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異性走太近!是朋友還是早戀?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2020-08-27 橘子老師講教育

相比於兒童時期的可愛粘人,和成年後的成熟自持,青春期的孩子格外的難管理,他們性格易怒、敏感,再加上學業的加重,讓孩子的壓力更大,青春期的表現就更加明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早戀問題,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早戀的非常多,不但會影響學習成績,孩子還會在懵懂的情況下,嘗試「禁果」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當自己的孩子和異性同學走的太近,就會有家長問我:「我家孩子和**走的特別近,他們是不是早戀啊?」

最關注早戀的不是孩子,而是捕風捉影的家長和老師,孩子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被認為早戀了。其實判斷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早戀很簡單,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以下三點表現就知道了。

一.早戀學生的特點

1.學習成績突然下降

早戀的孩子,剛剛品嘗到「愛情」的滋味,整天沉迷於與異性美好未來的嚮往中,上課的時候都難以自拔,上課的時候經常走神,必定會影響學習成績。原本學習很好的孩子,忽然學習成績突然下降,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小心了,自己的孩子可能陷入「愛情」中了。

2.對自己的外形格外關注

戀愛會導致荷爾蒙分泌過多,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像求偶的孔雀一樣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每天上學前都會把自己打扮成的花枝招展的,來吸引男女朋友的注意。尤其是男生,原本不在乎形象,一整個冬天都只穿一件羽絨服的男生,開始每天問你這樣穿好不好看的時候,可能就是他早戀的徵兆。

3.外出的時間越來越多

早戀的學生在學校不敢大搖大擺的走在一起,就會利用假期的時候一起出去玩,周末、情人節、元旦等特殊的日子尤其顯著,幾乎放假的時候就不會留在家裡,「小情侶」之間一起去看個電影、喝個奶茶都是活動。外出回家後,女生往往還會帶著男生送的禮物,一看就是明顯的早戀。

家長懷疑自己的孩子早戀的時候,就該立刻「出擊」直面問題,搞清楚孩子到底有沒有在早戀。

二.如何判斷孩子早戀

1.直接問孩子

如果家長和孩子關係比較親密,平時聊天的時候假裝隨口問孩子是最直接的方法,這是孩子反應一般有兩種,一是直接承認,二是極力否決。90%的孩子都會直接否認,家長可以根據他的反應判斷,孩子是否在說謊,答案就直接出來了。

2.看孩子有沒有以下行為

當孩子和家長的關係很緊張,或者直接問會感到難以開口的時候,根據孩子的行為就可以直接判斷孩子是否早戀。

早戀的孩子在家的時候會有以下幾點表現:

(1)原本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忽然變得不愛說話,尤其是不想和父母說話。

(2)不喜歡呆在家裡,放學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晚。

(3)回到家後躲進房間,自己在房間回味和男女朋友在一起時的甜蜜細節。

(4)忽然對愛情相關的詩句、書籍、電視劇感興趣,還時不時的傻笑。

(5)手機不離手,有信息來馬上躲開父母回復,沒有手機的就會用家裡的電話通話到很晚。

三.早戀的原因

1.性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

青春期的孩子早戀是性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孩子12歲之後的兩性意識就會更加強烈,女生月經來潮、乳房生長,男生開始有硬硬的鬍鬚、遺精現象開始出現。這個時期的男女生因為激素的變化,對異性產生不可描述的狂熱,進而發展成戀愛。

2.虛榮、好奇心作祟

青春期是早戀的高發期,看著別的孩子都有男女朋友,儘管自己沒有這方面想法,虛榮心和好奇心也會作祟,讓孩子也步入早戀。

發現孩子早戀,家長不要反應過激,作為過來人家長應該知道這種事情難以自控,不要用暴力解決問題,選對正確的方法讓你事半功倍。

四.家長如何應對早戀

1.加強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有些問題就不好意思對父母開口,這時候父母就應該主動為孩子講解青春期應該知道的兩性知識。告訴孩子,他們這個年齡階段會對異性產生愛慕的心理是正常的,家長不會阻攔正常的異性交往,但是在和異性交往時要把握尺度,不要胡亂和異性產生不正確的行為。

2.正確引導,講清楚友情和愛情的區別

大多數早戀都是同班同學、鄰居,這些日常接觸較多的學生之間發生,青春期的孩子無法分別友情和愛情,只是覺得簡單喜歡這個人,於是就想要與之交往。告訴孩子,當你覺得自己喜歡一個異性,並想與之交往的時候,耐心等一下,看看自己半年後是否還對這個人有心動的感覺,如果沒有,那就是普通同學間的喜歡。

青春期的孩子和異性走的太近時,父母可以根據這篇文章中給出的方法判斷孩子是否早戀,然後再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切記不可暴力解決,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中國家長的14大幻覺,第一條和異性朋友玩就是早戀,內容過於真實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網友總結出一張家長們會出現的「14大幻覺」,每條都讓人們引起共鳴。其中第一條就是學生時期擁有異性朋友,父母就會覺得孩子是談戀愛了,這應該是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早戀在父母的眼裡實在是太過敏感。
  • 孩子早戀怎麼辦
    孩子早戀怎麼辦在和家長們談及孩子早戀這件事情前,先告訴大家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進化,只有了解清楚「早戀」和「愛情」兩性之間的認識,在孩子成長期間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異性排斥階段。大概在孩子9-10歲,持續時間大約為兩年,在這一階段,孩子身體開始發生青春期早期的變化。這時候孩子不想告訴別人自己產生了變化,因此對異性產生了排斥心理。第二個階段是:異性吸引階段。通常在孩子12-13歲,這一階段將持續兩三年的時間。
  • 早戀是對是錯?如何正確的處理孩子早戀
    青春期早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孩子對於異性的感情還十分模糊,家長只需要冷靜、理智進行開導,切不可操之過急。切勿在還沒有完全弄懂是什麼情況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謾罵,家長遇到孩子早戀可以假裝糊塗富有技巧必的進行暗示,早戀是正常現象家長需在這個過程中正確的引導的孩子。比如推薦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或者給孩子寫一段既含蓄,又能讓其領悟的話等。 曉之以理軟處理 ,家長遇到孩子早戀可以曉之以理軟處理,很多家長遇到孩子早戀都會大發雷霆,這樣往往適得其反。所以我們應該要讓孩子自己認識到不對,自覺自愿地改正。
  • 青春期女孩早戀離家出走,教會孩子正確和異性相處[育聯網]
    而直到女孩子正式開始心理治療之後,她還偷偷地告訴醫生「我堅信他一直喜歡著我,我把他當成自己唯一喜歡的人」,但這一切,那位男生並不知情。而給女孩子診斷的醫生說:「這是明顯的鐘情妄想症,是青春期女孩子很容易出現的症狀,這種症狀的特點就是確認有異性喜歡自己,而且把這位異性當成是自己唯一喜歡的,甚至認為對方不能與其他人交往。這個女孩子在與那名男生交往的時候,還經常想像著要與他一起私奔。
  • 異性朋友之間真正的有純友誼嗎?男人告訴你答案
    在我們身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異性朋友,有關係好的,有關係一般的,有的無話不談,有的只有寥寥數語之緣。那麼異性朋友之間會有真正純友誼嗎?答案是肯定的,有的,要嘛在小時候(身體未發育),要嘛在老年之後(身體機能下降。
  • 孩子早戀了怎麼辦?心理學家教你3點維護早戀的美好,做聰明父母
    因為孩子爸經營一間公司,平時非常忙,對孩子的教育甚至是甩手掌柜,平時和孩子溝通是簡單粗暴型,她怕父子倆一言不和就吵起來……早戀,是每個父母都會面對的青春期孩子常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孩子的逆反表現,甚至導致悲劇的發生。聰明的父母首先要自己正確看待早戀,才能擁有處理的能力和技巧,將你認為「不好」的事情變成「好的」結果。
  • 青春期孩子早戀,不聽話,怎麼辦?
    這是我接到關於早戀的案例之一,自己的孩子談戀愛、分手,家長一直被蒙在鼓裡,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早發現早解決,恐怕早戀也就不成問題,說了那麼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出現了早戀呢?彭老師在這裡列出了四點,可供家長們參考一下。
  • 孩子有這幾個跡象,很有可能是早戀了,需要家長及時引導
    ,孩子如果不小心早戀,一定會影響他的學習,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肯定是不好的。但我們說有一些孩子其實只是在所謂的懵懂期,對於一些異性之間是有一定的喜歡和仰慕的感覺,孩子有可能分不清什麼樣叫做愛情,什麼樣的叫做欣賞。
  • 「談性色變」:早戀這件事,你應該怎樣正確引導孩子?
    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成年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別人越不想讓你知道一件事,你就越會對這件事感興趣。同樣的道理,媽媽越不和女兒談論愛情話題,她越會對愛情充滿嚮往之情。所以,媽媽應該坦然地和女兒談論愛情話題,讓女兒知道愛情是一件嚴肅而神聖的事情,而不是時的衝動。
  • 班主任坦言:「早戀」的孩子,書包裡有這3樣東西,一抓一個準
    而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需要考慮的更多,比如「早戀」。因為早戀會分散孩子的精力,讓很多處於初高中關鍵時期的孩子無心學習,畢竟那種有了男女朋友之後還能一起攜手共進的只是少數。再然後小顏發現兒子晚上居然熬夜和同學發微信,雖然聊天內容都是關於學習習題的討論,但還是讓小顏警惕起來了。可是無論小顏如何試探,兒子都守口如瓶。現實中有很多家長像小顏一樣,也沒什麼證據證明其實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早戀了,可是能通過對孩子的熟悉以及平常生活中的蛛絲馬跡,判斷孩子是否早戀了。
  • 你家孩子「早戀」了嗎,該怎麼辦?
    1、如果發現孩子「早戀」了,你會怎麼辦呢?雖然「早戀」已是不斷被提起的老話題,可是當面臨到自家孩子身上時,還是會讓許多家長如履薄冰,不知道該怎麼辦好。有些家長會選擇克制隱忍,外表毫無波瀾,內心卻暗暗焦急。
  • 害怕孩子早戀?智慧家長應該學會的「三步驟」
    那麼,孩子早戀該不該管?答案是肯定的。青春期的孩子在戀愛觀和擇偶觀都沒有完全健全,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自控力也很弱,所以很容易行差踏錯。作為家長,不僅要管,更重要的是怎麼管,我們有義務為孩子把關掌舵。
  • 作為一名家長:關於孩子早戀,我想說的—戀愛就是戀愛,沒有早戀
    「早戀」這個並不陌生的詞彙,是當代社會老師家長除了孩子學習成績之外最頭疼的一個大難題了吧。發現孩子早戀,到底是該強烈制止?還是委婉勸說呢?孩子早戀,對於學習身心健康到底是利?還是弊呢?,教女生較為缺漏的知識點,所以啊,其實早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結交到的是壞朋友。
  • 青春期孩子「早戀」?不,是「早練」
    「早戀」的名詞解釋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孩子過早戀愛,幾歲算早,沒有具體界定。說白了,只是孩子和某個異性走得比較近,聯繫頻繁了些。因為在西方,他們甚至還倡導孩子從小和異性交往,他們也會鼓勵青春期少年們的約會。正確看待「早戀」孩子在青春期會經歷身體和心理的發展,和異性的相處或交往這是一個必經過程,而且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是有益的:和異性的相處也算生活的一部分,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娛樂活動。和異性接觸的過程會產生愉悅感,愉悅感也是成長的動力之一。
  • 早戀,真的可怕嗎?
    今天和朋友聊天,中間聊天聊到了我妹妹,她就突然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你發現你妹妹早戀怎麼辦?」這個問題真的震驚到我了,畢竟我妹妹還小,誰能想那麼遠呢?後來他好像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改口道:「如果你發現你弟弟早戀怎麼辦?」早戀這個話題其實很敏感,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刻意提起的。一旦被提起,第一反應就是絕對有問題。
  • 發現孩子早戀,這個家長的做法絕了
    這就像伊甸園裡的「禁果」你不讓吃,我偏要嘗,不撞南牆不回頭,最終守不住底線,懊悔不已。自從學習了心理學後,讓我明白了,其實孩子內心對異性的喜愛,與真正的早戀行動是有很大區別的。大多數孩子的「早戀」是停留在內心朦朧好感的程度,並不會發展到真正的早戀行動。
  • 發現孩子早戀怎麼辦?這幾個方法你應該知道
    其實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機制,是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構建的,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主動把心裡話告訴父母,方便父母及時了解孩子的動態。當然,如果在這之前,家長忽略了這方面,那麼就更要與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足夠的話,孩子是能把這個秘密告訴父母的。
  • 家長告訴我「孩子好像喜歡上一個異性」,我和家長談了這4點
    愛情不僅是年輕時熱烈的喜歡,還是中年時彼此的忠誠,老年時彼此心頭的記憶。有些家長不喜歡說書本故事,那就說一說自己的愛情故事吧。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愛情,或者自己中學時暗戀的同學。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果我們現身說法,給孩子分享自己的愛情故事,孩子們一定會很感興趣,你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把你想傳達的關於愛情的認知融入進去,傳遞給孩子。
  • 15歲的孩子早戀了怎麼辦?情況很正常,但聰明的家長會理智看待
    對於這一點,相信作為家長的父母都懂,正是因為太著急所以才會各種幹涉、預防,但是這樣做真的有用嗎?答案是沒有用的!正是因為家長們對早戀的誤解,才會很容易不了解情況地給孩子扣上&34;的帽子,有些父母還會在孩子和異性同學走得過近時各種阻撓
  • 「早戀」?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偵探,你會打壓嗎?
    多「早」算「早戀」?「早戀」讓很多家長擔心防備,那麼到底多「早」算「早戀」呢?什麼又算是「早戀跡象」呢?細究起來,「早戀」這個詞,好像是我們特有的,具體的年齡也沒有特別明確的界限,每個家長的理解也不同,大多數父母覺得高中及以前,異性同學之間表達好感、喜歡單獨相處都算「早戀」;甚至有的父母覺得孩子上了大學談戀愛還是早,擔心孩子影響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