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球類真題
課程代碼:00491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國際足球聯合會成立於( )年。
A.1900 B.1902
C.1903 D.1904
2.足球比賽場地的邊線不得多於( )或少於90米。
A.120米 B.110米
C.100米 D.90米
3.每場足球比賽每隊上場隊員人數不得多於( ),少於7人。
A.10人 B.11人
C.12人 D.9人
4.踢牆式二過一是指二名進攻隊員通過( )傳球越過一名防守隊員的配合方法。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5.足球比賽中的4—4—2陣型,是後場和中場都要安排( )隊員,前場安排2名隊員的比賽陣型。
A.1名 B.2名
C.4名 D.3名
6.排球運動( )年起源於美國。
A.1893 B.1894
C.1895 D.1896
7.中國女排1981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 )女排賽上,首奪世界冠軍。
A.世界盃 B.世界錦標賽
C.奧運會 D.世界青年錦標賽
8.正面雙手墊球時,球觸手臂的部位應是手腕關節以上( )左右的位置。
A.10公分 B.20公分
C.30公分 D.40公分
9.正面上手傳球時,其擊球點應在臉額前上方約( )距離處。
A.一球 B.二球
C.三球 D.四球
10.由前排3號位隊員擔任二傳,將球傳給同隊其他隊員進攻的戰術配合稱為( )。
A.插上進攻陣型 B.邊一二進攻陣型
C.反邊一二進攻陣型 D.中二三進攻陣型
11.排球比賽場地包括比賽場區和無障礙區,比賽場區為( )的長方形。
A.15米×28米 B.8米×16米
C.9米×18米 D.14米×24米
12.新規則修改後的排球比賽採用每球得分制,第五局為( )。
A.25分 B.21分
C.17分 D.15分
13.新規則修改後的排球比賽,前四局每局有二次自由暫停外,另有( )次的技術暫停。
A.1 B.2
C.3 D.0
14.自由防守隊員可以替換( )任何位置的隊員。
A.前排 B.後排
C.前後排 D.其他
15.在排球比賽中,一名隊員(攔網隊員除外)連續擊球兩次或連續觸及他身體的不同部位(第一次擊球,同一個動作除外),即為( )犯規。
A.連擊 B.持球
C.四次擊球 D.藉助擊球
16.籃球運動1891年起源於( )
A.英國 B.中國
C.美國 D.義大利
17.1983年第9屆世界女籃錦標賽和1984年第23屆奧運會中國隊均獲得了女籃比賽第( )名,進入世界強隊行列,取得歷史性突破。
A.1 B.2
C.3 D.4
18.籃球技術是運動員在比賽攻守對抗情況下合理運用( )的能力。
A.技術動作 B.戰術動作
C.專門動作 D.技戰術動作 19.起動是隊員在球場上由( )狀態變為運動狀態的一種起始動作。
A.靜止 B.動態
C.混合 D.跑動
20.籃球運動中的急停是隊員跑動中突然制動( )的一種動作方法。
A.衝力 B.速度
C.力量 D.強度
21.接球是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之一,主要目的是為了( ),是搶籃板球和搶斷球的基礎。
A.獲得球 B.搶斷球
C.防守 D.進攻
22.籃球運動中的體前變向運球,手按拍球的部位是( )。
A.後方 B.側方
C.上方 D.側上方
23.在籃球技術教學中,應該依據技術動作形成的一般規律,在組織教學上,要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 )。
A.直觀性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從實際出發原則 D.鞏固提高原則
24.籃球運動中的傳切配合是進攻隊員之間利用( )組成的簡單組合。
A.傳球和運球技術 B.傳球和切入技術
C.傳球和投籃技術 D.運球和傳球技術
25.根據掩護者做掩護時站位的不同,給無球隊員做側掩護,應站在同伴的防守者的( )。
A.前面 B.後面
C.體側 D.背後
26.現代籃球比賽中,發動快攻機會最多的是( )。
A.擲界外球 B.搶斷球後
C.搶獲後場籃板球後 D.跳球得球後
27.籃球運動中,隊員跨步急停,接球腳分前後站立,應以( )為中樞腳。
A.前腳 B.後腳
C.任一腳 D.先落地的腳
28.投籃的球在飛行中下落並完全在籃圈水平面之上時,( )不可以觸及球。
A.進攻隊員 B.防守隊員
C.攻守雙方隊員 D.教練員
29.5個隊參加比賽,採用單循環,其輪次和總場數應為( )。
A.5輪15場 B.4輪15場
C.5輪10場 D.4輪10場
30.籃球比賽中的成績計算,勝一場得( )分。
A.2 B.3
C.1 D.0
二、組合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31.在足球比賽中,如果防守隊員有以下( )犯規情況,則應判罰間接任意球。
①危險動作;②故意手球;③阻擋對方守門員從其手中發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32.排球第二裁判員的手勢順序一般為( )。
①指出發球方向 ②指出犯規性質 ③指出犯規隊員
A.②+③ B.②+① C.③+①
33.籃球比賽中,下列哪些情況應判罰甲侵人犯規?( )
①甲背後防守乙,當乙接球時甲從背後拍擊球,並用身體推動對方。
②乙運球上籃起跳後,甲從乙身下穿過,但未造成身體接觸。
③甲推乙阻擾接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2分)
34.踢球
35.墊球
36.交換防守配合(籃球)
四、繪圖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註:隊員跑動路線為實線———,球飛行路線為虛線-----,球為黑點·)
37.畫出足球比賽中2種傳切配合二過一的路線圖。
38.畫出籃球比賽中2種策應配合路線圖。
五、計算題(共6分)
39.請用「逆時針」編排方法排出5個隊單循環排球比賽的日程表,並說明成績計算方法。
六、論述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0.試述足球運動的作用。
41.試述腳內側踢定位球的動作要領。
42.試述排球運動的功能。
43.試述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方法。
44.試述籃球裁判員宣判違例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