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早在戰國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間,有登高望遠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的源頭,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那時已經存在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祖先的饋贈。到了漢朝,《西京雜記》記載,古人在重陽節這天有佩戴茱萸以求長壽。與此同時,還舉辦各種大型的宴會。重陽節自古就有敬老祭祖、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根據《呂氏春秋》記載,先秦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地、祭祀祖先,以謝天地、祖先恩德的活動。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陽糕中除了糯米粉之外,還添加了粳米粉、瓜子仁、赤豆、核桃仁、綠豆、果脯、紅糖等。此外,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因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部分地區仍然保留「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重陽節,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古代習俗中,菊花是長壽的象徵。茱萸入藥,可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闢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闢邪翁」。重陽節前後,「秋燥」明顯。由於「秋燥」的影響,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鼻炎等。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攝入過於油膩、甘甜、辛辣的,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比如番薯、玉米、青菜、柿子、黑木耳、銀耳、百合、香蕉、橄欖等。重陽節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等食物,以養肝氣。這個季節,喝粥不但可以減輕老年人的胃腸道負擔,對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幫助,稀粥裡可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秋天的最佳睡眠時間為子時(23:00-1:00)入睡,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早晨5:00-6:00起床,午後小憩,以半小時為宜。老年人還要講究睡眠姿勢。不要俯睡,因為俯睡時胸部心臟受壓迫,會使呼吸困難,吸氧相對減少。向左側睡也不可取,因為向左側睡時會壓迫心臟和胃部,使胃內食物不易進入小腸,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在飽餐後。睡時身子吉祥臥較為適宜。這樣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又不壓迫心臟,使心、肺、肝、胃腸都處於自然狀態。重陽節,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常言道「出門需防三九月」,「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秋裝,酌情增減;另外秋冬過渡時節,在家也要隨時預防感冒著涼。秋高氣爽,正是秋遊好季節。秋季出遊穿衣也有講究,輕便、寬鬆、暖色依然是著衣的幾個訣竅。秋季氣候乾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乾、咽燥、便秘、皮膚乾裂、毛髮脫落等症狀。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溼度,室內還可養花,或者使用加溼器等。秋季裡可以通過洗澡來促進血液循環。一般秋季洗浴的水溫可控制在20℃~30℃,在沐浴前先喝一杯淡鹽水,洗浴時不要過分揉搓,以浸浴為主,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腳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稱,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負擔最重,易血液循環不好,故古典醫學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中醫認為: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勾通內外、貫穿上下的人體十二經絡的重要起始與終了的部位,五臟六腑的踝部有六十多個穴位相連,因而足部保健對於人體健康與長壽至關重要。「自古逢秋悲寂寥」,好像一到秋季,想到的心情就和「悲」聯繫在一起。重陽節後,日照減少,氣溫漸降,風起葉落,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裡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鬱、煩躁、悽涼、垂暮之感。此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九九重陽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父母最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因為子女是父母最深的牽掛。父母在世的時候,多留點笑容與安慰給父母。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裡,再多給父母一些快樂。陪伴,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了!九月九,時重陽,
遍插茱萸思念長;
賞菊花,登高望,
直抒胸臆喜洋洋;
斜陽裡,雁幾行,
佳音頻傳福無疆;
寄問候,訴衷腸,
天下老人共安康!
聲明:素材來源於網絡,內容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尊重原創,文章、圖片、視頻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聯繫QQ:69755036。
素材 | 法悟
審核 | 觀自在
校對 | 右開
編輯 | 當揚
·END·
往期精彩回顧
自古「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法華論壇》是大力宣講《大乘妙法蓮華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經典的大型綜合性佛教網站。網站致力於開佛法秘藏,示人生真諦,悟正信之教,證解脫之道,以法華楞嚴所詮如來藏之理,揭示宇宙萬法的來龍去脈、相互關係,以令行人當下明心見性,了生脫死!
法華論壇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fahualuntan1
網址:http://www.fahu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