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稱職的領導,這個觀點我是十分認同的。
古往今來,多少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例子。
舉個例子:
公元前260年,秦軍直奔上黨伐趙。趙國名將廉頗統帥趙軍應戰。廉頗採取固守堡壘策略,使秦軍難立寸功。兩軍對峙不利秦啊!
範雎為秦昭王出策,離間廉頗與趙王的關係,讓趙王起用趙括,成為主帥。
秦昭王大讚秒,於是範雎開始他的離間計。在使用離間計的時候,秦王安排戰神白起,他領著秦昭王的軍命星夜奔赴秦軍營,暗中代替王齕成為秦軍主帥。
有安排另一路人馬奔戰國,四處散布留言曰:「秦軍怕的是趙括。」
趙王果然聽信留言,召見趙括談話,趙括大談孫子兵法,什麼只有進攻才能勝,不能坐以待斃。深得趙王喜歡,於是昏庸的趙成王啟用趙括換下了廉頗。
趙括就是那個紙上談兵的呆子。趙括成為趙軍主帥後,立馬轉守為攻,冒然進攻,殊不知此時白起早已布好埋伏圈,趙軍進入秦軍的圈套,在長平,40萬趙軍血流成河。
這就是著名的長平之戰。從此,戰國元氣大傷。可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為什麼領導的責任大於員工呢,是因為員工只是一個執行者,只是遵循領導布置的任務去執行。不管任務的成果好壞,領導所佔的責任無疑是更大的。
不稱職領導的幾個方面。老夏給你分析下
作為一個領導,管理者,對自己的下屬都不能做到了解。
不了解其才能、優勢、性格等等。在工作上就不能夠做到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不能把相對應的工作安排給合適的人。
這樣毫無疑問肯定是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的。
其實不稱職的領導最大的表現就是不會選人,不能選賢用能。
在工作上對於更高一層的領導的指示是悉數傳達,
但是當下屬員工遇到困難,一概讓下屬們自己解決、有著堅決不給上級領導「添麻煩」的心理。
這樣子的領導,怎麼能夠讓員工信服,怎麼能夠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這種模式下的團隊,都是沒有向心凝聚力的團隊。
對員工沒有任何培訓或者教授技能的情況。
即使開展了培訓,培訓工作開展也不實,缺乏長期性。
表現在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在抓員工教育方面存在學而不真、考而不實、考核不嚴的現象,學習培訓時緊時松,缺乏監管。
同時也缺少讓員工主動實踐的機會,都是領導說了算,員工沒有自己的自主思想。
作為一個領導,企業應聘也好,還是單位提拔,都是為了能夠讓其解決問題。
不稱職的領導往往能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又不能實際解決問題。
比如說:能夠一句話說清楚的、非要開上一次會來解決,一頁紙能寫清楚的、非要搞成一本書。
不稱職的領導,不僅是浪費員工的時間,還浪費企業的成本。
作為一個領導要是自己沒有明確的能夠落實的戰略規劃,沒有明確的營銷策略,來為員工制定目標,員工得不到明確的指令,就不值幹什麼;
這樣容易使員工們很茫然,只好靠慣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對工作沒有任何提升效率的幫助,也無益與成果。
所以說,領導是一個團隊的領頭羊,合格稱職的領導,往往能夠讓團隊充滿激情,充滿戰鬥力。
塔列朗說:我更害怕由1隻獅子領導的100隻羊,而不是由1隻羊領導的100隻獅子。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讚賞!
您的鼓勵是老夏最大的動力和支持,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