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技創業中心,上海比紐約、北京都更有潛力?
近日,知名會計事務所畢馬威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未來4年內最被看好的全球科創中心排行榜中,上海力壓紐約,奪得頭籌。東京與北京並列第三,其次是倫敦、華盛頓特區、柏林(德國)、芝加哥、特拉維夫(以色列)、以及波士頓。據雷鋒網了解,這份報告並未將矽谷列為調查對象,否則矽谷很可能排名第一。但是報告結果顯示,矽谷的技術和模式正走向全球。
為了這份榜單,畢馬威調查了全球超過800名科技領袖,從初創公司創始人到《財富500強》的高管。而且還參考了各種因素,包括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推動用戶普及的能力、聯盟與合作的難易程度、融資的難易程度、以及教育培訓的能力等。
同時,畢馬威還發布了最有遠見的科技領袖榜單,在這份榜單中,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位居第一,蘋果 CEO 蒂姆庫克排名第二,阿里創始人馬雲、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以及谷歌 CEO 桑達爾·皮查伊並列第三。
至於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前五名被美國公司包攬,分別是谷歌、蘋果、微軟、IBM,亞馬遜與特斯拉則並列第五。
從報告的內容來看,美國依舊強大,全球前六大公司有五家是美國科技公司,其總市值超過2.5萬億美元。而美國的平臺公司也依舊是技術演變的領導者,它們在人工智慧、物聯網、以及其他會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前沿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
「隨著革命性創新的浮現,美國正在進入第四次技術革命。未來,面部和語音識別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幫助提供更強的隱私保護。」這份報告說,「移動通信、銀行和商業都在採用生物識別技術,來幫助在線交易變得更加安全。」
而且美國的創業熱潮仍在繼續。2016年,美國創業公司募集到的資金高達416億美元,相比2015年的352億美元增長18%。
雖然美國依舊領先,但是中國的排名也在上升。作為此次排名的榜首,上海獲得的投票率高達26%,紐約和北京的這一比例分別 為23%、21%。雷鋒網查詢到,一年前上海的支持率只有17%,紐約則是19%。
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正在逼近美國,成為一股新的領導力量。畢馬威的調查顯示,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心,這兩個國家最有可能出現具有破壞性創新的突破,影響並輻射全球。
via VentureBeat,雷鋒網編譯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