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湖南省婁底市啟動2020年度根治欠薪百日攻堅冬季專項行動。連日來,婁底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相關人員,紛紛下到項目工地,摸排情況、督查督辦。全市將通過此次專項行動實現到2021年春節前對欠薪違法行為真正做到「兩清零」,讓農民工不再「憂薪」「憂酬」。
健全機制「長治理」構建防欠薪「保障網」
「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既是政治任務,也是群眾期盼、民生底線。」婁底市市人社局局長劉小龍表示。多年來,在全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考核綜合評議時,婁底市多次受到通報表揚。
答卷亮麗,抓手之一是健全機制,從「長治理」上著大力。婁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成立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建立「屬地主抓、行業主管部門參與」的治欠聯動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從2019年11月起從人社、公安、財政、住建等成員單位抽調人員成立整治工作專班,人社、住建班子成員和治欠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對轄區所有在建工程項目實行一對一聯絡服務。
在歷年來出臺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制度文件基礎上,近兩年,婁底市又有針對性地出臺了《關於對在建工程項目落實治欠保支工作實行責任制監管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健全工作制度體系,實現由臨時性突擊清欠向常態化制度化管理轉變,由單純注重清欠向清欠與防患並重轉變。同時,落細落實督導檢查,由市治欠辦和市政府督查室牽頭,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組成督查小組,對各縣市區開展實地督查,督促責任單位及時整改到位。
同心同向,用心用情,全市逐步構建起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堅實「保障網」。
多方合力「優治理」築牢治欠薪「防火牆」
站定,看攝像頭,驗證通過,閘機打開……在婁底市每一個項目工地,農民工上班都要「刷臉」進門。他們的出勤記錄,會實時上傳到市建築領域實名制管理平臺。月底核算後,銀行將工資直接發到他們的工資卡上。
為築牢欠薪「防火牆」,婁底人社等部門從「優治理」上協同發力,實招頻出,實現了由單個部門推動向各級各部門合力推進轉變,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全市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健全欠薪預警機制,在市治欠辦的協調下,稅務部門每月向人社部門提交欠薪預警信息,將繳稅情況有異常的企業名錄提交人社部門勞動監察機構待查。
從2018年開始,婁底市採用工商銀行的「安薪」系統作為臨時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系統和工資支付監控系統,確定10家銀行為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的開戶合作銀行。目前,已上線運行婁底市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全市所有在建工程項目都已錄入此平臺。
婁底市治欠辦全面梳理並完善全市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框架體系。建立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管理制度,建設單位和施工總承包企業在項目所在地銀行開設農民工工資(勞務費)專用帳戶,專門用於支付農民工工資。
婁底市每年開展企業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將勞動用工、工資支付情況作為企業誠信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分類分級動態監管。建立拖欠工資企業「紅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開有關信息,2020年市本級對700餘家企業進行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評出「紅名單」單位23家、「黑名單」單位1家。
強化懲戒「嚴治理」撐起農民工「保護傘」
截至目前,婁底市投訴舉報案件辦結率、上級交辦案件辦結率均為100%,「12333」「12345」熱線電話群眾滿意度100%,全市涉及農民工欠薪違法案件數量、涉及金額、涉及人數同比分別下降57.69%、59.64%、78.28%。這是婁底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嚴治理」的收穫。
每到年末歲尾,是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集中爆發期,而婁底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則進入兩個月的特別防護期。所有相關單位暢通舉報渠道,開通維權熱線和網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做到有案必接、接案必果、快速辦結。人社部門還在工業園區、建築工地密集區設立多個流動舉報投訴點,方便農民工投訴舉報。
對欠薪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婁底市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出臺《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建立健全信息通報及動態管控機制、欠薪案件前期聯合介入處置機制、案件移送接收機制、欠薪案件移送定期溝通機制、對口聯絡機制。人社、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行動,著力在「共享動態信息,形成防範合力;案前聯合介入處置,形成查處合力;及時移送案件,形成懲治合力」等3個環節上積極配合、相互支持,確保行政與司法工作銜接順暢,形成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的懲治合力。
對農民工來講,工資是養家費、治病錢,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一份基本保障。
「把農民工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婁底市正在建設勞動關係和諧有序的「無欠薪婁底」的路上奮力奔跑。