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廳印發了《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並就政策的出臺背景、基本原則、培養目標等進行了解讀。從解讀中可以了解到,在2022年前,我省將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全面使用新教材。目前,我省正加強新課程新教材培訓,確保今年8月底前完成高一年級各學科教師培訓工作,於2021年8月底前完成其他年級各學科教師培訓工作。
新課程改革後,課程設置將產生幾點變化:
一是學制和課時。改革後普通高中學制不變,依然為三年。每學年52 周,其中教學時間40 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等)11 周。每周35課時,每課時按45 分鐘計。學生通過18 課時的科目內容學習可獲得1 學分,科目教學時間安排一般為18 課時的倍數。
二是課程類別。改革後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選擇性必修為國家課程,選修為校本課程。
三是開設科目與學分。改革後科目與學分有較大調整,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
四是科目安排。結合我省實際,必修課程統一安排,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學生根據高校專業科目指引、興趣愛好和畢業學分要求自主選擇,選修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結合實際安排。
五是畢業學分要求。新課程改革將實行學分制,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並考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普通高中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
據悉,省教育廳深入了解我省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實際,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經廣泛徵求各方意見並多輪修改完善,按程序審議通過後印發實施,堅持育人為本、分類指導、加強統籌、完善機制的基本原則,致力於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根據方案提出的舉措要求,我省將進一步做好學校課程規劃,加強學校課程管理,有序推進選課走班,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學生發展指導,不斷完善考試評價制度。為確保我省新課程新教材穩妥啟動實施,《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加大教科研指導力度等,多措並舉為新課改提供有力保障。
完整《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政策解讀參見:http://jyt.ah.gov.cn/public/7071/39985996.html
本文來源:安徽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