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過今年熱播劇《隱秘的角落》。
它像懸疑劇中的一匹黑馬,開播之後一致受到觀眾好評:
不僅是一部懸疑劇,也是一部反思家庭教育的家庭劇。
劇中葉馳敏的父親葉警官,和朱朝陽的母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朱朝陽的母親不關心孩子心理,一切以學業為重。
即便孩子在學校沒有一個朋友,
被老師點名:孩子很內向、不合群,不和其他同學來往。
媽媽依然會當成炫耀的資本:
「其他家長就是嫉妒我家孩子考第一。學生就應該以學業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即便孩子每次考第一,媽媽也會時刻提醒孩子,不要放鬆警惕。
然而劇中葉警官則是另一種家長的形象。
他對女兒成績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已經很滿足了。」
雖然平時工作繁忙,但只要有時間就會陪女兒。
他和女兒一起吃薯片,也會陪女兒一起看《還珠格格》。
在葉警官眼裡,女兒的幸福快樂要遠比成績更重要。
朱朝陽的母親和葉警官,
在現實生活中也具有代表性。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成績,可以不顧一切。
39歲的秦女士是一位重點學校的老師,
她因為對孩子的標準永遠都是100分。
有時候孩子考了98分,秦女士都會斥責孩子:
「我班裡一半孩子都考了100分,你為什麼不能?」
秦女士感到自己非常失敗,久而久之,她患得了嚴重的抑鬱症。
然而,現實中不乏也有另一類家長。
來自湖南長沙的羅格,今年46歲,長沙人。
他的兒子羅漢今年9歲。
暑假期間,爸爸沒有讓兒子上各種補習班,而是讓他參加各種戶外運動:
滑雪、竹漂、劃皮艇,同時還要求孩子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他對孩子第一硬性要求是:
「每天必須戶外活動2小時,才能夠開始寫作業。」
為了保護孩子視力,
哪怕是下雨天或是雷暴天,
也會讓孩子站在陽臺上觀望遠方。
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加重要。
兒子羅漢在接受參訪時被問是否想過放棄?
孩子則堅定地說:「沒有想過。因為最難走的路,通向最美的日出。」
對此,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紛紛在下方留言區評論到:
「真是模範爸爸,不過,又是別人家的爸爸。」
「哪有時間玩?作業寫到10點多,平日還有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我爸差不多也是這樣,希望我多出去玩,不過我想做作業。」
「孩子的全面發展才是最好的教育,他是一位好爸爸。」
其實,無論是《隱秘的角落》裡的葉警官,還是現實中的羅格;
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會受到很多家長和孩子的認可。
就拿葉警官而言,他是比較理性的,不會逼迫女兒學習,而是鼓勵女兒能夠勞逸結合。
在現實生活中,
確實存在一些父母,為了孩子成績,動不動就「罵罵咧咧」地教育孩子:
「為什麼別人能考100分,你卻不能?」
其實,這會對孩子心理上會造成很大壓力。
對於孩子提高成績,也不一定會有很大幫助。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羅格對兒子的硬性要求: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的?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