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華文化快車」——北京「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10月17日晚在臺灣雲林縣鬥六市公所鬥六廳進行第三場公演。(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臺灣雲林訊(記者 王怡然) 「一時失志毋免怨嘆,一時落魄毋免膽寒,哪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愛照起工來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10月17日晚,當北京「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演員王心陽在臺灣雲林縣鬥六市公所鬥六廳唱響膾炙人口的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時,演出大廳裡所有的觀眾都一起鼓掌並大聲唱和起來。
這是「第八屆中華文化快車」——北京「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在臺灣的第三場演出。
演出開始前,北京市臺辦副主任高振生、市殘聯副理事長呂爭鳴、臺灣青埔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麗善等作了致辭,賓主雙方還互贈了禮物。
高振生說,感謝鬥六人民的熱情。呂爭鳴說,藝術團的演出將展示大陸殘疾人自強不息的風採。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加強北京和鬥六市在殘疾人事業領域的交流。
張麗善對鬥六觀眾說,這些大陸殘疾朋友為了實現理想,會遇到比常人更多的困難,如果喜歡他們的表演,請一定要大力為他們鼓掌。
雲林科技大學教授吳威志看完表演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夜晚,節目很棒,而且淨化心靈激勵人心,並深深地感受到兩岸文化的交流是溫馨的,北京的藝術團來到雲林鬥六,不僅讓我們見識到大陸殘疾人藝文的水準,更讓我們見到兩岸人民的友誼是這麼地融洽。
鬥六居民吳阿姨和老公帶著12歲的孫子一起來看演出,吳阿姨很熱情健談,對記者問長問短,她說「覺得演員很厲害」,演出結束離開劇場時,還專門跑來跟記者道別,說歡迎你們再來臺灣。
陳女士是帶著兒子一起來看演出的,她對記者說以前較少看到這樣的表演,每個節目都很喜歡。
演出結束後,觀眾陸續離場,演出大廳變得安靜起來,記者的微信「噹噹當」響起,原來是昨晚在高雄看過藝術團演出的臺灣媒體同行黃先生發來一段文字:「這是我昨晚群發的文字:當大家在關注兩岸事務時,也請給兩岸的殘疾人心靈掌聲吧!我流淚了,看到他們的成長,大家鼓掌了,因為他們做到了不可能的挑戰。」(完)
北京市臺辦副主任高振生與臺灣青埔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麗善互贈禮物。(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演出前,市殘聯副理事長呂爭鳴致辭。(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