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躺著賺錢到帶著胃藥跑供應鏈,環球捕手李瀟圖什麼?

2020-12-23 聯商網linkshop

杭州有一個淘寶賣家小圈子,他們是最早一批在淘寶淘金的人,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就實現了財務自由,爾後就一直穩坐淘寶細分品類頭幾名。

李瀟便是其中一員,他們的財務自由是什麼標準的呢?用李瀟的話來說,一年收入千萬輕輕鬆鬆,開一百萬的車算是最普通的。

看似令人羨慕、嫉妒、恨的生活,不是靠爹,也不是靠投機,李瀟說全部是白手起家幹出來的。出生在江西農村的他,幼時記憶最多的畫面就是一邊瞌睡一邊幫家裡剝蓮子賣,因此一進大學的門,別人忙著學習、談戀愛,而他一心想的是怎麼賺錢不再增加父母負擔。

已上了賺錢的道兒,如果李瀟只想做一個賺錢的生意人,他的日子相對會過得容易點。但剛過而立之年的李瀟想做一件價值感更大事:創立全球最大的吃貨平臺。在流量紅利枯竭的今天,建平臺註定就逃脫不了挫折與懷疑、創新與非議。

李瀟

結束瀟灑至極的日子

開淘寶店躺著就能賺錢的年代,李瀟算是趕上了。

大三那年李瀟偶然註冊了淘寶店,雖然剛開始一個月只能賺幾千,但他看好的是淘寶的發展速度,於是學建築材料的他棄了本專業,畢業後直接到了杭州專心開淘寶店,以銷售海外保健品為主。

李瀟畢業於福州大學,在早期的淘寶店中,他非常精通數據計算,在運營和管理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高中時數理化可以考到全校第一,但英語能考及格就謝天謝地。老師們要提高我語文和英語,希望我能考上清華北大,但是我不喜歡的東西,就是沒心思琢磨。」

而開淘寶店,李瀟說自己用心到全力以赴,憑著一股衝勁與精細化的打法,李瀟的店鋪穩居淘寶海外保健品類目第一,頂峰時公司發展到100多人。「店鋪卡好了位,需要我插手的地方不多,有段時間每天中午才起床去辦公室,傍晚約朋友喝喝小酒,玩到凌晨才回家。」

在外人看來瀟灑至極的日子,李瀟過了一段時間就不想過了。

一是從長遠來看,李瀟認為做做代購沒有未來,二是淘寶孵化出天貓,李瀟的天貓品牌專營店與別人的品牌旗艦店競爭優勢不大。「那時淘寶競爭不激烈,只要會買直通車廣告,貨就能賣出去,就能看到利潤,但這樣的日子我覺得總有終點。」

這個時候,李瀟想到賣掉淘寶代購店,轉身做自有品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個在細分類目中能做到第一的機會。「2011年,我太太沈丹萍懷孕了,她在網上買燕窩,儘管大品牌很多,但總買不到滿意的產品,我們過去一直跑保健品供應鏈,蟲草、燕窩這些我們可以找到最好的貨,所以我們覺得自己能做出自有品牌。」

幸運的是,2011年前後是微信大擴張的年代,而沈丹萍是最早一批經營微信粉絲的人,她和李瀟用社群的玩法經營燕窩品牌「燕格格」,不到兩年時間銷量就在淘寶燕窩品類名列第一。

沈丹萍

就算有長遠的安逸還不夠

賣別人的品牌不心安,把自己的品牌做強總是一條長遠的路吧?李瀟本來也是這麼想的,但很快他又發現沒施展空間了。「說句最真心的話,燕格格已經佔了淘寶燕窩品類一半的份額了,不管我怎麼努力,淘寶不會再讓我漲到哪裡去了。」

杭州的電商小圈子這麼評價李瀟:沒有極大的賺錢野心,但有往前衝的好勝之心。2014年的冬天,李瀟被天使投資人陳瑞貴邀請出席年會,一同受邀的還有貝貝網創始人張良倫、如涵創始人馮敏等人,這些李瀟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創業者過去一年公司估值大漲,還在賣燕窩的李瀟忽然發現,如果繼續只賣燕窩,下一次的年會就不好意思再去了。

零售業變革湧動不容自帶闖勁的李瀟停下來。「如果我是一個人生閱歷豐富、內心滄桑、回歸自然的人,穿著道家風格的衣服,手上掛著一串珠子,不求規模,1年就做1個億,用心打磨產品,這條路很適合我。但我才30歲,這種日子肯定不對勁呀。」

李瀟想到了兩條出路。

一是把「燕格格」當做一個大IP,不斷擴展品類。就像三隻松鼠一樣,從賣堅果到賣整個零食品類、甚至賣起服裝,2016年三隻松鼠年銷售規模漲到55億人民幣。

二是自建食品平臺,在淘寶之外做一個封閉的用戶群。

小小琢磨了一下,李瀟放棄了第一條相對容易的路,理由是:燕格格就是一個燕窩品牌,賣其它什麼都多餘,不想因為自己的需求,去給品牌畫蛇添足。

理清思路後,李瀟就朝著第二條路出發了。「這麼多年創業,我決定要進入一個新領域最先考慮的一點是:我們有沒有可能做到第一,如果不可能就不動手做,因為第一名才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跟著別人跑日子註定是不好過的。雖然第二條路不易走,但是我看到了可以做到第一的可能性,中國就沒有一個讓消費者買食品買得很爽的平臺,而我們一直在賣高端食品,知道這部分客戶的痛點在哪裡,是有能力有資源搏一搏的。」

帶著胃藥跑供應鏈反而心安

2015年前後,做網際網路餐飲的市場時機很好,賣煎餅的賣牛腩的都拿到了投資,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網際網路營銷做得特別好,但口感卻不被吃貨認同。

而李瀟決定做平臺「格格家」第一件事就是跑供應鏈,他定下的選品標準是:所有上架的產品,必須是團隊吃過覺得好吃才行。平臺創建初期,李瀟帶著三個同事去日本北海道的食品展選品,從進門開始吃,一整天沒停下來,最後每隔半小時吃一次胃藥才挺下來,四個人一天吃完了20幾包胃藥。

從公司組織上也能看出李瀟對選品的重視程度,很長一段時間格格家40%的員工是在幹選品的事兒。通常情況下,篩選比例至少為200:1,也就是在同一個品類裡,至少嘗過200種食品,才選出1種。

選品的團隊忙著找好吃的產品,技術團隊沒日沒夜搭平臺。自從格格家正式啟動後李瀟連續三個月在公司打地鋪,和團隊一起經常工作到凌晨三點。

格格家開會討論選品的辦公桌

如此狠幹,格格家APP上線第一天成交了3000多單,賣了六十多萬。「那個時候淘品牌不被資本市場看好,淘寶店主創業也不被主流資本圈看好,所以做格格家的第一年我就沒想融資,打算自己先拿出1000萬出來做。」

但格格家的發展速度把自己推到了資本面前,從2015年年中到2016年底,格格家一共拿了三輪投資。「前期如果不是我們玩命幹,節奏稍松一點,就不可能在資本寒冬融到資。」

不想死在流量上這一件事上

可是,創業路上,一向不是玩命努力就能活下來的。

到了2016年年底,同時期獲到資本青睞的垂直電商,死得差不多了,剩下沒幾家在寒冬中熬著。他們最大的難題是:沒有給用戶創造鮮明的有別於京東、淘寶的價值,而大平臺就像一個越來越大的漩渦,對流量的吸力越來越強,幾乎沒給其他獨立平臺留下一口氣呼吸。

李瀟的日子也談不上有多好過,但相對於其他獨立平臺來說,他佔便宜的地方是選擇了一個高頻消費、粘度高、又有門檻的品類。「如果食品像化妝品、母嬰用品那樣品牌集中,格格家也不用玩兒了。中國用戶對零食品牌的認知度很低,大平臺上的商家又魚龍混雜。吃貨們其實很需要一個平臺為其選貨,一旦他發現隨手買都能買到好吃的就離開不你了。」

但現在的電商環境,已經不允許一家平臺單靠口碑積累用戶了,只有高速增長才能聚人、拿投資。李瀟說,格格家最愁的就是流量太貴了。「現在已經沒有便宜的流量了,獨立平臺一個月能賣幾百萬都很難。除了個人的社交流量,其他流量都在阿里和騰訊手裡。」

雖然電商創業圈創業者一片哀嚎,但也有人的成績單閃瞎人眼,比如初期讓用戶自動在微信拼團拉流量的拼多多,只用了15個月就把月GMV做到了20億人民幣。看到了社交電商的爆發力,很多商家開始跟進。

其中,杭州有兩家倒騰出了新玩法,一家是淘寶四金冠賣家肖尚略創立的雲集,還有一家就是李瀟的環球捕手,有別於拼多多利用社交圈做拼團模式,雲集和環球捕手是讓消費者可直接開店,並用抽成的方式促使他們利用社交平臺向他人推薦產品。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雲集和環球捕手為店主提供包括商品、內容、客服、IT系統、培訓在內的後端支撐,店主只要做好與用戶溝通這件事。與淘寶等開放平臺不同的是,雲集和環球捕手的用戶來源相對封閉,主要靠用戶在社交圈相互推薦而來。為了激勵店主,店主介紹來的用戶每一次下單,店主都能在平臺拿到獎勵。甚至,雲集的店主關店,其介紹而來的用戶也不能再下單了。

與淘寶吸引大網紅不同的是,環球捕手和雲集的主流店主不是粉絲量最大那批人,而是只有三五千、三五百粉絲的普通人。「就是喜歡在淘寶天貓寫評價的那些人,你讓他們去做生意其實他們沒有時間,但是這些人的連接規模,我個人的武斷判斷,是大網紅+中網紅帶來商業價值的10倍。你去看微博和微信之間的差距就知道了,微博其實是大中網紅的主站,但是微信就多了一個普通個人,這兩者的體量差異就很大了。」雲集CEO肖尚略告訴億邦動力網。

自此,李瀟在自營平臺格格家之外,又計劃做一家共享式社交電商平臺「環球捕手」。「我們的思路是用不同的模式抓不同的用戶,供應鏈是共享的。」

銷量和非議一起爆發了

自從做了環球捕手,李瀟所有的時間都撲在工作上了,最初幾個月在辦公室熬到下半夜是家常便飯,以至於完全沒時間陪才幾歲的兒子。「別人孩子動不動出國,我家孩子去個商場就非常開心,說實話我心裡很愧疚的。還好生個兒子,要是生個女兒,我這麼創業太虧欠孩子了。」

話雖這麼說,李瀟在家會盡力與兒子多相處。在與億邦動力網編輯溝通時,李瀟偶爾會連聲咳嗽,細問原因是加班+陪孩子很折騰導致反覆咳嗽。「咳嗽十幾天了,快好的時候陪兒子睡了,他晚上八點睡,我凌晨兩點睡,四點他動一下我就掛了,這兩天我不和他睡了,現在基本快好了,前幾天很慘的。」

不過李瀟不覺得自己不算太賣命。「我不是謙虛,所有出來的創業者都這樣,從上班的角度來說小也(雲集創始人肖尚略的花名)比我拼多了,他的耐性很好。」

李瀟的努力很快見到回報,社交圈的精準流量推薦帶來的爆發量是驚人的。

雲集創始人肖尚略透露,雲集用兩年時間從一個月只五六十萬銷售規模,做到現在一個月將近八九個億的銷售規模。不出意外,兩年半可以達到百億級銷售規模。環球捕手最新銷售數據暫未公開,但據同行透露就是因為速度一度飆太快才招來了「非議」。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外界對環球捕手與雲集的爭議主要有兩點:一是成為店主必須交「入門費」;二是存在多級分銷規則,一個店主能從其發展來的店主的銷售中提成獲利。這兩點讓他們戴上了「涉嫌傳銷」的帽子。

對此,李瀟向億邦動力網回應了兩點。「傳銷都有受害者,說我是搞傳銷的,你去找一個受害者給我看看。」

第一,環球捕手店主所交的費用不能稱之為「入門費」。「他們花199元買的是正規品牌產品,不是雜牌,甚至比在天貓、京東買還要便宜,不滿意還可以退換貨,和正常的消費沒有任何區別。傳銷的入門費可以退嗎?賣的是正規品牌嗎?我們之所以要求店主需消費199元,是因為只有自己買了覺得好才有推薦的動力與說服力,線下超市不也有消費到一定額度成為鑽石會員的例子麼?」

第二,說到多層級利潤分成,環球捕手的分銷只有一級而非多級。「他們所說的多級是指我們以前找合作夥伴發展店主,現在我們已經切斷與之合作了。」

李瀟解釋說,環球捕手和格格家最大的不同是,格格家必須挖空心思找各種便宜流量,捕手是自帶流量。「格格家找流量花的錢,和環球捕手給店主的獎金是差不多的,但環球捕手帶來的銷量是格格家的兩倍。」

據有贊創始人白鴉透露,與微信為淘寶商家倒流非常可觀,社交平臺會成為未來最大的零售場景。「就算在微信不能直接打開淘寶的連結,淘寶客來自微信的流量不小。我有個大膽的預測,去年騰訊的廣告收入接近百度的三分之一,騰訊是200多億,百度是700多億,不出意外未來12~15個月,騰訊的廣告收入會超過百度,因為現在的流量越來越呈分布式的了。」

為了搶佔最快的跑道,最初的半年李瀟給店主的激勵力度非常大。令李瀟感到不平的是,為何推廣費給百度等大平臺,外界覺得正常,給了個人就招來如此多的非議。

一位新零售創業者則表示,環球捕手招來非議的直接原因是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過去個人做微商,賣的貨不好,也沒平臺支持,雲集、環球捕手進來之後很多微商轉投他們,這就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他們會不斷向工商局投訴;另外,環球捕手對店主的激勵措施大,難免會吸引個別牛鬼蛇神進來開店,這些人又喜歡在社交平臺炫富,外界只看到這些店主就給環球捕手他們貼標籤,才不管他們真實的內核。」

走在時代潮頭就不懼風浪

好在,總有人看得透徹。

財經作家吳曉波說,從他實地調研來看,雲集模式或有可議之處——比如向店主收取培訓服務費,採用了類似直銷的計算收取方式,但是要定性為傳銷,恐怕是處罰過度了。

針對雲集、環球捕手的爭議之處,億邦動力網詢問過深入研究電商、微商、農村電商多年的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汪向東,他認為對社交電商的認知是個過程,監管應該考慮到問題的複雜性,鎖定核心要監管的實質是欺詐,而不是幾級代理這樣的形式,要尋找到監管的更準確特徵。

與此同時,也有律師與吳曉波交流時表示,雲集通過發展註冊店主,銷售商品給消費者,同時店主獲得返利,是基礎於移動社交圈的分銷模式,無論在主觀目的還是客觀表現上,都與欺詐性質的傳銷有區別。

而今天的電商體量、用戶規模非常之大,不像當初淘寶剛創立時不被大眾關注,所以雲集和環球捕手的爭議之處也被過渡放大了,甚至出現了惡意抹黑。

比如拿李瀟的車做文章。「他們說我拿投資人的錢買豪車,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我的車是在拿投資之前買的,而且過去我每年都換新車,自從做了格格家後我再也沒換車了。」李瀟說初聽這些無中生有的話很想罵髒話,後來想明白了每一種新事物出現時都會有爭議,就不計較了。

阿里巴巴曾鳴在提S2B2C的新零售模式時,就把雲集的模式列為代表。在他看來,這種模式整合製造商資源,同時集成一張大的服務網絡,在倉儲配送、客服、內容、培訓及IT系統上提供全方位商業支持,賦能小店主,鼓勵他們通過社交媒體服務於消費者。

在李瀟看來,環球捕手、雲集的快速崛起,除了模式創新之外,更重要的是外人看不見的積累。「環球捕手剛做時,格格家已經有100人了,供應鏈成熟了。環球捕手APP第一個版本非常流暢,格格家第一個版本後臺都沒有的,商品也沒多少,環球捕手一上來就有幾千個商品。再說遠一點,如果我和小也沒做那麼多年的淘寶店,拼多多的老闆黃崢沒做那幾年天貓代運營,我們都不會這麼快就摸索出社交電商該怎麼玩。 」

從江西農村的一個窮青年,到福州開淘寶店的大學生,再到杭州屈指可數的淘寶店主,以及後來的格格家、環球捕手的掌舵人,李瀟的每一步轉變,都沒錯失時代賦予一個普通青年能抓住的機會。

其實,在人群中,他不像是一個走在時代潮頭的逆襲者:穿著不講究,說話有點害羞,性格直來直往。內在支撐李瀟走到今天的是他的「不服氣」,別人能幹的事情他覺得自己也一定能做好,一旦看準了機會,沒有猶豫直接用盡力氣抓住。好比現在,環球捕手雖然經歷一些風波,但李瀟想把它做成全球最大的美食平臺的想法從未改變。

(來源:億邦動力網)

相關焦點

  • 攜手新谷酵素、Unichi等知名品牌,環球捕手成網紅保健品聚集地
    近期,環球捕手全球品牌戰略計劃持續升級,重點加強保健品供應鏈開發,與國際各網紅保健品達成戰略合作。此次平臺與新谷酵素和BIO-E酵素達成戰略合作,用戶無需找代購,免去代購費即可購買到價格優惠的新谷酵素和BIO酵素。澳洲保健品大牌中,除了SWISSE和澳佳寶,專注於研發生產高品質產品的Unichi也正在逐漸獲得國內關注,並在當地金領階層和藝術圈子擁有一批忠實用戶者。據了解,其網紅產品玫瑰果精華、葡萄籽膠囊等受到國內一線城市用戶的喜愛。
  • 3年GMV做到100億,環球捕手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社群電商,從字面上來看可以分為兩部分:社交和電商。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兩年裡,環球捕手作為社群電商平臺,保持了每年5倍的GMV增速,3年做到100億的銷售額,那麼他是做對了什麼,什麼是他賴以增長的壁壘?壁壘一:打造會員戰鬥力· 會員激勵制度在環球捕手平臺,只要交納399元就可以獲得一個大禮包,你可以選擇按摩椅、葡萄酒等等,但更重要的,你會獲得一個開店資格。
  • 雲集微店、環球捕手會是下一個玫琳凱和安利嗎?
    2017年8月2日,騰訊官方宣布永久封殺環球捕手。 2017年8月10日,騰訊官方宣布永久封殺雲集微店。 2018年2月,環球捕手完成由浙大友創的戰略投資。同時據環球捕手相關供應商透露其3月份的GMV接近1億元。 2018年4月,雲集宣布完成由鼎暉、華興新經濟基金領投的1.2億美元B輪融資。
  • 上百企業家遊學環球捕手,探訪社交電商準獨角獸
    近日,「飛象160期會員遊學合作交流會」在位於杭州的環球捕手總部舉行。本次遊學由環球捕手與飛象新零售服務平臺聯合舉辦。活動當天,環球捕手副總裁劉津兵、飛象新零售企業家俱樂部創始人老莫等領導,及上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嘉賓代表共同出席,深度交流,推動環球捕手全品類招商合作,互利共贏。
  • 分享環球捕手社交零售大數據 Bio island母公司制定下一年中國市場...
    近日,個性美食生活平臺環球捕手CEO李瀟走進Bio island(生物島)母公司JBX雪梨總部。JBX公司助理董事Amanda FOX熱情接待並表示公司對中國市場十分看重,希望環球捕手可以分享美食消費數據幫助JBX公司做下一年的中國市場計劃。據了解,JBX旗下有Bio island、Maxigenes、By My Side和Purasoft四個品牌。
  • 環球捕手走進澳洲膳食營養劑銷量第一品牌BLACKMORES
    近日,環球捕手CEO李瀟與多家澳洲營養品牌籤約之後,又走進澳大利亞營養品巨頭BLACKMORES(澳佳寶)的雪梨總部。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董事長Marcus竟然現身了,並對這位年紀輕輕便擁有2000萬用戶的80後CEO讚賞有加。BLACKMORES澳佳寶是澳洲自然療法的創始者,主張從大自然中尋找健康的解決方案。
  • 拜訪堅果大王 環球捕手與韓國休閒零食品牌湯姆農場達成合作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將吃掉4800億元的進口食品,位居全球第一位,其中休閒零食將佔到進口食品的40%。近年來,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進口零食,而在專注全球美食的社交電商平臺環球捕手上,來自韓國的湯姆農場表現十分搶眼,平臺用戶也對它表現出極高的興趣,短時間內晉升成為進口美食界的「網紅」。
  • 從「狂奔的孩子」到「麥田捕手」
    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看看,「我就把他捉住」!說的不正是「捕手」嗎?這段話裡,有兩個對立的形象:一是「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卻「在狂奔」的孩子,一是發現「孩子往懸崖邊奔來」、「就把他捉住」的捕手。
  • 12小時銷售250萬斤海南臺農芒 環球捕手助農行動破紀錄
    5月30日,個性美食電商平臺環球捕手助農行動展開迅猛攻勢,上線12小時,助銷250萬斤海南小臺農芒果,突破銷售記錄。在助力海南省東方市扶貧助農工作的同時,也為環球捕手「中國甜·中國田」項目再創佳績。
  • 環球捕手再遇「內鬼」!商品總監夥同商家騙取平臺補貼金60餘萬
    2018年11月30日,被告人曹建福、曹建萍主動到文新派出所投案。案發後,被告人夏曉峰、車俊傑、曹建福家屬共向格家公司退賠160萬元,得到被害單位諒解。被告人江勇退出贓款人民幣153604.01元。No.2 環球捕手變身斑馬會員後再遇「內鬼」環球捕手出現「內鬼」的情況,並不僅僅是這一次。首先我們縷清一下斑馬會員和環球捕手的關係。
  • 澳洲明星名牌Bio-E暢銷環球捕手 Angelababy出任形象大使
    社交電商平臺環球捕手受邀參加此次發布會。作為時下炙手可熱的國民女神,Angelababy一直以來美麗、自信、直率、活力的正面形象,與Bio-E天然無添加、安全、健康的品牌元素完美呼應,此次攜手正是要把這種健康與平衡之美帶給世界,傳遞給更多追求美麗體驗的年輕人。
  • 紐西蘭"國寶級"蜂蜜品牌蜜紐康與環球捕手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環球捕手與紐西蘭「國寶級」蜂產品品牌Manuka health(蜜紐康)達成戰略合作。據了解,這家公司為了保證蜂蜜純天然無汙染,啟用了直升機把2萬多隻封箱投放在紐西蘭人跡罕至的北部。
  • 躺著賺錢的APP,甚至睡覺也可以,這真的可以躺著賺錢嗎?
    躺著賺錢的APP,真的可以躺著賺錢嗎?我們發現在現在的應用商店裡面有很多個類似於趣步這樣的,不你可以走路賺錢,看看清楚賺錢你跑個步也可以賺錢,甚至你睡覺都可以賺錢,拿著這些錢好的這樣的這樣的方式其實很靠譜的。
  • 雲集和捕手,下一個洗白上岸的玫琳凱和安利?
    如果我們將這種巧合映射到今天中國大陸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陣營的激烈競爭下,兩位馬老闆之間的死磕也就顯得不再那麼扎眼了。不過就在一段時間裡,身處阿里巴巴大本營的杭州電商圈,兩家依託微信生態圈搞得風生水起的微商平臺也因為「巧合」迫使我們將視線投向兩位當事男主角——雲集微店創始人肖尚略和環球捕手創始人李瀟。
  • 在家躺著也賺錢的項目,躺著也賺錢的行業
    如今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在家賺錢的確成了常態,即使躺著賺錢也並不誇張!在家怎麼賺錢啊?比較實用的躺著賺錢方法是什麼?這兒,網絡營銷培訓班蘇春宇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下,怎樣實現在家可以賺錢,需要掌握的技巧主要有哪些?
  • 定投真的能躺著賺錢嗎?
    來源:張一梵筆記昨天,有個朋友問我,定投是不是籤約計劃後,什麼也不管了。對於他的問題,我表示相當的吃驚。雖然定投號稱懶人理財神器,可是,這不意味著你當甩手掌柜,什麼也不管。要明確一點,基金定投是一種簡而易行的投資方式,絕對不可能,躺著就把錢給賺了。基金定投想要賺到錢,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選擇長期業績好的基金;二是,基金的波動性要大,分攤成本的效果佳;三是,按照投資紀律執行,三者缺一不可。
  • 網絡平臺真的有「老師」帶你躺著賺錢嗎?
    而今天又有一位老哥,顯然是「初入網賭」,嘗到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網絡帶給自己的甜頭與快感,心裡肯定在暗自喜悅,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終於砸在我的頭上。我非常理解這位老哥的心情,畢竟這種「好事」,又有誰不想嘗嘗呢?簡直是躺著賺錢。既然這麼好的事情,這位老哥為何看到我的朋友圈後為什麼害怕不敢玩了呢?這說明你還有自我認知的可塑性,並沒有一味的相信有「老師」帶你躺著賺錢。
  • 胃燒心吃什麼藥好 試試中藥摩羅丹
    胃燒心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症狀,主要原因是由於胃酸和膽汁反流導致胃黏膜損傷,引起胃部和胸骨後部產生強烈的灼燒感。胃燒心發作時會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應該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治療。那麼問題來了,胃燒心吃什麼藥好呢?
  • 今天,你吃到5元板燒雞腿堡了嗎?
    撇開前面的節氣、紀念日不說,今天小編就要看看這些電商的會員節都是些什麼玩意兒?2019年5月,雲集作為「會員電商第一股」成功上市。快速成長的背後是基於社交網絡下的三級分銷模式所帶來的快速流量裂變。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簡單從以下幾個點出發:電商會員大不同會員制超市的核心,是有強大的供應鏈支撐從而提供的差異化服務。而我們現在接觸到的這些會員制電商,基本上是下解決人,以個人的社交流量分散的店鋪流量,而且大家的出發點並不是為購買商品,而是以創業賺錢作為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