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網友怎麼看?

2020-09-03 悠家教育規劃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這種方法是好還是不好?


今天微博有一條熱搜吸引了小編的注意: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



這位爸爸今年46歲,是個長沙人,為了保護9歲兒子的視力,他要求兒子每天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個小時,不準做作業」。目前,羅漢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攀巖、甚至還有野外生存等。



在這條帖子下面有些家長特別支持這位爸爸的做法



認為這種做法不僅能培養孩子,還可以做到陪伴,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還有一些人表示很羨慕

一、

讓孩子

加強體育鍛鍊

到底有多重要?


讓孩子體育鍛鍊,一直都是佳玫老師給家長建議的事情,首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就在去年,佳玫老師朋友的女兒被國外的一所知名高中錄取,她在國內上學時是一名體操特長生。平時在校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要用於專業訓練。為了把因體操訓練耽誤的時間補回來,她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到11點以後才能休息。

但在這麼累的情況下,這個女孩的成績長期穩居年級前三名,體育鍛鍊不僅沒有拖累她的學習,反而鍛鍊了她強健的身體和堅強的意志力,促進了她的學習效果。

這正是體育鍛鍊的奧秘和魅力!

為什麼?

讓我們從多元智能的角度來看看。大腦的頂葉區決定人的運動智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外在表現。

頂葉區左腦,決定孩子的肌肉耐力。這個區域越薄弱,孩子就越懶,特別宅,總是叫苦叫累,學習上是典型的畏難心態。看到稍微複雜一些的作業,本能地就想退縮,甚至放棄。在生活中執行力差,喜歡給自己留後路。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主動挑戰。

頂葉區右腦,則主管人的體知覺力,這個區域強的孩子,肢體靈活,善於動手操作,善於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調動他人的熱情,領導力強。同時,體知覺力還和同理心有關,更具感恩心,但是很好動坐不住,影響學習專注力。

體育鍛鍊,練習的正是大腦的頂葉區。通過長期規律的體育鍛鍊,不僅能讓孩子強健體魄,而且能鍛鍊孩子勇於突破,不輕易放棄的品格。此外,還有助於孩子鍛鍊領導力,形成同理心,並且由身體調動精神,消除畏難情緒。

我經常會收到一些高年級孩子家長的諮詢,說孩子小時候成績還不錯,長大了成績就開始逐漸下滑,而且孩子無精打採,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家長想知道該怎麼補課,但我更關心的,是孩子有沒有堅持體育鍛鍊。很遺憾,越是功課忙,家長就越是只忙功課。我總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儘快恢復孩子的體育鍛鍊吧,哪怕只有一項運動,每天只能堅持20分鐘,也對孩子的學習大有幫助。因為,沒有了精氣神兒,何談提高與進步呢?



二、

如何給孩子

選擇適合自己

的體育體育鍛鍊項目?


體育項目五花八門。具體怎麼選呢?咱們還用多元智能來分析。

比如孩子想學球類運動。家長們要知道,想把球打好,不僅考驗孩子的運動智能,同時還考驗空間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具體來說,這和孩子對距離的估算能力有關,也和視覺追蹤能力有有關。

空間智能是由大腦的後額葉區右腦決定的,它幫助孩子預估出球的落點在哪裡,估算得越準,接住的概率就越大。但相反,估算得不準,自然就有心無力,想接也接不住。

那自然觀察智能指的是視覺追蹤能力,也就是當球飛速運動時,能精準地判斷球的方位和運行線路。如果孩子的這個能力較弱,就可能會出現看不清球的情況。


所以,在決定給孩子選擇球類項目之前,家長不僅要判斷孩子的耐力情況和肢體的協調性,還要判斷孩子的空間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情況。

比如,空間智能弱的孩子比較容易磕碰,而且說話時會比較誇張,比如把1米說成2米,把10分鐘說成半小時。

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弱,表現也很明顯。一是容易馬虎粗心,二是很可能不喜歡畫畫,尤其是比較細緻的素描、工筆等。因為自然觀察能力弱,他們既不喜歡看,也看不細看不準。

如果孩子的空間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都較好,建議選擇球類運動;如果都不好,但本身體能很強,則建議選擇遊泳、跑步、搏擊、跆拳道這類依靠自身肢體力量和能力的項目。



再來說說個體類和群體類項目如何選擇。這和孩子的人際智能相關。

如果孩子的人際智能強,熱情大方不認生,也就是非常合群的孩子,更適合群體項目;團隊作戰符合孩子對社交的需求,也是他們的優勢。

相反,人際智能弱的孩子性格則較為內向,平時比較認生,不愛熱鬧。這時候,家長可能希望通過群體類的項目改變孩子的狀態。這個願望沒問題,但孩子如果無法在群體類項目中交到朋友,就可能依舊獨來獨往。

其實,這類孩子往往專注度很高,進行個體項目訓練反而能聚焦,更容易出成績,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心。而且在訓練過程中如果找到志同道合的隊友啊,同樣可以達到交朋友的目標。

三、

具體實踐:

怎麼為孩子定運動量?

我們為孩子選擇好了體育課程還不夠,運動量也很重要。我們一定要記住學與習的關係,天賦也需要大量的刻意練習。而要保證足夠的訓練量,就一定要精選。我的建議是:專業的運動課程,選一個就足夠了。保證每周大肌肉運動有2-3次,每次能達到1-3個小時。但日常也要有運動量,每天不能少於30分鐘。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玩兒不等於運動。在這個方面,家長常有混淆。比如小朋友和同伴們一起瘋跑打鬧一陣兒,家長會覺得,孩子運動量很大了。但其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體育鍛鍊強調有目標,有標準,有強度,能夠很好地強化孩子的目標感,鍛鍊孩子堅持到底的堅毅品格。但玩兒是以愉快為前提的,對於錘鍊孩子品格並無直接幫助。



悠家教育秉承獨創的「天賦優勢教學法」,堅持「因材施教」的價值主張,全力為每一個孩子量身定製專屬教育規劃及解決方案,幫助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8月25日據媒體報導,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網友評論網友:孩子會不會覺得寫作業是種幸福?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不準做作業
    但在長沙,卻有這樣一位「虎爸」羅格,反其道而行之,要求自己9歲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對於大家口中的「另類教育」,羅格卻有著不同的看法。8月2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這對父子。父親羅格:山野林地讀無字之書「我的本職工作就是戶外教練,兼皮划艇教練,大兒子從2歲開始就跟著我玩戶外。我們本來就是屬於大自然的,現在的孩子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對自然適應的本能降低了。」長期在戶外工作,羅格皮膚黝黑、身材健碩,說起自己的教育理念時打開了話匣子。
  • 硬核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
    硬核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 近日,湖南的一對父子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這位父親名叫羅格,是一名戶外運動教練,兒子的名字叫「硬」,叫羅漢,今年9歲。 這位「硬核虎爸」給兒子訂了一條規矩,那就是每天戶外玩兩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這條規矩著實驚住了不少父母。 畢竟現如今孩子們的升學壓力極大,為了能考一個好學校,許多學生恨不得一天24個小時都撲在課桌前,玩兩個小時?這也太「奢侈」了吧。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兩小時,不夠不準做作業,網友:神仙爸爸
    「作業沒寫完,不許出去玩!」這話幾乎貫穿了無數人的學生時代。然而,長沙這位爸爸卻很不一樣,他對孩子說:「在外面玩不夠兩小時,不許做作業!」長沙有一位與眾不同的虎爸羅格,要求自己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
  • 硬核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
    硬核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近日,湖南的一對父子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這位父親名叫羅格,是一名戶外運動教練,兒子的名字叫「硬」,叫羅漢,今年9歲。這位「硬核虎爸」給兒子訂了一條規矩,那就是每天戶外玩兩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這條規矩著實驚住了不少父母。畢竟現如今孩子們的升學壓力極大,為了能考一個好學校,許多學生恨不得一天24個小時都撲在課桌前,玩兩個小時?這也太「奢侈」了吧。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 網友:寫作業是種幸福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8月25日據媒體報導,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達到不準做作業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達到不準做作業​喬志峰​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達到不準做作業。在長沙,9歲男孩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8月26日《三湘都市報》)​戶外活動,不僅可以保護視力,也可以通過運動強健體魄,同時更能開闊視野、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後者往往比前者更能塑造一個人的性格,實現綜合素質的養成。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
    ,湖南長沙的羅格先生,對9歲的兒子有一個硬核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不僅有水上的皮划艇、槳板、竹漂,還有爬樹、攀巖等,多項戶外活動技巧對年僅9歲的羅漢來說,已經非常熟練。羅格還要求孩子進一步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不準做作業
    前段時間,湖南長沙的一位硬核老爸羅格成為了網絡眾人的熱議對象,因為作為爸爸的他有一個奇特的要求,就是要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玩夠時間就不準寫作業。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夠2小時,不達標不準寫作業!
    居然有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必須玩夠2小時你沒有看錯這是近日在網上引發熱議的一個話題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因為羅漢十分喜歡水上運動羅格為兒子選的大部分都是與水相關的項目在嘗試皮划艇後羅漢又選擇了漿板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近日,湖南長沙一名硬核爸爸火遍了網絡。他規定,兒子每天必須戶外玩兩個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這位爸爸的做法,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紛紛伸出大拇指,給這位爸爸瘋狂點讚。對此,男童爸爸則表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比學習更重要。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不準做作業,你認可?
    important}導讀:前段時間,湖南長沙的一位硬核老爸羅格成為了網絡眾人的熱議對象,因為作為爸爸的他有一個奇特的要求,就是要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玩夠時間就不準寫作業,這種的「虎爸」模式讓很多家長都感到詫異,如今孩子的學習功課難麼緊張
  • 爸爸讓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才能寫作業!網友酸了
    每天必須要在戶外運動2個小時否則不許做作業↓↓↓今年46歲的羅格是一名戶外教練他9歲兒子羅漢羅漢說為了保護自己的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2個小時不許寫作業」羅格對此表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現在的小孩子在家閒下來,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很小就戴上了眼鏡,我家孩子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不準做作業,你認可嗎?
    導讀:前段時間,湖南長沙的一位硬核老爸羅格成為了網絡眾人的熱議對象,因為作為爸爸的他有一個奇特的要求,就是要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玩夠時間就不準寫作業,這種的「虎爸」模式讓很多家長都感到詫異,如今孩子的學習功課難麼緊張,居然還有這樣的要求。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 沒達到不準做作業
    長沙,9歲男孩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梨視頻)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運動連作業都不配寫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時間不夠就不能寫作業!8月26日,「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在戶外玩2個小時」,以425萬觀看次數,在百度的熱門搜索列表中排名第五,讓我們不禁呼喚:這樣的好爸爸再多一點吧來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位爸爸,羅格是長沙人,有一個9歲的兒子羅漢。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這是為什麼呢?
    長沙的這個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這是非常有益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父母陪伴還能增進感情,理念是很好的。但參加這些活動也很耗錢,一般家庭和貧窮家庭還是比較難承受的。
  • 長沙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玩夠時間不準做作業
    近日,一則「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的消息,以400>「不玩滿2小時不準寫作業」的硬性要求。這樣有別於一般家長的硬核教育方式,瞬間引來網友們的熱議,紛紛稱讚羅爸爸是「中國好爸爸」。玩不夠2小時還不能做功課,這不就是我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童年嗎?」的確。說到教育,中國家長有一個普遍的焦慮: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一定要在戶外玩2小時,「讓你玩個夠」成褒義詞
    圖片來源網絡近日,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就是一位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必須在外面玩夠兩個小時才能回家寫作業,真正的讓「讓你玩個夠」成褒義詞,網友:看看人家的爸爸!圖片來源網絡據了解,暑假期間很多學生都參加了補習班,為下一學期做準備,而長沙一位叫羅漢的9歲男孩暑假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利用了暑假的時間去學習了各種的戶外活動,比如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
  • 「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才是最美的家庭作業
    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這娃娃也真是夠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