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紀錄片,展現了一個殘酷事實:幼兒園就是個「小社會」

2021-01-11 小婷老師育兒觀

《幼兒園》拍攝於2001-2002年是湖北電視臺紀錄片編導、獨立製片人張以慶在湖北武漢一所寄宿制幼兒園,歷時14個月拍攝完成的一部紀錄片。

該片獲得第十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之「人文類紀錄片最佳創意獎」,2004年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紀錄片大獎。

王菲也轉發過,並且稱讚說是這一個好片子。這個片子在豆瓣上也是有8.8分的高分。

通過這個紀錄片家長們也會發現,其實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也是很「波瀾壯闊」的,會發生很多的故事與事故。

家長會讓通過這個紀錄片,認清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幼兒園就是個「小社會」。

恃強凌弱、服從權威——語言暴力

有調皮的小男孩,會特別強調自己的感覺與存在,不喜歡一個小女孩的就是就會兇巴巴地 對她說「你莫跟我坐啊」。

然後同桌的小男孩就會開始模仿他的行為。對小女孩說「你莫跟我挨著坐聽到沒有啊?」

小男孩發現自己的想法被認同,特別高興,於是又補了一句「看到都心裡再煩是吧?」

一忍再忍、變本加厲——肢體暴力

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趴在桌子上,另一個孩子覺得無聊,於是就打他的頭。戴眼鏡的男孩沒有生氣,用誇張搞怪的表情回應著男孩。

結果這個男孩變本加厲,又一次拍打著他。戴眼鏡的小男孩不知道如何處理,於是只好假裝睡覺。

任由這個男孩拍打自己,希望他能覺得無聊,主動停止打他。

在幼兒園當中,孩子會因為不知道如何反抗一直被打,被語言攻擊,也會因為一些奇怪怪的理由,或者是沒有理由就被孤立。

其實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其實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

但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其實還都是3、4歲的孩子,對於是非觀念、判斷、善惡都還沒有明確的觀念。

孩子也沒有足夠的能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孩子之間總是發生衝突。

那麼這樣的衝突要不要管呢?

畢竟通過紀錄片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很多都是上小班的孩子,到了上中班的時候,孩子之間的衝突就會少很多。

會關心別人,會主動給小朋友剝雞蛋,會主動把自己碗裡的丸子分享給別人。

會安慰別人,會大方地表達自己對小朋友的喜歡。

但是答案依然是當然要管的。

處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正是處在「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孩子總是受到欺負,性格勢必會發生改變的。

第一次不知道如何反抗被欺負,後來沒有被欺負,只不過是「打人」的孩子沒有再打人了而已,第二次被欺負的回首,孩子依舊不知道如何反抗。

更何況,當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總被欺負,肯定是要對上幼兒園這件事產生抗拒。

所以說,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在面對暴力問題的時候應當如何應對。

以暴制暴嗎?

很多家長都會提倡打回去。但是這樣只會讓孩子認為「打人」這件事是被允許的,很容易從一個「受害者」的身份轉變成「施暴者」。

更何況,孩子如果是能夠「以牙還牙」的性格,也不至於被欺負。

央視主持人王小騫女兒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曾經挨過欺負,被小朋友咬了一口。

王小騫女兒本來沒打算告訴媽媽,王小騫再三追問,孩子才說「他是在跟我玩兒呢,玩著玩著就不知道該怎麼玩了,所以就咬了。咱們別說這件事了,走吧……」

而後,王小騫沒有簡單粗暴的告訴孩子「打回去呀」!而是說:

「好孩子,心地純良,為人著想。但是,親愛的寶貝,除了替』肇事者』解釋和不打擾其他睡覺的小朋友,你也該知道讓自己免受傷害是底線,無論對方出於善意還是惡意。下一次,再遇到類似情況,爸爸媽媽希望你可以第一時間推開他,可以大聲制止他,也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這不是告密。」

兒童安全及心理健康,儼然已經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幸運的米拉」安全教育繪本》由兒童文學作家,心理諮詢師,中國原創繪本領軍作家保冬妮創作。

其中行為篇10冊書,正是通過小北極熊米拉的趣味成長故事教會3—8歲小朋友行為規範化。

比如《不許欺負人》告訴孩子打人是錯誤的行為、《我不膽小啦》學會勇敢,釋放焦慮、《誰錯了》學會承認錯誤,知錯能改……

每本書後面還有教育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編寫的相關童謠,朗朗上口,讓孩子記憶更是深刻。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幼兒園行為習慣」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豆瓣8.8分紀錄片《幼兒園》,揭露一個殘酷真相:它就是個小社會
    但事實真就如此嗎?一部豆瓣8.8分紀錄片《幼兒園》,給我們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這部紀錄片拍攝於2001年,歷時14個月時間拍出來的紀錄片,記錄了寄宿制幼兒園的真實生活。張以慶導演最初是抱著「象牙塔」的心態去拍攝這個紀錄片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影片中無時無刻不在透露著:社會化的兒童世界,真正意義上的孩子已經死了。
  • 豆瓣8.8分紀錄片,暴露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幼兒園就是個小社會
    前不久我看到了這樣一個紀錄片,叫《幼兒園》,它拍攝於2001年-2002年,共耗時14個月完成拍攝,並獲得了多個大獎,其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8分,這可是遠超近期很多大片的一個分數。通過紀錄片裡的內容,也讓我們家長發現了幼兒園裡的眾多故事,通過紀錄片我發現,幼兒園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社會,裡面充滿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甚至還有很多不該出現在這個年紀身上的事情正在悄然發生,正在悄悄的破壞孩子的價值觀。
  •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幼兒園》,這部片展現了一個殘酷事實
    曾經看到一個網友的匿名貼,她甚至希望自己從小是孤兒,希望自己的父母離開他。父母這個詞在很多人的嘴裡好像仇人一樣冰冷。我一直以為一定是父母做了什麼狠毒的事情,才會讓孩子對父母這麼的恨之入骨,事實卻不一定,很多都是因為童年瑣碎的小事。
  • 《四個春天》成本1500豆瓣8.8分,卻觸動心靈,獲眾多電影人好評
    大家好呀,我是小編「我是一隻泡泡娛」,今天我們還是來講一些你喜歡的八卦啦,希望各位小夥伴可以給與小編一些支持啦~記得給小編點讚加關注喲麼麼噠~《四個春天》成本1500豆瓣8.8分,卻觸動心靈,獲眾多電影人好評!
  • 紀錄片《幼兒園》,道出殘酷事實:不懂反抗的孩子,只能受欺負
    提到學習生涯最幸福的階段,很多家長都覺得幼兒園應該是孩子最幸福的時光吧! 每天除了吃,就是玩的日子,想想就很舒適啊。 然而幼兒園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2004年上映的紀錄片《幼兒園》,殘酷地揭露了孩子在幼兒園的真實情況。
  • 豆瓣8.8,今年口碑最好的紀錄片,再不看,它就真的消失了!
    近期上映了一部紀錄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它就是: 《棒 少年》 該影片12月11號上映,上映時間僅僅六天,豆瓣評分高達8.8,是目前公映的國產華語片中的最高評分了!
  • 紀錄片《幼兒園》:小孩子在上幼兒園前後,會經歷什麼變化
    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上幼兒園的經歷嗎?或者你有沒有想過,以後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兒園,會經歷哪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呢?今天竹林要說的一部紀錄片,就記錄了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它就是評分8.8分的《幼兒園》。這部片子的導演叫張以慶,是一位資深的紀錄片導演。
  • 這部豆瓣評分8.8分的紀錄片,揭露了上大學的騙局
    《出路》是陳為軍導演的紀錄片,在豆瓣評分高達8.8。此片僅有40分鐘,通過3個主人公的故事。揭露了中國因讀致貧的現象。就這九個字,揭露了一個招生騙局的本質所在。按照他的說法,就是騙這些孩子進來,交完「學費」,到了時間以後,頒發畢業證。這期間什麼事都不用幹,不用上課和考試,也不用管他們的出路,從始至終就是一場生意。王振祥的言談對於城市中的大學生來說,簡直就是一派胡言,荒謬可笑。他們一眼就能看穿百度圖片的「招生PPT」,如果在網上搜索「弘博」,馬上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 豆瓣8.8紀錄片《出路》引人深思,高考還是寒門學子脫貧之路嗎?
    陳為軍導演的紀錄片《出路》(《為什麼貧窮》系列紀錄片第八集),豆瓣評分8.8,圍繞兩名成績並不突出的寒門學子,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高考上大學和畢業找工作上困難重重的遭遇,引發人們對大學是否能讓寒門學子擺脫貧困的思考。
  • 從拍攝方法、鏡頭語言、藝術美感3個方面,解讀紀錄片《幼兒園》
    這句話出自紀錄片《幼兒園》,2004年上映,豆瓣評分8.8,導演張以慶。該片記錄了武漢一所寄宿制幼兒園,一個小班、一個中班和一個大班14個月裡的生活。影片榮獲第十屆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人文紀錄片創意獎、2004年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紀錄片大獎。對於喜愛紀錄片的朋友來說,張以慶這個名字應該比較熟悉,他的代表作品還有《紅地毯上的日記》《舟舟的世界》《英和白》等。
  • 「推薦」適合兒童的15部高質量紀錄片,熱愛和敬畏自然從娃娃抓起
    它的前身,是BBC出品的紀錄片《地球脈動 Planet Earth》。第一季在豆瓣評分一度滿分10分,2016年的第二季,最新豆瓣評分9.9分。《地球:神奇的一天》主要素材,均來自於第二季。以太陽的運行軌跡,串聯起故事的主線,從太陽升起,到夜幕降臨,把捕捉到的38個野生物種的生命精彩瞬間,匯集在一天內展現。
  • 20部豆瓣高分小語種文藝電影
    身邊人都不理解,他給出的回答是: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這樣兩個家庭背景和思維方式迥異的人,跨越了階層和學識,出人意料地相處融洽,成為心靈相通的知己。在這部電影裡,生與死都不再是拿來當噱頭的淚點。這是一種對生命真正的敬意與尊重,與感動無關,卻無時無刻令觀看的人感受到脈脈溫情。
  • 豆瓣8.8分的《情書》,不就是《小幸運》歌詞中的故事
    豆瓣8.8分的日本電影《情書》是其中之一。在一個充滿浪漫幻想的故事框架下,比起有點異曲同工的《假如愛有天意》,《情書》要更加真實。因為生離死別的愛情很遙遠,美好而遺憾的暗戀近在眼前。電影中有兩件現實中概率極低的事件,一是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二是一個班上有兩個同名同姓的人,而且還要是一男一女。歌手出身的中山美穗扮演追憶前任的渡邊博子和身患感冒的藤井樹。一人分飾兩角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演員要為兩個角色做準備,要讓觀眾直觀地看出兩個角色的區別,自己演好之餘,還得看導演的功夫。
  • 豆瓣8.8的評分,《小小安妮》,致那些我們年少的青春
    豆瓣8.8的評分,《小小安妮》,致那些我們年少的青春。女孩子如果天生就不美麗,而且總是愛說話,很聒噪。脾氣也不好,那是不是就沒救了?主人公安妮,有著滿臉小雀斑的女生,皮膚很白,是那種蒼白。身材很瘦小,但是還有這一頭火紅的頭髮。
  • 不止《藍色星球2》,BBC高分紀錄片全收錄!全都是豆瓣9分以上!
    「看完第一集,我被震撼得像個傻子!剛播出就讓眾多網友獻上膝蓋,在豆瓣網打出9.9的「逆天高分」,這樣的節目一定是BBC出品。說的就是《藍色星球2》,10月底在BBC播出,國內觀眾可以在騰訊視頻同步看到。這部和深海親密接觸的紀錄片,以奧斯卡配置打造——漢斯·季默配樂,大衛·愛登堡配音。
  • 土氣滿滿的大江大河,憑什麼拿下豆瓣8.8分,成為年度最佳
    2018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回看今年的大熱劇,一部是宮鬥劇《延禧攻略》豆瓣評分7.2分,一部是神話劇《香蜜沉沉燼如霜》豆瓣評分7.7分,本以為今年就這樣了,沒想到真正的劇王姍姍來遲,獲得了豆瓣8.8的高分!
  • 豆瓣8.8,《刺蝟的優雅》,暖色調的邊緣人故事
    豆瓣10萬多人打出8.8的高分,常規意義上的「高分作品」,但《刺蝟的優雅》這樣的故事片,與其說勝在品相的硬核、不如說妙在角度的精巧。雖然結局是殘酷的死亡,雖然開篇就是「死亡宣言」,雖然故事的角落裡滲透出銳利的冷硬的寒意,但整部電影依舊是暖色調的。以童話般的暖色調濾鏡,來講述邊緣人故事。一,暖色調的邊緣人。
  • 5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涵蓋8個方面 帶寶寶看遍大千世界 建議收藏
    這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紀錄片,豆瓣評分9.3。共6集,每集46分鐘,用近40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青藏之美。09《敦煌莫高窟:美之全貌》豆瓣評分9.2推薦理由:提到敦煌,莫高窟就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這部以莫高窟為主題的紀錄片大家一定不能錯過,一共2集。
  • 從戰地女記者到豆瓣9分紀錄片導演,周軼君談何為最好的教育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希望紀錄片提供一種「看到」的力量「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9月26日消息,什麼話題能讓素不相識的兩個人打開話匣子,迅速找到共同語言?大概就是教育。聚焦於教育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一共六集,一集走訪一個「他鄉」,通過觀察和展現日本、芬蘭、印度、英國、以色列和中國的「童年」,帶領觀眾進行一場沒有標準答案和終點的追尋。
  • 豆瓣評分9分+,6部經典趣味數學紀錄片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觀看數學紀錄片就是個絕佳的選擇,既形象又有趣。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紀錄片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影片評價:一段數學之旅,適合廣大人群的影片,九個章節, 兩個小時的數學介紹,帶你逐步進入第四個維度,絕對令你產生數學上的暈眩。神秘的混沌理論(The Secret Life of Chaos)豆瓣評分:★★★★★  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