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為您推薦:
《自由》(Freedom: A Novel)
作者:Jonathan Franzen
▎陪你讀金句
People came to this country for either money or freedom. If you don't have money, you cling to your freedoms all the more angrily. Even if smoking kills you, even if you can't afford to feed your kids, even if your kids are getting shot down by maniacs with assault rifles.
▎陪你學單詞
cling [klɪŋ]
vi. 堅持; 附著於,緊貼; 抓緊或抱住; 沿(岸)前進,貼著(牆)走;
vt. 依戀,依附於;
例句:
She had to cling onto the door handle until the pain passed.
她只好緊緊握住門把手,直到不疼了才鬆開。
maniac [ˈmeniˌæk]
n. 瘋子; 癖好者; 狂人; 躁狂者;
adj. 發狂的; 狂熱的; 瘋狂的;
例句:
This maniac should be wearing a number, not a badge!
這個瘋子應該被穿上號服,而不是戴勳章!
assault [əˈsɔlt]
n. 攻擊; 襲擊,進攻; 威脅,毆打; 侵犯人身;
vt. 襲擊; 強暴; 使(感官)難受;
vi. 發起攻擊; 動武;
例句:
The family tried to bring a private prosecution against him for assault.
這家人試圖以侵犯人身為由對他提起自訴。
▎陪你欣賞金句中文版
來這個國家的人,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自由。而如果你沒有錢,你就會愈發憤怒地緊抓住你的自由不放。就算抽菸會殺死你,就算你餵不飽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會被瘋子們用突擊步槍射倒。
▎小編插嘴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故事。丈夫沃爾特•伯格倫德是個典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堅定的環保主義者,妻子帕蒂曾經是個籃球明星,婚後在家專心相夫教子。格倫德一家溫文爾雅、舉止得體,思想進步,是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保守居民中的翹楚。然而平靜光鮮的生活下其實暗藏危機:沃爾特發現廢寢忘食為之奮鬥的鳥類棲息地事業,被解讀為與煤炭開發商的同流合汙;自己中肯的環保言論對年輕人似乎早已過時,大家只圖一時之快,用偏激洩憤;兒子似乎是專門與自己對著幹的,非但掛上了精英的「共和黨人」式的假笑,更與 911後大發戰爭財的骯髒交易攪和在了一起。妻子帕蒂雖然只關心她的小家庭,只想要守著內心小小的尚未被磨滅的誘惑和渴望,但似乎總是事與願違,兒子的反叛已讓她痛苦不已,她辛苦塑造的完美形象又一再遭到外界的猜疑。
此書作者是美國當代現實主義小說家喬納森•弗蘭岑。他很巧妙地越過了虛構的不真實感,把真實的感受隨著小說的情節慢慢推進我們的內心。這本書的關鍵不在於探討中年人撕心裂肺、抑鬱成癮的愛情或者婚外戀,它讓人心裡發顫的部分是在講如何用水滴石穿的方式在不易察覺的地方就毀掉所有看似美好的家庭。書裡所描繪的美國人的生活,看似平實無奇,卻隨處可見尖銳的釘子,不時撕碎表面完美的生活。美國是個舉世公認的自由國度,提供天堂一樣接近完美的社會制度。自由,賦予了這裡的人們自主行動、追求個性的權利,誰也不能被另一個人決定、妨礙和幹擾。但到頭來,美國人才發現空虛的心靈終究不是「自由」能夠填滿的。因為他們處於不太為錢發愁的一個階層,也沒有真正「求不得」的痛苦,「自由」完全掌握在他們手裡,但內心深處他們又有那麼多不成形的不快,這些細小的裂紋讓他們的生活不堪一擊。
弗蘭岑以艱苦卓絕的努力和超凡不羈的勇氣,試圖以一本小說平衡我們對自由的思考。他對每一個人物在所處情境下表現出來的掙扎有極深的揣摩,對細節的描摹讓人驚訝。他讓我們透徹地理解到:一個人生命中每一次細微的遭遇,都將滲透在未來的人生軌跡中,挫折不會消失,它會潛滋暗長,成為精神頑疾,不知不覺地奪去人的自由和快樂。自由帶來的未必是你想要的生活,沒有大善大惡,每個人都想成為「更好的人」,卻依然阻止不了生活最後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