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留學生隔離日記:14天3次核酸檢測是什麼體驗?

2020-12-20 新京報

「回到祖國,連消毒水都是安心的味道。」3月22日晚,留學生伊人(化名)從澳大利亞雪梨抵達上海,後轉乘大巴回到浙江湖州的隔離點,開始接受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從3月23日至4月5日,伊人遵守隔離規定接受了完完整整的14天隔離,在核酸檢測呈陰性後,終于于4月6日回到自己的家中。伊人鬆了一口氣,她想,終於結束了。

以下是伊人的14天隔離日記,直觀展現了歸國留學生的集中隔離生活。

伊人所在的集中隔離點。受訪者供圖

Part 1:安穩地隔離

3月23日,隔離第1日

美好的隔離生活從阿姨送來的早飯開始。

為什麼美好?

在經歷了一個月的輾轉折騰、焦慮不安後,能夠平安回到家鄉、安穩睡在酒店床上,就是幸福的。此前一個月,從在老家隔離,到去泰國曼谷中轉14天進入澳大利亞,再到雪梨待了不到一周後又回國,可謂折騰至極。

3月24日,隔離第2日

今日趣事:

媽媽來給我送東西,離開的時候一不小心走進了隔離區10步,回去的時候和我說緊張得不得了,還有親戚調侃說媽媽應該到酒精池裡洗個澡。

我內心暗笑,嘴上卻只能努力安慰媽媽,和她說他們會消毒的。

3月25日,隔離第3日

除了重複量體溫和房間消毒的工作之外,就是學習。

因為疫情和各種原因拖欠的課程必須一門一門地補起來。好在澳大利亞和國內時差不大,相比於歐美歸國的留學生,我上課遇到的難題並沒那麼多。

3月26日,隔離第4日

安穩了三天,生活終於「對我下手了」。

隔離期間,我們每天早晚都要上報體溫。今天晨間體溫36.9℃,晚間體溫37.2℃。就在晚上上報完體溫的一分鐘後,醫護人員出現在了我的房間門口。

其實當量出來37.2℃的時候,我就有點害怕,因為嚴格意義上低燒是37.3℃。所以當醫護人員敲我房門的時候,我確確實實嚇了一跳,立馬覺得心跳加速、頭皮發麻。

不過幸好一場虛驚。一個小姐姐帶著記錄本問我,體溫計量的是腋下還是口腔。在我回答是口腔溫度以後,她就拿著記錄本離開了。

3月27日,隔離第5日

今天有個好消息,我們區的中醫院來給隔離觀察的病人送來了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藥!

都說中藥對於輕症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沒想到也能預防?我拆開中藥包看了看,可惜只認識黃芪和金銀花,燒開以後喝起來是清涼甘甜的味道。

中醫院送來的中藥包。受訪者供圖

Part2:「驚心動魄」入院

3月31日,隔離第9日

「消失」了3天,其實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直到再次回到隔離酒店,還是有點後怕。不過還是想記錄下這些難忘的經歷。

3月28日,出現低燒,被救護車拉走

不是開玩笑,到現在我都覺得整個過程跟做夢似的。

3月28日晚上,我量了口溫37.2℃,覺得有點高但是沒到37.3℃低燒,照舊上報了。然而,不到一分鐘,我房間的電話就響了。

「伊人哇?你這個體溫是不是一直以來都比普通人要高一點啊?我看你經常36.9℃,37.1℃的嘛?」

「嗯……好像是要高一點。」(瑟瑟發抖)

「你這個量的是口溫還是腋溫?」

「口溫。」(緊張)

「那這樣吧,我現在上來一趟給你量一下耳溫,你覺得怎麼樣?」

「好啊……」(忐忑)

不一會兒檢測小哥就全副武裝地上來了,他拿了耳溫計先給我測了左耳,滴——37.1℃。「還是有點高啊。」又測了右耳,滴——36.3℃。「誒,你這個體溫怎麼回事啊?左邊再來一次看。」瞬間滴滴滴滴滴滴!!!!——37.6℃,測溫槍直接報警……我明顯感覺到氣氛當場就凝固了……小哥眉頭緊鎖,神情嚴峻,又給我測了一遍,36.8℃,於是雙方面面相覷。

小哥開始問,「你除了體溫有點高,其他沒有什麼不舒服吧?」

其實從聽到那個體溫槍報警開始,我就覺得渾身上下都不舒服,就和他說我的喉嚨好像有點痛,而且我的關節也有點酸痛。

小哥聽完以後就問,「喉嚨什麼時候開始痛的?」

「今天中午。」

「怎麼個痛法?」

「吃飯的時候突然覺得好像咽下去會有痛感。」

「好的我知道了,沒事哈,你進去吧。」

我鬆了一口氣,真的以為沒事了,說完謝謝就火速關了門,有種想要把麻煩都關在門外的感覺。然而,五分鐘之後,我房間的電話又響了……

「基於你現在有點發燒,且伴有咽痛和關節疼痛,為了放心一點,我們現在帶你去醫院做個檢查可以嗎?」

「???現在去醫院?!」

「對的,現在就去,已經在聯繫救護車了……記得不能帶手機,手機裡有定位。」

「好的……」

聽到救護車都來了,我的內心真的非常緊張不安,然而也只能聽從工作人員安排。於是,幾十分鐘以後,我套了件外套下了樓,在檢測員的注視下登上了救護車。第一次坐救護車,看著旁邊車道停著在等紅燈的私家車離我越來越遠,我整個人都是懵的。

大概開了十幾分鐘,司機師傅直接將我送到了發熱門診。大半夜的裡面冷冷清清,我一進到預檢查室,醫生姐姐就按照隔離點提前上報的資料核對了我的基本信息,然後就特別熟練地說:「來,衣服換一下吧,帽子也帶上。」

我乖乖地換上了藍色的隔離服和藍色的帽子,穿戴齊全以後往旁邊的玻璃窗上看了一眼,不開玩笑地說——感覺我的腦門上已經貼上四個大字「危險分子」。

醫生給量了額溫說正常,問了我其他的症狀——說實話,這個時候我反而覺得喉嚨不痛了、手腳也不酸了……然而體溫高高低低、反反覆覆,也不知道到底是抽了什麼瘋。不過,可能是因為之前有發熱的情況,所以我還是被安排做了全套檢查:查血常規,做咽拭子,還做了肺部CT。

等我拍完片子回發熱門診的時候,之前查的血常規和呼吸道病毒測試結果已經出來了。病毒測試結果是甲流、乙流還有兩個呼吸道病毒都是陰性,當時感覺是沒得流感,心情瞬間好了很多。

然後醫生姐姐提示我看血常規,第一眼就看到白細胞計數超了,應該是有點炎症,然後瞬間想到,既然沒有得流感那會不會是感染了新冠?短短的幾秒鐘,我覺得自己已經死了一次。

明明還很年輕,也沒有基礎疾病,抵抗力應該不差啊,不管是去哪裡我的防護措施做得都是很到位的,怎麼就感染了呢?那又是什麼時候感染的呢?正當我沉浸在十分激烈的內心活動中時,醫生姐姐開口了。

「你的肺部CT出來了。」

「……是查有沒有新冠肺炎的是嘛?」

「嗯,看著不像。」「一會兒帶你去二樓做核酸檢測。」

「好的。」

「你今天明天大概都回不去了。」

「啊???為什麼?!」

「目前規定發熱病人的核酸檢測要採兩次血,等會兒採一次,24小時之後再採一次,兩次都是陰性才能走。」

我當場愣住。本來以為採完樣就能走的,結果要在醫院裡呆兩晚,當時我什麼都沒帶就留院觀察了,所以我整個人就是處於失聯的狀態。醫院的隔離房房門不能開,醫生護士姐姐會通過另一個帶透明玻璃的房門和我對話,我採完血後讓護士姐姐幫我給媽媽打個電話說明了一下情況。然後就開始了漫長的、忐忑不安的等待。

整個房間就我一個人、一個枕頭、一床被子,護士姐姐給我拿了一包紙巾、兩個紙杯,讓我多喝水早點睡。但是哪裡睡得著,我當時整個人都是亂的,莫名其妙地就到醫院了,抽了血然後被告知要在這兒呆到30號晚上,啥也沒帶啥也沒有。也不知道時間,就是看著外面天漸漸地亮了才知道到早上了。

3月29日,忐忑等待,接受流行病學調查

早晨,醫生姐姐在觀察室的玻璃窗前問我身體感覺怎麼樣。我如實報告早上量的體溫驟降到36.3℃,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然後醫生交代了幾句就走了。我沒有手機沒有鐘錶,只能靜靜盤腿坐在病床上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比較容易胡思亂想。聽到門外傳來聲音,就覺得自己大概真的中招了,有人要來把我「抓走了」。而後又默默安慰自己,你還年輕,不會有事的。然而過了一會兒,門果然被推開了。護士姐姐帶著兩個全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的人走了進來。

「你是伊人嗎?」

「是的。「(正襟危坐)

「是這樣,你不用緊張,我們是防控辦的,接到通知說你發熱了,而且是境外回國人員,所以過來做個調查。」

「噢。」

「我們會拍攝幾張現場調查的照片,你不用露臉但是需要入鏡。」

「噢。「(乖巧點頭)

之後他們就一個站我床邊拍照,一個拿著一份資料坐在我床邊。核實了身份信息之後,就開始十分詳細地對我展開調查。

調查內容非常詳盡,包括什麼時候回國、回國後分別去了哪些地方,幾點到的機場、幾點到的隔離點,以及飛機上是否有做相應的防護措施之類。在確認我搭乘的航班沒有確診病例後,感覺調查氛圍稍微輕鬆了一點點,不過還是繼續了解我在雪梨的學習、生活、租房情況等。可能因為我最近一個月的經歷實在是複雜,調查人員最後記了滿滿兩頁紙。

問題全部答完,我已經筋疲力盡,呆呆地坐在床上。那個小哥好像看出來了,安慰我說:「沒事,按照經驗來說,問題不大。好好吃飯,好好休息。」然後他們就走了。

其實經歷這一整個被調查的過程之後,我才真正感到恐慌。那會兒我的第一次核酸檢測報告還沒出,這兩個調查人員一次次詢問我的各種信息,我事無巨細地回答以後,才發現如果我真的被感染了,那牽扯到的人和事真的多到無法想像,而且後果將非常嚴重。

這個時候,我也更能理解為什麼有一些網友會極力反對境外人員回來,因為他們(包括我在內)回來以後,那些醫務工作者要承擔更大的壓力。

3月30日,兩次核酸檢測呈陰性,回到隔離點

29日晚上,醫生姐姐和我說,我的第一次核酸檢測是陰性,之後再是陽性的可能性不大,讓我稍微放寬心。

之後護士姐姐過來採第二次血,看了看我兩隻都有針孔的胳膊,拿起一隻綁了止血帶,拍了半天也摸不太出來血管在哪裡,最後只能順著前一天留下的針孔再一次抽血。那個時候我媽媽已經給我送來了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和媽媽聯繫上了,感覺心安了很多。

當天晚上,一位護士姐姐告訴我,我的第二次核酸檢測的結果也是陰性的。這個時候整個人才放鬆了下來,總算是沒有「中招」,我之前接觸過的那麼多人也不會因為我而受到影響。當天,我就回到了隔離酒店。

伊人所在的集中隔離點。受訪者供圖

Part3:「恍如隔世」結束隔離

4月1日,隔離第10日

結束一場虛驚,生活又變得安穩起來。

依然要感謝每天給我們送餐的阿姨,非常細緻又溫柔,會叮囑我好好吃飯、會問我飯夠不夠吃、會為我稍微調整下送飯時間,真的很溫暖。

4月2日,隔離第11日

今天又麻煩了工作人員。因為從國外帶回來的電腦版本太低,學校要求的安裝軟體不適配,所以請媽媽幫忙從家裡又送了一臺過來。前腳媽媽剛給我發完消息說放在傳達室了,後腳醫護人員就在隔離群裡@我,問是不是馬上需要用電腦學習,如果需要的話可以送上來。

其實我們這個隔離點的管理很嚴格,為了保證絕對的安全和健康,酒店的大門都是上了鎖的,就連醫護人員和阿姨們都沒有鑰匙,不能擅自離開,因此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其他物品、食物一般都不允許帶進來的。而且進入隔離人員生活區之前,醫護人員和阿姨她們都需要重新換鞋子、消毒等等,因此每天的物品遞送時間是固定上午10點和下午3點。

所以當醫護人員問我如果需要電腦可以馬上送上來的時候,我真的很感動。事實上,只要是有正當的理由,工作人員都特別和善,特別照顧我們。

4月3日,隔離第12日

今天再次感受到隔離點工作人員的不易。

除了要給所有隔離人員做檢查,還得照顧到所有人的生活。譬如一再提醒我們學習時聲音輕點兒,不要打擾到別人休息。有朋友調侃說,工作人員都成了我們的「宿管」了。

隔離點提供的午餐。受訪者供圖

4月4日,隔離第13日

今天是全國哀悼日,媒體上、朋友圈內,大家都在為逝去的生命哀悼。而依然處在隔離中的我們感觸或許更深。杏林春暖,幸虧有你,山河無恙。

4月5日,隔離第14日

今天上午去做了解除隔離前的核酸檢測,被抽了三管血。幾個小時後,醫護人員給我打電話說結果是陰性,明天就可以解除隔離啦!

心情自然激動,但也有點酸澀。從1月19日到現在才兩個半月,但感覺已經好久好久了。從在家隔離,到從泰國繞圈去雪梨最後又回國,似乎一直在隔離中。親眼看著國內疫情從暴發到好轉,然後國外再暴發、國內疫情漸漸穩定,真的有種時間過得又快又慢,恍如隔世的感覺。

學著歷史,卻不知不覺參與歷史,成為歷史。隔離期間了解到,一位在隔離點工作的阿姨2003年非典期間就曾在隔離點工作過,感覺她是真正見證歷史的人。

不知道幾代之後的人們提起2020會怎麼描述它,但是我已經能從自己的角度去闡述這一段難忘的經歷了。有點累,但是沒有太多苦。這兩個多月給我20多年波瀾不驚的歲月帶來很多漣漪,也算是人生的一段獨特經歷。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劉夢婕

相關焦點

  • 歸國留學生14天隔離日記:隔離中三次測核酸是什麼體驗?
    一場隔離,更理解工作人員的不易。我們學著歷史,卻不知不覺參與歷史,成為歷史。「回到祖國,連消毒水都是安心的味道」。3月22日晚,留學生伊人(化名)從澳大利亞雪梨抵達上海,後轉乘大巴回到浙江湖州的隔離點,開始接受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隔離14天又14天又14天,三個月每周都接受核酸檢測?
    10月10日張先生從國外回國後就在廣州一家酒店接受隔離醫學觀察2天後,核酸檢測結果結出如果說我有被傳染,我國外做核酸也是陰性。張先生說之後他在10月15日、26日的核酸檢測結果還是陰性10月27日回到福清後,進行了二次隔離觀察。這期間,又做了三次核酸檢測,也都是陰性,11月10日張先生回到家,又進行居家隔離觀察。
  • 一位英國訪學博士的歸國之旅:3次轉機4次核檢,隔離第8天同機者確診
    楊波的歸國之路曲折又幸運。經歷三次轉機、四次核酸檢測,在酒店隔離的第八天,被告知同機有人被確診,而後被轉移至隔離醫院,體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住院。幸運的是,他在3月初購買的回國機票,成為少數未被取消的航班之一。隔離期間,他身體無恙,目前已回到家中。
  • 非綠碼或體溫超37.3℃ 須做核酸檢測或接受14天隔離
    返校前,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堅持「一人一檔」持續精準監測、掌握師生身體健康狀況,特別是入校前14天每日的身體狀況。返校途中,師生要做好防護,隨身攜帶足量的口罩、速幹手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儘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避免聚集。
  • 非綠碼或體溫超37.3℃須做核酸檢測或接受14天隔離
    返校前,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堅持「一人一檔」持續精準監測、掌握師生身體健康狀況,特別是入校前14天每日的身體狀況。返校途中,師生要做好防護,隨身攜帶足量的口罩、速幹手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儘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避免聚集。
  • 一留學生發熱一周,第三次核酸檢測才確診
    龐星火說,這名患者出現發熱症狀後一周,第三次核酸檢測才顯示為陽性,但他及時報告發熱等症狀,對於及時治療起到了積極作用。這名患者是一名留學生。3月11日至3月19日,該學生在英國居家上課,午餐訂外賣,取外賣時均戴3M帶呼吸閥口罩及手套。3月14日至3月19日,每天下午他都去租住地附近和同學聊天2至3小時,在室內未戴口罩。
  • 這些人員均實施14天集中隔離觀察和3次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情況近日,市衛生健康委派出3個協調指導組分別赴北部地區,現場協調指導採樣規範、樣本保存、運轉等核酸檢測工作。持續加強第三方檢測機構核酸檢測質量控制,派出衛生監督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妥善做好檢測結果與應用程式對接,市民到醫療機構預約核酸檢測的,可通過醫療機構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等方式查詢檢測結果,同時可通過國務院客戶端查詢。全市各醫療機構積極挖潛能力,增加檢測人員、調配生物安全櫃及擴增設備,提升檢測能力。
  • 病毒潛伏期超14天?檢測6次才呈陽性,核酸檢測不靈了?最新解讀
    ■ 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 針對最近出現隔離14天後查出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是不是潛伏期延長還需要研判。目前各地採取14+7的隔離措施,是為了最大限度避免潛伏風險。他還提醒,居家隔離也要做好各種防護。
  • 澳門︰由香港及英國入境者 須隔離21天檢測3次
    (原標題:澳門︰由香港及英國入境者 須隔離21天檢測3次)
  • 從溫哥華到成都,我趕上了「雙陰檢測」後第一個歸國航班
    買票倆月、數度更換檢測診所、不湊巧趕上「雙陰檢測」新政……在經歷了一系列困難後,作者終於在11月7日登上了從溫哥華飛往成都的四川航空3U8502航班——第一班雙測雙陰的歸國航班,此後又是19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以及14天的隔離,才終於回到了家中。正如作者所說的,有人說「回國之路,難於上青天」,再難我們也把它踩到了腳下。如此艱難的2020年,竟然也已經只剩20多天了。
  • 又一批小留學生即將歸國,西班牙170多名留學生周日乘包機回國!
    在前段時間中國為了海外留學生的安全,國家費盡心思,將其分批把他們帶回國內,第一批英國留學生有100多人,國家派專機將他們接回,4月3號到達國內山東濟南機場,為了安全,並將執行14天的隔離時間。就在這批留學生4月3日回到國內隔離的當天,一位福建廈門市小留學生核酸檢驗呈陽性,隨後4月5日又出現一位小留學生經檢測同樣是酸檢驗陽性,被確認是無症狀感染者,隨後被救護車從隔離區轉至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
  • 14天內國外旅居史都要檢疫,留學生隔離觀察
    目前根據最新政策,自3月21日起,所有從境外經廣東口岸直接入境的人員以及經港澳臺地區和省外口岸入境來粵,且來粵前14天內有國外旅居史的人員,其目的地為深圳的,無論外國公民還是中國公民,均一視同仁,一律實施口岸入境衛生檢疫、核酸檢測醫學排查、集中接送到目的地社區、安排14天隔離等防控措施。其中,核酸檢測免費,集中接送的交通工具免費,集中隔離期間食宿費用由個人自理。
  • 回國需攜帶核酸檢測證明?留學生如何在英國預約檢測
    如果你只是自己購票回國,就不需要擔心啦,並不需要提供檢測證明;不過抵達中國之後還是要遵守國內相關的隔離規定。第二,航班起飛前120小時內。這個是需要進行核酸檢測的時間點。乘坐包機回國航班的留學生,需要在登機前五天內進行核酸檢測。
  • 這些大學生如返校,應校外隔離14天!
    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縣(區、市)或當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閉管理地區的同學,建議在當地降為低風險後再行返校,如返校,應按照相關要求在校外實施14天嚴格的隔離健康觀察,實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符合相關要求方可申請返校。
  • 紙短情長 合肥廬陽區一酒店隔離點收到留學生的感謝信
    「你們的服務真的很貼心全面,讓我和其他從境外回國的留學生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和你們的貼心!從酒店前臺的接待到小廚房的膳食還有每日兩次的體溫檢測……」不久前,一封感謝信留在了合肥明發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前臺,字裡行間流露著對工作人員的謝意。
  • 中國留學生「困死」在歸國政策裡,究竟是誰在「造孽」?
    中國駐美國使領館對確有緊急旅行需要的乘客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相關要求作出進一步規範和說明——  自美西時間12月23日0時起,檢測報告必須同時明示血清(Serum)、IgM、靜脈血(Venous)等字樣,不再接受指尖血方式完成的檢測;  此外,核酸檢測報告除須明示核酸(NAAT)、rt-PCR等字樣外,還須明示具體的採樣方式
  • 進澳門要隔離14天嗎?回來還要隔離嗎?核酸報告如何算有效期?權威...
    問題1、入境澳門需要隔離14天嗎? 答:持有有效期內前往澳門籤注的內地旅客,14天內如無國外或香港臺灣地區的旅居史,還需持有7天內的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便可免隔離14天入境澳門。
  • 現在出省需要隔離嗎?哪些城市取消了14天隔離期?
    6.遼寧瀋陽跨省最新隔離政策瀋陽針對高風險地區來訪人員,嚴格實施14天集中隔離觀察,期間每三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集中隔離解除後實施7天社區健康監測,對於北京市除重點區域外的地區,需要攜帶7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7.吉林長春跨省最新隔離政策中風險地區需要居家隔離14天,並進行3次核酸檢測。
  • 國慶跨省出遊,需要隔離14天或核酸檢測嗎?
    還有不到3天的時間,就要「國慶遇上中秋」了,各位是否已經做好出遊計劃了呢? 針對各項大家關心的問題—— 「如果我跨省遊,回來還隔離不?」
  • 深圳鹽田區中英街境外人員進入需接受核酸檢測並隔離14天
    近日,鹽田區發布了《關於對經香港沙頭角禁區進入中英街人員實行核酸檢測和14天隔離醫學觀察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規定自2020年3月29日12:00時起,對所有經香港沙頭角禁區進入中英街的境外人員(含外國、港澳臺地區)實施核酸檢測並居家隔離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