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2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很多愛乾淨的家長有時經常會給寶寶剪剪指甲掏掏耳朵,有時也是怕寶寶耳朵裡的耳屎多會影響聽力,沒事就會給寶寶掏一掏。但是各位家長請注意了,頻繁給寶寶掏耳朵的行為有時會很有可能對寶寶的聽力和耳朵造成傷害。為什麼不能經常性地給寶寶掏耳朵呢?到底什麼情況下需要給寶寶掏耳朵呢?
雖然耳屎最終會被排出來,但是耳朵中的耳屎有時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首先,耳屎能潤滑保溼耳道。如果耳朵中完全沒有耳屎,會導致耳道過於乾燥,容易引起耳道癢、皮膚燒灼的感覺。其次,耳屎還能夠保護耳膜,因為耳屎的黏性可以粘住進入耳道的小顆粒物、小飛蟲,擋住水滴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寶寶的耳朵。此外,耳屎還有殺菌的功能,因為耳屎有一定的抗細菌、真菌的作用,所以有時寶寶耳道發炎其實並不是耳屎惹的禍。
可能引起寶寶中耳炎
給寶寶掏耳朵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中耳炎,尤其是有些家長在給孩子掏耳朵前,還會給寶寶用水洗一下耳朵,水進入耳朵後再用掏耳勺給寶寶掏。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寶寶的耳道被細菌感染,因此引起中耳炎的機率就很大了。
可能導致聽力下降
寶寶的聽力正處在發育之中,耳朵還很脆弱。如果家長在給寶寶掏耳朵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寶寶的聽小骨或是耳膜,都有可能造成寶寶聽力下降,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可能引起外耳道感染
家長偶爾給寶寶掏個一兩次耳朵可能不會造成什麼問題,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之後每次都會很安全。有不少寶寶外耳道感染就是因為家長經常給寶寶掏耳朵,畢竟給寶寶掏耳朵的次數越多,寶寶耳朵的風險額越大,也更容易出現感染。
不少家長覺不怎麼掏耳朵,耳朵會堵住,但是事實上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的。因為大部分人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比如在嚼東西、甚至打哈欠的時候,耳屎都會自行排出耳道。而家長反覆給寶寶掏耳朵,則有可能破壞耳道皮膚自然屏障,反而會使耳屎越來越多。
那麼什麼時候需要給寶寶掏耳朵呢?當有些寶寶在耳道中形成了較大的耳屎排不出來,堵塞了整個耳道,並引起耳痛、聽力下降時,就需要給寶寶清理耳朵了。但這樣的情況還是建議帶寶寶到醫院找醫生來處理,家長就不要自己來給寶寶掏了,畢竟醫生的操作會更加專業。
如果平時寶寶的耳朵出現進水的情況,家長可以將紙巾撕成條,然後放到寶寶的耳道內慢慢將水吸出來。平時家長就不要總是沒事就給寶寶掏耳朵啦,以免對寶寶的耳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如果您喜歡樹屋的時光,請您關注我。歡迎對文章內容進行評論,一起探討對於家庭教育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