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苦讀,進入大學,像小鳥飛向了天空。我們身上充斥著自由的味道,有人逃課,有人通宵,有人泡吧,有人掛科,有人熬夜,當然,也有人戀愛,甚至有人 覺得愛情是自由的標配,沒有愛情的自由算什麼自由呢?
我不想說愛情是不是自由的標配,我想先說說自由。有的人說,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但法國有個叫盧梭說過,自由就是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哪一種是會的呢?
進入大學之後,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比如說,我想買買買,口紅、包包、裝備、皮膚,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可以嗎?滿足這個自由,就需要有錢,大學裡,我們有了自己可支配的生活費用,但這個費用是有限的。
據統計,大學生的平均生活費在1500-3000元,根據地方不一樣,略有差異。這個錢,我們需要支付一日三餐,需要買日常用品,需要支付電話費上網費,有時候還需要和同學一起逛街旅遊生日趴,這些都是需要的東西,是必須品。完成了必須,才能繼續實現想要。刨除必須,幾乎所剩無幾,買不起想要的那個牌子口紅,買不起那支想要得到裝備。所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完全實現。
我們所想要的買買買的自由,可能即使在我們畢業工作以後,也無法實現,甚至更難實現!
那麼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可以嗎?不想上課可以不去上課嗎?不行的,任課老師有點名,一般缺勤3次,老師就會在你名字後面做個標記。期末考試你就麻煩了,同時曠課15節,輔導員可以讓你留級重修。對的,留級!
所以,不管是我們理想上的自由,還是盧梭說的自由,我們都沒有辦法絕對實現。
絕對的自由沒有辦法實現,但相對的自由。比如說,大學食堂通常是早六點到晚十點,也有24小時的。所以,我們想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吃飯,想不吃飯就不吃飯,不會有人逼我們的。再比如說,睡覺,大學裡沒有熄燈這個說法,所以只要你室友沒有意見,你可以一整夜不睡覺。
我們要對的自由做什麼呢?你想過嗎?你要絕對的自由幹什麼?
我不太想要絕對的自由,因為太了解自己,我不是一個特別有自律意識的人,一旦給我絕對的自由,我的人生將會一塌糊塗。如果沒有工作,我可能會睡到下午;如果沒有生活壓力,我可以天天上網刷微博;如果不是媽媽天天喊著讓我減肥,我可能會胖到300斤;如果不是老師說沒有能力無法就業,我可能也不會去看書。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的,但我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並不太知道自己該怎樣,會怎樣。其實目標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自己定的,我們定目標的時候是不自由的!
有人說:不,我要自己給自己定目標,你不自律,但我是一個自律性極強的人,我的未來掌握在我的手裡!
你自己高興就好,但我認為目標不是誰給我們定的,而是生活給我們定的,我們共同的目標最後應該是落實於生活,可能是物質滿足,精神豐富,心理安定,日子幸福,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在努力的路上,你有很多可以自由的地方,你可以選擇不努力,你可以選擇放棄,你可以選擇背離目標,你可以選擇忘記目標,這都是你的自由但我想,當你選擇了這些自由的時候,你的人生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
所以有些自由是有代價的。你選擇自由吃喝,代價可能是體重健康;你選擇隨心所欲,代價可能是無法成長;所以在我們喊著叫著想要自由的時候,要先想好自己會付出什麼。從古至今,任何一項偉大的工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個人,沒有哪個人是因為自由而偉大的,更多的時候偉大產生的條件是——不自由!
一支軍隊想要打勝仗,士兵絕不能絕對自由,絕對自由的軍隊,最終一定會全軍覆沒。
一個人想要成功,他絕不能絕對自由,絕對自由的學習生活,這個人很難成大器。
這一次新冠狀肺炎的抗擊戰中間,全國14億人民隔離在家,這些主動的、被動的不自由是咱們能夠控制這次疫情的關鍵。
我有這樣一句話,不知道你同不同意。你的不自由,才能保證別人的自由。別人的不自由,才能保證你的自由。我們的不自由,才能保證未來的自由。
我是盒子課代表,有故事,有疑問可以@盒子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