宗教改革五百周年,本刊重提「信徒皆祭司」的教義,邀請了幾位牧者同工一起來探討此教義與教會治理的關係。既澄清了某些基本原理,也實際觸及了一些跟治理實踐相關的具體問題,並結合中國家庭教會的特徵和處境,給出一些應用性的思考和建議。
-
五旬節是「天門打開」的日子
第一個五旬節那天,有三千人受洗,教會從那日開始在地上出現。五旬節是天門打開的日子,神渴望打開在我們上面的天門,然後傾倒祂的祝福來滿足我們一切的需要!而神在五旬節的賜福有三個層次:一、慶祝初熟節感恩神在物質上豐富的供應以色列迦南地在逾越節時期是收割大麥,百姓將初熟的大麥獻禾捆為搖祭給耶和華;自逾越節的第二天算起50天 (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7x7=49 + 1),而此時正是收割小麥的時候,即七七節莊稼初熟,再次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
-
關於中國家庭教會牧師及全職同工工資聖經準則
關於中國家庭教會牧師及全職同工工資聖經準則 大陸教會在牧者工資方面冷酷,不負責任,與香港,臺灣,新加坡,澳門的教會不一樣,是因為中國大陸教會了解真理,堅持真理,討神喜悅嗎這種做法導致許多青年牧者因家用需要的壓力而流失,大量牧者為家用擔心,主要時間精力被兼職佔用,無法專心服侍,講臺軟弱無力,形成惡性循環,而不兼職的牧者,吃不飽,穿不暖,沒錢交房租,沒錢孝敬父母,沒錢養育兒女,活在極度窮苦中,還有不少苛刻的會眾,自己在奉獻上一根小指頭都不肯動一下,卻要求處於困難重重,危機四伏的牧師去挑一千斤,不能負荷的重擔,並且對牧者的經濟痛苦麻木不仁,態度言語殘酷。
-
崇一堂1.31發一周代禱事項:為教會牧者守望、為顧牧師禱告
1月31日,杭州崇一堂微信公眾平臺發出一周代禱事項,其中第二項和第三項分別是為教會牧者守望代禱、為顧約瑟牧師禱告。為教會牧者守望代禱:1)求主保守每一位牧者起初那顆奉獻委身愛主的心,不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忠心跟隨大牧者主耶穌基督;2)祝福牧者在個人靈修中領受主的話,在生活、服事各方面都順服主的話;保守他們的心懷意念在聖靈的同在中更新隨主!
-
牧者談:基督教心理學課程體驗心得
文 | 小斌 筆者深受改革宗神學影響,非常喜歡林慈信牧師的神學課程,林牧師曾經評價心理學一出生就是為了反對基督教,因此也筆者非常反感心理學,反對在教會應用心理學來輔導弟兄姐妹。對一些傳道人引用心理學講道更是嗤之以鼻,認為那是對正統基督教的背叛。然而無巧不成書,我全職的這些年,對我支持最多的偏偏是一位心理學老師。
-
牧者心靈保衛戰
》,腦海中浮現一位又一位我自小至今接觸過的牧者臉龐。我想到1956~1974年間,為我施行嬰兒洗禮和堅振禮、在我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奠定我信仰根基的臺灣臺南太平境長老教會牧者,以及我在讀國中和高中時,輔導及牧養我的那些當時被稱為哥哥、姊姊的全職校園團契同工們。
-
牧者不可率獸食人
經上說,你們這些祭司只顧餵養自己的肚腹,吃羊肉,穿羊毛,卻不餵養我的羊;又說,他們做牧人,只知餵養自己,無所懼怕,是沒有雨的雲,是不結果的樹;又有一處經文說,那些先知祭司不教導他的百姓,不告訴他們神的律法,使他們無知無識的滅亡。這些都是神眼中極其厭惡憎恨的。這也像是管理葡萄園的惡僕人,也是那個懶惰愚蠢的僕人,給他一千銀子,卻不會打理埋在地底下。沒有責任感,沒有能力,只顧自己。
-
北京傳道人談:中國神學畢業生面臨的三大挑戰
神學生是教會將來的牧者或傳道人,所以要好好裝備。如今中國教會年輕的神學生稀缺,雖然有不少人上神學院,但是畢業後留在教會服事的人並不多,流失率很大。近日,基督時報網站同工在與一位剛畢業的神學生姚弟兄交流時了解到中國神學畢業生面臨的三大挑戰。
-
【快訊】中國家庭教會老前輩林獻羔榮歸天家:一個時代的結束
8月3日下午2時,神的老僕人、中國家庭教會老前輩林獻羔在廣州安息主懷,榮歸天家,享年89周歲。林獻羔是中國家庭教會上一代的重要領袖之一。上個世紀,在信仰環境十分艱難中湧出王明道、袁相忱、以巴弗、謝默善、楊心斐等一代上帝忠心的僕人,他們都曾為主坐監牢多年。這些老僕人們先後安息主懷,林獻羔昨日也榮歸天家,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
期刊第二十四期:興起下一代牧者
「是教會,而非神學院產生牧師」,當你了解九標誌事工足夠長久,你會常常聽到這句話。接著他給每個立志於此項事奉的牧者和教會一些實際的建議,無論他們是否有資源提供實習生項目。神學院校長們和牧師在九標誌論壇裡給出他們的觀點。約翰·麥克阿瑟的其中一位副牧師內森·布森尼茲,告訴我們恩典社區教會如何決定在教會內部設立神學院的經歷。接著,我們採訪了三個不同的教會,詢問他們如何正式地指導訓練未來的牧者。我們盼望可以提供一些可供採納的想法給作為牧師的讀者們。
-
【牧者反思】變了味的「順服」——重新審視傳統教會裡被無限拔高的「順服」觀念
「順服」一詞可能是傳統教會裡所用最多的高頻詞彙,講臺傳講的信息離不開「順服」,傳道人口裡所出的教導離不開「順服」,衡量信徒屬靈素質的標準也離不開「順服」,教會的管理章程更離不開「順服」。而聖經裡也確實多處提到「順服」,但在教會的教牧和治理實踐中卻多有扭曲之處,以至於偏離了神的心意,淪為一種轄制和捆綁。
-
基督徒如何對待教會的牧師和長老?
這是很多教會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下面是我提出的一些原則性看法。這裡暫時不談牧師和長老的對會友該盡的責任,主要是談會友對牧師和長老該盡的責任。我所針對的對象是普遍意義上的牧師和長老,至於怎麼對待那些不合格或已經出現很大問題的牧師和長老的情況,這裡暫且不談。加爾文說過,上帝是信徒的父,教會是信徒的母親。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很多教會認為,單身基督徒的問題並不像家庭那麼多,因此心思更多會放在家庭上。然而單身並非僅僅就指尚未戀愛、結婚的基督徒,其中也包括已經參加信家禮拜卻還未舉辦婚禮正式組建成家庭的基督徒、離婚的基督徒等等。有牧者認為,教會應當多多關懷單身基督徒,就像關懷基督徒家庭一樣。
-
教會中的關懷探訪
牧者和會眾的關係僅僅停留在會堂,會眾和會眾之間的關係也就更容易只停留在會堂,這樣基督「愛人如己」的呼召在教會落空了,教會作為神的家的本質被衝淡了。今天的中國家庭教會,尤其是城市家庭教會是多麼需要在關懷探訪的事情上面殷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