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孩子不合群,根源在家長

2020-08-29 旭媽育兒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開播後,由於劇裡的情節過於真實,引發了許多關於家庭、婚姻和親子關係的思考。

集集有看點,個個有話題。

其中,那個叫朱朝陽的孩子,讓人印象特別深刻。

他是學校裡的學霸,次次考第一。但在同學們的眼裡,他只不過是一個書呆子,光讀書,不合群。

按理說,成績優秀的孩子,一般在班裡都很受同學的歡迎。大家都會自覺地想要跟學霸套近乎。可在朱朝陽這裡,卻變成了不可能。

同學們不僅誰都不想跟他玩,還故意找他的茬。打球時,挑釁他,讓他絆倒。趁他不注意,在他的水杯裡放橡皮屑。

當然,他也不屑於跟同學們玩。考試時,同學知道他學習好,想他能遞紙條答案,可他偏不遞。同學故意把他絆倒,即使明白來者不善,他也不言不語,默默地獨自離開。

我們肯定疑惑,朱朝陽這麼優秀,為什麼會不合群呢?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中國孩子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性格的養成,跟父母息息相關。父母重視什麼,孩子可能就重視什麼。父母忽視什麼,孩子可能就忽視什麼。朱朝陽之所以不合群,跟他家長有著必然的聯繫。

01

為什麼孩子會不合群?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怎麼樣,往往孩子也會怎麼樣。

一個不合群的孩子,背後與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思想等,都密切相關。

A、父母忽視交際,往往孩子也會忽視交際

舉例1:家長會後,老師特意跟朱媽媽單獨說起孩子的不合群。媽媽卻說:「學生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舉例2:朝陽難得跟爸爸一聚。媽媽臨行前,還不忘囑咐孩子:「帶上成績單。」

可見,朝陽的媽媽對孩子的不合群,是忽視的。她重視的,除了孩子的成績,其他都無所謂。

朝陽為了討媽媽的關心,只能通過年年拿第一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對於其他同學想不想跟自己玩,他根本也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不管誰對誰錯,懶得去解釋。也不管同學喜不喜歡自己,懶得花心思去合群。久而久之,不合群也就成了他一個比較明顯的性格特點。

顯然,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重視孩子的交際,養出的有可能就是一個不合群的孩子。

B、父母離婚,孩子可能會孤僻

朱爸爸帶兒子去買鞋。朝陽主動地坐在了後面。從朱爸爸的話裡,我們可以了解到,朝陽之前喜歡坐在前座,嘰裡呱啦地說個不停。

可父母離婚後,朝陽就非常主動地坐到了後排座位。爸爸說到座位問題,他只是看了一眼掛在車頭前的那張新的全家福,什麼都不說。

就連父子間的對話,也是你問一句我答一句,跟老師上課提問題沒什麼兩樣。

朝陽已經變得不善言辭,也不屑言辭了。跟同學相處,他也一副冷漠孤僻的模樣。

美國的一些婚姻心理學家對父母離婚給子女造成的心理影響做了較為長久的研究,他們發現,在被調查的離婚家庭子女中,有37%的兒童在父母離婚五年後,心理創作仍未消除,並表現出情緒消沉、低落、性格古怪孤僻。

而朝陽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性格孤僻、不合群。

所以,孩子不合群,可能跟父母離婚有關。

02

怎樣的家庭模式,孩子更善於交際?

攀登老師曾說:「你和父母的關係,就是你和整個世界的關係。

孩子不合群,其實是孩子與父母關係的一種折射。朝陽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從父母離婚後,就開始變得有隔閡。與母親,他更多的是討好。由於父親對同父異母的妹妹寵溺有加,父愛於他更多的是不確定。

這樣的親子相處方式,顯然是不健康的。同樣,孩子跟同學之間的相處方式也會出現問題。

朱朝陽在父母的影響下,顯得不合群了。

美國《心理學年刊》指出,夥伴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很重要,童年時期缺少玩伴,日後容易孤單、焦慮,遇事也容易退縮,甚至影響成年後的人際關係。

那麼,怎樣的家庭模式,孩子更善於交際呢?

a、父母溫暖,孩子容易發展友誼

鄰居張叔夫妻二人結婚20年來從來沒有過一次小吵小鬧。路過他們家經常會聽到一陣陣笑聲。探頭去看,會看到一家子其樂融融的畫面。其家庭不僅溫暖,鄰裡關係也特別和睦。

小張受父母感染,非常陽光,善於交際。從小到大,不管是學渣還是學霸,都跟他以哥們相稱,以兄弟相伴。更不可思議的是,與他成為朋友的孩子,也都更加陽光上進。

經典著作《發展心理學》說:兒童發展友誼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提供溫暖、支持的家庭環境。

父母溫暖,等同於給了孩子一個可靠的溫床,讓孩子從這張溫床裡解鎖了與他人相處的秘密。

b、父母怎麼愛孩子,孩子怎麼愛他人

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可父母怎麼去愛孩子,卻是許多家庭裡容易出現分歧的地方。

說實話,有的父母懂得要愛孩子,但不懂得如何去愛。他們以愛之名去控制孩子。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虐待打罵孩子。孩子在這樣的家庭裡,學到的是暴力。跟他人相處時,孩子也會用暴力的方式去對待。

懂得愛孩子的父母,應該是能夠幫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的父母。他們寬容有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孩子學到的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聰明的父母,用自己正確的愛,去影響孩子也用正確的愛去對待他人。堅不可摧的友誼非暴力溝通,而是源於愛,也根深於愛。

c、父親到位,孩子交際能力更強

《隱秘的角落》裡有個情節:朱爸爸帶朝陽去買鞋時,曾提到一個關於兒子交友的細節。朱爸爸認為,孩子必須要跟同學、老師等搞好關係,因為這以後可能成為他將來走向成功的人脈。

可見,父親在孩子社交方面,還是有不同於母親的看法的。

耶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表明:爸爸陪伴的孩子,智商更高、性格更好,社交能力更強。

因此,要想孩子交際能力強,爸爸的到位是必須的。

朝陽之所以不合群,看來跟爸爸的缺位多多少少有著一定的關係。

【結語】孩子不合群,跟父母的思想、父母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父母不懂得愛孩子,孩子就不懂得愛他人。父母關係緊張,孩子與他人的關係就緊張。著名心理學家 卡耐基說:「現代社會,一個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際交往。」社交能力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聰明的父母應該懂得努力養育出陽光上進的孩子,讓孩子在正確愛裡,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相處。

我是旭媽,又名牆根草,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長期專注研究育兒知識,酷愛分享育兒趣事與乾貨。育兒路上,秉著育兒先育己的理念,與孩子一起成長。同時致力與寶爸寶媽們一起抱團成長。

聲明:本文為旭媽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評論轉發。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異議,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我是怎麼變成壞小孩的
    文:健康編輯說,丹妮郭圖:《隱秘的角落》最近特火的一部網劇,估計大家已經看過了,或是間接地了解過了,就是這部懸疑推理劇《隱秘的角落》,原著名《壞小孩》。說實話,這部劇看得我有點上頭,看著看著心率直逼130,稍微平復一下繼續看,我一直在想,眾人眼裡那麼「好」的一個孩子(朱朝陽),怎麼就變成壞小孩了呢?
  • 《隱秘的角落》裡藏著《少年的你》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以9.2分高開,豆瓣8.9分的好成績收尾。你都看到了啥?我又看到《少年的你》。對於成績好,不合群的周朝陽,他們自發把他視為另類,事情發生時,安慰自己:我什麼都沒幹。然而,圍觀的雖然不出手,但他們「看戲」的熱情往往給「欺凌」添了一把柴,加了一把火。
  • 《隱秘的角落》:校園與家庭對性格成長的雙重「冷暴力」
    媽媽也只關心他的學習成績,當老師把朱朝陽不合群的情況告訴媽媽之後,媽媽並沒有當一回事,更沒有想到去和孩子溝通。中國式教育中,希望孩子懂事,不給大人添麻煩就是乖孩子。往往太懂事的孩子,才是最沒有機會表達自己和解決內心困惑的。
  • 面對孩子內心「隱秘的角落」,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
    不少網友以《隱秘的角落》為例,去揣測那位身穿藍衣搶手機的女孩內心的惡意,認為她「自己緊緊拽著天台欄杆卻教唆另外兩個女孩跳下去試試」實乃居心叵測,評價她「搶手機的時候表情兇狠冷漠讓人看了害怕」。更有甚者,罵出了許多不堪入目的髒話。面對這一情況,視頻的拍攝者在接受採訪時解釋道:「孩子家長說去天台玩耍並不是藍色衣服孩子的主意。」「搶奪手機是出於對本身的自我保護意識,我不怪她。」
  • 隱秘的角落:孩子不是這樣教育的
    新劇《隱秘的角落》,「講了一個關於以愛之名行惡之事的故事」。為人父母真是一場漫長而任重道遠的修行,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作為父母不能有半點馬虎。愛不是一味的控制、索取、炫耀,而是鼓勵、支持與陪伴,是解放孩子的天性,呵護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接觸到人性和認識到真正的自我。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更不是家長用來炫耀的工具,不是家長理想缺失的替代品。
  • 你家孩子,有自己「隱秘的角落」嗎?
    我們想談的,是一個中國大多數家長都忽視的問題: 你的孩子,能在城市裡,找到那個讓他們開心的那個「隱秘的角落」嗎? 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認為: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都市裡「隱秘的角落」的價值,被家長們嚴重低估了。
  • 豆瓣評分近9.0的國產劇《隱秘的角落》刷屏!戳中了多少中國家長的...
    原創 王媛 光明網今年上半年,《隱秘的角落》可以說是最熱的國產劇了。豆瓣評分近9.0的電視劇,劇史上其實沒有幾部,但《隱秘的角落》就是其中之一。辛爽坦言,如果將案件與故事情節比喻為手術刀,《隱秘的角落》想為觀眾剖開的是家庭、人物情感與成長軌跡這些背後的心理根源,而不是展現手術刀本身。在他看來,《隱秘的角落》講的就是以愛之名行惡之事,所有人都是帶著愛去做一些不對的事,是來自於他對愛的錯誤理解。有人把愛理解成卑微,有人把愛理解成控制,還有人把愛理解成佔有,這些都是不對的,但也都是愛。
  • 《隱秘的角落》:謊話連篇的壞小孩是怎樣煉成的?
    一切惡的起源都從謊言開始,近日熱門網劇《隱秘的角落》裡有太多的謊言,衝擊著人們脆弱的神經。故事裡有三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學霸朱朝陽,小混混嚴良和問題少女夏月普。都說孩子是不會撒謊的,其實這只是成年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 父母學會情緒管理,孩子才能遠離「隱秘的角落」
    這句話其實是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裡的「開端」,正因為此,幾位劇中的孩子的童年被蒙上了「陰影」。為什麼孩子不能享受陽光,卻在自己的黑暗的「秘密」中苦苦掙扎,迷失方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不難想到,那就是原生家庭中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力。朱朝陽身上背負的那麼多「秘密」,根源在於他對母親周春紅的不信任,周春紅令人窒息的情緒讓他無力,也讓他不敢向母親傾訴內心的世界。
  • 你家孩子,有自己「隱秘的角落」嗎?
    我們想談的,是一個中國大多數家長都忽視的問題:你的孩子,能在城市裡,找到那個讓他們開心的那個「隱秘的角落」嗎?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認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都市裡「隱秘的角落」的價值,被家長們嚴重低估了。
  • 怎樣及早發現孩子的「隱秘角落」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上線,劇中反映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備受大家關注。但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很多家長並沒有及時意識到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成因學習問題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1注意觀察孩子的異常行為
  •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
    每一個孩子內心,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尤其是被稱為「優秀」的孩子,內心有著隱秘的角落,這個角落是好是壞,看家庭教育。今天我們來講講這個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說,隱秘的角落指內心。朱朝陽內心太壓抑了,他黑化是必然的事。而他的黑化,又讓人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的心壓抑太久了。
  • 《隱秘的角落》: 孩子的將來,就隱藏在父母的態度中
    最近熱播劇《隱秘的角落》以豆瓣9.2的高分名列各大榜單第一,並且分數仍舊有上升空間,每集都堪稱電影代餐……這部劇以三個孩子意外捕捉一起兇殺案,然後開展一系列的冒險活動為主線老師在肯定朱朝陽成績好的同時,也提到了朱朝陽孤僻不合群的現象,想引發朱媽媽的關注,但是卻遭到周春紅的反駁和不以為然。周春紅說:學生就是要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其實我就怕朝陽跟一些壞小孩瞎玩,耽誤了學習。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從學霸到「完美犯罪」,偏愛毀了孩子
    文/小庚庚爸爸最近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熱播,除了那句「一起爬山嗎」或者張東升的經典臺詞「我還有機會嗎?」讓很多人心驚。除了張東升外,讓人心疼的莫過於那三個孩子。今天我們重點來說說,朱朝陽,一個即將成為「張東升」的孩子。
  • 看完《隱秘的角落》,家長應明白的6條育兒知識
    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隱秘的角落》成為暑期最強網劇。也帶火了六峰山景區。帶火了爬山、小白船、熱牛奶等梗。對家長而言,這部網劇卻有著很深的現實教育意義,家長們至少要明白這6條育兒注意事項。家長要記住,你就是未來孩子的原生家庭。所以,給孩子做好正面的積極的榜樣。
  • 《隱秘的角落》現實版,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網友:模範爸爸
    很多人看過今年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它像懸疑劇中的一匹黑馬,開播之後一致受到觀眾好評:不僅是一部懸疑劇,也是一部反思家庭教育的家庭劇。朱朝陽的母親不關心孩子心理,一切以學業為重。即便孩子在學校沒有一個朋友,被老師點名:孩子很內向、不合群,不和其他同學來往。
  • 《隱秘的角落》:孩子不是「惡魔」的棲息地
    《隱秘的角落》爆火的背後,很多人看到了朝陽漸漸東升,開始反思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影片開始朱朝陽符合大家心目中好孩子的標準,就是成績第一、表現乖乖、聽話順從、不給父母添麻煩。埃爾菲·科恩:「道德成長的根基在於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三個孩子無意間錄到張東升犯罪的視頻,為了給普普的弟弟籌集30萬醫藥費,三個孩子和罪犯周旋與狼共舞。
  • 重寫高考作文:從《隱秘的角落》看青少年的情理之中與意料之外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就把鏡頭放在了三個這樣的青少年身上,從這部劇我們能看到很多青少年情理之中該有的樣子,也看到了不少意料之外讓人震驚的灰色影子。朱朝陽是一個學霸,他成績優異,性格內向,像極了少年時我們班上那個坐在課堂角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習委員,朱朝陽的很多行為本在情理之中。
  • 《隱秘的角落》父母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人生溫度,朋友三觀影響行為
    文|桃小真育兒隨著《隱秘的角落》爆紅,朋友圈被它刷屏,同時有些媽媽群也在討論著,出於好奇,我也開始了追劇,看完後心情蠻沉重的,真的可惜了,好的才華沒有用在正道。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做什麼樣的選擇,走那條路,都由你決定,選擇權在自己手裡。而人生也正是由一次次的選擇來完成的。
  • 成都少年毆打8歲男童之後,還望家長關注孩子那些「隱秘的角落」
    而很多家長會將不良情緒壓在心裡,但無形中會感染到身邊人,更有不少家長,會將情緒宣洩到身邊的弱者身上,比如孩子。把自己的不快、壓力、不滿統統發洩到孩子身上,那麼這些不良情緒在孩子身上又如何去宣洩?所以,家長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受到外面人的傷害,同時也要警惕自己,不要將不良情緒宣洩給孩子,更要學會疏導孩子,讓孩子學會釋放情緒。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其中就談到了那些孩子內心的世界,他們沒有我們成人想像的那麼簡單,由於經歷的環境不同,他們已經形成了很多隱秘的想法。或者遠遠超過了我們成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