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鄉村中學生上海職業體驗,看中垃圾分類代投新商機

2020-12-13 教育新視野

「上海是垃圾分類的試點城市,我們看中的是懶人經濟,想做垃圾分類和代投。」

8月18日,4名來自雲南省大理市民族中學宏志班的高中生在雲鋒基金上海總部向上海的知名投資人闡釋他們的創業計劃。

他們是品學兼優的貧困農民和下崗職工的子女,不少人是第一次走出大理,8月16日-22日,20個大理州民族中學宏志班的學生,在上海體驗一場以「尋找未來夢想職業」為主題的旅行。

在為期7天的「城市職旅」中,宏志班的學生們還將走進金融、創業、科研、傳媒等各種不同領域的企事業單位,提前感受和了解這些職業,為將來的人生選擇奠定基礎。

8月18日,宏志班學生們來到知名投資機構雲鋒基金,這是他們職業體驗的第一站。雲鋒基金由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雲與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共同創立,其曾通過設立的復旦創業基金資助致力於連接城鄉、消除不平等的「鄉村筆記」創業項目。本次城市職旅項目由對口援建大理州民族中學宏志班的上海浦東新區工商聯出資,社會企業「鄉村筆記」策劃組織。

鄉村筆記聯合創始人汪星宇介紹,國務院辦公廳曾出臺文件,要求加強對高中階段學生理想與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提高學生對未來發展方向的自主選擇能力。如今,職業體驗與生涯教育逐漸進入一線城市孩子們的課堂,但鄉村孩子們的職業啟蒙依然依靠電視與書本,老師、醫生與公務員幾乎構成了鄉村孩子全部的職業認知。

楊林聰,今年17歲,是大理市民族中學宏志班的一名即將就讀高二的學生,父母都是農民,「我想多看看外面的世界。」8月18日,楊林聰和另外三名小夥伴組成逆熵組,通過頭腦風暴進行了「垃圾分類代投服務」的創業方案設計。

為什麼叫「逆熵組」,組員告訴記者,因為物理裡面有一個熵增原理,指有序轉向無序的過程,組名叫逆熵,是希望一直保持生命的活力。

「垃圾分類代投服務」的創業方案最主要看中的是懶人經濟,上海是垃圾分類的試點城市,他們想針對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不想佔用空閒時間下樓扔垃圾,或者會錯過垃圾的最佳投放時間的一類人。此外還有一些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他們的產品主要有線上線下兩個方向。線上希望能夠開發垃圾分類助手小程序,通過拍照或者是文字的搜索確定所需要分類的垃圾是屬於哪一類垃圾,幫助用戶進行垃圾分類。線上還提供預約跑腿代投垃圾的服務,「就是在線上預約下單,我們會派人過去代投垃圾。」楊林聰說。而線下服務就是代投垃圾,對於已經收到的垃圾進行二次處理,有價值的物品,比如可回收垃圾,會轉賣出去,另外一部分垃圾就扔進垃圾回收站進行處理。「我們未來的預期是希望能夠積累一定的用戶,獲得用戶的信任之後,代替他們進行分類,進入他們的房間幫他們進行垃圾分類代投。」 另一位組員唐嘉雯說。高中生們還繼續腦洞大開,「再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希望能夠與智能家居公司聯繫,向我們的已有用戶推銷他們的智能家居。」組員李威霖說。

另一位組員師燁娟表示,還希望與一些垃圾資源再回收利用的相關企業進行聯繫,針對現在不是很好回收利用,介於溼垃圾和幹垃圾中間的,比如秸稈類的垃圾,能夠對它進行再利用,重新塑造出類似於裝飾品或者是編織袋,進行二次利用,並在平臺上進行售賣。

對於這些鄉村孩子才剛來上海幾天就嗅中了垃圾分類代投的新商機,雲鋒基金分析師趙楠豎起了大拇指,他表示,自己每天下班回家,垃圾分類的時間已經過了,沒辦法扔,而且垃圾分類確實很難。不過趙楠也指出了雲南鄉村高中生們創業計劃的不足之處:要找人預約上門去做的話,在上海的人力成本還挺高的,可能做到一半就沒錢了,你們要怎麼解決?

面對投資人毫不含糊的點評,這些稚氣未脫的「小創業者」也並不發怵,在首站雲鋒基金,宏志班的學生們第一次聽說私募股權投資、體驗「真刀實槍」的創業路演。原本覺得「創業太難」、「只敢想想」的高二學生付澤,做完路演後改變了想法,他打算努力學習,上大學後挑戰自我,試試創業。

鄉村筆記聯合創始人汪星宇介紹,發起「城市職旅」項目,源於鄉村筆記的初衷——連接城鄉、消除不平等。因此除了將城市裡的孩子帶往貧困鄉村研學外,從2018年8月開始,鄉村筆記將鄉鎮出生、最優秀或最需要幫助的中學生們帶到城市,幫助他們看到各行各業的可能性。

「任何參天大樹,最初都始於一粒種子,希望這次分享能夠為同學們打開一扇窗。」雲鋒基金副總裁孔偉英說,很多鄉村孩子對投資、IT、網際網路等領域的職業並不了解,這直接影響到孩子們未來的選擇,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可以向他們敞開大門,開拓孩子們的視野。(澎湃)

相關焦點

  • 上海「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代扔垃圾!收費標準為…
    上海「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代扔垃圾!「垃圾分類」絕對算一個!從2019年7月1日起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要正式開始施行了大家工作之餘,互相考考「垃圾分類」都成了消磨時間的好辦法從7月1日開始如果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堪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
  • 「你是什麼垃圾」?別再糾結和委屈了,垃圾分類還有無限商機!
    7月1日起,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全面實施,要求上海市民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自此,「阿拉上海寧」每天兩次不得不面對垃圾分類管理的老阿姨們「儂^zi撒喇希(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而且,不少小區掛出了「未按照時間地點亂扔垃圾,你就是人群中的垃圾」的硬核標語!
  • 包著狗屎的報紙到底怎麼扔上海垃圾分類,扔垃圾扔到...
    包著狗屎的報紙到底怎麼扔上海垃圾分類,扔垃圾扔到...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脊梁in上海--印濟良(ID:jilianginsh)其它帳號轉載請聯繫原帳號。轉眼已到6月中,此時此刻對於上海的朋友們來說,可能每天都要面臨一個來自靈魂深處的大拷問:垃圾分類,你會了嗎?會了?
  • 上海中學生開發垃圾分類桌遊 今天全市大賽「捉對廝殺」
    孫中欽 攝(下同)【新民晚報·新民網】可愛的「小胖」是桌遊社長,在棋盤四角都能扔垃圾;「社區大媽」走到社區或菜場,可以多扔一次垃圾……今天下午,「2019年『挑戰分類王』垃圾分類桌遊大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逸夫會堂內舉辦,160名參賽者
  • 垃圾分類將帶火一批新型職業「垃圾代仍服務」從此月入過萬不是夢!
    大家好,我是讓你睡好,沒有煩惱,每天哄你睡覺的貼心小棉襖--弗瑞姆今天上海的你按照垃圾分類倒垃圾了嗎?7月1日起,由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要知道垃圾分類,勢在必行。
  • 上海人每日的靈魂拷問:我是什麼垃圾?
    從7 月1 日起,上海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按照規定,以後再亂扔垃圾,個人最高罰款200元,單位最高罰款5萬元。面對著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處罰,其他城市的吃瓜群眾紛紛來點讚,這可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對於上海市民來說,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未免會有些惶恐了。
  • 垃圾分類裡的千億生意|趨勢洞察
    「未來10年,垃圾分類將新增市場機會4000億元以上。」—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聯盟理事長住建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張益當上海市民每天都要承受來自老阿姨「儂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當北京居民看完上海的分類標準後鬆了一口氣感嘆還是北京的垃圾分類標準比較通俗易懂,當全國46個重點城市都開始重點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有人看到的是「垃圾」,有人則嗅到了商機。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這個趨勢:垃圾,其實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 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代扔垃圾」開始接單了!你怎麼看?
    這些天朋友圈被垃圾分類刷屏了!是的,從2019年7月1日起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要正式開始施行了從7月1日開始如果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有這樣想法的人還真不少……有需求,就有市場代扔垃圾業務應運而生了!而且,方法和途徑還不止一種每次支付一元,就可僱人代扔垃圾市民陳女士每天忙於工作早出晚歸,垃圾定時定點投放令她很頭疼。
  • 上海垃圾分類宣傳語獲獎公示,特等獎是一首98字的打油詩
    本活動由上海市網信辦、市政府新聞辦和市綠化市容局為指導單位,上海發布為支持單位,綠色上海主辦,上海創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垃圾分類口號宣傳語徵集活動圓滿結束。二等獎1、垃圾也有「朋友圈」,「投」其所好最關鍵。2、貫徹實施垃圾管理條例,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3、分類在指尖,文明在心間。4、多走一步路,垃圾有去處;多動一下手,垃圾分類投。
  • 外媒盛讚:中國上海的垃圾分類,太棒了!
    就連外媒,都對上海的垃圾分類讚不絕口。上海的新項目(指垃圾分類)是中國有史以來關注度最高、規模最大的城市垃圾回收計劃。如果全世界都要清理自己的垃圾,那上海的這個新項目可以成為很好的典範。News 4 Europe,也以視頻的形式報導了上海的垃圾分類:▲為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上海如今熱衷於垃圾分類(via news4europe.eu)新的生活方式,也衍生出了新的服務。
  • 垃圾分類居然讓這些人富有了?羨慕你也來!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今年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些標誌著我們的生活垃圾分類將正式步入法治化、常態化、系統化軌道。一時間,「 垃圾分類」 成為社會新時尚,也是老百姓談論最多的熱門話題。
  • 創新速遞 | 上海萌創石代網絡科技:多人競技遊戲「我不是垃圾」內測上線
    一時間,垃圾分類知識教育成為了「剛需」,創業者們也從社會熱點中敏銳地嗅到了商機。本期《創新速遞》為大家介紹的是信息電子平臺新入駐團隊——上海萌創石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我不是垃圾」多人電競項目。公司創始人和遊戲設計靈魂。上海理工大學本科,遊戲行業十餘年經驗,參與近10款遊戲產品的研發和運營工作,橫跨端遊、頁遊、手遊。用垃圾分類為包裝,將經典小遊戲改編為電競模式,通過競爭意識推廣垃圾分類的具體分類知識。
  • 上海垃圾分類半年盤點 垃圾分類考驗基層治理能力
    2019年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1月1日,垃圾分類實施半年之後的「成績單」也終於出來:2019年7-12月,上海城管執法系統共依法查處生活垃圾分類案件5546起(單位5085起、個人461起),其中未分類投放案件佔案件總數58.9%。
  • 垃圾分類是鄉村振興的必解之題
    垃圾分類,是改善生活環境、踐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讓垃圾分類成為新習慣、新時尚、新規矩,也是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體現。對農村來說,垃圾分類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必經之路,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應該順勢而上,在鄉村振興中答好垃圾分類必解之題。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
  • 上海垃圾分類 從「新時尚」到「好習慣」
    2020年11月6日,時隔考察兩周年,一場主題為「從『新時尚』到『好習慣』」聚焦上海垃圾分類工作的座談會在嘉興路街道舉行,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有關領導與來自本市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資深人士、專家教授等社會各界人士匯聚一堂,熱議上海垃圾分類實踐中的積極探索和豐富啟示。
  • 中學生如何用英語表達對垃圾分類的看法
    垃圾分類意義重大,可以減少用於垃圾填埋的佔地、減少汙染、變廢為寶等等。 在《廣州垃圾分類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學生用英語該如何表達呢?》一文中,一些中學生向大家展示了廣州市垃圾分類進行的情況,雖然筆觸稚嫩,但讀者也可以從中了解一二。 下面就接著向大家介紹中學生們對垃圾分類的看法。
  • 垃圾分類新國標正式實施,垃圾桶製造商忙備貨,還有哪些商機?
    分類垃圾桶製造商忙備貨據了解,近日,央視財經記者探訪了全國最大的日用塑料製品生產基地。有分類垃圾桶製造商表示,為了搶佔市場,企業已經趕製了一批符合國家標準的垃圾桶樣品,等待客戶下單。同時也有企業負責人表示,投了1500萬的設備,多了兩個生產線,又加了20臺機器,隨時客戶來,隨時可以接單。
  • 垃圾分類,一點兒不累!
    自從上海開始實行垃圾分類條例,近幾個星期的魔都人民開始了無盡的焦慮:每天起床第一句,我該怎麼扔垃圾;奶茶也不喝了,因為不知道珍珠、杯蓋、杯子應該如何分類;為了對垃圾類別有更清晰的認識,閨蜜聚會竟然也開始玩起了「垃圾版狼人殺」遊戲…「垃圾」兩個字最近如同梵音在魔都上空縈繞迴蕩,久久未能散去...看著上海人民如此痛苦,其他地區的人民也開啟了敏銳的
  • 垃圾分類督導員: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王碩督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趙婉姝 攝每天8時守候在小區的垃圾桶前翻垃圾、分垃圾,是南關區新春街道垃圾分類督導員王碩一天工作的開始,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查看垃圾分類是否正確,發現錯誤就及時重新投放……像這樣的督導工作,25歲的王碩已經幹了一年多。23日9時許,王碩早已守在天倫中央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
  • 上海:學生「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評選結果公布
    此次活動自7月1日啟動以來,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熱烈響應,同學們一方面認真投入學校、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積極開動腦筋,就地取材,充分運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設計製作小發明,總結提煉好方法,提出各種有利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金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