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正確引導孩子與異性交往,又避免孩子早戀,做父母的先要去了解孩子青春期的發育特點,孩子青春期的發育分為四個階段,特點如下:
第一個階段 朦朧期。在9歲到11歲左右是性意識和性愛的朦朧期,此時孩子的性機能尚未成熟,但已確認了自己的性別角色,對異性敏感,女孩和男孩在一起時會感覺害羞往往採取躲避的態度,對成年異性又往往表現出過分的親密和依戀。
第二個階段 愛慕期。在11歲到13歲左右就會進入愛慕期。男女孩子在一起覺得很有意思,異性之間互相觀察欣賞的興趣增加,注意異性的談話、表情、動作而且開始注意自己的服飾、舉止,想給異性留下好印象,對於異性之間的接觸往往自覺不自覺的浮想聯翩。
第三個階段 初戀期。在13歲到15歲左右就可能進入初戀期,這時孩子的性機能已成熟,對於性的體驗明顯增加,內心開始萌發初戀的幼芽,在年齡相近的異性中發現較喜歡的對象,給以特別的注意與關心,寄予特有的期待感情上希望多接觸,多交往,而理智上又有種種顧慮,有的孩子此時的注意力可能在幾個異性身上徘徊,這一階段女孩會更注意自己的外貌和打扮。
第四個階段 鍾情期。鍾情就是很專一的傾慕愛戀某個異性,此時甚至出現痴情一旦相愛便不顧一切,由於涉世未深,對於人生沒有充分認識,一旦受挫會意志消沉產生厭食心理,有的還可能走上放縱自己的道路或者輕生。
當我們了解了孩子青春期發育特點之後,接下來我們又該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與異性交往?
父母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特點超前教育引導,防患於未然。(1)對於處在朦朧期的孩子要引導他們正視自己的性別角色,在與異性同齡孩子的交往中要大方誠懇,克服拘束害羞心理,與成年異性交往不宜過分親密,父親對於女兒要特別注意適度親近不要過分。(2)對於處在愛慕期的孩子,要教育孩子尊重異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儀表和文明禮貌,多關心班集體的事情,為集體出力,男女同學坦誠合作,這個時候正是性漸漸成熟的時候,要配合學校進行科學的性生理教育,正確對待性生理現象,避免因生理現象而盲目的緊張和盲目好奇,要認認真真大大方方的給孩子講述有關知識,正確的對待方法。(3)對於處在初戀期的孩子,父母要教育引導他們多參與群體活動,儘量減少與異性同學單獨接觸的機會,特別是不要跟同一位異性同學過多單獨的接觸,避免萌發初戀之情牽扯精力,影響學業和全面發展。(4)對於處在鍾情期的孩子家長要給予格外的尊重和理解,俗話說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年不鍾情,孩子們情竇初開這是非常值得理解和尊重的,甚至我們應該覺得欣喜,愛給人力量,這也正是喚醒孩子成長動力的時候,當他因為愛一個人,他會更愛這個生活,更愛這個世界,會更想做更好的自己,會覺得渾身充滿了奮鬥的能量。
告訴孩子區分友情和愛情,友情是以友愛為出發點,是有共同目標的朋友之間的深切感情,愛情是以性愛為基礎,是以結婚為目的的活動,愛情是兩性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關係,需要通過理智道德意識來實現,需要負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我們要跟孩子說,為了自己將來的幸福,為了對方的幸福更有保障,我們要樹立高尚的人生目標,做有遠大抱負的年輕人,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同時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典型,夫妻之間和諧做到彼此人格的尊重。在與家庭以外的人接觸中,作風正派注意道德規範,給孩子以積極的良性的影響。
講師: 王輝 文案:張紅榮
文自《滄州前程 ——幸福課堂》
王輝簡介
高效學習指導師
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