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告訴我「孩子好像喜歡上一個異性」,我和家長談了這4點

2020-08-16 夏日白蘭

今天收到一位學生家長的微信,大意是發現女兒最近天天魂不守舍、沒心思學習,後來他們趁女兒上學看了她手機,發現她經常和一個男生聊微信聊到很晚。女孩父母一看就慌了,放學後逼問女兒男生是誰,女孩非常生氣父母偷看她手機,大吵一架。那位家長實在不知該怎麼辦,於是趕緊向我求助。

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自然而然地會對異性產生好奇,有時會產生「朦朧的好感」。這是正常現象,說明孩子按照自然規律在成長。只是一提到「早戀」這個詞,許多家長要麼諱莫如深,要麼如臨大敵。我經常碰到家長慌忙地向我求助:孩子好像早戀了,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多少都有些逆反心理,也許本來真的只是「朦朧的好感」,自己也沒打算進一步發展,父母一「攪和」,反而激起了兩個人堅定在一起的決心了。

那麼當我們發現孩子好像有早戀跡象時,應該怎麼處理呢?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老師有著多年和學生打交道的經驗,他希望我們能夠尊重孩子的心靈,「早戀」不是「犯錯」,千萬不要把朦朧情感等同於道德敗壞。

具體要和孩子怎麼聊呢?李鎮西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1、「大方和孩子談愛情」

一般情況下,家長發現這個跡象一般有三個途徑:一是孩子主動說的;二是觀察孩子最近情況反常,比如聊微信聊到半夜、魂不守舍的;三是無意中看到了孩子和某位同學的聊天內容。不管哪個途徑,我發現許多家長的反應都是非常著急,接著苦口婆心地勸分,甚至用上「沒有羞恥心」這樣難聽的字眼。

許多孩子成年後都容易在感情上栽跟頭,根源就是在於他們一直就不懂什麼是愛情,更不知道如何對待愛情。與其讓孩子偷偷摸摸地從各種渠道獲取不知道是否正確的「愛情觀」,不如我們親自去給他們解釋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

很多家長不好意思談兩性之間的事,無意中錯過了引導孩子的絕佳機會。其實家長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去和孩子講愛情,讓孩子心裡對愛情有一個基本的正確認知。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在14歲時,突然跑來問爸爸:什麼是愛情?蘇霍姆林斯基沒有逃避,而是微笑著給女兒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是當年他的外婆講給他聽的:

上帝教男人和女人搭窩棚。一年後,上帝和天使過來,看到兩人坐在棚子邊相互依靠,滿眼笑意,旁邊搖籃裡還有個嬰兒。上帝在他們眼中看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美,他問天使:這是什麼?天使答:愛情。上帝不知道什麼是愛情,很生氣,於是懲罰兩人開始變老。


50年後,上帝和天使來了。他們看到小木屋取代了窩棚,小木屋前坐著個老頭和老太,依偎在一起,相互凝視對方。上帝在他們眼中看到了更加美麗強大的力量。他問天使:這是什麼?天使答:忠誠。上帝不知道什麼是忠誠,很生氣說:你們日子不長了,下次來看你們什麼樣!


3年後,上帝和天使又來了。上帝只看見了男人坐在山坡上,馱著背,眼神憂慮,但這個眼神中依舊有不可思議的美和力量。上帝問:這又是什麼?天使答:心頭的記憶。


上帝沉思著離開了,後來,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了。

我們也可以像蘇霍姆林斯基一樣,用一個小故事告訴孩子:愛情有著很大的力量,比上帝的權威還大。愛情不僅是年輕時熱烈的喜歡,還是中年時彼此的忠誠,老年時彼此心頭的記憶。

有些家長不喜歡說書本故事,那就說一說自己的愛情故事吧。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愛情,或者自己中學時暗戀的同學。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果我們現身說法,給孩子分享自己的愛情故事,孩子們一定會很感興趣,你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把你想傳達的關於愛情的認知融入進去,傳遞給孩子。

總之,不論我們講哪種愛情故事,一定要給孩子傳遞出這樣的概念:愛情,絕不僅僅只有兩個人熱烈的喜歡,還有責任、忠誠、陪伴、支持……

2、「尊重孩子的心靈,朦朧情感不等於道德敗壞」

無論如何,不要把「朦朧情感」與「道德敗壞」劃等號。 ——李鎮西

就像生命到了一定的季節就會發芽,就會開花,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對孩子也就會多一份理解了。我們也都曾從青少年走過,也都對那個打籃球最帥的男生和笑起來最好看的班花戀戀不忘。只是正好,我暗戀的那個人好像也喜歡我,於是才有了早戀一說。

許多家長在潛意識裡認為「早戀」是不對的,甚至「對異性產生情愫」也是「不好好學習」的表現,其實這真是違反孩子正常生長規律。家長們千萬不要在發現孩子早戀端倪時立刻直接向孩子挑明,要求其立刻切斷與對方聯繫。這是不可能的,而且非常傷害孩子自尊。

一般情況下,陷入早戀泥潭的孩子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呢?大多數都是害怕夾雜著羞恥,生怕被人看穿心思,還有不少孩子自己都認為在「不務正業」,陷入深深的內疚中,不知道怎麼辦,又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他們內心其實非常渴望有個人可以告訴他,現在該怎麼辦。

這時候,孩子特別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尊重。我們不妨心平氣和地問一問孩子最近的情況,有沒有想不通的地方,如果孩子願意,也可以和孩子聊聊對方異性的情況。有些孩子可能不願意開口,沒關係,總有一個人孩子會願意開口去傾訴。

我們也可以主動給孩子寫信。向孩子坦言父母尊重你的決定,只是很擔心你,希望你可以和父母分享一下想法,彼此打開心結。有些話孩子當面說不出口,寫出來就會少了很多心理負擔。總之,要讓孩子覺得,我們只是想關心你,而不是在打探你的隱私,更不是在指責你。

如果這時候我們對孩子表現出理解,相信孩子反而更願意和我們說一說感情中的困惑,更有利於我們發現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幫助孩子提前規避風險。

3、「引導孩子做自己感情的主人,眼光放長遠」

我們需要讓孩子懂得,喜歡異性這件事本身沒有錯,但沒有必要沉溺其中,只關注眼前的小情小愛,我們的眼光應該放得更長遠一些。李鎮西常常教育學生「我們和他們不一樣」,「我們」指有理想有志向的學生,「他們」指胸無大志甘於平庸甚至墮落的同齡人。

同樣的時間,怎樣度過每一分鐘,就把「我們」和「他們」區分開了。生命在這個季節的確會開花,但開花的最佳時光不是現在。 ——李鎮西

咱們不要給孩子說教,而是要給他們舉例子、講故事,就像談心一樣。李鎮西就舉了他自己的例子。李鎮西當年下鄉做知青,同行知青三十多人不少都在那時候談了戀愛,成家留了下來。但他當時卻沒有談戀愛,他有兩個考慮:第一,如果在農村談了戀愛成了家,很可能就再也調不出去了;第二,他覺得國家可能要大變。後來,國家果然恢復了高考,李鎮西認真備考,成了全鄉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從此,他的人生也和同屆知青徹底拉開差距。

相信家長朋友們一定也有許多類似人生經歷可以分享給孩子聽。我們所有人在成長過程中一定都遇到過許多誘惑,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與自己內心的弱點作鬥爭,不斷克服眼前的困難,進而不斷成長和進步的。

可惜孩子還不懂這些,早戀的酸甜味道會讓很多孩子沉浸其中,看不到前路的方向和遠方的美景。我們就可以用戰勝困難的親身經歷或血淋淋的教訓,清楚地告訴孩子:人在年輕時貴在看得長遠。

除了眼前的情愛,世界上可以誘惑我們停下腳步的美好事物太多了,只遇見一個就停下來,那後面無數美好的事物就都無緣再享受了。把握好現在,做現在最該做的,才能擁有未來真正的幸福。

「早戀」用得好,不失為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許多家長排斥早戀就是因為許多孩子在感情中胡思亂想,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了,這其實暴露出孩子一遇到意料之外的事就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短板。我們需要借這個機會,引導孩子梳理好自己的情緒,幫助他認清現實,區分重要和次要,成為自己感情的主人。

4、「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當然了,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精神世界,早戀的具體情況不同,我們需要摸清情況後因人而異。

  • 對於特別有主見且利弊清晰的孩子,只要給他必要的大方向引導即可,讓孩子自己解決,不要過多幹涉;
  • 對於純真有上進心、自尊心又比較強的孩子,把上面幾個點淡淡地點到為止,他自己就會明白該怎麼做了;
  • 對於單純熱情、一股腦陷進去的「傻孩子」,要直言不諱地指出後果,讓他心裡務必清楚每個行為需要承擔的後果;
  • 對於沒有影響到雙方學習,性格又特別內向自卑的孩子,默默關注即可,有個同齡人陪伴未嘗不是好事;
  • 對於那種不認真對待感情、公共場合舉止輕浮的孩子,尊重他們自尊和感情的同時,必須嚴厲地批評,明確要求其收斂。
  • 對於為時已晚,兩人早已深陷其中根本不聽勸的孩子,最起碼要教會孩子:女孩子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清楚求救方法,男孩子一定要學會尊重女孩的意願、清楚必要的保險措施。

青春期,孩子渴望得到異性的關注,渴望得到愛情的滋養,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們要做的不是武斷地凍結這份情感,而是引導這條愛情小溪往正確的方向汩汩流淌。

結尾:

愛情,是對人道主義的最嚴峻考試。我們應該從一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起就培養他去迎接這場考試。 ——蘇霍姆林斯基

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早戀跡象時,不用慌張。我們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心靈,理解這是每個人成長自然而然的事。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談你對愛情的認知,通過早戀的契機,幫助孩子學做自己感情的主人,眼光放長遠,讓這朵「早戀之花」在孩子生命中留下的只有美好而不是遺憾或悔恨。

可惜,我們總是忽略對孩子的愛情教育,以至於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都不斷在愛情考試中「翻船」。其實,愛情教育恰恰是人格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在孩子的愛情意識還未萌芽時期就在他們的內心中播種美好的愛情種子。不要等到孩子在早戀的漩渦裡摔了跟頭才後悔沒有及早地和孩子談愛情,讓孩子們從容迎接生命中的「愛情考試」。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說「媽媽,我喜歡我班上同學」,作為家長你的回答很重要
    身邊的很多家長都有反饋現在的孩子太早熟了,比如上次聽到隔壁家有個剛上幼兒園的小男孩說,媽媽,我喜歡我們班哪個女同學,明天上學我可以給我的玩具帶給她嗎?逛街的時候,在孩子的玩樂區看到兩個不大的男孩送了女孩一個棒棒糖,還抱在一起。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著急了,怎麼糾正孩子這種行為?
  • 專家指導如何跟孩子談性:家長要跟孩子談戀愛
    「母親要試著與兒子『談戀愛』,父親要試著和女兒『談戀愛』,讓他們明白什麼是拍拖,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性問題對青少年不可避免,對他們而言越早知道越好,香港已經把性教育提前到幼兒園,而家長也應該提前準備」……日前,有著20年家庭及兒童社工服務經驗的香港專家蔡素妹就「如何與孩子談性」話題與家長交流時提出「雷人」觀點——要學會和孩子「談戀愛」!
  • 「變味」的家長群:異性家長私下聯繫,不聊孩子只談感情
    家長群原本是給家長和老師提供交流的平臺,可是有些家長群已經「變味」了,一些異性家長私下裡加微信,聊天的內容與孩子無關,而是各種曖昧,或者已經產生感情,不僅影響家庭幸福,而且還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家長群毀了兩個家庭前天,閨蜜嬌嬌給我打電話,說她和丈夫領了離婚證,心情很不好,想找我聊聊天,我倆來到了一家咖啡店,她跟我說了自己與丈夫離婚的前因後果。
  • 異性家長能不能給孩子洗澡?
    給孩子做性教育,家長有時候會疑惑,比如異性家長到底能不能給孩子洗澡?,要區別對待3歲以下的孩子,異性家長幫忙洗澡是沒問題的。1.家長要保護自己的隱私家長儘量不要光著身子或衣著暴露地給孩子洗澡,因為只有家長也重視和保護自己的隱私,孩子才可能真正地樹立隱私保護意識。
  • 孩子和異性走太近!是朋友還是早戀?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當自己的孩子和異性同學走的太近,就會有家長問我:「我家孩子和**走的特別近,他們是不是早戀啊?」最關注早戀的不是孩子,而是捕風捉影的家長和老師,孩子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被認為早戀了。其實判斷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早戀很簡單,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以下三點表現就知道了。
  • 家長群成「曖昧」重災區:孩子成為異性家長玩「曖昧」的幌子
    而且現在人大多數都喜歡玩曖昧,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事情發生,但異性家長在長時間的交流和相識過程中,難免會彼此產生好感,更有甚者還出現了精神出軌的情況。而這一個個家長群,便淪為了異性家長玩「曖昧」的重災區。
  • 孩子早戀了,我到底該怎麼辦?家長要「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在這個時期,青少年對異性的愛必然有一種自發的朦朧要求,如果完全沒有這種要求,那麼在心理上反而是不正常的。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對愛情的真正含義、怎樣追求愛情等問題,還缺乏理智、健全的認識。這就需要我們家長正確認識青春期這一特點,積極加以引導,而不能視「早戀」為洪水猛獸,對異性交往過敏和一味制止。
  • 想讓孩子正確地與異性交往,家長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由於進入青春期,他的身體和心靈都長大了很多,變得更加關注異性。在的異性朋友中,有一個和他從小一起生活長大的女孩,兩人的關係一直都非常好。上初中後,兩人也是在同一所學校,兩人關係比之前還要好,經常一起上下學。於翔的媽媽知道這件事後,不是很開心。
  • 0~6歲幼兒性教育啟蒙,異性家長跟娃相處4要點,細節護理須知曉
    請一定要記,及時告訴爸爸媽媽,這是近期預防能讓爸爸媽媽最早覺察到危險,提前幫孩子規避。」有次帶娃在遊樂場玩的時候,看到一個3歲左右女孩掀開自己的上衣,把肚子裸露出來。一旁的家長說:「蓋住肚子,不可以讓別人看到,不禮貌。」小女孩又說:「你在家不是也可以脫掉衣服嗎?現在有點熱我想脫掉衣服。」
  • 孩子突然脹氣?家長要注意這4點!
    最近一段時間,我家孩子吃東西總是沒有食慾,明明沒怎麼吃東西肚子卻是脹脹的,帶他去醫院檢查之後才知道孩子腹部有脹氣。醫生告訴我,可以讓孩子進行適當的運動,而且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鍛鍊,平時多跑步和散步對孩子身體有利,能夠幫助孩子腸胃吸收,這樣的話也就不會出現脹氣的情況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和我一樣的經歷,那麼具體該如何應對呢?有這4點大家需要額外注意。
  • 青春期的孩子應該怎樣和異性相處?
    今天晚上,女兒合唱團排練結束回家的路上,先生在開車,我靠在座椅上想眯一下,女兒突然跟我說:「媽媽,我們班很多女生都有喜歡的男孩」,我瞬間沒有了睡意,想好好跟女兒討論下這個話題。其實孩子眼裡的喜歡就是打打鬧鬧,或者捉弄一下對方,引起對方的注意,僅此而已。我繼續說:「是的,我跟爸爸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一樣,都喜歡跟成績好,習慣好的孩子一起玩,一起討論問題」,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好的東西和人大家都喜歡,所以你要繼續努力,只有成績好了,他們才會喜歡跟你玩,而且我們也不能去影響和打擾別人,人家自己很優秀,當然不喜歡幹擾他學習的人,女兒也同意我的觀點。
  • 女兒和同學家長聊天記錄曝光,3點高情商表現讓我感嘆孩子長大了
    原來她昨晚加了好友小A媽媽的QQ,還在QQ上發了一大段話,跟阿姨說了兩件事:1)昨天告訴小A的秘密,小A轉身就告訴其他人了,對小A這種洩密的行為很生氣;2) 「告狀」好友之前「騙」她中午沒吃飯,導致她放學給小A買了很多零食。雖然現在原諒小A了,還是想和阿姨說一下這兩件事。
  • 如果孩子告訴你:「媽媽,我戀愛了。」你應該感到慶幸
    最後小姑娘受不了了,走了另一個極端,硬槓上了,堅決不分手。於是就有了小姨要我和她一起去堵女兒的鬧劇。小姨的表現,和大多數家長大同小異,批評勸說,道理一堆,三令五申,等到發現孩子真戀愛了,立刻就是車禍現場,苦口婆心不成,就命令威脅,強行幹涉。
  • 微課堂(視頻)丨金清實驗中學​俞晶晶老師:家長如何與孩子談「情...
    我是路橋區金清實驗中學的俞晶晶老師。歡迎大家收看由路橋區婦聯和路橋區教育局聯合舉辦的家庭教育微課堂。先和各位家長分享一個案例:小A的媽媽發現兒子越來越奇怪了。一向不愛打扮的他突然就剪了個火雞頭,每天上學前都要對著鏡子照來照去。做作業的時候經常從書房傳來心情愉悅的口哨聲。休息日,只要微信一響立馬喜笑顏開地躲到自己屋子裡。
  • 公立幼兒園4點就放學?多半是這4個原因,家長:讓我怎麼接孩子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父母關注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上幼兒園,但是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後,父母就會發現,想要平衡孩子和工作的時間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一些公立的幼兒園,4點孩子們就放學了,甚至周五那天中午就要接孩子回家。
  • 小學 | 三年級男孩說:我想死!我應該告訴家長嗎?
    近日,有網友發帖爆料稱,他的一個學生當著他面說:「我想死!」他很糾結應不應該告訴家長……小男孩才三年級,卻幾次對我說:「老師,我想死!」真的讓人意外又悲傷。這個三年級男孩問題比較多,習慣很不好,聽課不專心,還喜歡調皮,甚至搗蛋。基礎積累更是糟糕,學習成績自然好不了。但他對我的作文課還是挺喜歡的。雖然作文質量不高,但還算是能夠努力完成。
  • 孩子為何喜歡討好別人?和家長掛在嘴邊的這4句話有關
    但是就是喜歡去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讓家長們對她又愛又恨。後來,因為媽媽二胎生了個弟弟,家長們的關注度全部都在了弟弟身上。她感到心裡不平衡,就去嘗試對著家長說「他們太偏心了,什麼都給弟弟」。可家長們卻告訴她「弟弟還小,需要我們更多的照顧,而你現在長大了,能自己照顧自己了」。並且還告訴她「因為自己是姐姐,什麼東西更要讓著弟弟」。
  • 家長怎樣和孩子談高考,決定了孩子的高考成績?
    你每年的高考季,全國人民的神經和情緒都被牽動著,幾乎所有的人都不得不關注這一重要事件。河北省秦皇島市一個5歲的孩子,邊哭邊說:「還有13年就要高考了,太短了,怎麼這麼快呀!」一時間,這條視頻也上了熱搜。家長拿高考,嚇唬孩子,讓孩子從小就認為高考時洪水猛獸,談高考色變,這樣真的有必要嗎?
  • 為什麼有些大學生不敢告訴父母自己戀愛了?家長:我們要求太高?
    其實,教育孩子有方法想說,無論大學生告訴不告訴父母自己戀愛了,家長總會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察覺得到。這個事情上,大學生應該多和父母商量,而不是一昧地遮遮掩掩、閉口不談甚至是非常牴觸。比如說「你們別再問對象的事了,還沒有談」、「我想談什麼樣的人就談什麼樣的,你們管得著嗎」、「我談的對象你們只能接受,不能反對,不然我就不回來了」等說法。
  • 孩子早戀了,家長們怎麼辦呢?
    早戀的青少年僅僅是渴望或者說好奇與異性單獨接觸是一個什麼感覺,大部分是好奇惹的禍;2、內心充滿糾結性。想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可是又擔心被家長發現,內心矛盾糾結;3、不穩定性。感覺自己勢單力薄,想有一個壞壞的男生保護自己,而且這樣自己在朋友面前也很有範兒,有種大姐大的感覺呢!可以胸有成竹的告訴身邊人,不能欺負我,我有人罩著呢。 4、從眾型。就是自己的朋友圈都有男(女)朋友,自己單著自我感覺很丟面,好賴也得找一個,不能落在別人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