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任民政 陳言謨 王維凱 侯碧海 王浪 通訊員 李飛
2017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產業立市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提出一年起好步、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三年來,石門縣是如何落實市委市政府產業立市戰略部署?成效如何?
11月13日,陽光明媚,桔園飄香。剛剛參加完縣委十二屆七次全體會議的石門縣委書記郭碧勳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暢談近年來石門縣所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發展方向。
石門縣委書記郭碧勳接受記者採訪現場。記者 羅蜀成 攝
「石門縣是國家武陵山片區縣,也是常德市唯一的貧困縣。近三年來,我縣大力實施『開放強縣、產業立縣』戰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了穩健步伐。」郭碧勳開門見山。
石門縣工業轉型蹄疾步穩,規模工業企業年年新增,目前總數已達165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4家;特色農業活力凸顯,湘佳股份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被譽為中國生鮮家禽上市「第一股」;如期脫貧摘帽並高質量通過脫貧攻堅全國普查,打造了湖南脫貧攻堅的「石門樣本」。
「產業項目是發展之本、強縣之基、富民之源,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開關』。近年來,我縣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紮實推進產業立縣三年行動計劃,以『五個堅持』實現了產業發展新突破。」郭碧勳說。
一是堅持以園區統領產業發展。形成了以新材料、電子信息為主導產業,以農副食品深加工為特色產業的「兩主一特」產業體系,現有規模工業企業85家,預計2020年底總產值將突破225億元。今年,石門經開區綜合實力躍升到全省第10位,居常德市和洞庭湖地區第1位,獲全省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獎勵。
二是堅持以項目支撐產業發展。牢固樹立「產業為大、項目為王」理念,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牽頭掛帥、一個責任單位聯繫服務、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保持了月月都有重大項目籤約的良好態勢。三年來,全縣共籤約引進項目118個,協議利用資金1052億元。以願景新材料、富博智能科技為代表的一批投資過億元的工業項目,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創造了新的「石門速度」。
三是堅持以企業夯實產業發展。堅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成長型企業,精心培育科技型企業。正崴集團、正大集團、願景集團、航天磁電等一批500強企業落戶石門。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65家,工業年創稅收6.88億元。
四是堅持以品牌助推產業發展。品牌就是影響力和生產力。「石門柑橘」「石門銀峰」「石門土雞」等公用品牌影響越來越大。「石門銀峰」品牌價值達2.25億元,「石門柑橘」品牌價值突破20億元。
五是堅持以環境保障產業發展。企業是魚,環境是水。堅持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重中之重,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要素保障,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切實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當好了服務發展的「店小二」。石門企業滿意率在全市排名第二。
談及石門縣未來發展的設想,郭碧勳說,石門縣將在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和新發展理論的指引下,立足石門最大的縣情實際,堅持走紅色引領、綠色崛起之路,致力於打造湖南省高質量發展樣本縣。產業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石門縣將始終把產業項目建設擺在核心位置,千方百計謀產業、抓產業、興產業,全力以赴推進度,持之以恆抓招引,想方設法優環境。將鎖定更高層次的發展目標,統籌推進「一縣五地」建設。打造好現代產業的前沿陣地、創新開放的山區高地、湘鄂邊區的交通要地、宜居宜業的投資窪地、鄉村治理的示範基地,系統推進、整體發力,讓石門成為湘西北地區最璀璨的明珠;將緊跟人民群眾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努力建成「暢通、開放、美麗、幸福」新石門。
郭碧勳信心滿滿地說,紅色是石門的基因,綠色是石門的底色,一個支撐精神,一個引領方向,石門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往無前地走下去,走出一條符合自己實際的綠色崛起之路,走出一個紅色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