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用戶超3億、AppStore最受歡迎工具類APP……

2020-12-19 兩江新區網

打造用戶超3億、AppStore最受歡迎工具類APP……

兩江新區優路科技今年啟動萬年曆上市

2019年01月29日 18:44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用戶超3億、日活躍用戶近2000萬、平均每天每個用戶打開十幾次、曾入選蘋果App Store免費軟體年度排行Top5……這款手機應用軟體你可能用過,它就是兩江新區企業優路科技打造的萬年曆APP。在這款「爆款」軟體背後,優路科技一直專注於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研發及運營,開發了涵蓋閱讀、天氣、短視頻等多個領域的應用軟體。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優路科技將聚集文創上下遊企業,打造名片級文化創意產業園,並預計在今年啟動萬年曆(重慶可蘭達科技有限公司)上市。

    搶佔市場先機,最早在國內推出日曆類APP

    萬年曆APP作為優路科技的拳頭產品,最早誕生於2008年。創始人林賢文當時定居國外,是最早一批智慧型手機用戶,程式設計師出身的他,敏銳地發現了手機應用軟體市場的空白。於是,林賢文嘗試性地設計了幾款手機應用軟體,均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應。

    隨著以蘋果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林賢文也萌生了回國創業的想法,「國外的智慧型手機並沒有過多關注本土用戶的需求,很多應用軟體存在空白,而國內市場還集中在PC端,極少投入移動應用開發。」為搶佔市場先機,林賢文毅然決定回到國內,創業第一站,他選擇了家鄉重慶。

    此後,林賢文聯合兩個程式設計師一起,投身到移動應用開發當中。開發哪類應用,選擇什麼領域?一開始,三人並沒有頭緒,通過大量的網絡搜索,他們發現「日曆」「天氣」「匯率」等詞彙搜索頻率居高不下。在大量嘗試之後,三人決定從工具類APP入手,萬年曆APP雛形因此誕生。

    事實證明,三人選擇的方向沒錯:2009年,萬年曆在App Store發布第一個iOS版本;2011年,萬年曆在蘋果App Store免費軟體年度排行Top5;2012年:萬年曆用戶達到千萬,萬年曆第一個安卓版本發布;2018年,萬年曆總用戶突破三億,千萬級日活躍用戶數……

    持續戰術調整,平均每天每個用戶打開十幾次

    2015年,是一個轉折點,萬年曆開創日曆類產品內容信息流化先河,完成從工具類產品到生活綜合服務平臺的轉變。「此前,萬年曆頁面比較單一,比較固定,以單純的日曆為主。」優路科技副總裁吳懷亮表示,在此之後,萬年曆大量引入信息流,在頁面下方設置條形卡片推送,包括頭條號、抖音以及各類新聞。

    「與日子相關的事情、行為都是可以做的。」按照這種思路,萬年曆在界面內設置日期提醒,可以是用戶的購票日期、出行時間等等,有了這種模式,萬年曆又成功地導入攜程等購票類APP的流量,從一個單純的工具類平臺,真正成為天天陪伴用戶的產品。

    專注用戶體驗,是萬年曆在騰訊、百度、阿里等大廠湧入的情況下,仍能堅守日曆細分市場排名第一的秘訣。萬年曆依託第三方平臺,不斷更新用戶大數據,通過上下比對,進行持續性的戰術調整。目前,萬年曆的IOS版本平均一個月更新一次,安卓版本平均半月更新一次。「這種不斷優化的方式,讓用戶的黏性更高,因此萬年曆這款產品,平均每天每個用戶打開十幾次。」吳懷亮表示,公司仍在不斷發掘萬年曆這一平臺的潛力,未來將打通上下遊,打造一個全生態閉環。

    目前,優路科技組建了一支內容生產團隊,主要專注於中華傳統文化精粹,如易學、養生等等,並擴展延伸到西方的心理學、星座學,從而打造一個屬於萬年曆的生態圈。依託這種方式,萬年曆也走出了一條多元的盈利路徑:從單純的流量廣告變現,逐漸轉向自營業務,如易學諮詢、心理諮詢、養生食療等等。實踐證明,方法可行,2016年之前,萬年曆的創收全部來自廣告業務;2016年,萬年曆廣告收入與自營業務的佔比為8:2;2017年,廣告收入與自營業務的比率為7:3;今年,自營業務收入佔比已超3成。

    年營收超3億元,萬年曆今年啟動上市

    「今年優路科技營收超3億元,僅萬年曆APP營收就達到1.2億元。」吳懷亮表示,去年優路科技保持50%的增速,人員數量翻番,除重慶總部外,公司團隊還分布在杭州、成都、西安等地,總人數在500人左右。

    除了萬年曆成績亮眼,優路科技旗下另一款移動應用—書香雲集,也在一經推出便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書香雲集,是國內最優秀的數字內容平臺之一,為1億用戶提供高品質閱讀內容和智能化閱讀體驗,正版數字內容逾十萬冊。目前書香內容平臺除與數百家原創網站及出版社有深層次合作之外,還自有原創文學品牌大唐中文網及安夏書院,漫畫品牌瑤池漫畫,有聲品牌逐影尋聲等,是一家集內容創作、平臺數字內容製作銷售和版權衍生開發的綜合性平臺。

    書香雲集的創造團隊主要集中在杭州和成都,其中包含不少網絡知名寫手。據介紹,書香雲集未來將打造平臺專屬的原創文學基地,從影視、動漫、遊戲等方面延伸,形成平臺的閉環生態圈。

    目前,優路科技已經孵化出重慶可蘭達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優啟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九噸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其中,書香雲集APP由優啟打造,九噸則專注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研發及APP運營,目前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30餘項。截至至今,九噸流量矩陣模式基本形成,公司產品服務數千萬用戶,成為西南地區為數不多的用戶數跨越千萬用戶大關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

    值得一體的是,優路科技提出了「加速器」計劃,主要圍繞核心成熟產品做延伸產品矩陣,現已有瑤池、頭漫、香瓜、蜜棗、易可達、策昌科技、天深達、哎呦科技等企業的不同領域的產品服務,並與拳頭產品萬年曆、書香雲集等平臺進行優勢互補,協同成長。

    以公司旗下的「沙萌」設計團隊為例,團隊主創最初供職於設計部,後面發現情景漫畫這一領域的市場,便提出構建自己團隊的想法。在「加速器」計劃的鼓勵下,沙萌APP在一個月之內上線,日新增用戶1000人,並輔助其他移動應用的設計工作。

    未來,優路科技計劃打通上下遊,以文創為核心,打造文創產業基地,「按照計劃,優路科技預計今年上市,」吳懷亮表示。

    (記者 江亞蔓 蘇暘)

相關焦點

  • 天眼查用戶超1億 正式從商業調查工具升級為商業安全工具
    【TechWeb報導】3月5日消息,天眼查創始人兼CEO柳超向TechWeb等表示,天眼查自2015年底上線至今的兩年時間裡,已經實現細分市場第一的成績,正式從商業調查工具升級為商業安全工具。
  • 新浪新聞app月活躍用戶規模突破1億
    根據Quest Mobile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新浪新聞app月活躍用戶規模破億,全景生態流量月活躍用戶規模超4.1億,MAU、DAU等關鍵數據連續14個季度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位居行業前三,增速遠超綜合資訊行業平均水平。
  • 赤子城研究院丨2020年Q3印度哪些App最受歡迎?
    摘要:遊戲、社交需求較大,娛樂、工具下載攀升。作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印度擁有良好的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環境。這個世界第二人口大國,13.66億的人口數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7.81%,其中網際網路人口超過6億,佔全球總用戶量的近12%,僅次於中國。在如此高的基數下,印度的網際網路用戶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
  • 極光大數據:優惠比價app用戶規模1.37億,上海佔比最高
    用戶規模1.37億,超8成用戶僅安裝1款優惠比價app極光大數據的統計結果顯示,過去一年,優惠比價app的行業滲透率上升趨勢非常顯著。截至18年11月,優惠比價app的行業滲透率為12.43%,用戶規模達到1.37億,較去年同期增長54.06%。優惠比價app的行業上升趨勢表明,用戶對優惠比價app的需求在過去一年增長顯著。在過去一年,優惠比價app的用戶人均安裝數量呈現輕幅上升趨勢。
  • 極光: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是用戶最常使用的三大資訊平臺
    極光iAPP的數據顯示,從月活躍用戶量級上看,百度APP在頭部平臺中的優勢突出,在2020Q3MAU均值達4.4億,同比增量超1400萬;而今日頭條與騰訊新聞的月活量級較接近,均在2億左右,但騰訊新聞的MAU同比增量相對更明顯,接近400萬,今日頭條的月活卻呈現下降態勢;除此之外,月活量級在3千萬左右的新浪新聞同比增量也有1000萬以上,而趣頭條在Q3的月活同比減量較為明顯,超4600
  • 2019年,印度用戶最愛哪些App?
    印度在線遊戲收入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3年收入將達到114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14億元),幾乎是2014年44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4億元)的3倍。同時,印度約有2.5億遊戲開發者,相比2010年的2500萬增長了10倍。印度的遊戲行業也吸引了來自全球遊戲巨頭的投資,包括騰訊、阿里巴巴、Nazara等。
  • 多鄰國——一個教育類APP的1.1 億用戶背後的秘密
    多鄰國——一個教育類APP的1.1 億用戶背後的秘密 作者:Malavika 發布時間:
  • 健身軟體巨頭拿下3億用戶,成立5年估值近130億
    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大眾的健身需求被迅速激發,線上健身用戶活躍度顯著上升。健身行業迎來新機遇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2月,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大增93.3%,至8928萬。在這種爆發式增長之下,運用健身類應用軟體成為資本的新寵兒。
  • 1.1億紅米用戶最偏愛APP排行榜出爐 社交類微信排第一
    >站長之家(Chinaz.com)7月11日消息 日前,小米公司宣布截至6月底,紅米手機在過去三年的累計總銷量突破1.1億臺,並花大手筆請吳秀波、劉詩詩以及劉昊然三位演員作為紅米代言人。此外,小米官方還宣布了1.1億紅米手機用戶最偏愛APP排行榜,據悉,該排行榜數據來源於小米數據平臺,基於用戶在第三方APP應用使用時長統計。
  • 王思聰投資的17 為什麼能登頂AppStore
    今年7月正式上線,CEO是技術男陳泰元,註冊資本1500萬新臺幣,用戶大約在300-500萬之間。17定位為記錄生活的手機社區,功能以圖片分享+短視頻+視頻直播為主,主打用戶可與平臺廣告分成。平均只要有1000人觀看,直播者有1元分紅,累積100美元就能拿錢。  17團隊最著名的成員應該是其天使投資人黃立成。
  • 極光:2019年11月個人網盤行業月度活躍用戶超1億
    極光觀點個人網盤市場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逾億,市場空間廣闊:個人網盤加快照片、視頻存儲管理的服務優化和生活、家庭場景的創新,行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網際網路巨頭、電信運營商和智慧型手機廠商角逐個人網盤市場:百度網盤佔據個人網盤行業月活躍用戶超八成份額,天翼雲盤MAU同比增長率達17.3%。
  • 全球有超10億人在用,市佔率高達58%,國內最受歡迎的瀏覽器
    就在不久前,有媒體公布了一份「PC瀏覽器市場佔有率排行榜」,根據市佔率排出了國內最受歡迎的瀏覽器榜單。簡單來看看前十名的情況,排在第10的是遨遊5瀏覽器。遨遊多年專注於瀏覽器軟體開發,主要產品包括傲遊瀏覽器系列與相關在線服務站點,傲遊瀏覽器推出至今已經陪伴我們近20年時間,全球總下載量超十億次。
  • 英語學習必備:最受歡迎的四類APP
    其中,英語類APP在Google Play 和App Store的表現突出,在學習類應用下載次數最多。  在公交或地鐵上,我們時常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人們拿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使用英語類應用看英語視頻、英語新聞或背單詞。那麼,這些用戶在數以千計的英語類應用中,究竟會使用哪幾大類APP呢?  詞典類APP代表產品:有道詞典  2億!
  • 超5億用戶上線美圖定製,美圖的變現大招靠譜嗎?
    6月26日,美圖旗下個性化潮流定製平臺——美圖定製正式接入美圖秀秀,為超過5億的美圖秀秀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定製服務。5億用戶變現:延伸審美產業鏈目前,美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手機和廣告,但手握累計11億海量用戶,美圖的商業價值卻只開發了冰山一角。更大的金礦,尚在海面之下。而以美圖定製為代表的電商,則是美圖亟待開發的第三條變現路徑。
  • 極光大數據:菜譜app一超多強,用戶變現各顯神通
    網際網路總是能最快的捕捉到新生的用戶需求,如果說生活服務類app和外賣類app解決了「吃什麼」的問題,那麼菜譜類app則為「做什麼」提供了更多參考。據極光大數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 7 月最後一周,菜譜app市場滲透率達到3.7% ,用戶規模超過 3300 萬,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6%。隨著用戶體量的整體提升,菜譜類app也得到了資本的青睞,京東、阿里先後入場。繼 2016 年 9 月獲得阿里領投的 3500 萬人民幣A輪融資後,日日煮在今年 7 月再次獲得 1 億元B輪融資。
  • 百度App用戶戰疫實錄:日均超10億人次搜索、瀏覽疫情信息
    值得關注的是,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瀏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信息日均超10億人次,每天超過5000萬人查看「抗擊肺炎」頻道,反映全民嚴肅看待、謹慎防疫,而百度健康「問醫生」單日諮詢量超過85萬,也體現了在線問診服務在疫情之下的高度需求。  報告顯示,疫情爆發以來,大量權威專業知識和信息成為了用戶的剛需,作為日活用戶超過2億的App,百度App每天使用人數依然較春節前增長超過10%。
  • 美國2016年最受歡迎10大app,亞馬遜居然吊車尾……
    打造優質listing,經濟使用FBA,與大賣互動暢聊如何提升單量。
  • WhatsApp成最受歡迎聊天工具
    據外媒報導,研究機構SimilarWeb近日發表了一篇有關於安卓平臺聊天應用的調查報告顯示,世界範圍內的安卓用戶使用最多的聊天工具為WhatsApp,而微信僅僅排名第五。Whatsapp成最受歡迎聊天工具(圖片來自於Independant)    報告指出,有109個國家的安卓用戶在使用隸屬於Facebook公司的Whatsapp,而Facebook自家出品的Messenger有49個國家在使用,排名第二。使用微信的安卓用戶僅僅分布在三個國家,擠進了前五名。
  • appstore充值卡是什麼 ios充值必備
    appstore充值卡在哪裡購買?有什麼地方可以購買到app充值卡嗎?微信是否可以購買app充值卡?充值卡是否有折扣?就一起來看看吧!
  • 2019年最火的短視頻APP排名 抖音日活用戶超過3.2億遠超快手
    2019年最火的短視頻APP排名 抖音日活用戶超過3.2億遠超快手 2019年7月9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