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不合群怎麼辦?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家長應該知道這些

2020-11-03 柏柏育兒漫畫

不少家長常常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在學校不合群,總是形隻影單,交不到朋友怎麼辦?真替孩子感到著急。

事實上,當家長有這樣的顧慮,首先應該問問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用自己的視角去判斷孩子的感受,沒準孩子覺得沒什麼呢?

但如果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不受歡迎,交不到朋友,甚至還產生了自卑心理,那就需要家長花一些心思來引導孩子了。

根據心理學家威廉戴蒙的觀點,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交友方面會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

1、4-7歲,基於他人的友誼。這個階段的孩子,還處於幼兒園時期,只要能一起愉快地玩耍,分享,那就基本算作朋友了,至於自己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孩子不會考慮太多。

2、8-10歲,基於信任的友誼。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友誼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他們會很在意朋友對自己的看法,是否信任自己。

3、11-15歲,基於心理親密的友誼。這個階段的孩子,常常會結交形影不離的朋友,她們在一起會分享心事,親密程度高。

家長可以結合孩子的年齡,了解孩子對友誼的需求,當孩子跟你傾訴和朋友相關的煩惱時,試著去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

相信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周圍人的歡迎,會社交的孩子,朋友自然不會少,那麼社交能力到底包含哪些能力呢?

社交能力包含哪些能力?

1、情緒的認識與控制。孩子首先得對自己的情緒有正確的認知,同時還能具備一定的控制情緒的能力。

2、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想和他人友好交往,要學會多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這樣才能促進雙方的溝通交流。

3、表達能力。想讓別人認識自己,一定的表達能力是應該具備的,否則自己的特點,別人是無法一眼看出來的,在社交過程中,自我表達是交友的第一步。

4、環境的應變能力。在人和人交往的過程中,面對比較複雜的情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解決問題,促進人際交往的順利進行。

如何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1、家長想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創造輕鬆的社交環境,比如家裡來客人了,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接待客人,孩子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幫助孩子製造和朋友約會的時間。

2、如果孩子在社交方面有好的表現,家長應該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社交自信。

3、如果孩子在交朋友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可以先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幫助孩子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家長可以給到孩子一些建議。

END

相關焦點

  • 開學不合群?掌握社交能力家長要和孩子「保持距離」
    相比先天性格差異,後天的影響才是導致孩子不合群的真正原因開學已經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了,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學校,能夠適應的孩子們已經開始了快樂而豐富的集體生活,但是對於一些不合群的孩子來說,可能他們對學校生活依然還有抗拒,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如果孩子無法順利地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對於他們的學習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 孩子不合群、沒朋友?家長了解這5點,幫助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都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有朋友,就意味著孩子有玩伴,能夠一起玩耍、一起學習,遇到什麼困難和不願意讓父母知道的煩惱,也有人可以傾訴。不過,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朋友,還有些孩子人緣特別差,遭到了大家的疏遠。對於這些"不合群"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呢?
  • 孩子上學後"不合群"該怎麼辦?家長應該要做好這3點,別不了解
    孩子上學後&34;該怎麼辦?家長應該要做好這3點,別不了解現在很多家庭由於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家人對孩子也是非常寵愛,這樣的話就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以後進入幼兒園之後,孩子由於不能得到在家裡一樣的關注,有可能會出現變得不合群的現象,這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是不利的。
  • 3歲孩子不和小夥伴一起玩,不合群,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跟她說了好多次要跟小朋友們玩,孩子也不聽。閨蜜說,娃小的時候只需要關注她的吃喝。現在慢慢長大,又想著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一起玩兒,能夠開朗合群,從小擁有良好的性格,養育孩子真的不容易啊。孩子不合群,和家長的教育有關孩子不會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娃長大以後交往能力不好,寶寶出現這種不合群的情況,和家長平時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 孩子不合群,容易出現「社交退縮症」,家長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愛默生執筆:橘媽定稿:橘媽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孩子也是如此,家長希望孩子能夠交到很多知心朋友,這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有些孩子特別不合群,總是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玩耍,別人來邀請孩子一起玩時,孩子會拒絕,家長此時要注意了,要及時引導孩子,別讓孩子出現「社交退縮症」。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做這些遊戲讓寶寶成「社交達人」
    得到這樣的反饋,家長不由得心裡打鼓:我的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在幼兒園階段,兒童的社交能力是比學習能力更受關注的能力,特別是同伴交往能力。無論是父母或老師,都期待孩子能合群,善於與老師、同伴溝通交流。一旦孩子出現不合群的現象,父母都會變得有些緊張。不合群問題的背後隱藏著父母的隱憂:「他這麼不合群,是不是存在心理缺陷?以後上小學、中學怎麼辦?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這幾個小方法,讓孩子懂得正確社交
    但是不會交朋友的孩子,家長是需要加以引導的,即使孩子的年紀還小,也有可能出現不合群的問題。孩子不合群,不懂得正確的社交,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是比較消極的。表姐家的女兒今年六歲了,按說六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但是這個小姑娘卻非常靦腆害羞。當有小朋友來家裡做客的時候,她總是躲在房間裡不出來。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孩子的人際交往
    只有當孩子想融入團體,卻感到不知所措,焦慮、緊張,甚至產生抗拒時,才意味著孩子有不合群的現象和問題,需要家長加以幹預,施以援手。2.有意識地培養社交能力父母與孩子早期的互動,就是在向孩子示範什麼是社交,怎樣社交,孩子從中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社交方式和能力看,包括溝通、情緒管理、合作能力等。愛孩子,但是不能去溺愛孩子。一個被溺愛的一個孩子,什麼要求都被滿足,只會變得唯我獨尊。同時,融入群體不意味著妥協,需要堅持和有彈性的變通。
  • 為啥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教你3招讓孩子人見人愛,提高社交能力
    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忙著四處搜羅合適的幼兒園,孩子上學之後,家長又開始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飲食和課堂狀況,擔心孩子會不會在學校受委屈。靜靜上了幼兒園之後,媽媽發現她的性格發生了一些變化,平時很活潑開朗的靜靜,自從上幼兒園後就突然間變得安靜下來。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讓愛留守』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共同攜手,助力孩子健康成長第四期本期內容(小學篇)■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分析同伴交往是小學階段重要的發展任務,良好的同伴關係有助於小學生學習社交技能和策略,促進其社會行為向友好積極的方向發展,有助於培養小學生的積極情感,有助於促進小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和性格的發展。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老師建議,接下來的教育重點放在「社交能力」的培養上,這樣才能讓悅悅的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長。可能很多家長單純的以為,社交能力就是讓孩子交朋友,只要讓孩子找到朋友就夠了。但其實,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家長還是有必要先學習一下。社交能力包括哪些方面?1、管控情緒想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然得要先學會認識情緒,以及控制情緒開始。
  • 孩子不合群如何提高他的社交力?
    青少年不合群的心理特點有哪些?隨著我國獨生子女社會的到來,使「不合群」這一現象在青少年群體中越來越普遍。主要表現為,青少年更喜歡獨處,不善於也不願意與他人溝通、交往、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孤僻、失落、自卑、自私等不良性格。這將會妨礙他今後在事業上的成功,即使有的孩子有聰明才智和一技之長,也會因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
  • 「堅果科學」孩子在學校不合群該怎麼辦?
    孩子在學校過得不開心,不知道該怎麼跟同齡的小夥伴交往,也總是不合群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呢?有不少父母會覺得孩子不合群,只是因為孩子比較內向,不願意跟人過多的進行交流,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是有弊端的,父母需要重視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並且找出解決和處理的辦法!孩子在校不合群,首先要找準原因,針對原因去找解決方案。
  • 孩子上學後「不合群」該怎麼辦?家長應該要做好這3點,別不了解
    孩子上學後"不合群"該怎麼辦?家長應該要做好這3點,別不了解現在很多家庭由於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家人對孩子也是非常寵愛,這樣的話就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以後進入幼兒園之後,孩子由於不能得到在家裡一樣的關注,有可能會出現變得不合群的現象,這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是不利的。
  • 孩子社交障礙?人際交往能力差?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能掉以輕心
    在這個全面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很多家長不再只單純地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產生。就像在社交方面,很多孩子或大或小會存在一些社交障礙。然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所以家長要培養並不斷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 《隱秘的角落》:孩子不合群,根源在家長
    其中,那個叫朱朝陽的孩子,讓人印象特別深刻。他是學校裡的學霸,次次考第一。但在同學們的眼裡,他只不過是一個書呆子,光讀書,不合群。久而久之,不合群也就成了他一個比較明顯的性格特點。顯然,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重視孩子的交際,養出的有可能就是一個不合群的孩子。B、父母離婚,孩子可能會孤僻朱爸爸帶兒子去買鞋。朝陽主動地坐在了後面。從朱爸爸的話裡,我們可以了解到,朝陽之前喜歡坐在前座,嘰裡呱啦地說個不停。
  • 孩子比他人差,從小被欺負,家長應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強的人,往往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獲得更多的機會。而社交能力差的人,則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同,成為眾人嘲笑排擠的對象。所以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在幼兒時期幫助孩子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讓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社交生活。
  • 孩子總是不合群,長大後容易患社交障礙,家長要做到正確引導
    如今生活中口才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會說,也知道怎麼樣去說能夠更容易獲得成功。社交能力對於他們以後未來的道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每個家長都應該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說話能力。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著很好的交往能力,但是這樣能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也許有的孩子會比較活潑一點兒,但是並不一定代表有著很強的社交
  • 孩子社交能力弱該怎麼辦
    兒子上幼兒園大班,在幼兒園時間比在家多,幼兒園注重培養小孩的集體交往意識。幼兒園小朋友滑滑梯,玩貓爪老鼠的遊戲,這些個我兒子從來不參與,也一直很被動,好像從不需要除了家人以外的其他人交往,孩子這種狀況做家長的很憂慮。其實在孩子三歲的時候,我就察覺到了一些苗頭。
  • 孩子膽小、害羞、不合群,責任在家長,孩子社交能力如何培養?
    周末,總是想帶著孩子出去「秀一下」,與親朋好友增進距離的同時,還能鍛鍊孩子社交能力。可是事與願違,孩子在家像個「話癆」,在外人面前卻不願意說話、不願意喊人,只會自己默默在一邊玩耍。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特別不喜歡和生人接觸,對社交有牴觸感。當孩子出現「社交恐懼」,家長們別著急埋怨孩子,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