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陽佳節知多少?

2021-02-13 法華論壇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早在戰國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間,有登高望遠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的源頭,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那時已經存在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祖先的饋贈。到了漢朝,《西京雜記》記載,古人在重陽節這天有佩戴茱萸以求長壽。與此同時,還舉辦各種大型的宴會。重陽節自古就有敬老祭祖、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根據《呂氏春秋》記載,先秦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地、祭祀祖先,以謝天地、祖先恩德的活動。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陽糕中除了糯米粉之外,還添加了粳米粉、瓜子仁、赤豆、核桃仁、綠豆、果脯、紅糖等。此外,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因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部分地區仍然保留「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重陽節,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古代習俗中,菊花是長壽的象徵。茱萸入藥,可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闢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闢邪翁」。重陽節前後,「秋燥」明顯。由於「秋燥」的影響,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鼻炎等。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攝入過於油膩、甘甜、辛辣的,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比如番薯、玉米、青菜、柿子、黑木耳、銀耳、百合、香蕉、橄欖等。重陽節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等食物,以養肝氣。這個季節,喝粥不但可以減輕老年人的胃腸道負擔,對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幫助,稀粥裡可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秋天的最佳睡眠時間為子時(23:00-1:00)入睡,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早晨5:00-6:00起床,午後小憩,以半小時為宜。老年人還要講究睡眠姿勢。不要俯睡,因為俯睡時胸部心臟受壓迫,會使呼吸困難,吸氧相對減少。向左側睡也不可取,因為向左側睡時會壓迫心臟和胃部,使胃內食物不易進入小腸,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在飽餐後。睡時身子吉祥臥較為適宜。這樣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又不壓迫心臟,使心、肺、肝、胃腸都處於自然狀態。重陽節,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常言道「出門需防三九月」,「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秋裝,酌情增減;另外秋冬過渡時節,在家也要隨時預防感冒著涼。秋高氣爽,正是秋遊好季節。秋季出遊穿衣也有講究,輕便、寬鬆、暖色依然是著衣的幾個訣竅。秋季氣候乾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乾、咽燥、便秘、皮膚乾裂、毛髮脫落等症狀。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溼度,室內還可養花,或者使用加溼器等。秋季裡可以通過洗澡來促進血液循環。一般秋季洗浴的水溫可控制在20℃~30℃,在沐浴前先喝一杯淡鹽水,洗浴時不要過分揉搓,以浸浴為主,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腳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稱,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負擔最重,易血液循環不好,故古典醫學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中醫認為: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勾通內外、貫穿上下的人體十二經絡的重要起始與終了的部位,五臟六腑的踝部有六十多個穴位相連,因而足部保健對於人體健康與長壽至關重要。「自古逢秋悲寂寥」,好像一到秋季,想到的心情就和「悲」聯繫在一起。重陽節後,日照減少,氣溫漸降,風起葉落,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裡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鬱、煩躁、悽涼、垂暮之感。此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九九重陽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父母最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因為子女是父母最深的牽掛。父母在世的時候,多留點笑容與安慰給父母。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裡,再多給父母一些快樂。陪伴,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了!

九月九,時重陽,

遍插茱萸思念長;

賞菊花,登高望,

直抒胸臆喜洋洋;

斜陽裡,雁幾行,

佳音頻傳福無疆;

寄問候,訴衷腸,

天下老人共安康!

聲明:素材來源於網絡,內容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尊重原創,文章、圖片、視頻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聯繫QQ:69755036。

素材 | 法悟

審核 | 觀自在

校對 | 右開

編輯 | 當揚

·END·

往期精彩回顧


自古「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法華論壇》是大力宣講《大乘妙法蓮華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經典的大型綜合性佛教網站。網站致力於開佛法秘藏,示人生真諦,悟正信之教,證解脫之道,以法華楞嚴所詮如來藏之理,揭示宇宙萬法的來龍去脈、相互關係,以令行人當下明心見性,了生脫死!

法華論壇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fahualuntan1

網址:http://www.fahua123.com

相關焦點

  • 九月初九重陽節 秋意颯爽送重陽節祝福語
    >九月初九重陽節 秋意颯爽送重陽節祝福語2016-10-01 10:55:0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九月初九重陽節,秋意颯爽送思意;觀菊不忘重陽糕,遍插茱萸飲美酒;佳節念友思心切,一聲祝福真摯送;願君重陽樂開懷,闔家團圓幸福隨。
  • 重陽節習俗知多少
    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 九月初九,一起來品詩詞之美,過《詩意重陽》
    說起「重陽」,我們就不禁想起那些有關重陽的文化風俗和美麗詩詞。「重陽」的名字有何來歷?重陽節出現在哪些詩人的哪些詩篇中?古詩詞裡的重陽什麼樣?一首首、一闕闕關於重陽的詩詞中蘊含著怎樣的思想情感?老年之聲邀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文學博士趙銀芳,帶您一起品重陽文化,賞詩詞之美,一起過《詩意重陽》。農曆九月初九,為什麼叫重陽?
  •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農曆九月九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敲小黑板了,必考知識點:詩詞中山東不是咱們現在山東省,而是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當前人們對老人的推崇,故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
  • 2018九月九重陽節祝福語送父母 重陽節對老人說的話簡短句子
    2018九月九重陽節日期  2018重陽節祝福語送父母 對老人說的話簡短句子  1、九月九日重陽節,爬山跑步健康行;九月九日重陽酒,朋友乘興碰幹酒;九月九日重陽情  4、九九重陽悄然至,片片菊花撲鼻香;登高遠眺心情好,憂煩無影樂陶陶;茱萸在手好運來,晦氣遠走不復還;吃口甜糕長精神,健康平安福壽長;送份祝福表心意,情誼深厚悅你心;祝君重陽步步高,幸福如意到永久!  5、九月,楓笑紅了臉,菊笑開了花,你笑彎了腰。九月,你踩著堅定的步子,一步步攀登著石階,邁向成功,邁向新的生活。送您一塊重陽糕,願您步步重陽高!
  • 重陽節手抄報:尊老愛幼,農曆九月初九
    尊老愛幼,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節也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悲傷之情。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闢邪習俗及禁忌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的習俗與禁忌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古人認為數字「九」為老陽,農曆九月初九乃是所謂「兩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一日謂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作絳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禍可消。」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牛羊雞犬皆暴。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對這個故事也有記載。  費長房與弟子桓景的傳奇故事,在社會上造成了巨大影響,東漢以後,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成為民俗,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位民間的節日。
  • 九首經典的重陽節詩詞,佳節又重陽,勿忘念親恩
    重陽節又要到了,九月初九重陽節。《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有健康長壽的寓意。古人十分重視這個節日,於是在這一天會有許多活動,比如登高、賞菊等。這一天,文人墨客都會登高賦詩,賞菊飲宴。關於重陽節的經典詩詞也很多,有思念,有傷感,也有對生活的希望。
  • 過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習俗圖片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詞名句大全
    明天就是2019年的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節日裡小編整理了過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習俗圖片,還有關於一些重陽節的古詩詞名句。  福州市2018年「我們的節日·重陽」倉山區主場活動在蓋山鎮浦江社區舉行。
  • 佳節又重陽丨品味詩意文化 傳承敬老美德
    品習俗:登高、賞菊「嘉年華」「重陽」一詞,早在《楚辭》中就出現了。屈原有詩曰:「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古人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故名重陽。相傳,重陽節被正式定為節日,是始於唐代。《千金月令》中寫道:「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到了宋代,重陽節就是大型賞菊「嘉年華」。據《東京夢華錄》記載,都城繁花似錦,百姓爭相插菊花枝、飲菊花酒、登菊花臺、開菊花會,還有賽菊花市,好不熱鬧。
  • 古詩詞裡,看重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先說這9月9日吧,不是今天我們說的9月9日,而是農曆的九月初九,古代以九為陽,兩個九那就是重陽了也就是重陽節。這裡的山東,可不是現在的山東省,而是指現在的山西蒲州。是王維不懂東南西北嗎?當然不是。
  • 重陽節,為什么九月初九叫重陽節
    今天是九月初九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這天有什麼習俗、要做什麼呢?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每年的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登高,重陽節在古代民間有登高的風俗,故又叫做登高節。2012年明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老年節,再傳承發展的過程之中,重陽節又與中國傳統的孝道結合起來,成為十分重要的節日之一。重陽節賞秋非常好,目前正值秋季,中午有陽光的情況下,出去走一走感受一下變紅的樹葉十分魅力。尤其是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保留了「曬秋」的特色。重陽節賞菊是一直以來都有的風俗,在中國古代俗語中菊花又象徵著長壽。飲菊花就也是一種習俗。
  •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由來介紹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重陽節最新資訊 > 正文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由來介紹
  • 又逢佳節重陽日,你在想念誰?
    假期最後一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 有關重陽節發朋友圈內涵說說大全 重陽節走親戚說說最新語句
    有關重陽節發朋友圈內涵說說大全 重陽節走親戚說說最新語句  1、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  2、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製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3、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 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怎麼由來的?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云:「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
  • 2018重陽節祝福語錄大全 重陽節對老人說的話簡短句子
    九月九日重陽情,溫馨甜蜜多歡喜。送您一塊重陽糕,願您步步重陽高!     6、九月初九,好運跟你手牽手;生活悠悠,平安與你長相守;重陽九九,快樂隨你到久久。佳節之際,願你如意久久,健康久久,幸福久久,美滿久久。     7、九月初九重陽節,九九思念久久不變。對你的祝福久久不能減低,對你的懷戀久久不能散去,對你的關心久久不能消弭。祝你激情久久、幸福久久、快樂久久!
  • 重陽佳節:民眾磴山登高祈福 百餘老人打起太極拳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也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作為近海登高的熱點去處,位於日照黃海之濱的磴山喜鵲谷景區就迎來了一大批登高市民。 磴山重陽登高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是近海地區重陽最佳登高點,從明清時期至今長盛不衰。為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磴山喜鵲谷景區還推出50歲以上群體免門票、發景區九宮格圖片集贊送門票、登山祈福等優惠政策。
  • 暖暖心意重陽情——成都天府新區華陽幼兒園「重陽節」主題活動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彩雲追月,桂花飄香,秋高氣爽勝春光」。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來到了。為了讓孩子傳承敬老愛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成都天府新區華陽幼兒園西區小班組抓住民俗節日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契機,開展了「暖暖心意重陽情」節日主題活動。
  • 重陽佳節詩話:靜賞秋日芳華,相伴登高望遠
    在農曆一年之中有三十六個九日,古人為何偏重九月九日?這與陰陽五行說有關。「九」在《周易》中被稱為「陽數」,九月九日,兩陽相迭,故稱「重陽」。重陽節的習俗源遠流長.,有插茱萸、登高、敬老、飲菊花酒等習俗,早在戰國時期就已成習俗,,愛國詩人屈原的《遠遊》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