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半島十日環遊:高雄-墾丁-花蓮-臺北,那麼近那麼美!

2021-01-15 淺念過往

這是一次準備時間最寬裕,出發最匆忙的旅行。

五月初,

聰娘問我:「臺灣去嗎?」

「去啊!」

隨後定下機票和酒店。

此時,離出行還有三個月的時間。

準備的時間越充分越是不知著手,總算明白了孩子的暑期作業為什麼總是拖到最後一天來完成。

在這三個月裡,看盡大碗哥刷新朋友圈,聽海看海戲水拍浪,與海的各種纏綿。




晶瑩剔透的藍無時不刻在向我拋眉眼,蠱惑著我。


說到臺灣,腦海中便是「di di, mei mei(第二聲)」腔調,初識的印象無非是小時候看的臺劇,《星星知我心》《世上只有媽媽好》,還有被劉雪華霸屏的瓊瑤劇。


臺灣,我正準備向你走來。


DAY1(8月18日星期五) 上海-高雄


出了海關先買電話卡,有好幾種套餐,我選了十天不限流量,內含100臺幣話費的卡,500臺幣一張。換上卡,手機有信號有網絡,安全感立刻重新歸來。


然後是取錢。


說到錢,在國內的時候跑過很多家銀行,均表示沒有臺幣可換。那就到臺灣後取現吧,諮詢了幾家銀行後選擇了杭州聯合銀行辦卡,一天內不超過等額人民幣1萬在銀聯機上取現都是免費,一年則不超過十萬。


錢有了,網絡有了。嗯,GO!


在高雄住的秝芯旅店,滿牆的藝術彩繪,房間內還很貼心的準備了方便麵、雪碧、可樂、茶水,重點全免費,不夠還可以續添。



放置好行李,也到晚飯時間了。


直奔計程車師傅推薦的港元牛肉麵,就在旅店邊上。


110臺幣一碗的牛肉麵,吃的我內牛滿面,超級多的牛肉還厚切,第一次吃牛肉麵裡的牛肉吃到撐。



吃好飯,逛愛河。一路散步過去剛好可以消消食,步行15分鐘左右。


愛河的夜景雖不勝出,但意在Love River。夜風習習下,還是讓人微微醉燻。


DAY2(8月19日星期六)高雄-墾丁


因為是包車到墾丁,所以行程上並不著急。


用完早餐後借了旅店裡的自行車往駁二藝術區騎行。高雄果真是慢生活,早上九點的街道冷清的很,迎面遇見的三兩行人幾乎都是遊客,街兩邊商店也都未開。



轉悠了一圈,好不容易有家冰店開門了。那就邊吃冰邊等藝術區開門咯。



十點,藝術區開門了。


駁二藝術區位於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南端盡頭。「駁二」指第二號接駁碼頭,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一個偶然的機會得以修整重建,並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轉變成臺灣最具成功的藝術文化特區,以前衛、實驗、創新的概念,搭起了高雄年輕的國際藝術平臺。


遊客並不多,可以滿眼都是風景。


牆上的塗鴉和火車上的動漫深得七七的喜愛。最後還坐了小火車(100臺幣),可以說是滿載而歸了。



我也並不閒著,到處留影。



       11點,坐上了高雄-墾丁的包車。(3000臺幣/7座)


一路馳騁,等漸漸的看到海,等海水的顏色越來越藍的時候,離墾丁不遠了。


下午2點左右到墾丁,住大灣路 遇見墾丁。


拖著行李往民宿走,一不小心回頭就給了你滿懷歡喜。



走過草甸便是海。墾丁,你好,我來了。


墾丁位於臺灣最南部,四季高溫,記得做好防曬。剛到墾丁的第一天比較曬也比較熱,加上坐了幾個小時的車,一到民宿乾脆先歇息上了。


待到下午五點,太陽開始西斜不那麼曬了,迫不及待的塗好防曬霜奔向那一片湛藍。小孩戲水是天性,或坐或跪或張開雙臂迎著海浪。碰到大浪時,一聲尖叫往回跑,浪花溼了衣角,溼了發。有時更是嗆得一口鹹鹹的海水,狼狽的興奮著,哭笑不得。


天漸漸黑下來,大海的咆哮一聲高過一聲,此時的大海開始變得陰鬱猙獰,拉起尚未盡興的七七就往墾丁大街走。


民宿前面是海,後面就是墾丁大街,晚上可以吃吃吃個不停了。小吃不負盛名,吃的很盡興,就是水果偏貴又不太理想,總覺得有一股淡淡的鹹味。


DAY3(8月20日星期日)  騎行墾丁環線:龍坑-風吹沙


交通工具:電瓶車,500臺幣一天。記得身上準備硬幣,有些景點停車需20臺幣一次。


這次出行攻略門票路線都是聰娘一手包辦,沒有看攻略的我帶著一片空白來到臺灣,把自己放在最初的位置,每走一步,都是一個全新的發現。沒有預設,直面而來的美景往往帶給我更大的驚喜。


墾丁環線車人並不多,海風徐徐過來也不覺得熱。未到臺灣時,總是預想著臺灣很熱很曬,有些緊張。所以,未行動時,千萬不要想的太多。


第一站:龍坑生態保護區


冬季海浪拍打著礁岸,旺盛的侵蝕作用下,造就了龍坑全區的崩崖、裙礁、峽谷等獨特地形。由於形狀像條龍,所以得名龍坑。


龍坑生態保護區有多達215種珊瑚礁海岸植物,也是許多鳥類和爬行類生物的家園。


龍坑限流,上下午各150名遊客,還需提前42天向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


做過攻略的會對龍坑了解一二,地形樣貌也瞭然於胸。之前每次出行都會先看看攻略,這次仗著有聰娘帶路,又想體驗下從完全陌生到熟悉,美景突然躍入眼帘的快感,所以全程只帶了眼睛,事先沒看任何攻略和圖片。


所以,即使騎行到龍坑門口。我也不知道龍坑到底是個什麼鬼!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先是穿過一條長約一公裡寬約一米的石子路,小路兩邊灌木叢生,蝴蝶縈繞。有松樹愛吃的欖仁,有不怕生的蜥蜴,有野花有毒草。眾多鳥類爬蟲類樂在其間。石子路過後大面積的珊瑚礁合著太陽光撲面而來,不遠處還有海浪聲。循著海浪聲,我們看到了太平洋、巴士海峽,我們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唯有哇哇哇迎風奔跑。


走在礁石旁,聽著海風輕輕的與我們訴說。我恍惚走進了海底世界,進行著神秘的探索。



龍坑出來,我們繼續墾丁環線騎行。一邊是湛藍的大海,一邊是翠綠的草甸。


這樣的騎行本身就是一場很美的旅行,目的地在何方有何景都顯得不重要。


七七在風吹沙的留影


「媽媽希望你以後的男朋友/老公也能帶著你一程又一程浪漫的騎行」在夕陽漸漸來臨,沉入大海後我如是這麼跟七七說。




DAY4(8月21日星期一)  鵝鑾鼻公園-恆春環線騎行


一早起來有淅淅瀝瀝的小雨,微風。因為颱風預警禁止下海,計劃的浮潛項目擱淺,那就繼續環海騎行。


早上:鵝鑾鼻公園


雖沒有龍坑的震撼,但是陰天這樣走走逛逛還是蠻舒服的,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怪石嶙峋。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亭等風景區。燈塔為公園的標誌,有東亞之光的美譽,是世界少有的武裝燈塔。園內植物約240種,有象牙樹、黃槿、海檸檬、林投等熱帶海岸樹。



滄海亭留影


臺灣手工冰,奶香厚綿,好吃


中午:恆春鎮


把中飯特意單獨拎出來寫,是因為帶著好奇、遺憾、後悔、驚訝吃了好吃的。


七七對高雄的牛肉麵情有獨鍾,念念不忘。那麼今天中午繼續牛肉麵,外加(我的)牛肉炒飯。我和七七再次光碟見底。


雖說飯和面一如既往的好吃,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吃好午飯後,聰娘說再去吃份甜品——綠豆饌。


綠豆並不在我喜愛食物範圍內,加之一份炒飯已經滿足了我的胃。所以對於聰娘一心想吃綠豆饌的熱情難以理解。


等了一會終於輪到我們入座,我甚至都沒仔細瞧綠豆饌為何物就推到了七七面前,只見七七和聰娘大口大口的吃著,心生好奇,不顧自己已滿足的胃去前臺多要了一個勺子從七七碗裡兜了一口吃。


一入口就後悔自己午飯吃那麼飽了,不然肯定再點一份。驚訝普通的綠豆原來還可以做成這麼美味的食物。絲滑入口、甜而不膩,加之碎冰的清冽,兩個字——好吃!



遺憾的是後面幾天再也沒吃到過綠豆饌。


下午:恆春環線騎行


吃好中飯,出了太陽。


我們又想起了浮潛項目,於是一路騎行至後壁湖,告知還是颱風預警禁止下水。


接著又騎行至白沙灣,還是被告知颱風預警禁止下水。


白沙灣海水五彩繽紛,清澈見底。一行人只能在岸上過過眼癮。


白沙灣


恆春環線騎行不輸於墾丁環線,椰子樹成林,總是在一個拐彎過後,大海就猛不迭的映入眼帘。加上颱風的緣故,天氣特別涼爽舒心。


這一天的騎行,腦海裡時不時的唱著「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


DAY5(8月22日星期二)  墾丁-花蓮


等我們欲將離開墾丁的時候,颱風正式來臨,傾盆大雨。一邊慶幸自己的好運,一邊幸災樂禍剛到墾丁的遊客。


颱風下的大海特別咆哮,一浪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吃好早飯,不顧濛濛細雨站在草甸上聽海哭的聲音。


大海之所以寬闊,是因為容納百川。


之所以容納百川,是因為它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水往低處流。


那我們呢?



今天一天都將在路上,包車從墾丁前往花蓮(8000臺幣/7座)


走的縱谷線,打算一路玩到花蓮的節奏。


因為雨天的緣故,所以一路遊玩的站點刪減了幾個。吃了池上飯包,走了伯朗大道,去了瑞穗農場,摸了立川漁場的峴。


池上飯包名聲在外,但是講真,我沒覺得好吃。倒是門口水果小攤上的鳳梨和芒果,好吃的不得了,從沒吃過那麼甜多水份的鳳梨,一口氣買了三包。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要在那小攤前吃鳳梨吃到吐為止。


因為,後面在花蓮和臺北買過多次鳳梨,再也沒能吃到那麼甜的了。



這一路老天特別眷顧我們,總是下車陰天,上車大雨。


伯朗大道,良田千畝,炊煙嫋嫋,我只想說——


青煙色等『豔遇』,而我在等你!



七七對動物皮毛過敏的緣故,瑞穗農場我和七七沒有走進去。聰娘一家都進去逛了,孩子們還給鴕鳥和牛餵食。


農場裡除了現擠、現煮的濃醇牛奶,還有招牌的鮮奶饅頭,奶酪蛋糕、鮮奶酪、牛軋糖與乳製冰品等各種限定甜點。禮品部更有許多深具牧場特色與風味的紀念品展售。


特別一提的是瑞穗的牛軋糖,便宜又好吃。而且臺北,天貓超市都買不到。好在花蓮還有一家門店,一到花蓮就買了三大袋(原味 600g裝  250臺幣)。


下一站就是立川漁場


立川漁場位於花蓮縣的壽豐鄉,是一處以養殖黃金蜆、金鐏、香魚及水鰻等水產,並研發醃制蜆、蜆精、蜆錠、蜆丸等加工品的觀光漁場。漁場還結合了休閒教育的理念,讓遊客們可以藉此了解漁村文化及生活,體驗漁村的風情。


孩子們下水摸蜆,完全忘了時間


魚塘裡有兩條大魚,細看有點恐怖,總以為這麼大的魚嘴巴裡都是刺。事實大魚很溫柔,被它咬住手的時候滑滑的溼溼的。




到花蓮已是傍晚,這一天雖然都是在路上,但是路上的風景體驗都很不錯。


住大碗民宿,民宿老闆大碗哥很健談,很風趣,看上去有點像馬來西亞混血兒。在大碗哥的推薦下,我們去吃了花蓮香扁食,記得是帶香字的這家,邊上20米開外也是一家扁食店,標題就差香字。


區別在於油爆蔥花的香味。



DAY6(8月23日星期三)  清水斷崖-太魯閣-七星潭


今天一天選擇了包車遊玩(5000臺幣/7座),有精力有時間的話也可以選擇單車+公交車出行。


清水斷崖,位於花蓮縣北部,是崇德、清水、和平等山臨海懸崖所連成的大塊大石崖,前後綿亙達21公裡,地址以片麻巖和大理巖為主,成90度角直插入太平洋,高度均在800米以上。斷崖形狀如鞘,絕壁萬丈,腳下白浪滔天,形式甚為險峻,為太平洋西岸大海崖區。清水斷崖氣派雄偉,號稱世界第二大斷崖。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臺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太魯閣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孓遺生物,如山椒魚等。太魯閣亦成為臺鐵之列車名。其主要的建築有長春祠、燕子口、九曲洞、慈母橋、天祥;主要的自然景觀有錐麓斷崖、流芳橋、大禹陵、布洛灣、砂卡礑步道、綠水合流步道、清水斷崖步道、白楊步道、豁然亭步道、蓮花池步道、黃金峽谷。


考慮到孩子們對走步道興趣不大,看山看崖不如玩水,所以我們只是走了一小段砂卡礑步道就去三棧溪玩水去了。


「砂卡礑步道」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境內,早在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建造立霧廠,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巖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四點四公裡長、一公尺寬的步道,早期被稱為「神秘谷步道」,後來才改回太魯閣族慣稱的「sgadan」,意為「臼齒」。


走在步道上想起高雄機場去酒店的路上,載我的計程車司機爺爺籍貫是台州黃巖人,跟我說那代人想回大陸回不去啊!



其實,去清水斷崖、太魯閣之前,我們先去的七星潭。因為七星潭太美,所以想放在這天行程的最後來說。


在去七星潭的路上,包車師傅還帶我們去了邊上的最佳觀景點。他說一般司機都不會走這條路,因為不太好停車。


這樣的好處是這裡遊客非常少,目光所及之處都是風景。


先穿過一條林蔭小道,小道兩旁開滿野薑花。小道盡頭有一道木柵欄,走過木柵欄是一大片草甸,草甸深處就是太平洋。



閒暇時光騎個單車來這坐坐,發發呆,極好。不由感嘆花蓮人民真幸福。


眺望七星潭之後就要去實實在在擁抱她了,激動期待,好似戀人在七星潭等著我。


光著腳丫在海邊奔跑,笑聲隨風而去淹沒在浪濤之下,席捲上岸的浪花如牛奶一般純白。



鄭先森總說我的世界只有黑和白,容不得灰。


倔強也好,固執也罷,都是人活當下的處世態度。女人如海,可以溫柔,亦可以咆哮;可以風平浪靜,亦可以驚濤拍岸。


在熟悉的城市,對熟悉的人,我們總是不由自主的自以為是,總是好像很了解對方一樣的指指點點發表己見,總是用我們自己有限的見識束縛著對方。



在七星潭真的可以發呆一整天。隨後在花蓮的兩天裡總想著騎個單車再來這裡走走,可惜時間有限之後便不再來過。


晚上騎個單車穿梭花蓮市區,逛東大門、自強夜市。


大街上不設垃圾桶,沒有汽車鳴笛聲是我這幾天最大的感觸。汽車等著機車先行,機車等著電瓶車先行,電瓶車又等著單車先行,一切都是這麼安靜耐心的進行著。


DAY7(8月24日星期四)  賞鯨-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


今天要出海(太平洋),一早起來就選衣服,站在船頭,張開雙臂,裙角飛揚,長發飄飄,想想都浪漫的不要不要的。


出海前十分鐘,確實除了「哇,哦,啊,真美啊——」不知道說什麼才足以表達眼前太平洋帶給我的震撼和激動。波瀾壯闊、一望無際、波光粼粼、晶瑩剔透,都太蒼白了。


十分鐘過後,開始暈暈沉沉吐吐,反胃的厲害。別說站船頭拍照了,連多看一眼的力氣都沒。


不知道難受了多久,聽船長大人說「看,海豚!」一下來了精神。




回到民宿,想想沒拍照片又心生遺憾。對著鏡子看看狼狽凌亂的自己。咔擦一張。



簡短休息過後,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出發去水上公園了。


高雄沒曬黑,墾丁沒曬黑,七星潭沒曬黑,水上公園一下午倒是赤裸裸的曬黑5個度。


高興就好。


跟七七一起玩著海上衝浪、水上溜滑梯、旋轉滑水道、漂漂河、水槍、彩虹噴泉,佔著在陌生城市不害臊的原則幾乎玩了個遍。


七七更是興奮的大喊:」媽媽,明年再來!帶上六六。「


不由得再次感嘆花蓮人民真幸福,這麼高大上的水上樂園,免費,純免費。而且每個池口都有2-3名救生員配備,大型滑滑梯那裡還有工作人員。一下午下來玩水的人也不多,不用看餃子下水的場面,真是盡興。


公園裡除了水上樂園,還有植物園區、龍骨溫室、花園迷宮等,整個公園遊人不多,很安靜,鳥語花香。


直到廣播響起結束之意,我們才依依不捨離開水面。


想想明天就要離開花蓮便不想浪費一分一秒,於是繼續推起單車。


沿著一條小溪騎行,直覺告訴我盡頭便是大海。天漸漸暗沉,路邊不見人影,心裡有點膽怯,騎了大概十分鐘,小路封閉,寫著繞道行走。


想過放棄,欲回頭。隱隱約約聽到海浪的聲音,一聲一聲的呼喚著我。


停下單車,決定步行穿過。


聽到了,看到了!



憑欄聽海,吹著風,做最後的告別。


一段旅程是愉快是豐滿是驚喜還是是無趣是失望是平淡全看旅人的心態。


於我而言,串街走巷停停看看,落日黃昏聽海吹風,沙灘海浪嬉鬧玩水,已然歡喜。


最後還是再提一提大碗哥,除了幽默風趣還神龍見首不見尾,唯一碰面幾次竟然是搞衛生的時候,大碗哥說客人在住期間,都是自己親自搞衛生,恐怕東西丟失引起誤會。


當然,如果你平常有事找他,他會以極快速度現身在你面前。


5層樓的民宿,居然還建了個電梯,方便客人拖行李箱,很貼心。一層樓兩戶,又不會太吵。單車鑰匙就放在大廳電視櫃抽屜裡,隨拿隨用。在花蓮,單車不可少。一到晚上我就騎著單車帶著七七到處找美食,裙角飛揚的母女親情盡顯溫馨。


值得一提的是民宿門口的豆花特別好喝,每天早晨一對老人家推車在賣。



DAY8(8月25日星期五)  花蓮-臺北,淡水碼頭看日落


坐火車到臺北,出了火車站第一時間買悠遊卡,悠遊卡除了坐捷運還可以支付車費門票等。


住神旺大飯店,旺旺集團的。房間裡除了常見的備水外,還備了水果和旺旺雪餅。


酒店就在市中心,捷運站忠孝敦化3號口出來便是。距離國父紀念館、101大廈僅一站車程。


稍做休息,下午3點就出發去漁人碼頭,看日落。


從酒店門口坐捷運到淡水,然後租了單車(100臺幣/2小時)繼續行程。


雖說這趟旅行臺灣美食吃了不少,所幸騎單車的時間也不短。所以這一趟吃吃喝喝玩玩下來,反而輕了二兩。


騎到碼頭時間剛剛好,走到棧橋盡頭坐在石凳上看了完美完整日落,不遠千裡。



        然後是騎回淡水老街吃吃吃




周杰倫套餐,說是周杰倫在淡水中學的時候,必點的食物(從左至右依次是原味阿給、滷肉飯、魚丸湯)


來到臺北,又回到車水馬龍的日子。


走在淡水老街,吹著海風,吃著紅豆餅,想著曾經做錯的和沒有做到的一些事,有些遺憾和執念在那一瞬間也就釋然了。看著過往人群,想著他們從出生起一路走來也是五味雜陳,但在旁人看來,也都過的好好的樣子。


我在旁人眼裡也如此,該是過的好好的樣子。


七七吃完紅豆餅說想六六了。說六六現在雖然比以前不講道理些,但是出來看看其它小朋友,就發現六六比她們講道理多了!


那是因為對待親人、戀人、枕邊人,我們的要求總是會無緣由提高,總是想著這是你應該做的,應該給的。


如若對方做不到,我們就心生失望。


DAY9(8月26日星期六)  國父紀念館-西門町-臺北動物園-貓空


城市之間總是不盡相同。


早上近十點的臺北,雖然大街上車水馬龍,但是街邊的店面都還沒有開門,唯有一些便利店在開始陳列商品。


在國父紀念館看了禮兵交接,整個過程長達數十分鐘,齊整劃一。


隨後又買了五五六六七七的禮物。


出了國父館,奔西門町買回鄉禮物。



下午的臺北動物園很值得一逛,不僅門票便宜(臺幣30/成人票,折合人民幣才6塊多),而且動物園很有特色。園區很大,繞山而建,感覺就是動物園和植物園的神結合,像進入熱帶雨林看動物,進入動物園看植物。


就是去晚了,比較趕時間,很多區沒來得及逛,包括團團圓圓(熊貓)也沒看上。



趕時間是因為事先預約了貓空的水晶纜車,從動物園坐纜車上貓空山頂看日落,吃晚飯。


帶了小朋友一起旅行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趕著時間到了山頂,看了日落,吃了冰吃了黑豬肉香腸就下山了。


最浪漫的一個環節就等待下次了。


DAY10(8月27日星期日)  漫無目的閒逛+正宗臺菜(欣葉)晚餐


對於小朋友來講,逛故宮,中正紀念堂什麼的確實有些無趣了。逛這樣的點必須得有好的講解員。


明天就要啟程回杭了。那今天的行程就走臺北吧,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去了誠品書店,看了一個多小時的書。繁體、豎排、從右到左的印刷,雖然看著有點累,不過還是蠻有感覺的。


就是書比較貴,那就只看不買了。


買書的錢省下來吃正宗臺菜,味道不錯,價格也不貴。全部光碟。



DAY11(8月28日星期一)  臺北-上海


最後以在酒店的最後自拍來結束這一篇臺灣遊記。


臺灣,再見


期待再次相見!











我假裝清冷

讓生活輕輕發酵

用自己的方式驚豔著過往時光


相關焦點

  • 【國慶】臺北-日月潭-清境-高雄-墾丁-花蓮--臺灣全景9日之旅(獨家)
    臺北市連住兩晚,逛逛夜市美食一網打盡;淡水老街-臺北-淡水老街-野柳-故宮博物院;臺灣最美的景點-日月潭;小朋友們的最愛-清境農場,連住兩晚,盡享霧上桃源;高雄的城市觀光;海角七號的拍攝地、臺灣最美海灘--墾丁國家公園;臺灣最美的公路-東海岸公路,小野柳-北回歸線標誌
  • 臺灣環島 | 九份 花蓮 墾丁
    住宿來到臺灣,必須體驗一下民宿。1. 九份住宿:優點是地理位置。離九份老街非常近,方便逛街。缺點是屋主是兩個男人,打掃的不夠細緻。屋內有放置神像,小朋友會害怕。:九份-花蓮             (清水斷崖、太魯閣公園、七星潭)第三天:花蓮一日遊               六十三石(看金針花海)、東大門夜市第四天:花蓮-墾丁 (海岸線)               途徑多良火車站第五天:墾丁一日遊            (船帆石、鵝鑾鼻公園、龍磐公園、
  • 2018年2月春節7天二刷臺灣高雄-旗津-墾丁-臺北
    行程線路2月18日 南昌 飛 高雄 住 高雄 :旗津半島遊玩2月19日 高雄 包車去 墾丁 住 墾丁 :龍坑生態保護基地2月20日 墾丁 一日遊 住 墾丁2月21日 墾丁 包車回 高雄 住 高雄 :西子灣
  • 吹著南太平洋的風,一路從墾丁到花蓮
    引言第一次去臺灣的時候,整整玩了15天,也有環島一圈,我是走的逆時針,從臺北出發,到臺中-高雄-墾丁-走花東縱谷線-花蓮-臺北,那年去的時候高雄和臺南登革熱嚴重,而後兩次去臺灣都是去的臺北,所以至今為止還沒有去過高雄和臺南,希望疫情結束後有機會再去一次。
  • 臺灣自由行環島8日遊臺北-高雄-恆春-花蓮-平溪-九份
    臺灣糖廠六合夜市第四天可以走走高雄駁二社區,臺灣的設計行業很厲害。高雄的西子灣據說也不錯,情侶還可以去下真愛碼頭。中午高雄車站坐大巴到達恆春古城,其實就是墾丁拉。下午到達恆春,你就可以借個電動車,環島騎行,最南端在鵝鑾鼻公園,天藍的時候海也特別的藍。喜歡墾丁的話,可以再墾丁再住一晚。
  • 被颱風追著跑的~臺灣9天8夜~臺北-花蓮-墾丁-高雄
    原路返回, 臺北 捷運站對面就是 臺北 車站,因為買的是12點的票,先去車站買了車站便當,個人感覺一般,湊合。習慣了我們的火車站人山人海, 臺北 的火車站有點太小了,像是被隔起來的小格子,一個格子也就能坐幾十人,還能有空位。。。。。。準時上了火車, 臺灣 火車的座位還是挺寬敞的,我坐著都富餘很多,不錯,舒坦。
  • 從墾丁到花蓮:在 「環島之星」 列車上,看見臺灣
    乘坐火車進行環島遊,是最悠閒的臺灣旅行方式都說瑞士是全世界最適合火車旅行的地方,其實離我們一水之隔的臺灣地區也不差。它和瑞士很像,由於山脈的阻隔,方寸之地便容納了氣候、地貌和風土人情的多種變化。關於臺灣環遊,讀到的第一本「指南」是劉克襄的《11 元的鐵道旅行》。
  • 臺灣自由行攻略:11天背包環遊臺灣島
    臺灣,離我們很近,似乎又很遠,與我們相同,卻又有很多不同,這便是去臺灣旅行的理由。11天環遊臺灣,只能算是掠過,但好過沒去過。臺灣自由行只能逗留15天期間,在假期不夠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背著背包,從臺北、臺中、鹿港、高雄、小琉球、墾丁、臺東、花蓮,環島掠過臺灣。
  • 【花蓮·墾丁·臺中·臺北】臺灣環島12天,和你一起吹吹太平洋的風
    12天環島,一路吹著太平洋的風,聽著軟軟的臺灣腔,走過花蓮、墾丁、臺中和臺北四個地方,跨越山海,丈量城市。謹以此文串聯起我們在這座島嶼上見過的風景、遇到過的人和笑過的樣子。在臺灣,每次看到太平洋的時候,我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 12年去臺灣環島自由行15天,去了臺北、臺南、高雄、墾丁、花蓮...
    15天,去了臺北、臺南、高雄、墾丁、花蓮、桃園。感覺臺灣離我的想像相差太遠,城市破舊不堪,景點風光實在不能恭維,高雄商圈冷冷清清,酒店電視政論節目吵吵鬧鬧,我們對臺灣實在沒留下好印象。不知你的感受是否是另一面。
  • 從墾丁到花蓮,在「環島之星」列車上看見臺灣
    關於臺灣環遊,讀到的第一本「指南」是劉克襄的 《11元的鐵道旅行》 。「臺灣最慢的火車,最短區間的裡程,最便宜的旅次,票價是11元。」11元裡,潛藏著緩慢的節奏、淳樸的生活和迷人的風物。
  • 墾丁夏日之美
    墾丁夏日之美   成都市草堂小學西區分校五年級五班王逸揚  七月底,我們一家踏上了計劃許久的臺灣之行。為期十日的旅程,我們遊歷了臺北、瑞芳、花蓮、墾丁、高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位於臺灣最南部的小城市——墾丁。
  • 臺北和花蓮很冷,經常下小雨
    臺鐵票緊張,尤其是枋寮到花蓮,請一定提前訂,不過如果訂不到就包車嘍,反正在臺灣交通多樣,包車沿路風景也很美。關於包車所有的包車都和酒店預定的,臺灣這個小地方,旅遊環境都比較成熟,價格服務都標準化,不太存在欺客宰客的行為,至少我們沒有遇到。
  • 臺灣的夏天,叫墾丁……
    墾丁的名字據說是清朝時期,從大陸來了一批壯丁到現在這個臺灣最南部的地方開墾,這裡便被後人稱為「墾丁」。墾丁地屬熱帶氣候,年平均25度。地質以珊瑚礁為主,在三面環海北依山巒的地形下,加上長達半年的落山風吹拂,造就了墾丁特殊的地形風貌。這裡的景觀具有多樣性,有沙灘貝殼,崩崖、沙瀑、群裙、鐘乳石洞,有熱帶雨林稀有植物、種類繁多的昆蟲蝴蝶,長達半年的候鳥遷徙落腳地。
  • 臺灣丨環遊寶島,尋覓電影中的拍攝地
    臺北市內交通可以選擇搭乘捷運,5條主線通往多數景點,在捷運站買張「悠遊卡」,不僅可以用於臺北、高雄兩市的捷運,公交車、鐵路、景點甚至便利店的小額支付都可以使用。漫步南臺灣,百花齊放的小吃攤、獨立咖啡館、二手書店以及創意小鋪總是讓旅行者怦然心動。Photo by neverbutterfly via Flickr作為《海角七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諸多電影的拍攝場地,墾丁之美無需多言。藍天、碧海、白雲、熱浪,墾丁除了是水上玩家的天堂,恆春半島上豐富的自然生態也令旅行者著迷。
  • 寶島臺灣環島遊,不要錯過這6座城
    高雄有人說,如果你來臺灣,首選高雄。雖然確實很多的環島玩法是從高雄入臺北出,或者臺北入高雄出。高雄坐落在臺灣省南部的一座城市,聽名字好像是一座特別雄偉的城市,然而不,高雄其實像是一個儀態萬千的美女,比照臺北那種優雅紳士的感覺。
  • 臺灣:墾丁-臺東-花蓮
    墾丁臺東花蓮前一天晚上,我們訂了從墾丁到花蓮的拼車一日遊,148rmb一個人。路線是:多良車站伯朗大道瑞穗牧場雲山水。途徑臺東,我們沒有專門在臺東逗留,但是有參觀到臺東的景點。也很推薦大家,如果行程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臺東的綠島看看!!
  • 高雄,俯瞰臺北新全貌
    恍惚間,一個多小時的飛機,已經讓自己從 上海 虹橋到達 臺北松山,下了車,車上來不及脫掉衣服,一零一就在眼前。大奔計程車 臺灣 的計程車,各種牌子都有,大奔也不稀奇。到了一個地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登上最高樓去打卡,其實就是從 臺北 101俯瞰臺北全貌。
  • 第一次去臺灣自由行的話,咱們一起做攻略,忌貪多
    上文的文後有個臺灣網友的精彩評論,單純看景點就別來臺灣了,來臺灣就是去感受生活和文化民俗的,個人比較贊同這樣的說法。臺灣自由行的線路設計前,首先要對臺灣全島有個大致的了解,西海岸線就是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墾丁這些,交通方便,除墾丁外,皆高鐵可達。東海岸線是臺東、花蓮、宜蘭等,只有普通火車可到。
  • 從臺北出發環島五日遊,帶你走遍寶島臺灣,看遍琉球的無限風光
    1、墾丁大街/墾丁大街夜市推薦理由:來墾丁遊玩的遊客傍晚必逛的景點2、鵝鑾鼻公園推薦理由:臺灣八景之一,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怪石嶙峋3、後壁湖海鮮市場推薦理由:墾丁最有名氣的海鮮市場,被列為生態保護區7、貓鼻頭公園推薦理由:恆春八景之一,欣賞半島突出的形狀如蹲伏的貓8、船帆石推薦理由:遠看如同揚帆進港的船帆,石頭上長滿了野花9、墾丁南灣推薦理由:臺灣最熱門、最新潮的戲水天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