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不值得感謝,因為他帶來的只有傷痛。
曾經一篇《感謝貧窮》的文章感染了很多人,其文章的作者河北「學霸女生」王心儀,更是以高考707分從貧窮家庭考入北大。
然而,實際上貧窮不該被感謝。
儘管貧窮不應該成為一個人的恥辱,但也絕非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而且有的貧窮,能夠讓人絕望,將人逼入絕境。
國外印度比哈爾邦一名年僅25歲的三輪摩託駕駛員,不僅供不上摩託的貸款,就連家人的一日三餐都已無力提供,最終貧窮讓這個年輕的生命絕望地選擇了離開世界。
而中國「海商女」事件,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
「海商女」是誰?她叫楊元元,2002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商學院經濟學專業。這樣的女孩絕對優秀,但是貧窮將這麼優秀的孩子一步步逼上了絕望。
楊元元6歲喪父,之後與母親相依為命,漂泊度日。畢業時因拖欠武漢大學3970元學費,所以直至2007年才拿到學士學位證和畢業證。
即便如此,楊元元依然努力地學習,2009年9月考取上海海事大學國際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可是這樣的努力,卻沒有讓這麼優秀的女孩看到生活的希望,以至於她在絕望中選擇了離世。
看到這裡,你還會感謝貧窮麼?
考上北大的農村女孩王心儀,那篇《感謝貧窮》讓很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卻不知是因為社會的進步,是貧窮線的提升,才有了「希望」,才沒有讓「貧窮」將人逼到「絕望」。
貧窮給予人們是什麼?
王心儀感謝貧窮,但是不意味著貧窮值得留戀,她更多地想要鼓勵處在貧窮中的孩子,要抱有希望,要用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想傳遞的並非貧窮是一種幸福,而是對待貧窮應該是一種樂觀的心態。
不過,如果當「絕望」的命運到來的時候,相信沒有人再去感謝貧窮。
而王心儀雖然家庭並不富裕,但是她的母親李春花,念過中專,在村裡教過一二年級的學生。因此,她雖然處在農村,卻並非農村中的底層,而其父母的視野也並非一般農村父母可比,尤其是其母親還受過一定的教育。
而對於許多農村窮人家的女孩來說,上大學幾乎是一種奢望,幾乎在一定年齡都被要求嫁人,或者早早出去打工。
因此,王心儀最應該感謝的並非貧窮,而是自己的父母。
因為對於農村的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並且還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走向。
今年6月「廣東茂名17歲少女被逼婚」,她舉報了自己的父母,之後還複習一個月參加了中考取得了好成績,但是想要上學的希望卻差一點夭折。然而,3年前她實際上就考上了高中,但是因為家裡緣故與高中擦肩而過。
這何嘗不是貧窮的悲哀之處?也何嘗不是王心儀幸運之處?
社會的進步消除了絕望的「貧困」,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慶幸自己生在了這個時代,但是唯獨不該「感謝貧窮」。
如果真的感謝,那麼許多貧窮的孩子,最應該感謝的是自己的父母。
因為是父母他們支持著你的學業,更是他們為了你的未來,負重前行。因此,無論是已經作為父母的「孩子」,還是現在的「孩子」,都不要再埋怨原生家庭帶給你的痛苦,學會體諒父母的不易。
而我們國家努力消除「貧困」,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有生活的希望,斷絕「貧窮」出現,讓更多人能夠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贏得自己的未來。
那麼,還要「感謝貧窮」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