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起虛雲老和尚圓寂前所作的那首偈子,心中就感慨萬千,無比的感動: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今天是農曆七月二十九,既是地藏菩薩的聖誕日,也是虛雲老和尚的誕辰日。
虛雲老和尚,祖籍湖南湘鄉,生於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二十九日寅時。俗姓蕭,名古巖,字德清,六十歲後改字幻遊,號虛雲。1959年農曆九月十二日,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真如寺圓寂,世壽一百二十歲,僧臘一百零一,舍利現保存在廣東省韶關市南華禪寺。老和尚身系禪門五宗法脈: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被譽為近代「禪宗泰鬥」,為繼承和弘揚佛教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
虛雲老和尚幼年慕道,厭食葷腥,父親為阻其出家修道,17歲時,為其娶回田、譚二氏為妻,但虛雲卻居內而無染,一心向佛。十九歲那年,辭別田、譚二氏,潛離出家,二十歲依湧泉寺妙蓮老和尚受具足戒。虛雲老和尚一生堅修苦行,曾獨自在深山巖洞中苦修數年,不懼虎狼,以松果野菜充飢。後發願行腳,遍訪四大名山,遍參善知識。四十歲發心朝拜五臺山,以報父母之恩,從普陀山法華寺起香,三步一拜,飽受饑寒、冰雪、酷暑、疾病之苦,歷經三年,終於到達五臺山,傳說在途中曾經兩次遇險,都被文殊菩薩化身相救。老和尚九十五歲高齡時,仍不辭辛苦,返回曹溪,重建南華,中興雲門,歷坐十五個道場,重興六大祖庭,以一身之力兼承禪門五宗法脈,1953年被推為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虛雲老和尚的一生,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在雲門事變後,曾寫下一副對聯自述其波瀾壯闊的一生:
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
「五帝」分別是: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皇帝。「四朝」分別是:滿清王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十難」分別是:生為肉球;饑寒雪掩;痢疾待斃;口流鮮血;失足墮水;大病頓發;索斷浸水;險遭剖腹;全身枯木;遭匪毒打。
有關虛雲老和尚的人生事跡,非常之多,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虛雲法師年譜》和電視劇《百年虛雲》,在看《百年虛雲》的過程中,無數次被老和尚的慈悲所感動,淚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