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微信這個流量大池塘吸引來了很多分羹者,裡面有為微信商家提供工具的有贊、微店,也有做社群電商的項目的環球捕手、達令。那麼一年過去了,在今年整體經濟都不太樂觀的情況下,這些曾經的明星項目在這個寒冬裡都過得怎麼樣了?「一個企業想要對抗資本寒冬,就要創建屬於自己的壁壘。」本文將通過分析一個具體的例子——環球捕手,介紹為什麼環球捕手能保持每年5倍的GMV增速,社群電商是如何通過打造壁壘獲得持續性增長的。
社群電商,從字面上來看可以分為兩部分:社交和電商。
商業交易的基礎是信任,而社群電商相比傳統電商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通過微信與消費者建立社交信任進而產生交易。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兩年裡,環球捕手作為社群電商平臺,保持了每年5倍的GMV增速,3年做到100億的銷售額,那麼他是做對了什麼,什麼是他賴以增長的壁壘?
壁壘一:打造會員戰鬥力
· 會員激勵制度
在環球捕手平臺,只要交納399元就可以獲得一個大禮包,你可以選擇按摩椅、葡萄酒等等,但更重要的,你會獲得一個開店資格。
會員一般會有兩種收益來源:招募獎勵和銷售佣金。後者是指你可以擁有自己的微信小店,店裡的所有品牌商品由環球捕手提供物流服務,你只要將商品分享到微信,有用戶產生消費你就能獲得佣金,佣金一般是銷售額的5%到25%不等(生鮮類、品牌類低,非標準品類高)。
另一種是邀請他人成為會員的收益,每邀請一個會員就能獲得一筆獎勵,直屬會員購物你也能獲得25%佣金(問了一個是環球捕手會員的朋友,業績最好的時候1個月能淨賺1w左右)。
正是這個低門檻高收益的激勵制度,刺激環球捕手的會員去衝鋒陷陣,為環球捕手在微信裡爭奪更多的流量。而且也不用擔心自己賺不到錢399元會白花,因為成為會員可以享受在平臺買東西省15%的優惠,算是一個福利,再次降低用戶考慮成為會員的決策成本。
· 賦能會員,提升推廣力
作為會員,光有熱情還不夠,還需要掌握微信的社群電商玩法。畢竟社群電商核心在「人」,只有理解「人」才能獲取生意,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而針對提升會員在微信中的戰鬥力這塊,環球捕手的做法則是創建會員商學院,通過培訓賦能會員。曾有段時間混入過環球捕手商學院,他們的培訓內容包括「社交零售的定義」、教「如何發圈」、建立銷售群,微信的使用技巧、圖片軟體的傻瓜操作,以及用語規範等。有序的社群和高效的培訓課,共同打造了一條高效戰鬥隊伍。
如果說會員激勵制度是讓用戶行動起來,那麼培訓機制則是告訴用戶如何行動。
壁壘二:提升營收效率
· 擴大品類
環球捕手初期以美食切入(因為創始人也食品行業背景),種類並不多,隨後開始向綜合品類延伸。環球捕手app商品在分類上,橫跨食品、美妝、生鮮、酒飲、3C數碼等。
其實這些品類可以分成兩種:流量款(食品生鮮等生活必需品、品牌熱款、流行單品)、利潤款(3C數碼、美妝服飾箱包等高消費品)。
總體邏輯跟電商平臺一致,一部分商品用來引流,一部分產生利潤。
· 提升溢價空間
電商行業的普遍做法,當銷量足夠大時,就可以跟品牌談定製,因為定製商品溢價高。但比定製更具利潤空間和可持續性的,則是做自有品牌。像沃爾瑪這樣的老牌零售通常會將自有品牌作為盈利點,現在環球捕手也開始逐漸出現自有品牌。畢竟對於社群電商來說,自有品牌能獲取高額利潤,撐起給會員返現的模式。以化妝品為例,化妝品本身就是利潤高行業,原料成本不到價格20%,自有品牌把故事講好一點就會有人買帳,獲得更高定價空間。
再比如環球捕手最近推出的一款抽紙,借勢當下火爆的芒果臺綜藝節目《中餐廳》。由於多次在節目中出鏡有明星加持,而且這款抽紙主打的品質生活理念,符合當下消費升級趨勢,外加外形設計比較酷,在平臺獲得了月銷1000w包的成績。做了一個價格調研,抽紙品類裡比較知名的以維達來做對比:
維達:150抽18包,天貓旗艦店價格59.9元,平均0.02元/抽環球捕手抽紙:130抽20包,平臺原價99元,平均0.03元/抽可見自有品牌能讓用戶關心更多在於品牌、消費理念、外觀等,才能讓品牌有更多的溢價空間,這也是環球捕手一個塑造自有品牌獲得更高收益的典型案例。
環球捕手作為早期的社群電商平臺,它的進入正好踩到了時間的紅利上。環球捕手在成長,但社群電商的湧入者也在變多。當紅利過去後,想要真正存活下來,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壁壘和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