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媽媽的話:
孩子與異性做朋友是必要的,但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管理控制自己,以免他們步入早戀的誤區。
小翔是一個二年級的學生,他很開朗。由於進入青春期,他的身體和心靈都長大了很多,變得更加關注異性。
在的異性朋友中,有一個和他從小一起生活長大的女孩,兩人的關係一直都非常好。上初中後,兩人也是在同一所學校,兩人關係比之前還要好,經常一起上下學。於翔的媽媽知道這件事後,不是很開心。
吃完晚飯後,把小翔叫到了客廳,一臉認真地對小翔說:「以後,你少和那個女孩進行來往,如果我再看見你們一起閒逛,那個女孩也一起教訓。」聽了這話,小翔說道:「我們一起走怎麼了了?從小就是這樣啊!我們又沒有什麼過分的行為,你少亂想了。」
媽媽正要進行訓斥小翔,但小翔卻已經回自己的房間去了,把門反鎖上,怎麼叫也不開。
隨著發展,異性和同性做朋友都是同樣重要的,需要深入了解孩子。小時候孩子並不介意那麼多,但上初中後,開始會對異性產生一些懵懂的感情。因此,家長們擔心與異性交往,會誤入早戀,影響學習。
家長不擔心是不可能的,但是,過於擔心就不對了。孩子與異性交往,家長可以監督,但絕不能去禁止。禁止一個孩子與異性接觸不僅會起不到有效防止的作用,反而會造成破壞親子間的關係。
1.告訴孩子,可以與異性做朋友,但不要過於熱情
處於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總是存在著這樣一種奇妙的感情。如果在交往的過程中,有一方可以表現得非常積極熱情,就會讓另一方胡思亂想,進而影響可能導致雙方都陷入感情混亂中,不能自拔。因此,與異性間的交流學習最好是順其自然,把異性當作我們普通的朋友,兩人的交往才能正常進行。
2. 教導孩子,與異性做朋友,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男女之間的正常交往是有利於相互了解,減少彼此的神秘感,避免對異性和早戀好奇心的孩子。但是,當在與異性接觸,保持一顆平常心是必要的。
家長要告訴我們孩子,支持以及他們與異性做朋友,但一定要進行控制自己內心產生情感的萌動,而且與異性交往時,少和異性單獨接觸;沒有一個特殊處理事情,不要約會;儘量廣泛地與異性交流,注意交往的分寸。
3.家長要慎重對待孩子的深度異性做朋友
孩子與異性做朋友時,家長工作雖然我們不能進行表現得過於敏感,但一定要仔細研究觀察。如果發現自己孩子與其中的某個異性接觸頻繁時,家長就要高度重視了,防止出現兩個分孩子進入早戀的誤區。但此時的家長一定要保持一個冷靜,不能驚慌失措,而是要找到影響孩子犯錯的根源,加以正確引導。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找機會教孩子們樹立正確的愛情。在此期間,請孩子信賴的朋友來幫助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幫自己的孩子走出感情的困惑。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懂得拒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擁有高情商不是為了有更好的成就,而是能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更自信更順心。
其實,自從覺得這書有用後,就想跟大家分享的,一直沒抽出時間。遇到這套書,也是偶然機會吧,小傢伙還蠻喜歡看的。他能看進去,心裡自然會有底的,到時候引導起來也會方便很多。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很不錯。孩子在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本書都有羅列,通過淺顯易懂的故事,幫助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父母們,趕快點進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