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儀:感謝貧窮

2021-03-01 經義工坊

高考剛過,無數學生和家長在經歷了百米衝刺之後,又進入了漫長的等待與期待。先是等待考分,然後等待填寫志願,再等待錄取通知書的到來,日日夜夜期待能如願以償。等到錄取發榜,處處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學校和社會開始大張旗鼓地排名——北大、清華各錄取了多少,全國冠軍、本省狀元、本地花魁、本校頭名又有誰誰。如此等等,一邊繁花似錦,一邊情緒凋零。

考上理想的的學校固然重要,但更為關鍵的是一個人從小長大,到了高中畢業時,人生觀、價值觀已基本形成,這時的你,應該怎樣看待人生?怎樣對待以後的人生旅程?

2018年7月底,一位考生以707的高分考進了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通知書寄到家時,她正在保定打工。

王心儀出生河北省棗強縣一個普通的農家。媽媽體弱多病,姥爺生活不能自理,家中還兩個弟弟,全家經濟來源靠的是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王心儀從小學就開始幹農活:餵雞割草、採摘棉花、放羊……每年春耕,和媽媽去田間犁地,她在前面拉,媽媽在後面推……讀中學時,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同學們的一半,在學校食堂,大多數時間都只買一份大白菜,很少捨得吃點肉……

面對求學路上的這些艱難,王心儀從來沒有抱怨。她曾說:「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們便沒有辜負這段青春、這段韶光!」 她寫下了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

王心儀:感謝貧窮

2018.07.30

提筆時,我是有些許猶豫的。因為不知道該怎樣講起這個,關於我自己,關於貧窮,以及關於希望的故事。

我出生在河北棗強縣棗強鎮新村。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人均收入極低。我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讀於棗強中學,小弟弟還在上幼兒園。一家人的生活僅靠這兩畝貧瘠的土地和父親打工微薄的收入。

小孩子的世界,本沒那麼多擔憂與沉重可言。而第一次直面貧窮與生活的真相,是在八歲那年。那年姥姥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平靜的生活如向湖面投了顆石子一般,突然被擊的粉碎。一家人焦急慌亂,卻難以從拮据的手頭擠出救命錢來。

姥姥的生命像註定熄滅的蠟燭,慢慢的變弱、燃盡,直到失去最後的光亮。姥姥辛苦了一生,卻未換來一日的閒暇,病床上的她仍然記掛著牲畜與莊稼。一輩子勤勤懇懇的姥姥的離世,讓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到被貧窮扼住了喉嚨。可能有錢也未必能挽救姥姥的生命,但經濟的窘境的確將一家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

我清楚的記得那些灰暗的日子裡母親無聲又無助的淚水,我也開始明白:談錢世俗嗎?不,並不是的,他給予了我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讓我們能盡全力去留住那些珍愛的人和物。而這些亦讓敏感的我意識到:生活才剛剛揭開她的面紗。

我和小我一歲的弟弟相繼踏上了求學路,又給家中添了不少經濟負擔。母親由於身體原因,更因為無人料理的農活及生活難以自理的外公,而無法外出工作。只能靠父親一人打工養家餬口。

父親工作不穩定,工資又少得可憐,一家人的日常花銷都要靠母親精打細算,才勉強讓收支相抵。外公與媽媽一年的醫藥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姥姥生病時家裡又欠下了不少債,這也就免不了要省掉花在衣服上的錢。

親戚家如有稍大的孩子,便會把一些舊衣服拿到我家。有些還能穿的衣服經母親洗洗,也就穿在了我和弟弟身上。她常說,穿衣裳不圖多麼好看,乾淨、保暖就很好了。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母親現在仍穿著二十年前的校服了。

我和弟弟也十分聽話,從不吵著要新衣服、新鞋子。不過,班上免不了有幾個同學嘲笑我磨壞的鞋子、老氣的衣服、奇怪的搭配。記得初一一個男生很過分的嘲弄我身上那件袖子長出一截的「土的掉渣」的棉襖,我哭著回家給媽媽說,他只說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是的,何必糾結於俗人的評論,那不過是基於你的外表與穿著,若他無法看到你內心的自我,不睬他也罷。人生的路畢竟不是走給別人看的。那件衣服我穿了初中三年,那句話我也記到現在。

除了衣著,上學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交通。低年級可以在村裡上,但升到三年級,就只能去鄉裡的學校。家裡只有一輛自行車,我坐在後座,弟弟只能坐前面的梁上,兩條腿翹起來。別人眼中近乎是「演雜技」的樣子,竟讓弟弟堅持了三年。當時到鄉裡的路破的不成樣子,水泥板碎成一片一片,走起來坑坑窪窪,一到雨天還會積很多水。可媽媽每天接送,從不誤時。

其實本可以讓我們寄宿在學校,一周接送一次,但鄉裡學校的夥食實在很貴。媽媽又心疼正在長身體的我們,卻苦了體弱的自己。有時候免不了要讓我們下車跑一會。

於是,每天上下學跑上一公裡就成為了我和弟弟的鍛鍊方式。記得一次下大雪,雪積了有一尺厚,車子出不了門,媽媽裹著棉襖,頂著風,走到學校來接我們,一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雪融化在母親的臉上。但我和弟弟興奮的不得了,一邊玩雪,一邊和媽媽說著今天學到的新知識。我們三個人就這樣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

那時我便懂得了,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和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動畫片,但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去提蟲子回來餵雞,等著第二天美味的雞蛋;我的世界可能沒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鬱的麥田,在大人澆地時偷偷玩水;我的閒暇時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作伴,爬上屋後高高的桑葚樹,摘下紫紅色的果子,倚在樹枝上滿足的品嘗。

謝謝你,貧窮,你讓我能夠零距離的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著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的愛戀著腳下堅實而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物質的匱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果: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另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而我,選擇後者。

我來自一個普通但對教育知識充滿執念的家庭。母親說過,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從那時起,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便深深的紮根在我的心中。

母親早早的教我開始背詩算數,以至於我一歲時就能夠背下很多唐詩。她讓我比別人早上一年學,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攀比心理,而是她盼望著我更早地擺脫蒙昧與無知。

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於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靄,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貧窮可能動搖許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的相信,知識的力量。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

農人們都知道,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裡後要重重地踩上一腳。第一次去撒種,我也很奇怪,踩得這麼實,苗怎麼還能再破土而出?可母親告訴我,土松,苗反而會出不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的成長。

長大後,當我再次回憶起這些話,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當我們從一開始便遇到阻礙與坎坷,當命運看似在刁難自己,不要懷疑他,不要害怕。

每一個生命都有不同的旅程,有的直達彼岸,有的蜿蜒曲折,艱難前行。

「富」不代表心靈高貴,「窮」不代表精神貧瘠。不是所有的富貴都是幸運,不是所有的貧窮都那麼可恨。

無論家境如何,只要心懷夢想,頑強拼搏都可以培養出懂得感恩,自立自強,成績優異的好孩子。

(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敬請關注公眾號)

(歡迎轉載交流)

相關焦點

  • 王心儀:感謝貧窮!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
    王心儀:感謝貧窮        提筆時,我是有些許猶豫的。
  • 《感謝貧窮》全文閱讀王心儀資料照片 王心儀家境個人經歷
    《感謝貧窮》全文閱讀王心儀資料照片 王心儀家境個人經歷  圖片上這位笑容燦爛的女孩,名字叫王心儀,畢業於河北棗強中學。今年高考考了707分,已被北大中文系錄取,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之時,她卻隻身一人在異地打工。因家境貧困,高考結束後,經高中物理老師介紹,她在保定一家輔導機構做輔導員。
  • 王心儀應當感謝的是自己
    姑娘說「感謝貧窮」,更多是在表明一種生活態度,很正能量;那些堅持貧窮不值得感謝的人,深刻了解貧窮作為社會癌症的毒性,作為「窮總代」,沒法再贊同。大家精神都很正常,都痛恨貧窮,爭論是由視角和語境不同引發的。
  • 河北寒門姑娘王心儀:你最該感謝的不是貧窮
    姥姥患癌去世、家庭經濟困難,面對同學對衣著的嘲笑,上學路上的艱難,王心儀通通化為了兩個字——「感謝」。面對苦難和坎坷人生,能夠微笑著說出感謝,尤其能夠真心感謝貧窮,這個姑娘本就應該不凡。可是我懂,她的「感謝貧窮」,感謝的並不是「貧窮」本身,而是她在貧窮環境中生長起來的沒有被壓垮的勁兒,是她在逆境中形成的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是她充滿希望的精神力量。
  • 王心儀《感謝貧窮》看哭無數人!(原文)
    近日,《河北女孩王心儀707分考進北大,家庭貧困的她寫文「感謝貧窮」》的故事刷爆朋友圈,引起無數網友關注。
  • 對話王心儀:貧窮不是我的全部
    儘管它狹窄了我的事業,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很多人被這篇文章感動。河北省委書記還委託專人前去看望她。  但另一方面,網上也有人認為她不必感謝貧窮。  幾天前,記者赴河北衡水和王心儀面對面,她對記者表示,網上流傳的版本並非原文,「流傳的是文章的前半部分,算是我對過去生活的告別。
  • 王心儀:感恩貧窮
    感恩貧窮作者:王心儀提筆時,我是有些許猶豫的。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講起這個關於走自己、關於貧窮、以及關於希望的故事。 我出生在河北棗強縣棗強鎮新村。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人均收入極低。我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讀於棗強中學,小弟弟還在上幼兒園。
  • 曾經「感謝貧窮」的北大女孩,參軍了!
    >因撰文《感謝貧窮》看哭無數人今年,王心儀參軍了正式成為一名海軍新兵!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奪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 北大女孩王心儀:感謝貧窮!考生:這麼低的名校錄取率,憑什麼?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去年的高考錄取季,有個叫做王心儀的河北農村女孩,被北京大學錄取後寫了那篇催人淚下的《感謝貧窮》,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還引發了貧窮究竟值不值得感謝的大討論。在教育挖挖機眼中,小姑娘的文章道出了對貧窮的感謝之意無非在於,貧窮賦予了其吃苦耐勞精神,促進其從眾多高考生脫穎而出,並最終以707的高分進入最高學府北大學習。眾所周知,在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河北省的考生的高考競爭激烈程度首屈一指,清華、北大等2018年在該省的錄取分數更是高得離譜,創下了歷史紀錄。
  • 時評丨感謝貧窮:有點不改其樂的精神挺好的
    2018-07-30 15: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慄中西河北農村女孩王心儀,考上北大後寫了一些感謝貧窮的感想,刺痛不少人的神經。貧窮意味著匱乏、局限,怎麼可能有人會想感謝貧窮呢?「打死我也不會感謝貧窮」「貧窮並沒有什麼好感謝的,如果沒有貧窮,有良好的條件,可能她會更優秀」,噓聲四起。窮了怎麼辦?孔子常說「君子固窮」,比如有一次他跟人誇弟子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不改其樂是種什麼精神呢?說的不僅是窮,而是不管處在什麼境地,總要保持著樂觀,有點追求。
  • 曾經「感謝貧窮」考上北大的女孩,參軍了!
    2018年,河北女孩王心儀以高考707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 不要感謝貧窮:女孩考上廈門大學,卻因貧窮無法入學
    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以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她在一封信中寫道: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人均收入極低。王心儀有兩個弟弟,一個在上中學,一個還在上幼兒園。
  •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深信「寒門再難出貴子」,貧窮在他們眼中成為無知、愚昧的代名詞。然而貧窮出身的18歲女生王心儀,在以707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錄取後,寫下:「謝謝你,貧窮。」「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
  • 河北學霸女生高考707分進北大,不該「感謝貧窮」,應該感謝父母
    貧困不值得感謝,因為他帶來的只有傷痛。曾經一篇《感謝貧窮》的文章感染了很多人,其文章的作者河北「學霸女生」王心儀,更是以高考707分從貧窮家庭考入北大。考上北大的農村女孩王心儀,那篇《感謝貧窮》讓很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卻不知是因為社會的進步,是貧窮線的提升,才有了「希望」,才沒有讓「貧窮」將人逼到「絕望」。貧窮給予人們是什麼?
  • 女孩考上北大「感謝貧窮」網上文章只是原文一半
    原標題:女孩考上北大「感謝貧窮」網上文章只是原文一半   河北女孩考上北大「感謝貧窮」,省委書記派人專程看望   錢報記者和她面對面,她說網上那篇文章只是原文的一半   對話王心儀
  • 別讓過度解讀,毀了「感謝貧窮」的北大女孩
    女孩王心儀恐怕自己也沒有想到,一篇自主招生時的陳述《感謝貧窮》,會在網絡上掀起一場現象級討論,並且還因媒體的斷章取義,被一票網友進行了雲教育
  • 不要感謝貧窮,寒門能出貴子,該感謝的是高考制度!
    牽動大家注意力的,除了寒門出貴子逆襲成功的勵志故事外,更是她那句感謝貧窮的話, 激起了全網熱議。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心儀。就讀於河北衡水棗強中學,家住家村。全家一共六口人,3個大人,3個小孩。除了她外,還有一個即將升入高三的大弟弟和一個還未上小學的小弟弟。母親體弱多病,需要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爺。全家六口人中,唯一的勞動力是父親。
  • 從北大學霸到颯爽女兵,河北寒門女孩《感謝貧窮》,高考改變命運
    2018年那篇《感謝貧窮》讓許多人感受頗深,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爭論。 如今,寫下這篇文章的河北姑娘王心儀,今年參軍了!王心儀的經歷,激勵了不少貧窮孩子追求自己的夢想。
  • 女孩考上北大「感謝貧窮」:網上文章只是原文一半
    對話王心儀:貧窮不是我的全部王心儀的家。以707分的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學文學系後,王心儀最近有些心緒不寧。她的一篇舊作在網上公開,文中她寫道,「貧困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事業,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很多人被這篇文章感動。河北省委書記還委託專人前去看望她。但另一方面,網上也有人認為她不必感謝貧窮。王心儀接受錢報記者專訪。
  • 北大學霸感謝貧窮的底氣,不是人人都有
    另一個則是河北女孩王心儀,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好成績,被北大中文系錄取,此前寫下的一篇「感謝貧窮」短文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反響。誰讚美貧窮,他一定在撒謊!2、貧窮沒有意義,戰勝貧窮才有雖然媒體報導的標題是「感謝貧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女孩字裡行間感謝的是一路奮鬥、倔強不屈的自己。她沒有感謝貧窮讓她失去了親愛的姥姥,沒有感謝貧窮讓她遭受同學的嘲笑,也沒有感謝貧窮讓她在長身體的時候,只能吃最便宜的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